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衬衫 > 对阵南方水泥,海螺败走浙江?(3)

对阵南方水泥,海螺败走浙江?(3)

luyued 发布于 2010-12-26 22:07   浏览 N 次  

自2000年开始的投资热潮,造成了浙江水泥群雄并起的局面,竞争日趋激烈,很快形成了产能过剩、竞争无序、价格低迷的不良态势,短短几年内便落入谷底。到2008年,浙江水泥全行业已连续亏损三年,成为中国水泥行业著名的“浙江现象”,在行业内外被作为反面典型,经常用于警醒和告诫。

对于浙江水泥的悲剧,海螺是否早有预料甚至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笔者不敢妄评。但浙江水泥产能分散,虽然拥有大量新型干法生产线却缺乏龙头企业,市场又由于产能过剩十分萧条的事实,对于海螺这样以收购兼并起家的行业巨头来说,是不是进行大规模整合的最佳条件呢?而要整合浙江水泥企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海螺都是充分具备条件的。

有金融分析师透露,海螺对浙江地区的设想是:“在其市场扩张的影响下,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都会走向破产”。如果真如此,则一语道破了海螺进入浙江布线的战略目的。

南方水泥高调杀入浙江,海螺整合梦想破碎

事实上,海螺对浙江水泥的整合早已付诸行动。一位和南方水泥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的浙江水泥老板表示,海螺早就意图在浙江进行兼并整合,但其收购文化,在浙江并不受欢迎。

海螺的“收购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不被浙江水泥企业认可?一言以蔽之,海螺是要搞“以我为中心”的自我发展,收购到旗下的企业不仅要更换门庭,而且必须“改名换姓”,经营管理团队也要做重大调整,一经整合,企业便将消除原来的一切痕迹。对于辛辛苦苦起家的浙江水泥企业,这种收购文化与中建材“联合重组”的仁慈形成鲜明对照,当然不易为浙江企业接受。

就在海螺收购兼并屡战无果的时候,中建材出手了,而且一上来就是左右开弓的重拳和组合拳,其风格与海螺完全不同。

2007年8月中旬,中国建材联合浙江尖峰集团、虎山集团、浙江水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其总部在上海,运营中心则设在杭州,意在整合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水泥企业,打造一个跨地域的航母级企业。南方水泥首颗“落子”即在浙江,力图迅速控制浙江水泥产能的40%至50%,并拥有定价权。

南方水泥的成立及一系列重组动作,在浙江水泥界迅即引起强烈反响。其“联合重组”理念受到浙江水泥企业的广泛欢迎,一时间南方水泥门庭若市,前来洽谈合作的水泥企业络绎不绝,甚至“半夜一两点还有人在南方水泥领导下榻的宾馆等候洽谈”。

水泥浙商对南方水泥的欢迎程度,超乎了中建材的预想,其进展速度之快,令行业内外倍感吃惊。

浙江水泥企业为什么如此欢迎南方水泥,甚至到了“怀着感恩心情”的地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被浙江企业称之为“仁慈”的“联合重组”理念。据中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称,南方水泥推动的联合重组属于大的并购范畴,出发点是推动区域市场健康发展,让区域内企业共同受益。这种“联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收购,并不迫使原企业股东退出,而是给他们留有一定股权。而且联合以后,还要以充分发挥原有的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团队作用为基础。

重组后既可背靠大树,又无须改名换姓,甚至不用更换老板。“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何乐不为。一位浙江老板说:“我们希望的是联合重组,在面对行业并购趋势时,作为民企,一方面可以套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倚靠央企的背景,做强做大。”

二是中建材的央企背景,对以民营为主的浙江水泥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一些浙江水泥企业老总表示,“中国建材有实力,并且懂行,企业老总也比较值得信任”。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浙江虎山集团董事长张剑星说的更加明白:“在资本相同的情况下,当然更愿意倾向央企。毕竟还是自己非常熟悉、信任的央企,大家都更容易接受。”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