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夹克 > 乔治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

乔治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

luyued 发布于 2010-12-27 18:36   浏览 N 次  

《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

作者: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经典,而且是一个不为大部分中国人所知的经典。1903年,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属印度,不久举家迁回到英国,后来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贫病交加之下艰难生活。1936年,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加西班牙内战并受伤。1950年,还没有年过半百的他就不幸死于肺结核。在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里,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甚至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百度百科)

这两部政治语言是奥威尔的经典之作,具有相似性,都是关于自由与控制,集权、剥削、压迫的思考。

《动物庄园》读的是英文原版,对故事脉络有大致的了解,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其意义在于带给人们关于自己的思考。

动物们不甘于受人的统治,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类无偿地获取,在聪明的猪的带领下反抗主人,把主人赶跑,建立了动物庄园。在这里它们为自己工作,一起劳动,歌颂自由,分享所有的成果,然而这种“共产主义”并没有持续下去。作为领导者的猪认为猪阶层应该享有更多的成果,因为它们是脑力劳动者,对庄园的贡献更大,所以它们劳动的越来越少而占有的成果越来越多,最终它们从“共产主义”中分离出来,成为统治阶级。动物们为自由而革命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换了一个独裁者的压迫、剥削制度但此时动物们已没有了当初的反抗精神,虽然现在依旧忍受剥削,它们为自己工作不受人类控制所以它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其实它们收到的剥削比人对它们的剥削更残酷。

正如书中最后一段所说:“Twelve voices were shouting in anger,and they were alike.No question,now,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face of the pigs.The creatures outside looked from pig to man,and from man to pig,and from pig to man again;but already it was impossible to say which was which. ”“Pig is man”我想这是奥威尔想表达的思想。
人类的社会制度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不愿忍受剥削而反抗结构面临的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最可悲的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剥削的存在。争取自己的结果是另一场压制,我们应该怎样警惕自由被颠覆,正如书的封底所说“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自由精神。”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最后一部作品,与《动物庄园》相比其更具深刻性,和思想性,书中他通过描绘一个恐怖的、残酷的世界来讽刺集权主义制度,令人警醒。

老大哥作为一个集权主义的符号统治者社会,“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是这个集权主义社会统治的信条。奥威尔极其辩证地解释了这三句话。

战争即和平——随着技术的进步,财富的增加,人有实现平等的可能,等级制度受到危险。如何维护集权统治的绝对权力?战争,通过战争消耗创造出来的财富,这样既可以保持经济前进的齿轮又可以使世界真正的财富没有增加。永远的战争就是永久的和平,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远的和平一样。

自由即奴役——“奴役即自由”个人是注定要被打败的,所以个人只有依附于党,服从集体意志与集体融为一体,才能是永存的,全能的。通过这种创造集体等于自由的幻想让人甘心绝对服从集体制度。

无知即力量——财富的增加时人们趋向于争取平等的权利,进而威胁到集权制度,那就要把私有财产国有化,造成经济的永远不平等。集权制度不仅要控制物质资源,而且要控制人的思维,这样“双重思想”和“现实控制”就成为必要,真理部负责篡改过去以符合现实的宣传;思想部消除异己思想;和平部制造战争;富裕部制造饥饿和贫困。在这种矛盾的调和中,集权制度得以存在,这就是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

这样的世界有反抗吗?有,但最终证明只是无力的挣扎。温斯顿是那个反抗者,他私自交易,记日记,最激进的表现就是和裘莉亚私通,无视党员不需有性欲的规定。因为政府认为党员对工作要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不应对其他事情有过多的激情。温斯顿凭直觉认为奥勃良是他的同伴,也反对老大哥,因此他和裘莉亚追随他,发誓愿为革命牺牲。事实证明,奥勃良只不过是伪装得很好的思想警察而已,温斯顿的命运可想而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