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婚纱 > 和风细雨 花开有声

和风细雨 花开有声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4 19:56   浏览 N 次  

和风细雨 花开有声

——评陈雪萍老师执教的《说“屏”》一文

在学校开展的以“凸现个性、展示魅力”为主题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高级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陈雪萍老师执教的说明文《说“屏” 》。本来枯燥的说明文体,在陈老师的课堂中,却是另一番意境。课堂中,陈老师“和风细雨”般的引导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让我一直是带着一种欣赏,带着一种美妙在享受;聆听陈老师的授课,就感觉在聆听“花开的声音”。下面想就这堂课谈一些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洗尽铅华尽显语文本色。老师的课堂没有刻意地追求形式的新颖,内容的华丽,但正是在这和风细雨的“品”和“读”之中,它让我们享受了语文的味道。

1、巧设语言“品味”点,让说明文的课堂“活”起来。语言的品味一般出现在记叙文和散文等其它文体中,但在陈老师的语文课堂中,能够这样深入地来品味说明文的语言,让我获益匪浅,原来说明文的语言可以这样来剖析,可以这样通过语言的剖析来了解作者的情感。请看:在学生配乐朗读了第一节后,教师先给学生明确了词句欣赏的方法——“既要看到一个词、一个句的表面的表现力,还要看它背后的作用,那才是真正的味道;看出来这个字为什么用得好?表现了什么?同样要结合全段的文字或全文的文字来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尽管是说明文(没有散文等有那么多形象生动的语句),但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我一个听课老师的意外。——“销魂”一词在修辞上用了夸张手法,表示作者极度高兴之情,已经完全陶醉于这种意境;“诗意”说明上面的画很美,令人陶醉;“微妙”与前面“神秘”呼应,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向往之情;“似隔非隔”写出了屏风的特征之一神秘,令人产生向往之情;“齐声称道”更从侧面体现了屏风的艺术价值,这个词让我读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一篇普通的说明文,在陈老师的巧妙设计和引导下,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好多学生都被带动了起来。

2、善用课文“朗读”点,让课堂上的书声“响”起来。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朗读同时又是一种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把握文章内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意境,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朗读学到语言知识。陈老师的展示课,正是将朗读有机地融入教学当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老师安排了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因为要边朗读边勾画要点;在要求学生给“屏”下定义之前,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前面感知的内容有一个温习巩固的机会,而且对下面的问题也能有所思考;在品味语言之前,老师指名一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节,营造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而除了这些相对集中的朗读外,陈老师还不时地穿插一些简单的朗读,如分析到某个句子时,为了进一步强调而朗读这个句子。可以说,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总荡漾着琅琅的书声。

二、巧设问题:让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加涅说过:“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课堂提问的“绩效”如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学效果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老师的课堂提问,巧妙而新颖,让课堂精彩绽放,如同在聆听花开的声音。

1、提问角度出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该注意转换提问方式,力求变换出新颖的角度。教学实践证明,同一问题,由于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在陈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新颖巧妙的提问如源头的活水滚滚而来。如“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中,陈老师不是如一般的课堂那样提问:屏风的特点、作用是什么,屏风应该怎样放置等,而是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

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

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

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感觉亲切,兴致浓厚,有跃跃欲试之感。而且让老师也是眼前一亮。真是既独特、又实在的提问方式。而后的学生回答也证明了这样的提问方式深受学生喜欢。

2、问题难易适度:跳一跳就够得着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敲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提问不宜过多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深太难,又不能太浅太易。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再来看陈老师的提问,授课一开始,陈老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标题中“屏”字的引号有什么作用?引号的作用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放在标题中却是第一次遇到,所以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出答案,但也不是无从着手。经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明确了其特定的作用:指特定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类别。这样的提问学生能有所收获,而且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再如:在品味语言环节,学生分析了一部分字词的表现力后,教师又巧妙地提到了“母亲总要背诵”一句中“总要”一词的作用,初看这个词,好像没有多大意思,但细细品味,却感觉背后的含义深刻。老师巧妙地朗读了这一句,并加重了“总要”,学生恍然大悟,继而明白了母亲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书香门第)。而“每次读到有屏的诗词佳句”一句中的“每次”也可以看出作者饱读诗书。

李方艾老师曾深有感触地说: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得新,就能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问题设计得深,犹如向学生的思维之湖投入一颗石子,能泛起层层涟漪,激起朵朵美丽的思维之花;问题设计得精,便能将一课之重难点凝聚于此问,从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设计得有梯度,学生便能以问题为阶梯,拾级而上,逐层深入理解课文。我想,陈老师作为一位富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一定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有这么精彩的问题设计。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