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欧文堡II

欧文堡II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7 02:59   浏览 N 次  



当一名拳击手站在正式比赛的拳台上,面对和他同样强悍的对手时,他知道,比赛不过是训练的延续和结果——日复一日的体能训练,跑步、跳绳、推杠铃;连续击打沙袋、速度球;最重要的是经常性的训练赛,与陪练、队友不停交手,这样方能造就出合格的拳击手。军事训练和拳击训练非常类似,训练是基础,训练结果最终要在实战中体现出来,美国军队就是这么做的。

美军训练基地规模宏大、遍布全国、构成合理、设施齐全、方法先进、参训部队多,为美军磨练战斗意志、熟练掌握各种战术和技术、全面提高作战能力,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军的训练状况,是美军改革和质量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美国四大军事基地,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佐治亚州斯图尔特堡美军部队、内华达州克拉克县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位于欧文堡的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
核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市东北60公里处,有一块面积近2600平方公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荒漠地带,那就是美军著名的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欧文堡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驻美国本土的重型师、旅和营级部队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和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理论、编制和装备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该中心每年训练时间为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八万人。美国本土部队每隔18个月便到此轮训一遍。

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内举行的一场坦克战演练

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

美军现有各种训练基地(训练中心)100余处,每年可为美军轮训25万余人。其中,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是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该中心每年训练时间为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8万人。美国本土部队每隔18个月便到此轮训一遍,


欧文堡是美军著名的国家训练中心,建于1980年,因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巴斯托市东北60公里处的欧文堡,世人遂简称其“欧文堡”。它占地2576平方公里,其中训练场区2250平方公里。那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陆军的大部分兵器均可在此进行实弹射击。欧文堡由5个独立部分组成:作战大队、第177装甲旅、卫戍司令部、医疗卫生局和指挥大队。其中,作战大队负责指导和训练参训部队;第177装甲旅约2500人,负责扮演假设敌。


欧文堡的主要任务


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欧文堡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驻美国本土的重型师、旅和营级部队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和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理论、编制和装备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

该中心每年训练时间为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8万人。在欧文堡的军事训练之所以成效显著,得益于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实行“假想敌”演习制度以及一支由700名具有训练经验并经严格选拔的优秀军官组成的训练队伍。全球第一支数字化战斗师——美军第四机步师就是欧文堡训练出来的。


“红军”的大本营

在这里,你还会看到有一支与美国诸兵种部队完全不一样的部队,它就是美国陆军中非常专业的“红军部队”———假想敌部队。随着美国军队担负反恐作战任务的增多,目前,美军方准备扩大该部队的职责,让它扮演“恐怖组织”

在美军中组建“红军部队”的最初想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l940年8月,美国陆军第一次将上述地点开辟为专用的军事训练用地,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名将、美军第57野战炮兵旅旅长乔治·欧文少将的名字命名。美苏冷战开始后,为了对付自己最大的军事竞争对手,1980年10月,这个地方被美国国防部正式确定为国家训练中心。训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陆军重型师、旅和营的部队在高强度的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和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编成和装备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这里,美国陆军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师、旅规模的演习。


装备惟妙惟肖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只有在战斗训练中心,士兵和指挥官才能体验各级部队协同作战的逼真性和环境的艰苦性。在这里,训练场上的情况几乎都与实战一样。受训部队从他们下飞机的那一刻,就进入了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反方部队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阵地上戒备森严,到处是全副武装的岗哨、密布的铁丝网、各种堑壕以及架在沙袋上的机枪。指挥所也布满伪装网和沙袋,昏暗的直流灯下,摆放着各种作战地图。模拟的枪炮声与电台的滴达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下达口令和参谋人员打电话,不得不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那样扯着嗓子喊叫。训练中的一切都以实战标准进行: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后送;如果士兵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这支部队就只能挨饿。为了使演练更加逼真,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敌方随时可能发动的化学攻击都是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


“红军”部队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它卓越的“模仿秀”。一些经过“视觉模拟器”处理过的“t—72”、“t—80”坦克,“bmp—2”、“bmp—3”,简直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尤其是由“悍马”车改装而成的“brdm”装甲车,可以在100米的距离外骗过专家的眼睛。另外,117旅的2400名官兵也都是从美国陆军部队中选拔出来的一流的战技高手,再加上配合他们的还有700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优秀军官组成的调理员队伍,在模拟对抗训练中,他们完全可以模仿俄军的作战师、旅编制。他们对俄军的生活习性也很了解,如在训练期间假想敌部队的人员均以“同志”互称,交往的礼节也有很多俄罗斯族的味道。此外,为达到训练目的,假想敌部队还收集了许多真实的俄制武器,比如缴获伊拉克的大量t—72坦克、在波黑战场取得的t—80坦克等。可以说,对来到这里训练的美陆军师、旅部队来说,这里所有训练器材与设备以及战术手段都是真实的、无可挑剔的。

官兵骁勇善战

头戴黑色贝雷帽、贝雷帽上别着红星、身着新式三色沙漠虎纹迷彩作战服,这就是“红军”部队官兵的典型形象。凡是来这里训练过的美陆军官兵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里非凡的官兵,比在西点军校任教的教官们拥有更强的能力,他们对原苏联军队的战术作到了惟妙惟肖的模仿。

一抵达训练中心,那些官兵们就会发现在这里几乎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他们不仅要频繁地进行部队与装备的整修与相关的战术部署行动,而且还要“艰难”地对付如幽灵般的假想敌部队的士兵们,因为他们往往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对参加演习的部队实施突然而猛烈的袭击。一位隶属于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2旅的中士说:“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的战友们已经连续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了,而那些在‘布雷德利’战车上的弟兄们的情况比我还糟糕。因为昨天‘敌军’(假想敌部队)的猛烈炮火,把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切断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食物可吃,燃料也用尽了,只有挨打的份儿。”

为使对抗训练逼真,美陆军为假想敌部队配备了齐全的装备和设施,确保了训练真实性和科学性。美国陆军多年来向国家训练中心投资几百亿美元,建设了对抗演习、实弹射击和坦克训练等基础训练场,研制了先进的战场监控系统。演习中,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当人员及装备被对方火力击中时,可分别显示所在的位置、通信能力和火控系统等受害程度。

今天,美国士兵仍然同改变了性质的“红军”进行着“殊死搏斗”。训练中心随处可见伊拉克、波黑、摩加迪沙、阿富汗等国的军队标志。不知美国何时才能铸剑为犁,结束美国士兵同“红军”部队刀枪相见的生活。


美军准战场 假想敌是最强的


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面积近2600平方公里,是一片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荒漠地带。在那里,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在这里,训练场上的情况几乎都与实战一样。受训部队从他们下飞机的那一刻,就进入了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反方部队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

训练中的一切都以实战标准进行: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护送;如果士兵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这支部队就只能挨饿。为了使演练更加逼真,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敌方随时可能发动的化学攻击都是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

欧文堡的军事训练之所以成效显著,还得益于这个准战场上有一支同样遐迩闻名的非常专业的敌军部队,即假想敌(又称反方部队)。所有在训练和演习时扮演假想敌的官兵都必须在胡德堡训练基地接受扮演苏联军队的严格训练,使他们能够像一支典型的苏联(华约集团)军队一样制定作战计划、采取作战行动以及协同作战。1981年,第一支假想敌部队第32近卫摩步团成立,这支部队从外观到作战都完全模拟苏军摩步团的全部特征,着苏军军服,操苏制武器装备,驾驶苏军样式的车辆,训练中按照苏军的作战思想和战略战术与美军对抗,甚至按苏军起床号作息,吃俄罗斯早餐等等。在担任假想敌的几年中,这支部队取胜率超过90%。

1997年3月15日开始,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21世纪特遣部队高级实验。担任假想敌的反方部队是号称世界上训练最好的陆军部队的第177装甲旅精锐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与美第4机械化步兵师第1旅对垒。第1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1个数字化旅。尽管它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在和第11装甲骑兵团对抗中仍感非常吃力。特别是在第一个星期内,装甲骑兵团采取了一系列如设法使对手的目标侦察系统负荷过重,或对其实施欺骗等灵活的措施,使这支新型的数字化部队手忙脚乱,直到演习进入第二个阶段,才凭借其在侦察与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步找到感觉,开始取得主动。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美陆军也在不断改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的常规强化训练,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重新装备假想敌部队,如装备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夜视镜和能够干扰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发射机等,使之一改以往苏联军队的传统形象。今天,这支假想敌部队不仅具有卓越的常规作战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巷战和近距离作战等能力。美军认为,只有在国家训练中心打败假想敌的部队,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

美国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中的光电对抗训练装


调理员队伍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有一支由700名具有训练经验并经严格选拔的优秀军官组成的调理员队伍(含空军调理员)。他们大都在部队担任过旅、营、连、排各级的基层军官。调理员平时和部队住在一起,对抗训练时,他们随时观察、控制训练进度,对提高受训部队的训练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美军著名野战军指挥官皮特劳斯中将

国家训练中心通过其先进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能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还能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的杀伤效果进行评估。所有单兵武器和重装备都安装了激光发射(接收)装置、GPS全球定位系统和电脑。演习中,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导调人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同时,可利用监控系统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录像。演习结束时,国家训练中心的导调人员还要对参演部队,特别是对每一级指挥官进行详细的讲评,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而直率的批评。对参演部队进行讲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当着部队面刺指挥官却是国家训练中心的一项革新。部队在撤离时,还可带回长约40小时的录像带和500页左右的书面材料。指挥官通过录像带检查其部队的作战活动,看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把在国家训练中心的经验和教训纳入驻地训练计划。这样,国家训练中心的成果在参训部队离开该中心很久以后仍然在发挥作用。此外,每支部队的训练报告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带等资料还将送往陆军合成作战发展部,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实践证明,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受训的部队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美陆军领导人在评价海湾战争中的第82空降师和第7步兵师等部队时强调指出:虽然海湾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因素所致,但部队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所进行的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大型综合军事训练基地已成为各国军队建设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部队、军事院校、科研院所、武器厂家、作战实验室等军事单位的交汇点和枢纽,是一切“军事产品”走向战场的最后一站。

想要你的刀子快,必先具备一块上好的“磨刀石”。各国军训部门发现,除战争外,只有当训练无限接近于实战,才能激励和触动部队,于是一些大型训练基地责无旁贷地成了部队的“磨刀石”。经历基地对抗训练后,受训部队对什么是战争、怎样去打仗,一般都会有更深一层的感触和认知。

为了研究主要或潜在敌人,基地一般都有一支强大的“陪练”队伍,即假想敌“蓝军”,并模拟可能实战的地域,然后在部队编成、军事思想、武器装备、战斗精神、传统习惯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模拟敌人,以便“红军”在对抗训练中发现他们的强项和弱点,从而找到制胜的办法。

由于基地的对抗性训练、实验性演习,越来越被认为是非战争时期最权威的“准实战”,这些演训活动就成了部队、院校、科研院所、装备厂家、作战实验室等检验其“军事产品”的宝贵机会。这种研制——试验——完善——推广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装备采购的反复推导、验证过程,避免巨大的物资和时间浪费。比如美军的“外科手术式打击”、“陆军地面突进”等“制式”战法的出台,斯特莱克装甲车、LINK16数据链等新式武器系统的诞生,都经过了多次基地“准实战”的考验和完善。

在探索部队发展方向和检验部队改革成效时,大型综合军事训练基地也能发挥“开发区”的实验作用。如美国在论证和设计“21世纪陆军”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时,就将其预想的“21世纪特混部队”编制模型及战斗理念,放到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模拟。1997年3月,美第4机步师第1旅在欧文堡进行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训练及高级战斗实验演习。1997年12月,该支部队对涉及到的所有战场作战系统的互通性和协同性,又进行了检验性演习,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军事时代——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

今天,大型综合训练基地还可以超前设计战争。为提防发生“太空珍珠港事件”,2001年1月美国以中俄为假想敌,在科罗拉多州的施里弗军事基地,秘密举行有史以来首次太空战设计性演习。此后每隔2年,美军就在某个军事训练基地进行模拟太空战,从而越来越详细地设计10至30年以后才可能出现的太空战争。

解放军转型以美军为师,方向美军看齐

[内容摘要]:从近些年解放军远程演习的实战情况,以及作战层级和编制改革方向上看,不难发现解放军慢慢摆脱苏军影响,在日渐向美军形式靠拢。而近年在编组和作战中最值得关注也最热门的关键词是“合成营”,美军已在伊拉克战争中检验了这一作战体系,解放军也在根据自身武器装备、战术特点,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的合成营,用以应对未来信息化平台下,日趋复杂的异地同步、分布交互、网络一体的高度协同指挥作战。


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演习始于何时,不同国家有不同说法,但事先无任何导演安排,完全以实战对抗方式进行的军事演习,无疑美国首开先河,最着名的就是欧文堡训练基地。


中共建政以来,处处以俄为师,而解放军效法苏联红军,则始于朝鲜战争后大规模的正规化、现代化改编训练,1950年代,解放军的军事演习已达到相当水平,可惜随后文革爆发,“山寨化”大行其道,大规模军事演习几乎废止,解放军战斗力和素质几乎也降到历史最低点。


1981年的华北大演习,标志着解放军开始重拾以军演锤炼军力的武器,但解放军军事演习中,效法苏联的红军必胜、蓝军必败模式,其预先设定的表演性,来得远比苏联红军严重,在特殊年代,甚至不惜违背基本常识,譬如为演练步兵对抗苏联坦克集群的能力,演习中的坦克被要求降低速度,以便于步兵攀爬放置反坦克爆破物。


某种程度上,这种演习已完全沦为给首长和全国观众看演出的校阅型演习,不但训练效果极为可疑,战术研究、对抗性更是无从谈起。即使在今天,这种遗风依然不难在电视和宣传画面中看到。譬如“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后,俄方质疑中方用苏-27这么昂贵精密的飞机用于对地发射火箭弹,推测只是为了让不懂门道的观众看到画面打得精彩,而军演宣传照片中,被军迷指出表演穿帮的事情亦经常发生。


但最近几年来,解放军演习的对抗性和实战贴近迅速增强,无论是从军事演习还是从军事演习中摸索出的部队编成联合,解放军身上美军的影子已越来越明显。


从欧文堡到“磨刀石”部队


尽管西方国家对抗性演习和有部队专门扮演“敌军”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的普鲁士,但真正划时代地建立一支专门模仿“敌军”部队,以高强度的对抗磨砺本国军队,则始自美国在加州南部巴斯托市东北60公里处的欧文堡基地。


1980年以来,这个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基地成了磨砺美军的战场,而充当敌人的由5个独立部分组成:作战大队、第177装甲旅、卫戍司令部、医疗卫生局和指挥大队。2500人的第177装甲旅负责扮演苏联红军,他们无论装备、服装、战术、习惯……一切都与苏军惟妙惟肖。


该中心每年训练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8万人。美国本土的陆军旅每18个月就要到欧文堡与这支部队打上一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战败,因为这支“红军”几乎天天都在与不同的敌人作战。在这里还有一支庞大的导调员队伍(相当于裁判),他们由一线的部队各级指挥官组成,一对一地盯上参演部队的相应级别指挥官,记录他们在演习全过程的指挥情况。最后他们会给出严厉的评估来。参演部队结束演习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带走评估录相和厚厚的讲评资料。18个月后,他们将在欧文堡迎来再次的战败。


欧文堡的训练,真实性是第一位的。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后送;如果伤员经抢救无效“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武器装备的情况也如此。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零配件;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其官兵只好挨饿。

美军之所以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平时特别是战前,美军非常重视与模拟敌军的对抗演习,以锤炼部队的战斗力。美军的训练原则是“训练像打仗,打仗像训练”,要求平时训练像真正打仗一样严格,这样下来,美军士兵在作战中就感觉战场情况跟训练中构想的一样,打仗同训练一样轻松。


而上世纪的中国军队曾因开支费用、人员安全考虑在演训领域方面有消极保守做法,包括军演惯于角本推演、练为看演为看、摆练摆演、“演习像做戏”。一攻即破,红旗一插,战斗结束。


在“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保守思路下,许多军事演练无不以“零事故”而非真正提高和检验作战实力为目标。


南京军区三界军事基地建成后,中国军演启动了基地化变革的进程,中国版的欧文堡开始筹建。2008年,中国军队开始使用新版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新大纲中包含有在新的战场环境下的新战法和新要求,要求把对抗训练作为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的基本途径和部队训练的基本形式。


南京军区某部参谋长王岳军称“训练演习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贴近实战,军事训练中的虚假不实之风得到一定遏制。”


今天,解放军的远程机动演习,在其他军区的陌生地域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实弹对抗作战,则是对实战环境的模拟。而且其背后必然有两个军区部队关于荣誉的角逐和较量。双方自然要尽己所能真打实抗、互不相让。


此外,和平时期,军事演习的表现和胜败,不但关乎一支部队主官的升迁甚至关乎一支部队的前途,解放军一个甲种师就曾因演习中充当红军吃了败战,直接影响其在解放军我军序列中的地位。


为此,解放军各大军区均组建了一支“磨刀石”部队,它完全脱胎效法美军的欧文堡红军。在这类对抗性演习只明确参演双方进入战术情况的初始态势,提供演练的基本条件,不设原案


不过。由于军方披露信息有限,解放军对抗性演习的特点是什么?双方角力的作重点是什么?这些都属于演习的核心机密,外人很难得知。解放军也对外国武官开放参观一些“对抗性演习”,但军方记者的报道却不经意披露,接待外国武官观看的实属双方战前或战后的“校阅性演习”,仍然属于围绕观礼台举行的表演性演习,真正不设预案的对抗性演习,一是不能对公开,二也因看不着——在真正的演习地域上,是很少能看到部队的,因为现代战争分散在广阔的领域内,海空军的演习跨度则更大。只有在导演部里才能了解参演部队的具体情况.

合成营—向美军看齐的编制


解放军这几年的联合作战在全军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对于未来的陆战来讲,无论是陆军和空军都无法独立完成作战任务。


作为联合作战训练,在战区(大军区)和战役军团(集团军)层面上,这几年都已普及。但在基本战役军团(旅)这个层面,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而基本战役军团如何编组、如何指挥、如何运行、怎样作战、怎样保障等内容,也正是最近几年来解放军检验性演习和对抗性演习的重要部分。


从“使命行动—2010”演习中我们注意到,在成都军区某师机动到兰州军区地域的作战中,以前最多配属战区的二炮部队已经配属到集团军一级。而在北京军区某旅机动到沈阳军区地域的作战中,陆军旅长已经能全面指控和调配空军战机和陆航直升机,编队可以随之呼啸而来,向“敌”战术要点和各类目标倾泻而下。这就意味着,在把旅当成基本战役军团使用的发展中,解放军陆军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前,解放军组织陆空联合演习,受思想观念、编制体制、指挥手段等多种因素限制,空军通常只是派一两名联络员作为“代表”到陆军指挥所“受领任务”,名为联合,实质依旧是按照合同战斗的方法组织战斗,依旧是陆军“一家独大”。


如今,当两个以上军种在战役编成内进行联合作战时,战役与战术行动交叉兼融,战术手段往往直接达成战役目的,因而既有战役的下延,也有战术的提升。这种特色鲜明的联合作战,显然就不能简单沿用以往合同战斗的方式方法。


随着空军制胜越来越重要,信息联通的进一步发展,空军指挥陆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目前,战场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异地同步、分布交互、网络一体的高度协同指挥。或许未来会出现空军团长后方远程指挥陆军特种兵分队指引空袭目标,营救跳伞飞行员的情形。


现在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参战人数、部队层级和规模在减少,但每个单位控制的战场面积却在增加。我们把观察的目光再往下走,就会发现解放军陆军近年建设的又一个热点和“关键词”—合成营。


营,在传统的大陆军时代,仅仅不过是一个基层战术分队。而在现如今的信息化战争时代,却要承担起战术部队(原先的团)乃至战术兵团(师、旅)的任务。


目前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的解放军合成营,是在步兵营或装甲营的基础上,编入炮兵,并加强地空导弹防空兵、电子对抗兵、防化兵、后勤医疗等战斗支援力量,作战要素很多,编成复杂,力量也更为强大。


美军已在伊拉克战争的实战检验了合成营的编组和作战,现已开始试验在连一级进行合成。解放军需在自身武器装备、战术特点等特色前提下,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的合成营。从解放军作战层级和编制的改革方向上看,不难发现解放军开始逐渐摆脱苏军影响,而向美军靠拢。

今日美军的演习特点


对一年举行成千上万次演习的美军来说,演习只不过是部队战备训练的高级形式,演习已成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训练和演习没有明确界限,目的一般是检验部队的训练成果和战备状态。


美军演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广泛邀请全球盟友参,着重演练联合作战和联军作战,为推行其全球军事战略,与盟友或“伙伴”关系国之间的联军演习已经成为美军演习的另一重要内容。较为重大的年度常规军事演习就有多国参与的“环太平洋”、美韩之间的“鹞鹰”、“乙支/焦点透镜”联合军事演习,与日本之间的“利剑”、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


“卡拉特”、 “金眼镜蛇”等,这一类的军事演习除了增进与盟军间的协调以外,更多地是起着炫耀武力和威慑的作用。


而美军内部真正最重视的演习还是实兵对抗演习,认为这是对真实战争的模拟,最能检验战备情况,也最能提升作战能力。对于陆军和空军来说,就是依托大型训练基地(国家训练中心),模拟对手的作战思想,互相进行对抗。


陆军的假想敌此前是苏联机械化部队,今天则转变成了神出鬼没的塔利班武装和“基地”分子,假想敌部队扮演成阿富汗平民,穿着民族服装,按照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不刮胡子,受训部队还没有机会立稳脚跟、适应环境,假想敌部队就发起了攻击。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


除参演的官兵全神贯注地投入“实战”以外,更为忙碌的是导调人员,他们要24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同时,还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录像。


演习结束时,国家训练中心的导调人员还要对参演部队,特别是对每一级指挥官进行详细的讲评,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而直率的批评。参演部队自我讲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由“外人”当着部队面刺指挥官却是美军的革新。


部队在撤离时,还可带回大量的的录像带和倒导调人员撰写的厚厚的书面材料。指挥官通过这些文档资料检查其部队的作战活动,看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把在国家训练中心的经验和教训纳入以后的驻地训练计划。这样,在国家训练中心的成果在参训部队离开该中心很久以后仍然在发挥作用。


此外,每支部队的训练报告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带等资料还将送往陆军合成作战发展部,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台湾及日韩的军演特征


台湾由于岛屿狭窄,实兵实弹的野战对抗演习很难展开,在两蒋时代还经常组织师一级规模的对抗演习,一般做法是将两支部队一北一南拉开距离,最远者甚至北达台北,南达屏东,占据台岛两段;然后在导演部导调下,向对方发起对攻。两军一般在台中一带遭遇,展开实兵对抗。


由于早年通常战败一方要被轮调到外岛去(当时外岛防守的部队两年换防一次),所以每次被参演的部队无不全力以赴,常常造成许多官兵伤亡。


但随着台湾经济高速发展,都市化不断提高,台军对陆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降低,到李登辉时代,这类演习就变成几年才有一次的旅级对抗。台湾军队也仿效美军和解放军的经验,演训转为基地化(规模最大的是位于新竹湖口的基地),规模进一步缩减成为营级对抗,.最终就减缩成为单方面向海滩和波浪倾泻火力,决战于水际滩头的“汉光演习”。


2004年台军曾一度试图重新组织过旅级实兵野战对抗演习,后来也虎头蛇尾改为图上推演不了了之。


在陈水扁执政两岸对抗局势升高的情况下,台军又需重新认真考虑解放军登陆作战的可能性。除单纯的海岸火力反登陆、反空降演习外,台军曾一度提出演练城市作战、重视城市作战的呼声,因为这将会是两岸对决的最后一仗。台军企图将两岸冲突的未来战场划定在街道密布、高楼林立的台湾城市中心,以城市巷战的形式来拖延解放军战机,等待美国驰援。


由于城市巷战是对抗性极强的作战形态,因此台军是否仿效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战经验,建立专用的城市战演习基地,成为媒体感兴趣的热点。但直至现在,台军的城市作战演训基本停留在空白上。


当马英九上台执政,两岸局势转向缓和,为节约军费,也为了降低对抗层级,马英九政府连一年一度的“汉光演习”总操演也取消,改为司令部战略层级的图上推演。


可以想见,早年间台军大兵哥穿着迷彩举着钢枪,身披树枝伪装,在镇村童叟的围观下掩护前进展开战术演习的情景,基本已走入历史。


此外,中国周边的东南亚诸国,都有各自成体系的训练基地。在美军武力庇荫下的日本除有遍布岛国的123处美军军事基地外,其陆上、海上和航空自卫队还建有日本富山基地、百里基地等10余个军事基地,富山基地据称防护严密,外人很难窥见一丝真实训练场景。同样,韩国也有多达87处美军基地。


日韩的这些军事基地几乎被美国主导,日本横须贺基地是解放军观察美核潜艇动向重要目标。今年8月美韩进行军演后,美国转头又在越南中部的岘港军演。美国与东南亚诸国多个军演基地的联合演习,不难发现军事上孤立中国,实现东南亚15国“对华包围圈”的浓厚意味。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