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引用】老子

【引用】老子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2 15:48   浏览 N 次  
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

原文地址:老子 原文作者:成熟男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哲学之父,战国时期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孔:真了不起啊,老子是人中之龙啊,而我之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的飞虫啊!《道德经》老子过幽谷,青牛师,青牛翁。河南省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有高十三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老子家路经“隐阳山”,一鞭打在隐阳山上,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打一鞭,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断,鞭梢飞到山西,老子把鞭杆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铁拄子的来历,也叫“升仙台”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也叫“老君台”。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仅次于《圣经》的名著,是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受邦之垢,受邦不祥,没身不殆。《老子》有“道”和“无为”,双衍生出“和谐”。道:是对宇宙的看法,无为:1、无为是指不去做,2、无为是“勿为” ,指不要去做3、无为是“无以为”,是指条件不具备,4、无为是“无以为之”,是不受约束地做事,5、无为是“为无”,是指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佛经:不增不减,不净不垢。古兰经:他不生育,他也不被生育),6、无为是“自为”,是指自己规定自身,让外力失效。古人:“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天于不取,反受其咎”。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1、道是和谐的,阴阳相推,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知和日常,知常日明,道者万物之奥,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复命日常,反者道之动,,既归根和复命。2、矛盾双方是和谐的,有无相生, “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包阳”。3、和谐的原则是适度,人们要“知足” 、“知止”,知道满足的人不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以长泰永存。“去甚,去奢,去大”,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核心是不走极端,适度才是最好。4、和谐的政治观,“道法自然”,“唯道是从”,从而使整个社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和田园式思想状态。要求“法自然”,统治者应该是“我无为而民白化,我无事而民自富”,做到“无为而治”,从而相安无事,和谐共存。统治者要以“清静无为”的原则治国。剥夺不足而供养有余,这就是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小邦寡民”为好。这是老自的内政,国于国之间应遵循“谦下”的原则,大国对小国谦下,小国就如百川汇之于江海,自然就能聚拢于大国周围,小国谦下就能被大国所容纳,这样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皆得其欲”,从而能做到和平相处。5、和谐的自然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包阳”。“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美国卡普拉:《物理学之道》作了极大肯定,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北大李零:西方人对中国思想一见钟情的必然是道家,对儒家是提不起兴趣。李约瑟著的《中国科技史》,而爱道家,取道号“十宿道人”。黑格尔著的《哲学史讲演录》给予很高的评价。“复归于婴儿”就是回复到婴儿那样纯真的状态,老子最出名的观点就是“无为”, “无为”的核心是顺其自然,既“万物之自然”, “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是老子所推崇的人生境界。物贵自然,人贵自然。《史记。滑稽列传》齐国淳于髡:男女搭配,喝酒不醉,既“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克制能力强”叫“有涵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今天最容易使人失去自我的东西是:财,官,色,味。旬子:“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制礼义”,因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聊斋志异》中聂小青是妖物胁迫的女鬼,勾引宁采臣的读书人,不为所动,“这是不义之财,拿了玷污我钱袋”,世上不义之财,不仁之贵的持有者,哪个不怀有“罗刹鬼骨”的恐怖。佛祖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诒,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春秋时宋国子罕:我就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倆应该各守其宝,请你把玉拿走吧。元代名士许衡:现在世道混乱,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老子:“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度”,“疾小不加理,浸淫将毁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从贵身角度说明生命远贵于名利荣宠。老子: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圣人要去掉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河上公注:“甚谓贪淫声音,大谓宫室台榭,奢谓服饰饮食”,“简单并快乐着”。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承受生命之重”。美国心理学家迪纳: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古希腊第欧根尼,有人称他为狗,叫做犬儒哲学,亚历山大问他:“第欧根尼,我能帮助你吗?”,第欧根尼“能,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阳光”,亚历山大:“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要做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懂得了自由的含义。心灵扫除,“盘点库存”。“ 丢掉旧的你,接纳新的你”,“扫一边”。老子: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得道满足。叔本华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动力。哲人庄子:楚国有一人叫离疏,不愁吃穿。老子:“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不知足》终日芒芒只为饥,方的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子又小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难支。买得田园千万倾,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犹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神仙对局棋。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念方灰。(有三个板本:《不知足》終日忙碌只爲饑,才得飽來又思衣,淩羅綢緞買幾件,回頭看看房屋低,高樓大廈蓋幾座,身邊又少美貌妻,置得良田千萬頃,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歎無官職被人欺,懸丞主薄不願做,想要朝中挂紫衣,五品六品還嫌小,三品四品也嫌低,當朝一品爲宰相,還想皇座去登基,心滿意足爲天子,渴望萬世無死期,人心不足蛇吞象,生忙到死費心機.。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娇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要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老子:大方无隅,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没有“自我设限”。常见的心灵枷锁有:1“别人会怎么样想”的枷锁,别人并不是先知先觉,他们往往是事后诸葛亮2“注定会失败”的枷锁,我是一个胜利者,而非一位失败者。3“已为是太晚”的枷锁,成功与年龄无关,重新开始永远为时不晚。4“过去错误”的枷锁,你完全不必把过去的错误看得太重,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老子: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假使我确实有智慧,就要走在大道上,只是害怕走上邪路。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刘希夷作一诗《代白头吟》“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后杀之。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在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尔达利亚有“不可战胜者”,找到了三次方程的新解法,后被拉比丹诺发表论文攫为己有。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荀非吾之所有,虽有一毫而莫取”。《儒林外史》中有王冕不做官。俗话说“退一步阳光大道,进一步死路一条”。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俗话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孔子家语》说:楚王丢弓,自称我的人民会捡到的,就没有“人遗失,人得之”最豁达的看法,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三次做官之楚国的令尹,三次被免职也怒不形于色。南朝梁人张率的“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说“好大的鼠雀”。唐朝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老子:“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美国罗宾结论“太能算计得失者”为::1,太能算计得失者,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划指标的人,2,太能算计得失者,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3,太能算计得失者,心胸狭窄,4,也是太想得到的人,5,太能算计得失者,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对“患得患失者”研究后,写了《好日子》。老子:大成若缺,最完美的东西表面看上去有缺陷。所以说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席勒《遗失的部分》讲:有缺陷时拼命追求完镁,而一旦拥有了完美的一切,反而美有梦想,没有奋斗的激情和快乐。哲理诗人赫塞说过:“生命并不是一种计算,它不是一种数学的总合,而是一种奇迹”。傅雷说: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不为黑暗所淹没罢了。老子: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只有不在生活方面过分看重享受的人,才比贪求个人生活奢侈安逸的人高明。有了钱可以当慈善家,也可以当恶霸。老子:“不失其所者”,“不失掉根基就能长久”。老子:自知者明,能认清自己的人是聪明的。孔子《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子:“知不知”,才是最高明。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人贵有自知之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孔子:他每天反省自己三次,反省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审视,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审判官。鲁迅:“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尝更严格的解剖自己”。中国人历来把自知之明看作君子的道德,认为善知人者先知己。《贞观政要》“知人既以为难,直知诚亦不易”。老子;自胜者强,能够战胜自我的才是强者,能够战胜别人的只能有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才算强者。强者,这顶桂冠只能戴在那些战胜了自己的人头上。古人说:“坡山中贼易,坡心中贼难”。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就得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成人立业没有不断的“坡心中贼难”的意志实在不成。一个人要战胜自己,关键是要有自信,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我能行,这点失败算什么?另一种是,算了,认输吧,再拼恐怕也躲不过失败的厄运。老子: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浮华。认为“道之华”为“愚之始”,还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忠厚之道”,“做人要厚道”。古人云:“君子不可苛察”。诗人萨迪:“无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常说“有政治家的风度”,唐代《国史补》中有“呷酒节帅”的故事,任迪简判官“吐血而归”,后“军中闻者皆感泣”。老子: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事物有的减损了反倒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不好的话“你算老几”,“ 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说的话分文不值”。俗话说,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颗关爱的种子,有一天,当它成为参天大树并为你带来丰硕果实时,定会让你惊喜不已。善待他人的反面是淡漠他人,甚至是计算陷害他人,其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颗爱心”。老子: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餍食而货财有余,则谓盗夸。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无侧隐之心,非人也”。老子:心善渊,心胸如水一样虚静深远。古籍由希腊神话中海格里斯,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让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谁想在厄运时到得援助,就应该在平时宽以待人”。老子:报怨以德,用恩德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怨恨,化干戈为玉帛。“沙门四法”的原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以嗔怒对嗔怒,不以揭短对揭短”。“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 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是自己的心灵,人要有“不念旧恶”的精神,唐朝李靖,魏征都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印度甘地是“以德报怨”的典范,主张“逢恶报善,以德报怨”,以爱为宗旨,后称为国父。老子: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因为他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能够成就他的伟大。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提出:“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一定要把谦逊当作人生的第一美德来刻苦培养。托尔斯泰给人提包得小费。老子:受邦者不祥,是谓天下之王,能够承担国家发生祸难的责任,这才配做天下的君王。人应该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老`子: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做天下第一。“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的人生三宝之一。不是“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张岂之教授理解为:“不敢为天下先指不要事事认为我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老子天下第一”和“老子处处天下第一”的人会做错事会得罪人。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调和其光辉,混同于尘苟,挫掉其锋芒,消解其纷乱。老子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易经说“君子藏于身,待时而动”。老子: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锤锻得尖锐锋利,不能长久保全。认为逞强的人没有好下场,主张“守弱”以全身。《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著也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著,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避免一场劫难。刘备是对老子守弱哲学的心领神会。老子: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的人,能不被对方激怒。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雄,为天下溪”,这种哲学对中国人影响匪浅。清人傅山说过:愤怒正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便不能做到。“儒子可教也”,不要和对方“针尖对麦芒”能忍住的就是福,忍不住的是祸。老子:弱也者,道之用也,保持柔弱的地位,是道的运用。我们应学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要“知其雄,守其雄,为天下溪”,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溪,谷为谦和柔弱之谓。杜甫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邓小平在文革中三起三落,非洲一总统问他有什么好经验时,邓小平说“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老子: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勇气用于逞强争胜就不得好死,勇气不用于逞强争胜才会活得好。“强者不得死”,“勇于敢者则杀”,“坚强者死之徒也”,老子:天下之至柔,驰聘于天下至坚,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极坚硬的东西里穿行无阻。老子:“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企者不立,跨着不行,踮起脚尖不能站稳,两步并作一步不能行走。“性急吃不的热粥”。克服浮躁情绪,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如手:1不好高骛远,2拒绝诱惑,俗话说“一招超群,吃遍天下,艺多不精,乞丐终生”“”3消除贪欲,4不心烦意乱。人的欲望一半是天使,一半魔鬼。老子:天下之大作于细,天下的大是必然从细微做起。“天下之大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东汉时期陈蕃,他父亲好友薛勤来访,问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强行者有志也,坚持努力的才是有志。英国首相丘吉尔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结业典礼上,有20分钟,他只讲了二句话,而且都是相同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泰戈尔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面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我寡敌多的战斗,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灾祸中潜在着幸福。机遇是被人创造出来的,许多成大事者就是创造机遇的高手,“既来之,则安之”,“把不幸也当作一种机遇”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者的与大秘诀。老子: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许多起初可以两肋插刀的朋友,最后却反目为仇。许多情人起初爱得死去活来,最后形同陌路,有的人年轻时是时代弄潮儿,到老来却成了历史的绊脚石。魏征就告诫唐太宗说“古今的君主,开始做得好的倒是很多,能始终如一的人数不出几个”,常说“老丑,老丑”,老了不仅皮肤上出现了条条皱纹,在精神上也容易露出种种丑态,就常情而言,青年时属于创业阶段,一般人都能夹着尾巴做人,进入老年以后有的理想变为了现实,就容易毫不顾忌地放纵自己。老子: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勉强作为的人必定会失败,固执的人必定会有所失去。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自己旧的思维模式,就可能赢得新的胜利,创造新的历史。老子:富贵而骄,自遣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富贵之人如果骄横,那是自己下了祸根。一件事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苻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所为“官大担险”,“树大招风”,“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欧阳修的诗“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捅”,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精神。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富贵者应该认识到“贱”和“ 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无须光华如玉,还是质朴更好一些,做事不可太过,要留有余地,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退路。不给别人机会,等于自绝前途。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曲则全,枉则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将欲取之,必先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胜己者强,胜人者力,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

上一篇:对西方的臣服 下一篇:地藏法门观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