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涌“红都”山川秀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3 17:08 浏览 N 次
志丹,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形成了农牧交错的经济格局,曾是游牧民族与汉文化经济交融的集散地,也曾是几代王朝保家卫国、囤恳戍边的边垂要地和民族战争的必争之地。即有过“烽火连年、哀鸿遍野”的悲壮呐喊,也有过千村绝户、鸦噪枯枝“无人区”的息栖修复。它把中华民族的底色、华夏儿女的神韵和黄土地的浑厚融为一体,传承着人类农耕文明史。
志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上世纪20年代末刘志丹在这里建立了陕甘根据地,1935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并于1936年奠都保安,使志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都”。
志丹,是一块奋进的土地。改革开放的大潮,使这片古老而英雄的土地再度沸腾,以石油为龙头的工业企业使“山保安”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跨越发展。
然而,绿色是黄土地的固有本色。在志丹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要把志丹建设成为一个有着比较发达的经济、优美的环境、繁荣的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怀着绿色的梦想,志丹人开始走上了呼唤绿色、打造绿色、传承绿色的征程。
植绿,黄土地上掀起绿色旋风
仿佛在一夜之间,志丹的大街小巷、居民院落、民宅小区,到处出现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绿地、广场,有的气势恢宏,有的小巧别致。也许,在楼的拐角处、路边,多出来的十几平方米大的一点点地方,就会被搭配上不同品种的树木和花草,点缀出了那么一点情趣和惬意。
“十一五”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向全县提出了打造“生态大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在全县形成了绿化高潮。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截至2010年,全县各类林地面积达到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32%,林木绿化率39.75%,宜林荒 山荒坡绿化率88.8%,活立木总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成为陕西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并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殊荣。
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196.1万平方米,绿地率为35.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1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8.6%,公共绿地面积159.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37.9平方米,远高于省级园林县城的考核标准。
街道两旁一棵棵比肩而立的中槐,在人行道上遮风挡雨,守护者城市的繁荣与美丽。道路两旁,笔直的行道树,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绿意。在省道“303”沿线志丹段,“百里绿色长廊”的建设,更为志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区已绿化道路41条,绿化覆盖面积19.2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为91%,达标率为80%。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乡镇驻地的满目苍翠:院落中,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或高或低、错落有致、争奇斗艳、吐露芬芳。远处,漫山遍野的绿映入眼帘,看不到一丝裸露的黄土。
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到处呈现的新农村的倩影:崭新的窑洞、阔气的小洋楼,庭院中葡藤缠绕、花草纷飞……让人陶醉于这世外桃源,久久不忍离去。
缀绿,五化并举拓出志丹新模式
志丹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拓全县生态建设中,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响亮地提出了“构建生态大县,争创全国绿化造林模范县”的宏伟目标,计划用3至5年时间,使“红都”志丹的人工造林由145万亩增加到200亩,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4.5%提高到29.7%,林木绿化率提高到35.2%,达到整体绿化、水变清、人变富。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县上在巩固原有造林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拓出生态建设五化新模式。
人居环境森林化。根据前几年县上主要注重荒山造林而忽视人居环境绿化的现状,从2007年起,县上把绿化重点由深沟、远山向县城、乡镇化上,按照建设山体森林公园的要求,主要栽植生态景观林,在两面山体上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0多万株,其中3米以上油松、侧柏21万株,绿化造林面积6471亩。特别是,县上按照身边植绿、身边增绿的要求,在县城两边重要景区、主要街道、城东、城西进出口迎宾大道上进行了绿化美化,栽植了常青枝树,种植了花草灌木,使山上山下、城内城外边成连一片。如今的“红都”志丹城,城美山更美,绿树映蓝天。为了搞好今春的绿化,县上成立了以副县筮徐步亮为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崔宏东为副组长的城区领导小组,并夯实任务、时限、投资、质量全程负责制,确保了春季城区绿化任务的完成。县委书记祁玉江、县长白小平两位主要领导,更是三天两头检查,现场解决问题,大大加快了绿化进度。据统计,三年来城区绿化已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仅去年就投资1200多万元。在抓好县城绿化的同时,全县在10个乡镇驻地进行了重点绿化,每个乡镇驻地绿化造林300亩,投入资金200万元,两年内完成任务。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今春已全面启动实施了驻地绿化工程,现已完成了县上下达的绿化造林任务。而村庄绿化,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实施。
交通道路林荫化。志丹虽是一个典型伯山区县,但交通道路四通八达,既有国道、省道,更乡道、村道和生产道,为了给当地干部群众和外来客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通行环境,从2007年起,县上计划对县境的所有交通路两旁进行整体绿化。在具体绿化中,采取分级负责包干制,即国道、省道由县上投资绿化,乡镇及乡村道路由乡镇负责绿化。去年全县绿化县境道路50多条,共绿化630多公里,县上给乡镇以奖带补投资300多万元。今春安排乡村道路予以兑现。截至目前,全县共绿化交通道路367公里,栽植胸径在4厘米以上的中槐、白杨、垂柳15万株,使所有的道路,都栽上带给行人希望的绿色行道树。
河流两岸生态化。流经志丹的河流主要有杏河、永宁、双河、保安、顺宁5个乡镇。为了增加河流两岸及迎坡面的绿化美化效果,县上要地段经5个乡镇的河流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对重要地段进行重点绿化。在河滩、护岸宜林的地方以栽植垂柳、中槐、白杨为主,并采取乡镇提供树苗,农民自愿栽植和“谁栽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原规划栽植胸径在6厘米以上的各类柳树4.5万株。
石油井场文明化。志丹,是一个石油大县,县境内的大小油井百个。前几年,在石油大干快上的时节,一些石油企业只重视油井的开采,而忽视了油井和道路的绿化,致使经过多年辛苦绿化了的空白天窗和白带。看到这种情况,县委书记祁玉江同志召集县上有关领导和单位,会同石油企业进行了多次协商讨论与现场观摩,终于拿出了一个在不影响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上,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井场和石油道路两旁及道路下压面进行整体绿化,着力建设文明井场。经过两年多的治理,截至目前,全县石油井场绿化率达到了85%,油区道路绿化率达到95%。共绿化油区道路509公里,绿化道路下压面335公里,栽植各类树木125万株,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伯治理目标,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为此,每年各石油企业用于文明井场绿化投资达1200多万元。
重点流域明星化。在全县的绿化中,绿化面积最大,成效最显著的要数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面积达140多万亩。但前些年只重视了绿化面积的增加,而忽视了造林质量和绿化效果。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多以沙棘、刺槐为主,且纯林面积过大,林木结构不合理。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林份质量,增加绿化美化效果,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对退耕还林进行大胆的改造和提高,每个乡镇建一个万亩明星流域。即:在树种的结构上,增加青松、侧柏常青树,增加山桃、山杏景观树,使之大山常绿、春季有花、秋季多彩。在造林的模式上,改块状为条带结合,即一行山桃、一行松柏、一行沙棘或一行刺槐,这样解决了纯林防火难、防虫难的问题,又提升了绿化档次水平。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使流域内实现了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的治理目标,而且可以达到绿化美化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农民干果的经济收入,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羸。
目前,全县11个乡镇共建成11个明星流域,完成了13万亩的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地的改造任务。由县委书记祁玉江同志负责包点的顺宁镇金崖根流域,山头梁峁上,原有三四米高的刺槐、沙棘、柠条林内,条带分布着两三年前栽植和新植的1至2米左右高的山桃、山杏、油松、侧柏碧绿青翠,透着勃勃生机,煞是好看。站在流域内最高的山峁上,放眼四周,整个流域内十几个山头和沟坡草树茂,鸟翔风和,让人陶醉。站在罗娃村公路高处北望时,公路以北靖边那边的山头仍然是我市十年前退耕还林前的现状,光山秃岭,裸露的梁峁上仍然耕种着荒凉,与志丹县境良好的植被形成了明显的对照与反差,使人不由从心里敬佩志丹人民的伟大和执著,更敬佩志丹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与保护人魄力。
护绿,双管齐下催生生态文明花
“我们要在生态建设上做大文章,就是要把志丹的3781平方公里打造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实现志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志丹县县委书记祁玉江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
志丹县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抢抓历史机遇,千方百计筹集造林资金,相继引进实施了退耕还林、德援造林、天然林保护、飞播造林,“三北”防护林等一大批林业重点项目和资金。在此基础上,县财政加大投资力度,先后投入2亿多元用于生态建设。仅2006至2009年,全县累计新增造林47.95万亩。 在工作中,志丹县把造林绿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中建立完善了绿化造林“四项机制”:一是健全林木管护机制,坚持谁栽谁有、产权明晰到户,提高林木管护效果;二是实行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造林机制;三是形成全社会办林业机制,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广大职工干部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四是实现多元化造林投入机制,除了县财政投资外,县委、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人民团体,中省市驻志单位、各驻志石油企业、县内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界知名人士也踊跃参加造林捐资,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入造林的机制。每逢春秋时节,在志丹县境内的山山峁峁,你会看见浩浩荡荡的植树队伍在山间忙碌,一批批、一排排新植的树木布满山梁沟坡,连绵数公里,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全面推进造林绿化的进程中,志丹县按照板块推进的理念,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建设绿化造林“五大工程”:一是重点区域绿化,主要包括公路沿线、城镇驻地、河流两岸、油区井场以及新农村“五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二是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程,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提倡栽植大苗大树,全面启动城区绿化的各项工作。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三是国家林业重点项目补植补造工程。截止2010年,已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10.5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8.05万亩,天保工程补植3200亩,“三北”四期补植2.2万亩,德援项目补植2000亩。四是绿化造林苗木基地建设工程。顺应目前苗木需求持续旺盛的态势,志丹县全面推行市场化育苗,广泛组织动员林业单位、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开展苗木繁育工作,满足市场需求。五是万亩精品流域建设工程,该县要求每乡镇集中精力打造1-2个万亩以上的精品流域,以提高造林绿化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 2009年10月18日,总投资5000多万元九吾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这里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景秀丽,文化历史久远,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乐园、游览观光的圣地。2010年,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的“303”线“百里绿色长廊”的顺利完工,更为志丹的生态建设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驻绿,防护结合彰显“红都”秀色
在取得的成绩面前,志丹的干部群众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取得生态建设成果固然重要,巩固成果更重要!能打造“绿”,更要留住“绿”——这是志丹决策者们竭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奋力打造生态大县的坚定信念。
志丹县始终将森林资源的管护放在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和封山禁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抓牢抓在手中。在抓好常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同时,该县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管理,不断强化护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连续22年无森林火灾的良好成绩。同时,该县坚持不懈地开展封山禁牧工作,组织乡镇、林场开展新一轮封山禁牧大整治工作,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倡舍饲养羊,严禁放牧现象发生。
在做好造林绿化的同时,志丹县积极推进林改工作。2008年,志丹县在侯市管理区成功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全县全面推开。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改革任务已于2010年9月底基本结束。全县共完成林地勘界254.3万亩,产权明晰到户250万亩,分别占集体林地面积的93%和91.5%。通过林改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群众参与绿化造林和林草管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林改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初步开始显现。
绿色是希望、是未来、是梦想!怀揣梦想的红都儿女不自满、不懈怠,不畏艰难、不怕险阻,在全力营造“绿色家园”的征程中将创造新的辉煌!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