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衬衫 > 死亡问道---人类探索死亡文化史(2)

死亡问道---人类探索死亡文化史(2)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4 17:06   浏览 N 次  

接下来我们说说死亡文化在东西方的不同探寻历程。可以说,《圣经》的故事真正意义上是由《出埃及》记开始的,古以色列人祖先在摩西带领下离开埃及的奴隶统治,古埃及当地的死亡文明却长久地留存了下来。

古埃及人:为死而忙碌。古埃及冥神奥赛里斯告诉了他的人民:制作木乃伊,是为了复活。爱西斯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尸体,正是为复活做准备。贺鲁斯从死亡那里获取了自己的生命,证明生命是可以穿越生死之门的。死亡,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人会得到永生……奥赛里斯以自己为榜样,印证了自古以来埃及人就坚信不疑的真理:人能获得永生是因为,人的身体中住着巴(Ba)。巴的状貌是一只人头鸟,面容跟死者一样,有人的双臂。人死后自然成为巴,或者通过祭司祈祷转化为巴。巴可以自由行动,可以变成它愿意的任何形状。肉体只能在地上活动,或与巴结合后在冥界游走,巴却可以自由飞翔。为了死者的复活,巴必须每天夜里与肉体结合。《亡灵书》中说:"我看见我的巴朝我走来,它再次看见了它的身体并栖落在它的木乃伊上……"卡(Ka)是寄存在每个人躯体中的监护神。卡的象形字符号是两只举向天空的手臂,象征拥抱与保护。卡既是生命的活力,也是生命的欢乐。当克努姆神(Khnoum,创造人的神)在制作人的时候,把每个人都做成了同样的两份,一份是这个人的躯体,另一份也就是他的卡。埃及人祝酒时说:"为了你的卡,干杯!"卡终其一生都与本人同在。只是人将死时卡会先到来世去。所以死者最要紧的是与他的卡重新建立联系。

人的心是理性、情感、意识、记忆等等的源泉,也是自由意志之源。因此,心可能反对神以及神建立的秩序,所以在进入冥界时要通过末日的审判,将死者的心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是正义之神玛奥特(Maat)。心也可能遗弃人,把人的意识和意志带走。对于死者来说,心就成了最重要的器官,必须严加保管。阿赫(Akh)是人在来世中经过神化的生命形式,只有当人死了以后才可能获得阿赫,因为要成为阿赫必须经过奥赛里斯的审判。没有制成木乃伊的死者也不能成为阿赫。

人的自然之躯被称为喀哈特(Rhat)。喀哈特虽然跟灵魂是有联系的,但由于它会物化,所以要特别精心地照料。没有人是不死的,包括太阳神在内;但是没有人是不会再生的,人人都能永生。对于法老来说,奥赛里斯将在冥界微笑着等待他们:他们将会成为奥赛里斯的一部分--因为宇宙和世界的秩序是神建的,当一位法老死去之后,他就成为奥赛里斯;新的法老则是奥赛里斯的儿子贺鲁斯的化身。将来这位法老死了,也会成为奥赛里斯,新的贺鲁斯又会接替执政……秩序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保持平衡的。

那么,通向冥界的路在哪儿呢?让太阳引导你吧……通往冥界的路沿着太阳的旅途从日落后开始。当阳光渐渐消逝,太阳将世界留在自己的身后,把光带到看不见的深处。穿过死亡之国后,它在每天早晨复出,重新充满活力。
中国文字史前史结束甚晚,儒之思想萌芽,无疑植根于先民的上述观察与想法。因此,《易·乾·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本由天地生成,自应服从和遵循天地之道,并进而将人的终极道德原则,与宇宙自然的最高法则涵化为一体。"天生庶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大雅》)如果人德齐于天德,则归于天人同德。那么,人的生死,实际上归属宇宙生死大化。

有此认识,又何须畏死?但儒家同时还提出了终极价值目标:天道至善。于是人生便负载了责任:以道德学问的修养,自洽于"天下有道"这一目标的推进,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现世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来世,在儒学的观念世界中则没有存在价值,故儒家无"来世"之说。孟子在论及天道与人生时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孔子说得更其直白:"朝闻道,夕死可矣!"哪怕生命短促到朝夕之间,只要能与道共生,也就无复他求了……儒家不追求来世、永生,儒家追求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春秋左传》为天下有道而立德、立功、立言,这就是所谓三不朽。若无建树,等于虚掷了生命,所以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可见,儒家虽轻言生死,却意在超越。对儒者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死或不死,而是以什么名义死。
死后意识相续而生之际,将受其生前行为之"因"所种下的果报,生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尽管从今生中没有转移什么东西到后世去,后世的生命也并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与后世之间,却有因果相续的关系。前念已灭,名之为死,后念续起,名之为生。生死相续的轮回,本性是空,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在实受生死。为什么呢?只要你审视一下眼前念头的生灭--前念灭后到哪里去了?后念续起又从何而来?生死也是如此,当觉悟"空"的本性啊……可见肉体之死与灵魂无关。灵魂在生死轮回中仍为十二缘起所困,若要灵魂脱离轮回,除非入于涅。涅,即是灭--灭生死之大患,灭生死之因果,无为空寂,灵魂达于冥然无形的超然状态、入于无境之境。东晋慧远和尚称此为"冥神绝境"。此境有常、乐、我、净四德,为极乐世界。关于涅,小乘佛教有"有余"、"无余"之说:"漏尽心解脱,任持最后身,名有余涅。诸行犹相续,诸所受皆灭,寂静永清凉,名无余涅。"(《本事经》)即是说,修行者已断除此生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但还依于宿世业报所由生的肉身,并因此而尚有小苦小不自在,此谓有余涅。已脱肉身羁绊,永享极乐,谓之无余涅。大乘佛教更于此两种外,有"无住涅"之说--无住处涅,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轶翼,由斯不住生死涅,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成唯识论·卷十》大意是,得无余涅,而又超越其寂灭之境;以慈悲济众生,入生死不住生死,入涅不住涅,度化众生永无了期。

关于进入涅之法,早期佛说甚为烦琐,要求渐悟,修持过程中,有所谓八正道、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共三十七道品。其中如"八正道"有: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正道要求修持者"正"自己的见解、思维、言语、行为、起居、意念和禅定……其烦可见一斑。
苏格拉底根据巴门尼德"一"的哲学观,对灵魂的本质、结构以及作用提出了一套系统深入的论证。他认为,灵魂乃是单一的本原,所以不朽,也不可分解;灵魂是无形无影的,是自由和自动的,它永不寂灭。同时,灵魂是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的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中居住着心灵和理智,因而人的灵魂各有高低不同:肉体欲望越重灵魂越轻;反之灵魂越高。灵魂最高级的人是哲学家,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真理,摆脱了感性世界的羁绊。苏格拉底是灵魂、肉体二元论者,他的灵魂解脱之道是牺牲肉体。由此出发,他主张哲学应当帮助人学习如何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最终因政治缘故而被处死,死前非常安宁,就刑之前还在跟学生探讨学问,颇像中国圣哲孔子……苏格拉底死后,他最出色的学生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继续对灵魂问题进行探讨。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理性在脑,激情在胸,欲望在腹。三者始终处在斗争与倾轧中,和谐的时候极少。灵魂须与肉体结合,只有理智部分是独立在形体之外的。因为灵魂先于形体存在,它具备某些先验的东西,当它回忆那些东西时,也就形成了人对理念的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已在肉体之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知识。"(《斐多篇》)同时,灵魂受自身好、坏两种力量控制:当灵魂被坏的力量控制时,人变成卑鄙小人,成为受肉体欲望摆布的"自己的奴仆"。所以人必须发扬灵魂中好的一面,即理智的一面,抑制欲望,为灵魂获得自由而"当自己的主人"。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