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九方皋相马 千里马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九方皋相马 千里马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5 20:35   浏览 N 次  

中国古代十大名马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汉伏波将军马援这番话道出了当时马对人的作用。
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纵马驰骋,成就下功名伟业。然而就如只有少数人名垂青史一样,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宝马良驹

也是级少数;由历代英明圣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在此,特搜集刊录以飧读者。

周穆王八骏 《拾遗记》:
一名 绝地,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行越飞禽。三名 奔宵,野行万里。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辉,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一形

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身有肉翅。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良马
《穆天子传》: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
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
《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马肃)(马霜)。括号内字为合字。键盘上打不出来。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马
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

逸。有来宣能御。

乌孙、天马
《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萧稍
《神异经》:大宛有良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萧稍。

象龙
《冯奉世转》:宣帝时至大宛,得名马象龙而还。

步景
《洞冥记》: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状;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昼光,毛色随四时之变。
西王母税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东王公弃之清津,因其而返,绕日三匝,入汉关,马上睡眼不觉而至,名步景。

黄门四骏
《西域赞》: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注:孟康曰:“四骏马名”。

大骊
光武以所乘大骊赠孝忠。

赤兔
《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的卢
《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云的卢非也。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

所乘马的卢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以为不利主,劝市之。亮曰:“岂有已之不利,

移之人者。”

绝影
《后汉书》:曹公所乘马名绝影。

白鹤
《拾遗记》:曹洪与魏武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惊帆 紫(马辛)。xin.括号内为合字。
《魏志》陈思王表文帝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教令习拜。

《古今注》:曹今有名马名惊帆,言其驰骤烈风举帆之疾也。


九方皋相马---<< 列子>>
秦穆公对伯乐说,"先生的年纪大了,你的儿孙里有可以派去找千里马的吗?"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它的形状和筋骨上去观察,但若要找"天下的千里马",却好象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的.它跑起来,快得马蹄

都不沾尖土,地上不留蹄印.我的子孙都是些才能低下的人,可以教他们辩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他们辩别天下特殊的千里马.我有一个一同担柴挑菜

的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一点比我都不差,请你召见他吧!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便派他去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他回来报告秦穆公说,"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
秦穆公问:"您找到的马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呀?
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毛的母马".
穆公派人到沙丘取马,却是匹黑毛的公马.穆公非常不高兴,招见伯乐告诉他:"真糟糕,您推推荐的相马人,竟连马的颜色,公母都分不清,那怎么能

辩认千里马吗?
伯乐长叹一声说:"他竟然达到这样高深的地步了吗!这就是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的地方啊!他所观察到的正是一种深奥不可言传的道理啊,得到了

事物的精髓,不免忽略其粗浅表象;审查内里,而忽略外表.他只看他所要看的,而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他只观察他所应该观察的,而舍弃他不必观察

的.象九方皋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就有比相马"更重要价值的呀!"
马牵来了,果然是匹天下特出的千里马.
说明:本文首先从品格上展示了伯乐的职业德操.阐明了高层才能者,都有过人的人格魅力.这尤其对选材用能的伯乐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杂说四-节选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天下虽然好马很多,但是却在地位低下,受人胡乱训养中,跟一般的马一样,都死在了槽

子之间或马厢里了.人民并没有用对待千里马的方式,方法来对待它们.日行千里的良马,一顿就能够吃一石谷子.饲养马的人却不知道它能够日行

千里才吃这么多.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就不足,美好的才能就不能显示出来,就是跟平常一般的马相比,都尚且比不上

,怎能要求它发挥出日行千里的才能吗不按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鞭策它;不饲养给足千里马的草料,看到千里马吃不饱,而力不足,却又漠不关心.还

吆喝它,一点也不了解千里马为何不能日行千里,甚至比常马还不如的原因.总拿着鞭子,面对天下的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是真的没

有千里马吗?这是不识天下的千里马啊!
说明:不是伯乐不常有,而是封建思想自私狭隘,人格猥琐的伯乐执掌了相马的权力.他们挑选千里马的标准也就猥琐狭隘了.奴马才是他们的"千

里马".真正有志气的千里马"恐无能驾驭."所以秦汉以后,"奴马"欢嘶满世道,而千里马就不得不躲进深山野林了.

历史传奇--千里马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千里马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良马。
历来人们大多认为,千里马泛指一般好马。所谓“千里”只是个虚数。因为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马,然而古代人却在古籍文献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千里马实实在在跑出千里距离。看来问题主要出在“千里”这个长度上。
据考证,周朝时代的1华里折合现代长度只有298.65米,1000华里就是现代的298.65公里。如以一个白昼12小时计算,平均每小时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对于马来说,这是极慢的速度,仅仅与“快走”差不多。
实际的长途行进,不可能连续不断的跑上12个小时,而是用某种“中速”。比如,每秒钟行进10米,每小时行进36公里。那么,用8个多小时跑完千里路程,其余3个多小时用于途中的吃喝休息,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由此可见,千里马跑的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飞快。事实上千里马只是具有非常持久耐力的良马。
那么,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良马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古代蒙古大草原,绵亘万里,水草极为丰美。在如此辽阔的原野上,不但生栖着野马、野牛、野养等各种食草动物,还生活着老虎、豹子、豺狼等食肉动物。在这个生态平衡、相互依存的环境里,虎狼们的追杀逼迫着野马加快自己的奔跑速度,形成你快我也快,快胜慢汰的进化循环。
待到中华先民们深入草原捕捉野马的时候,可以肯定的说,很多野马都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考证古籍,著名的周穆王八骏是为其驾车的造父在山西商县华阳山捕获的野马,而妇孺皆知的九方皋相中的“千里马”也是在一个被称为沙丘的地方捕到的野马。
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名副其实的千里马,这些良马可在一个白昼内行进298.65公里,达到当时长度概念上的“千里”标准。
造成后世中国人不相信真有千里马的原因有两个:
① 度量衡制度改变造成概念理解误会。
② 就眼见为实而言,现代人已经无法看到能够日行298.65公里的马了,因为缺少虎狼在广阔草原上的追逐,家马也就逐渐失去了驰骋千里的勇力。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