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不离骚》5

《不离骚》5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1 10:05   浏览 N 次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当然不可能,除非文字之外,乐曲、舞蹈、雕塑、绘画、装置、摄影、音像、拼贴、行为……

离开风花雪月,你们会死吗?

调情,像调酒一样,艺术化的世俗。

我们的数码相机、手机、U盘、移动硬盘……内存在不断的扩充,从64M、128M到1G、2G到500G、1T……

是人类的脑容量越来越不够用,还是人们真有如此多的东西要存放?

批判性,未必非得表面上就弥漫着火药味,那等同“武器的批判”的变体。

批判性,更是骨子里的彻底冰凉,它渴求寻找着世界的温度。

它对人们司空见惯、视而不见、不易觉察的弊病,有着更敏锐的嗅觉和抽象能力。

它不仅是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那么表面,多少人混迹并利用弱势一方达成不可告人的阴谋,希特勒就这么干地。

乡村。诗人们有自己的乡村。更提出了“返乡”的使命,诗人的“红色旅游”?

与关注社会底层的绘画、摄影、纪录片等反映出的截然迥异,

诗人的乡村更像一个个绣花枕头,不在大地之上,在云朵里,一幅高枕无忧的桃花源派头。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张照片可以题名“农村”,而一首诗,宁愿选择“乡村”“村庄”这样的字眼。

村庄的静谧,从来就不存在。它有它的意识形态。乡村,是诗人的乌托邦,它在叶赛宁之后,已变得毫无意义。

泥沙俱下的转型时代。

各方各面都在积极挣脱“身份焦虑”,寻求新文化认同与自我价值,从整合传统的“新儒家”到改革催生的“新富”。

只有诗人,破罐子破摔,无处落脚而沾沾自喜,飘忽不定而自鸣得意。

热闹得很。热锅里的蚂蚁一样闹。

现实,不是写实。

现实总是一种时空的交互,他不仅取决于被注视/观看的一端,更决定于注视/观看的一端。

看的方式引向看到的结果。

主观难免,是的。主观部分恰恰是能看见什么样的、多大层面的现实的最大因素。

有的人看见月亮里的六便士,有的人看见美女嫦娥,有的人看见吴刚在失恋,有的人看见白兔捣药好辛苦……

怎么看是关键。为什么有的人眼里常含满泪水!为什么有的人前俯后仰笑出了眼屎?

看法——这个字眼要分开看,它并不就指某个结果或观点。

它告诉人们,首先要看,要有好奇心,去注意,观察,思索;其次,“看”是有“法”的,什么法?方法。

就是我说的“怎么看”。

指鹿为马是“争着眼睛说瞎话”的结果,狐假虎威是“侧目”“余光”在作怪,坐井观天以为天小者是视阈的缘故。

看,不代表看见。中国从不缺少看客,却很少有几个人能看清自我。

情有可原,人们热爱喜鹊而讨厌猫头鹰。

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我对诗歌充满痛恨与厌恶。当然,我的厌恶如实存在,正如我的热爱表里如一由来已久。

当年在路边旧书摊上,发现一摞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诗歌报》,我的激动路人皆知。

从字里行间可感知到诗人的风骨(如今这个词只能让人发笑),诗歌的光芒(如今忙着脱光?)。

我记得有一个诗人叫余怒,他说:“不鼓掌,不为掌声所鼓动。”无论对社会、生活、语言、诗人之间,都表达着坚定的立场与态度。

再来看看今天的诗歌,今天的诗人,在互联网上流水线一样生产着垃圾(垃圾亦能做成一种“派”),集体对着蹩脚的诗歌,以“评论”“留言”的形式挤眉弄眼、相互吹捧。

有意义吗,这一切有意义吗?诗人脑子里只有一团糨糊?能不能提高一下自己的常识?

语言的歧义性与它的表义性同时存在……顾此失彼、模棱两可、言不及义。

语言常让人们无奈,找不到一个准确地词语来表述一种情感、状态、行为、思绪……

我有一副热心肠,我想表达温暖的一面,但人们看见的却是尖刻——也好。

读书——这俩字,存在久远传统累积起的霸权味道,总带点高雅色彩,于是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个人行为。

因此,很多人,喜欢在各种表格的“爱好”一栏,认真地填写“读书”。

青年艺术家金石的装置作品《五车八斗》,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触目惊心又真实存在的读者群。

他搜集到成千上万地摊上的流行书,像图书馆一样分门别类,命名为“易心读书社”。

走进去这个“读书社”,会惊讶的发现,这里的书的作者,没有一个是你熟知,没有一本属于“经典”,作者大多类似“全庸”“王京瑶”“痞子菜”等等——这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读书”时代——民众近三十年读书缩影。

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佳图像。——维特根斯坦

“我妈养活我十几年,是要做祖国的花朵,不是你的——”

年轻的姑娘,她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诗人和商人,有相同的地方,二者都很纯粹,一个扭捏着拒绝利益的诱惑,一个赤裸裸扑向利润,仿佛世界的两端。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很不幸,他们的确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在那个写好诗便能做官掌权(话语权)的社会中,商人简直被羞辱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士农工商”,按照常理,商人至少排第二位,所谓“有权有钱”,而工农们有的只是程度不同的革命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从有第一个皇上,疑问即随之产生。

我们经常自称是一个诗意的国度(印度也这么说自个),但没有一个朝代,以“诗”来命名,但就有一个朝代,以“商”来命名,且经历了六百年。

商人遇见诗人,算是倒了两千年的霉。

艺术家不讨厌商人,他们乐意走进拍卖行;

作家不讨厌商人,巴不得遇上制片人,作品拍成影视剧,红一把,不光版税让人分外眼红,不定就家喻户晓了呢。

只有,诗人很纯粹。没办法,诗歌,变不成商品。

《蒙娜丽莎》有价格,但《奥德赛》《神曲》没有,但荷马、但丁的伟大光辉,直至如今,仍在照耀我们。

这就是诗人内心的秘密?有一天,无用而永恒的闪烁在那个行列。

当代性:不是传统的,更不是西方的,也不是意识形态的。

说实话,在当代诗歌中,我并没有发现这一特性。

不管你们,把这种分行叫做“新诗”“现代诗”,抑或“当代诗”。

偶然听见一首歌,叫《夜车》,90后的曾轶可,唱道:“你睡吧/我负责”。

多少男人听到女孩子这话,忍不住内心万分激动,比“擦干眼泪陪你睡”的大婶就是不一样。

90后真让人喜爱,我爱90后,我爱00后,我爱更后。

当一个快三十的男人的情感秘密,被一个不到二十的小姑娘,唱得那么贴切细致,仿佛她就是隐藏你心中的洛丽塔。

当洛丽塔亲口讲述,而不是纳博克夫……让人惊奇,外加一丝羞愧。

我想念一个姑娘,此刻,她在给男友煮方便面;

我想念一个姑娘,此刻,她口含着别的人;

我想念一个姑娘,她嫁人去了天边;

我想念一个姑娘,她在老家等着嫁人;

我想念一个姑娘,她的思想在深夜发光;

我想念一个姑娘,她怀了孕,正为房贷发愁;

我想念一个姑娘,天亮的时候,她说要嫁给我。

我热爱鲁迅,与讨厌鲁迅的人,同样真挚彻底、发自肺腑。

不是矫情,我对鲁迅的热爱,不是语文课本里的选段,而是整套鲁迅全集的那种热爱。

胡子的美学。

有一天,女权主义者会不会出来指责,男人们蓄须这件事,毕竟女人们都不爱留胡须,她们连腋下的毛发都要刮掉。

莎士比亚讲的很尖锐:“上帝给女人一张脸,她偏要自己再造一张。”

不是什么坏事,拉动了美容行业的GDP;再说,女人在伊甸园的时候,就比男人能折腾。

天生不长胡子的男人(我们那的方言称之为“娘们嘴”,并衍生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俗语),倒是省得剃了,像马克思那一把好须,整起来肯定多有不便。

达利就喜欢摆弄自己的胡子,那是他的招牌。斯大林的、福克纳的、鲁迅的胡子,都很漂亮。

老建筑的时尚之旅。

如今时尚界流行改造一处老房子来展示品位,历史元素与情感记忆,被处理在当代消费之中,成为体验消费的一种。

无处不在的怀旧,是人们对急速膨胀后的生活空间的一种拯救,对玉米的记忆,变成了对爆米花的情感。

有一天,他用一把锤子,敲碎了自己的睾丸。

身体禁忌。在中世纪,官方人士将身体看作欲望恶魔的万恶容器。

西方经历漫长中世纪的时候,东方正好迎来“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朝,

道学先生与教会人士,在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期,达成了和解。

自从有了芭比娃娃,连生孩子都被当成一种麻烦了,丁克家庭变得普遍起来。

曾经一个时代的政治热情,被飞速的经济膨胀与转型,冷却下来,但并非消失,只是改头换面。

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经常表现为一种嬉皮笑脸的政治波普。

人们不再接受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的出场方式。

可以说这是变相的挽歌,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言说。

总之,不像在当代诗人那里,完全断层,他们自己喊着“断裂”,走向一种挖鼻屎的庸常美学。

因为,太快,而无动于衷。

精神〇海拔。

拒绝崇高,不代表渴望平等,更不说明甘于平淡。

人们在庸俗的世界,仍然要尽量保持差异,比如喜欢“周杰伦”与热爱“周华建”这样的不同。

“昨晚在山村,居然梦到你。在一个乡下饭店,突然从后边扰我痒痒--小时候挠咯吱窝那种。我笑醒了。”

很多人说梦到我,其实,我也经常梦见你们。

我的梦不离奇,除了梦见本身即一种离奇之外,我总是梦见日常的情景。

我几乎没做过“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样宏大叙事的梦。卑微的人,连梦也是渺小的、琐碎的。

我梦见身上覆着一层黏乎乎的膜,撕扯不开;

梦见独自一人在一个集市上走失了;

梦见掉进深渊(不是柏拉图的洞穴),往下,往下,直到在一张冰冷的床上醒来。

我梦见一个漂亮的初中女同学,并走上前拥吻了她……你知道,清醒的时候、那时候,根本没勇气这样做。

泥人张,上帝就是泥人张,人类是泥人,上帝的玩偶,最初的时候。

走出伊甸园,是人的开始,人因为有了“羞耻感”而离开,尽管道路蜿蜒曲折,但仍然义无反顾的上路了,且从无悔意。

亚当和夏娃的子孙,艰难而幸福的挺立大地之上——“挺住意味着一切”。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