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美国巴勒斯坦政策改变是否引发奥巴马重蹈克林顿的覆辙

美国巴勒斯坦政策改变是否引发奥巴马重蹈克林顿的覆辙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7 13:28   浏览 N 次  

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出访华盛顿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演讲时表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永久性边界应该建立在1967年边界线的基础之上,他还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立国。

奥巴马发表上述演讲后不久,以色列总理对此表示反对,并在飞抵华盛顿前说,他将在白宫“寻求澄清”。

在美国,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19日纷纷指责奥巴马总统在成功机会渺茫的中东和平新计划中背叛了美国坚定的盟友以色列。

巴勒斯坦领导层则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

奥巴马的上述演讲,确实很有新意,可以说完全超越了美国一向的巴勒斯坦政策。奥巴马的演讲时机特殊,究竟是真是假,是一时兴起之作还是美国“巴勒斯坦政策”的根本性改变,很耐人寻味,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奥巴马的这一表态后,两幅截然相反的画面莫名其妙地同时在我的脑海闪现:其一是以色利前总理拉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被枪杀;其二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在白宫款款情深地情感交融的场景。

还记得,1992年拉宾第二度出任以色列总理。他深明,作为军人的职责是赢得战争,而作为政治家的职责是为人们赢得和平。历经多番和谈后,在1993年9月3日,拉宾和阿拉法特两双在彼此敌视、战斗了多年的双手,终于在白宫前,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下握在一起。这一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之光耀满全球。然而,1993年9月13日在签署了和平协议后,10万余人聚集在以色列国会前的坡地上,巨大的海报上赫然登着身穿希特勒服装、双手沾满鲜血的拉宾,上面写着:拉宾是以色列的叛徒!1995年11月4日晚8时,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国王广场,一个以色列群众祈祷和平集会正在进行。当晚8时30分,时年73岁的拉宾走上讲台发表演讲。在他演讲完毕后,偌大的广场掌声雷动,人们唱起了《和平之歌》:“让太阳升起,让清晨充满光明......请唱一首和平之歌吧,不要小声祈求神灵。”就在拉宾准备步入他的防弹车时,无情的子弹射向了他,他顿时血流如注,鲜血染红了他写着《和平之歌》歌词的纸条。拉宾遇刺身亡了!

1995年,年方21岁的莱温斯基加入白宫实习生行列,开始认识并接近克林顿。谁知道,白宫的宫廷生活又苦又闷,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的克林顿英雄无用武之地,偏偏阴差阳错,来了个风情万种、温柔体贴的小莱温斯基。眉来眼往之间,情脉脉、意绵绵,情感在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之间往返传递,不断叠加。要知道,人的忍耐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越,就无法控制。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仿若决堤的洪水,情感交融、纠缠一起、无法割舍。更要命的是,不知有心还是无意,莱温斯基竟然把沾上克林顿“胜利果实”的衣物作为千载难逢、如获至宝的礼物珍藏起来。1997年4月,莱温斯基的上司担心她与总统过从太密,把她调离白宫,去了五角大楼。尽管如此,与克林顿卿卿我我、水乳交融的情景在莱温斯基的脑海不断重现,回味无穷。莱温斯基实在无法按奈内心的激动,遂将其与克林顿的暧昧之事尽诉闺密琳达.崔普。后者将双方对话秘密录音。就这样,克莱风情逐渐流传。虽然一开始,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好像对过口供一样,断然否认。可是,面对录音和莱温斯基衣物的检验结果,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只能坦然承认了。克林顿差一点就被弹劾下台,莱温斯基反而声名雀起,名噪一时。这段白宫风流韵事便成了千古传诵的风情故事。

好了,言归正传,为什么将这两件好像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放到一起呢?是的,表明上这两件事似乎没有关联,然而,我认为是有关联的,他们之间的关联点就在于克林顿主持下以巴签署的和平协议。我们必须注意,犹太人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等重要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是这种影响力保证了以色列可以长期源源不绝得到美国的强力支持,使以色列即使在中东四面环敌,还游刃有余、安然度过。

这次奥巴马的讲话,明显不同于以往,无论态度趋向还是内容上都与美国一向的巴勒斯坦政策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耐人寻味,值得拭目以待。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奥巴马的演讲是否真的开启了美国新的巴勒斯坦和中东政策,另一方面,也要留意奥巴马是否会因为此事而重蹈克林顿的覆辙,又闹出什么烦心事来。

由于事发突然,很多东西都不清晰。为此,暂时谈到这里,留待日后再续。大家拭目以待吧!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