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关于亚瑟王的一些名词

关于亚瑟王的一些名词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5 17:36   浏览 N 次  

  

  图1:亚瑟王与法师梅林

  King Arthur:亚瑟王。公元五世纪英国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真实生平不详,应该是结合史实中的一些英国统治者的真实事迹的想象产物。传说他是其父尤瑟王(King Uther)的私生子,原名为阿托利斯(Artorigios)。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圆桌骑士。亚瑟王手下最优秀、地位最高的骑士。传说他们围绕一张圆桌而坐,应此得名。在不同版本的传说中,圆桌骑士的数量不等,常被提到的有十二位。

  

  图2:三位骑士取得圣杯

  Holy Grail:圣杯。亚瑟王、圆桌骑士和圣杯的传说几乎总是被一起提及,当然在后世的各种文艺作品中又出现了许多衍生的传说、故事。最后找到圣杯的圆桌骑士只有三人:鲍斯(Sir Bors de Ganis)、帕西瓦尔(Sir Persivale)和加拉哈德(Sir Galahad)。其中兰斯洛特之子加拉哈德被认为是最纯洁的骑士。

  

  图3:加拉哈德

  Merlin the Magician:大法师梅林。“梅林”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威尔士神话中,和亚瑟王毫无关系。亚瑟王传奇中的大法师梅林最早出现于十二世纪蒙茅斯的杰弗里(Geoffery of Monmouth)的作品《不列颠诸王记》(Historia Regum Brittaniae)中。传说在亚瑟王的父亲死后,是梅林保护了亚瑟王,之后作为其参谋出仕。最后被湖中仙子囚禁了起来。

  The Sword in the Stone:石中剑。亚瑟王的父亲尤瑟王过世以后,主教听从梅林的建议召集贵族骑士,谁能拔出石中剑,谁就是新的不列颠之王。但是没有人能从石头里拔出这把剑。于是贵族们决定用最传统的比武决斗的方式选出新国王。小亚瑟所寄养的家族的儿子凯(Sir Kay)也要参加比赛,但是忘了带剑,于是让小亚瑟回去取剑。小亚瑟回去的时候发现家里没人,大家都去看比武了,他又来不及回去拿钥匙。正当他心急如焚的时候,他看到教堂门口的石头里插着一把剑,于是就把剑拔出来,交给了凯。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没有人相信一个小孩子能拔出石中剑,可是当他们把剑插回去以后,除了亚瑟没有人能把剑再拔出来。于是骑士们拜倒在亚瑟脚下,他成了新的不列颠之王。

  

  图4:亚瑟王取得王者之剑

  Excalibur:王者之剑,也被称为圣剑、斩铁剑、胜利之剑、湖中剑等等。亚瑟王的石中剑在之后的战斗中折断了,他在大法师梅林的指引下,从湖中仙子那里得到了这把剑,于是与石中剑相对的,也被称为“湖中剑”,是王权、胜利的象征。大家可以在各种传奇、历史剧、电视、电影、游戏、戏剧中看到主人公佩带这把剑,就好象不这样大家就不知道他们是主人公一样。传说这把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但是由于亚瑟王不慎遗失了剑鞘,致使他最后身死。在亚瑟王临终之时,他嘱咐最后的圆桌骑士贝德维尔(Sir Bedivere)将剑扔回了湖中。

  Camelot:卡米洛。传说中亚瑟王的城堡,那里摆着那张巨大的圆桌。

  

  图5:亚瑟王的城堡卡米洛

  Avalon:阿瓦隆。湖中仙境之岛,传说中亚瑟王死后所去的地方,也有“理想乡、安乐乡”的意思。在有的传说中,亚瑟王并没有死,而是在最后一战(The Last Battle)之后去了阿瓦隆。

  

  图6:阿瓦隆:亚瑟王最后的安息

  Lady of the Lake:湖中仙子。这其实才是所有有关亚瑟王的传说中最强大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包括:给予亚瑟王王者之剑、赋予梅林魔力、囚禁梅林、抚养失去父亲的兰斯洛特等。根据版本的不同,有很多名字,如维维安妮(Vivienne)、伊莲(Elaine)、尼维安(Nivian)等。

  Sir Lancelot Du Lac:兰斯洛特(或朗斯洛)。圆桌骑士之首、第一骑士(The First Knight)。因为他被湖中仙子抚养长大,因此得名“湖上的兰斯洛特”(其称号Du Lac,意为湖上的、湖中的)。勇敢文雅,当由于骄傲而没有找到圣杯。他与王后桂妮薇的恋情导致了圆桌骑士的分离,以及他与亚瑟王之间的战争。在他们交战期间,亚瑟王的侄子莫德雷德(Mordred)发动叛乱,亚瑟王与莫德雷德的军队在卡姆兰(Camlan)进行了最后一战,亚瑟王虽然以王者之剑杀死了莫德雷德,但自己也受了致命伤。亚瑟王死后,兰斯洛特为了忏悔而皈依修道院。在桂妮薇死去六个星期以后,兰斯洛特也死了。

  

  图7:桂妮薇与兰斯洛特

  Guinevere:桂妮薇。亚瑟王的皇后,亚瑟王城堡中那张巨大的圆桌就是由她的父亲送给亚瑟王的。由于她和兰斯洛特的恋情致使圆桌骑士分裂,亚瑟王和兰斯洛特爆发战争。在《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中,她将所有的一切归咎于她与兰斯洛特的恋情,因此拒绝给予兰斯洛特最后一吻。在亚瑟王死后,桂妮薇做了修女以悔罪,她和兰斯洛特没有再活着见一面,在兰斯洛特到达前半个小时,桂妮薇便死去了,这也是她所祈求的。

  PS:先写这么多,以后再补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