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4 14:12 浏览 N 次巴贝斯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内,是一种严重的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虽然溶血性贫血是巴贝斯虫病的一个示病症状,但大多情况下伴发有并发症。巴贝斯虫属是由Victor Babes 于1887年在罗马尼亚建立牛病病原学而命名的。Hutcheon 于1885年首次在南非报道犬巴贝斯虫病,猫巴贝斯虫是发现于南非和苏丹且具有具有高致病性,在法国、德国、泰国和津巴布韦均有报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我国尚无猫巴贝斯虫病的病例报道。
1 临床表现
1.1 犬巴贝斯虫病
患犬初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0℃以上)呈间歇热,食欲减退,呼吸和脉搏加快,可视黏膜苍白至黄染。尿呈黄色,有时出现血红蛋白尿。部分患犬有呕吐症状,眼有炎性分泌物。触诊脾脏肿大;肾脏(单或双侧)肿大且有痛感。耐过的病犬常常带虫免疫,长者可达2年。巴贝斯虫病常常伴发有并发症。并发症可能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症状、凝血紊乱、黄疸和肝病、免疫介导性贫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浓稠、低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胰腺炎。可同时伴发几种不同的伴发症。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起巴贝斯虫病例,其中2005年9月11日狗主陈某带一金毛犬(雄)前来我院就诊。主述该犬无食欲,精神沉郁,喜卧,四肢无力,行路时身躯摇摆。经检查发现,病犬高热,体温40.9℃,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可视粘膜、腹下部皮肤黄染,结膜化脓性炎症。尿呈暗褐色,酱油样。检查皮肤发现有蜱。随即静脉采血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巴贝斯虫。在治疗的第一周内体温成明显的间歇热。
随后对该犬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细胞大幅度增多,发生核左移现象,但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即为退行性核左移,说明该犬已严重感染。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则无明显异常。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确诊该犬为巴贝斯虫病。
表1 病犬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参考值
病犬
正常犬
红细胞数/L-1
白细胞数/L-1
中性杆状核
中性分叶核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红蛋白/g.L-1
1.38×1012
9.6×109
1%
66%
21%
2%
14
5.40~8.7×1012
6.8~11.8×109
0.8%
70%
20%
5%
120~194
1.2 猫巴贝斯虫病
在自然条件下通常感染2岁以下的猫,常见的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虚弱,贫血,毛色灰暗或是腹泻。部分病例发热和黄疸(非正常现象),呕吐,异食癖,以及呼吸道症状。本病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常常被拖延。
2 临床病理学
2.1 犬巴贝斯虫病
最初血液学检查异常表现为溶血性贫血、RBC数和血红蛋白量显著降低,白细胞增多。
尿液分析呈现高渗尿,胆红素尿,血红蛋白尿,蛋白尿,颗粒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生化指标的异常幅度依赖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在典型病例和无伴发症病例,生化指标通常不发生变化。然而,大多严重病例则伴发肝酶活性升高,低钾血,血清尿素升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伴发有并发症的病例中,生化指标改变反应潜在的并发症。
患犬RBC上通常存在Coombs’ 抗体,并可能伴发有血巴尔通体病。
2.2 猫巴贝斯虫病
贫血是最主要的血液学检测结果。血清生化检测最显著的变化是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活性明显升高和尿中胆红素过高,其他生化指标变化不明显。虽然黄疸指数有轻微升高但不表现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严重病例的尿液和粪便中有胆汁色素。
2.3病理分析
巴贝斯虫的致病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虫体在红细胞内繁殖,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并引起黄疸;(2)巴贝斯虫本身具有酶的作用,使动物血液中出现大量的扩血管活性物质,如激肽释放酶、血管活性肽等,引起低血压性休克综合症;(3)激活动物的凝血系统,导致血管扩张、淤血,从而引起系统组织器官缺氧,损伤器官。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结合临床症状、体表发现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学检查。
因为巴贝斯虫进入RBC,所以采集外周末梢血液制成血涂片,甲醇固定后吉姆萨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于RBC内检出特征性虫体即可得出诊断结论。有报道,因巴贝斯虫具有在毛细血管内皮聚集的特性,于是常常第一滴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局限于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目前已有多种血清学诊断可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我国尚未在临床推广。陈启军(1993)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南京地区犬的巴贝斯虫病病原为吉氏巴贝斯虫。通过对吉氏巴贝斯虫的形态观察发现,虫体在犬体内经过了由圆点状向环形的形态转变的过程,其中圆点状虫体寄生时,临床症状明显。
4 治疗
4.1 抗犬巴贝斯虫病药物
硫酸喹啉脲,皮下或肌肉注射,0.25~0.5mg/kg 体重。对早期病例疗效较好。该药有时出现较为明显的副反应,如兴奋、流涎、呕吐等。
咪唑苯脲,皮下或肌肉注射,5mg/kg体重,配成10%溶液。间隔24小时重复一次。
双咪苯脲,肌肉或皮下注射,6mg/kg体重。毒性作用可引起严重的肾小管和肝脏坏死。
台盼蓝抑制巴贝斯虫,减轻临床症状,但不清除感染,按10mg/kg剂量进行静脉内注射。
笔者对临床中遇到的病例应用血虫净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剂量根据病犬的实际情况不同可适当调整。
4.2 抗猫巴贝斯虫病药物
磷酸伯氨喹是治疗猫巴贝斯虫病的首选药物,按每千克体重0.5mg肌注,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可引起呕吐。重复使用本品易引起耐药性,致死剂量为≥1mg/kg/次。
4.3 输血疗法
当贫血程度严重时可以考虑采用输血疗法。根据患畜的临床症状、病史和血液学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4.4 支持疗法
根据患畜的病情结合检查结果进行支持疗法,并按照治疗原则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4.5 对症疗法
应用抗菌药以预防感染;若有并发症应进行对症治疗。
5 预防
关键在于防止蜱的叮咬。做好灭蜱工作,可通过喷洒药物或佩戴项圈控制本病传播媒介——蜱,消灭犬猫身体上、圈舍及运动场的蜱。
法国已有抗特异性无毒犬巴贝斯虫病株(Pirodog?)的疫苗,临床应用的保护率超过80%;然而,不同的巴贝斯虫属之间没有交叉免疫性。最近研究表明可以对致病性巴贝斯虫属进行保护性免疫,所以针对不同虫属的疫苗即将问世。
传染免疫性被认为控制病区本病严重临床症状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疫区完全从患畜身上消除诸虫不一定是有益的。
因为巴贝斯虫病可以经输血传播,所以所有的血液供给者必须为健康动物,巴贝斯虫病检查呈阴性。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