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栖霞宾都宫旧貌-年前最后一文,祝各位新春快乐!

栖霞宾都宫旧貌-年前最后一文,祝各位新春快乐!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3 12:36   浏览 N 次  

胶东明代以前的煌煌巨构,保存至摄影术发明后的清末民初,本来就少,而经留影写-真的更

只东海神庙(始建于北宋,从现存柱础看,应是宋金元时建筑)、牟平文庙(见以前博文)、牟

平弥勒寺塔(见以前博文),三、四而已,由于解放战争时期战争双方的有意破坏,现今这三、

四也已不存,徒留感叹。

从来没想到吾乡栖霞宾都宫(又名太虚宫)能有影像留存,亦从未想到这宾都宫会是一赫赫

雄浑之伟大木构,虽然曾询问见过此庙遗存的父亲和祖父,知道这庙也有歇山类的屋面,不会是

特别普通的硬山式乡间小庙。

曾嘲笑现今庵里水库(现名长春湖,以应长春真人邱处机之道号)边上的仿天-安-门的太虚宫之粗制滥造,虽然体量大得足够吓人,但明清的天-安-门显然是不会有那个时代的精气神,与讲究出家山野修行的全真教宗旨更是不符。主持此事者难道不知这是宋金元之际的一建筑,应起码仿仿金代建筑的式样吧,中国金元的建筑和壁画以及界画式绘画还是非常多的。

现在从照片看来,这嘲笑确实是不为过的。这宾都宫不愧当得起元时中国三大道观建筑之一

的称号。可惜这座庙宇在1959年兴修庵里水库和wen革时彻底损毁了,不知是不是胶东最后一座被

毁的传统大木构建筑。

由于历代县志修编的简略,《栖霞县志》上对这座胶东伟大宫观的记载很是单薄,登州府志

也记载不详,几首诗篇也描述模糊。但乾隆县志上的“极壮丽”一语,还是透露出了这座伟大道

观的气魄:

滨都宫,北十里真人丘处机建,一曰太虚宫。
古柏,二株并列太虚宫后,皮枝皆枯,历久不朽,其东株存皮少许,徹底徹稍仅有此枝生发

,相传为长春手植。
邱真人考妣墓,在滨都宫之右,有真人自撰满庭芳词。

摸钱岩,北十五里公山庵下,丘长春童时修炼于此,以金钱投岩下,至夜手摸之,不得不止

。(康熙46年(1707)郑占春 牟国珑编《栖霞县志》)

滨都宫,北十里真人邱处机建,一曰太虚宫。极壮丽,神曰三清。
古柏,二株并列太虚宫后,皮枝皆枯,历久不朽,其东株存皮少许,徹底徹稍仅有此枝生发,

相传为长春手植。
邱真人考妣墓,在滨都宫之右,有真人自撰满庭芳词,叙感众成坟之意。(乾隆19年(1754

)卫苌 编《栖霞县志》)

太虚宫,在县北十里,金明昌五年建,本名滨都观,一名滨都宫,即元道士邱处机修道之所

。邑滨都里人,年十九入崑嵛山,师王重阳。著有《蟠溪鸣道集》,滨都道人王一兴刊以行世。

宫后有古柏二株,枝干若枯。
邱真人庵,在县北十五里公山上,内有处机石像,咸丰十一年同治六年两次捻军患显灵救民

。(光绪增修登州府志)

游滨都宫 [明]叙州通判 牟道立
藜杖星霜护,逍遥趣自浓。
河荫开荇藻,天半落芙蓉。
灵境多佳况,名山有异踪。
长春知不远,仙侣可相从。

长春仙井 [清]郝晋
仙子成仙去不远,
空留泉井海东边。
槛残时作雷声转,
彻石还余紫气连。
数仞敝虚能注海,
一泓澄碧可藏天。
更闻异事骇人听,
有类荒唐未尽传。

长春仙井 清 嘉庆年间栖霞知县 黄安怀
下车初见燕呢喃,
隔绝尘器迥不凡。
一抹晚烟杨柳锁,
半帘明月运峰衔。
引瓶仙井浇春韭,
敲杵温泉浣葛衫。
许道宰栖为苦缺,
金牛过去摸钱岩。

转而求助网络,搜得《烟台晚报》2007-09-16日,“9月27-29日,栖霞太虚宫正式开放”一

文,检其重要者录如下,其采访者是“市史志办的吕主任”,不知是栖霞市或烟台市,可大概知

晓宾都宫的规模与布局:

丘处机,是我国道教全真派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道学家、旅行家、养生学家和文学家。

公元1148年生于栖霞滨都里,逝于1227年,葬于燕京长春宫处顺堂(今北京白云观丘祖殿)。

1191年丘处机东归故里栖霞,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皇帝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

虚宫。因太虚宫地处滨都里村,栖霞人俗称之“滨都宫”。《七真年谱》载:“明昌二年十月,丘处机东归栖霞,以故宫为观,赐额式‘太虚’。”

公元1207年,元妃遥拜丘处机为师,并赠《道藏》六千余卷。驿送“太虚观”,作为珍观之

宝。元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怀州清真观记》中称:“天下道院,武官之为冠,滨都次之,圣水

又次之。”《甘水仙源录》也记载,丘处机“明昌二年,东归栖霞,乃大建琳宫,赐其额曰太虚

。气象雄伟,为东方道林之冠。”嘉庆《山东通志》云:“太虚宫,在登州府栖霞北十里,即元丘处机得道之所。”

太虚山门之内,有三清殿,系三清老祖之庙。庙貌宏伟,雄壮高耸,碧瓦丹墙。据说,与北

京太和殿比,只有一砖之差。内有三清老祖塑像三尊,像高与殿齐。像之高大,为栖霞之首。像

之手掌,宽能卧人,纵横约五六平方尺。殿前有石狮两个,相传由丘祖自江南怀袖而来,东西相

向而坐。背负石碑一座,年久失修,碑文字迹模糊,不易辨认。殿后有紫阙玉皇殿,内供玉皇大

帝像,其规模略小于三清殿。殿东有一座小庙,庙貌矮狭,仅能容二尺之神。内有鲁班像,左手

握拐尺,右手倒提钱串,表示斯人素不爱财。

殿之西南,有老母阁一处,小楼三间,下层有一洞门,可通入院内,阁内有老母像三尊,一

坐一卧一梳头。东间有洞宾吕祖像,胡三太爷像。西间有送神娘娘像,莫不神采奕奕,焕然若生

阁之前,距约百余步,有井一口,即所谓长春仙井。据传有一年久旱无雨,田地龟裂,禾苗

自燃,人畜渴死无数,丘处机心如火焚,立即择地掘井,当日掘得一泉,广取不竭,拯救了一方

黎民。百姓感其恩德,称井为“长春仙井”。

老母阁后有道院一所,东半有通明轩三间,系丘祖禅座之处。西北有竹林院一处,系弟子

禅坐之所。

道院西距十步,有十八罗汉庙一座,内有十八罗汉像,各具一姿,或立,或卧,或俯,或仰

,或坐,或行,或斜,或倚,状貌奇巧,莫不逼肖逼真。

隔西沟距二百步之遥,有丘祖殿一座,高大雄壮,略如三清殿而小。内有丘祖像一尊,二范

(丘处机的得意弟子范全生、范相生兄弟)像两尊,对侍左右。像高各约丈五。丘祖系坐像,位

于中央,二范立于东西。

丘祖殿前,有塔一座,系丘祖父母双亲之坟墓所在地,塔高约三丈,塔之周围,雕有佛像八

图。塔之腰,砌有尺五方石一块,刻有篆书《满庭芳》一阕,系丘祖为答谢乡亲保护其父母之坟

有功所填之词(早在建观之前,里中人为丘处机已故的父母“穿新圹,起塔重重”)。

公山后坡,有王重阳庙一座,内有重阳像,下有清溪。公山前坡有丘祖摸线处。相传,丘处

机早年在公山读书练功时,为锻炼意志,曾故意将制钱扔入草丛中,然后再去寻找,直到找回方

才罢休。此处至今棘子不长倒钩刺,传说即是丘祖摸钱所致。

据古志记载,三清殿、玉皇殿、十八罗汉庙、老母阁、王祖庙、宝塔、竹林院、通明轩,都

是丘处机当年亲自监工所建,丘祖殿是两位弟子后来修建,范祖殿为后人所建。太虚宫建成后第

二十三年,便遭到了一场大火。“当时丘处机传道外出,弟子范全生守宫,甲戌年,范全生避战

乱上了艾山,刚上山顶便见‘太虚火发’,等到他急忙下山救火时,几座主殿已成灰烬,惟独留

下了山门,为了救火,范全生‘过劳气绝,五日方苏’,8年后,呕心沥血的范全生又重建了太虚

宫。”吕主任讲起这段史实如数家珍。

可惜因自然和社会原因,井填、塔毁、殿拆,古迹夷为平地。据传三清殿系光绪末年被天火

焚烧,民国元年(1911)又一场大火毁了山门,只余十二根石柱向天而立(博主注:从石柱数量来

看,当是金元时原物)。建国初,虽不完整的太虚宫,但旧迹可寻。1959年为修长春湖(庵里水库

),拆除丘祖殿、范祖殿(博主注:父亲幼时看到的当即是此二殿)。“wen革”中“造反派”又

将仅有的宝塔、词碑等文物当“四旧”扫除,仙井被填平。

“长春仙井”是古邑栖霞八景之一,乾隆年间县志上有图一幅,图左当是丘祖殿及殿前五级

墓塔,及殿后范祖殿,二殿悬山式屋顶,形制较低。中间一座六角形井,当即是长春仙井,其北

侧的老母阁、竹林院、道院十八罗汉庙等建筑没有画出。图右两座大殿,四阿屋顶硕大、出檐深

远者,当即是三清殿、紫阙玉皇殿,二殿之间绘有古松柏二株,或许即是县志中的太虚宫后长春

手植柏。



下面這張藏於南京圖書館的老照片,即是其中一殿-金闕寥陽殿的影像。虽然从老照片的年

代(1912)来看,此殿不可能是正殿三清殿(傳毀於光緒末年),但殿名又不是“紫闕玉皇殿”

,曾一度以爲拍攝者搞錯了名字,但仔細觀察照片,此殿後貌似仍有一座四坡廡殿頂的殿宇,加

上“金”、“紫”之名的尊貴次序和史籍中衆多三清殿曾名“金闕寥陽殿”,此殿應即是正殿-

三清殿。殿七开间,中间三间开门,與“长春仙井”图中的三清殿正中开三门相符,两侧槛窗竖

棂,脊吻硕大,虽屋檐一角塌落,也看不清斗拱形制,但整座建筑墙体侧脚明显,已经表明这是一座极久远的古物,雖不及太廟、太和殿之九開間宏闊,但完全不负“极壮丽”之评语。如此看来清

末民国时,这殿尚未毁坏,还是1912年1月沪军北伐革-命时期登州民军的指挥部,不过正脊残损大半,屋角塌落,暗示这座七百余年的古刹行将走入历史的典籍。





补记:找了半天碍语,方知应是那三字,唉,可怜了这座建筑,连名字也提不得。

另注:此照片为东黄以岂楼刘建昆最先发表,个人按水印找到原照。刘兄原题为“登、黄”辛亥革命之事,实为栖邑之照。东海神庙古邑兄曾发过相关的视频截图,个人后来检视应不是东海神庙,而是颐和园排云殿一区的民国视频,故有“三、四”之说,如果算上福山的唐代墓人塔,则亦免可凑成四幅。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上一篇:爱学说话的家宝 下一篇:2011年01月15日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