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王候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4 22:36 浏览 N 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曾坐在教室聆听老师朗读过这首诗,眼前也曾浮现出这样的风景:一袭长袍,一个清廋的身影,玉树临风般在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门前,时而徘徊、沉吟,时而与友高谈阔论谈诗说画。
很多都说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没有贵族了,这点我相信,但我始终相信贵族精神还有,只是它不再成为主流社会的精神向导,或藏匿在深山僻壤的“诸葛庐”、“子云亭”里;或喧嚣闹市的静室里。这点不奇怪,自从那个乞丐皇帝及位以来,文人学子就没有好日子,其所倡导的科举制度,不仅毁灭了先秦以来的贵族,也僵化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治学思想,至于如“四君子”般的网络人才与礼贤下士甚至“三顾茅庐”则变为传奇。学问与思想不再受君王的宠爱,被乾坤大挪移后沦落为学子们官场与经济的“敲门砖”,五斗米不知折断了多少人的腰。
我无法考证我们家族是否曾与历史上那位高门望族有着渊源,但从爷爷及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难为社会所容的气质与秉性。父亲是过去的高小生,命运多舛让他在家务农,已成牛郎却仍思念着“仙女”——书本与报纸。他游离于“地主”与“贫农”的双重身份,安然于一家七口人住在不足十平米的房子中,眼看着先祖的墓碑成为铺路石忍受着人来人往的踩踏,直至他去世都没有痛心疾首烈火焚心。他知道有些历史不用改变,需要还原;有些精神需要传承,却不能改变。很多时候我很为父亲的这种“不屈不挠”却又“淡然处世”的态度所骄傲,也为贫穷却骨气的生活所怡然。身居陃室,却达观豪迈如王候——这就是贵族精神。
淡然却不颓废,达观仍然思变。对于股市的大起大落,房价的无俚头涨跌,甚至是“蒜你狠”“豆你玩”之类的现象,总是能透过“像雾像雨又像风”的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政策市”也罢,游资热钱的徬徨徘徊“惹得祸”也罢。有时候,“长高与长壮”的问题会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纠结,与其评价急切追求利润效益的是非对错,不如想想,过去我们未曾敢想的奢侈品如今却“急嗖嗖”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胸有成竹”般与奥巴马理论叫板,支撑这些的不再是单纯的骨气,更是底气。心境当自坦然!
再说陋室与豪宅,有物理与心理两种看法。从物理来说,以本人谬论,一个人三四十平米居室最为理想,这时房子对你来说就是享受。当超过这个数时,房子很多时候就是累赘。皇宫虽大,也不是皇帝佬一个人住,那不是还有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上一群不男不女的太监?太监是什么,太监就是管家、护院、打扫卫生、顺带伺候老婆还不失去安全感的人。
如果你有着如苏秦张仪般的“合纵”“连横”思想,或者掌握着如蒙牛、伊利般的企业,能给一方百姓或员工以安宁,那么你的思虑与忧心就是“有用功”,否则只能侵蚀自己的心志。其实,“蜗居”“月光”虽然是个新名词,但不是新事物,只不过是肚子饱了后思维方式焕然,给了我们足够“矫情”的机会。既然认为“矫情”是犒赏自己的一种方式,那就至少寻找一种奋斗努力的路径做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吧。
“贵族精神,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有人有社会,就应该有贵族精神。在一方斗室里,神定气闲地喊一句“何陋之有”,岂不爽快哉!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相关资讯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最新资讯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