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男装 > 畢沙羅

畢沙羅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7 00:15   浏览 N 次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1830 年 7 月 10 日生於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聖湯姆斯,父親是一位原籍葡萄牙的法國猶太人,開了一家商店,專賣小飾物,與安迪列斯群島的一個克里奧耳女人結了婚,生下畢沙羅。在畢沙羅度過了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童年生活之後,1841 年他的父親認為應該送他到法國讀書,於是讓他住在薩瓦里所開的包管食宿的公寓裡,就位於巴黎附近的帕希。1848 年,他又被住在熱帶地區的親人叫回去。但是,商業買賣對他毫無吸引力,閒暇時他就到港口碼頭,為那些裝卸貨物的工人畫一些速寫。又過了五年,他結識了年輕的丹麥畫家弗里茨.麥爾白,藝術的吸引力促使他離家出走,隨著麥爾白到了委內瑞拉。就在那裡,他終於實踐了薩瓦里會給他的建議:「你應該畫一些椰子樹!」

1874 年,「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與無名氏合作會社」成立了,這個團體向攝影家納達爾在卡普西尼林蔭大道,借到一個地方展出了一個月的時間,畢沙羅以五幅作品參加這個畫展,從此,他未曾在這類畫展中缺席過,甚至把他越來越多的風景畫拿出去參展。然而,在當時的藝術圈裡,只有少數屈指可數的人去維護這些參展人,而批評和攻擊這類畫展的卻大有人在,例如,阿爾伯特.沃爾夫曾在「費加洛報」上寫了一篇文章,無情地攻擊畢沙羅:「請諸位轉告畢沙羅先生:樹木不是紫色的,天也不是黃油油的,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他所畫的那種東西,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頭腦,都不會接受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輿論的無情批評並未對畢沙羅造成打擊,相反地他勇敢的去面對它,個性剛毅執著、善良溫和的他,迫切需要牢固的友誼,於是他努力地促使這批畫家團結在一起,而這些畫家卻漸漸地脫離集體的畫展。直到七零年代末期,他才得到藝術批評界的青睞。

為了接近大眾,他獻身於以粉彩、蛋彩、扇貝和蝕刻製作一些色調偏淡的作品,從事純屬裝飾性的工作。八零年代初,印象派團體徹底地解體,這時,他被秀拉和希涅克的「點描主義」繪法所吸引,當秀拉和希涅克知道畢沙羅在支持他們時,還頗為自豪。畢沙羅在 1886 年所畫的《第厄普的鐵路》畫中,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903 年 11 月,他在巴黎逝世,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具有偉大心靈的人,這個人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愛戀。」

這個夏天台灣民眾不用出國就可以一覽印象派大師的畫作。米勒的兩幅畫作「拾穗」及「晚禱」,五月底到九月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同時間國立故宮博物院則舉辦「印象-畢沙羅」特展。對於國人而言,畢沙羅或許陌生,但畢沙羅在印象畫派卻和米勒、莫內並駕齊驅。

這次特展的畫作出借於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這所美術館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畢沙羅素描和水彩畫。特展將展出24位畫家、90件展品,從巴比松畫派、寫實主義、早期印象派到新印象派。主辦單位投保14億元,其中以主題畫作「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致」金額最高。

喜歡看畫的 朋友不只米勒 沙羅大師也不錯喜歡他光影的使用手法還有點描跟油彩還有粉彩的感覺他的畫給人舒服的感覺,漸近漸遠的感覺好像也走進畫裡,如果能親進看到也是一飽眼福了~

上一篇:意大利 下一篇:旅美所居社区见闻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