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for Victory V for Vain--- V for V...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5 16:52 浏览 N 次
一个是在高度专制独裁的年代的英雄故事.
一个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谱写的共产主义歌谣.
都是一样的理想主义, 或许你会说是天真, 可是理想主义的天真并不可笑.
在英文里面, 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 用的都是idealism. 中国从高中教育开始, 唯心主义就被批的一无是处---我还记得当时引用的是列宁说的话:”唯心主义是一朵无果之花.” ---而理想主义却往往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褒义词.
这些词汇被定义的暧昧不明, 甚至有自打嘴巴的荒诞感觉.
赞许也好讽刺也罢, 我还是很为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的理想感动.
故事是英雄史诗式的: 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里,希特勒式的领导人嚣张跋扈, 手下的政客和警察为虎作伥. 这个社会表面和平, 然而人们惶恐不安, 鲜有自由, 生活是一片恐怖和惶恐的皈依. V是生化实验创造的具有极高智商和运动能力的人, 他蛰伏了二十多年, 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国家机器, destroying for construction.
各种被赋予特殊象征的行为和建筑让人振聋发聩象, 而片中人物意味深长, 英雄诗般的对白犹如暮鼓晨钟. 尽管是美国制作, 但是Hugo Weaving完美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却为电影增加了古雅瑰丽诡谲的气氛.
波特曼所扮演的是一个叫做Evey的柔弱女子. 她的哥哥死于生化人体试验, 父母死于政治运动. 童年的变故让她成了一个惶恐胆怯, 不敢正视自己, 不敢正视心声的人---正如那个(这个)社会的许多人一样. 然而内心深处, 对于自由正义的渴慕却也是和人们一样的. 她在慌乱之中救过V一次---即使是发自内心, 她却懊悔不已, 因为此举是对国家的公然对抗. 她假意要帮助V, 却把V给出卖了. 后来在V所设计的圈套--- “洗礼”---之中, 成长蜕变成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姑娘.
如此浓墨重彩地渲染Evey内心的挣扎和蜕变, 其实是在映射社会和观众的内心世界. 这和我最近反反复复观看的<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里的观念是不一样的.片中Tyler说, Losing all hope is freedom(毫无希望即使自由). 然而在V字仇杀队, Evey第一次遇见V, 听到V的作秀似的自我介绍, 问他Are you like a crazy person?(你是不是神经病?) 到了最后, 警察头子问起Evey, V到底是谁. Evey说He was Edmund Dantes. And he was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My brother. My friend… he was you… and me. He was all of us.(他是基督山伯爵. 他是我父亲, 我母亲, 我哥哥, 我的朋友…他是你, 也是我, 他是我们所有人)
从一开始的怯懦怕事到轰炸国会大厦时的坦然安定无惧无忧, Evey所表现的却是一种对生命理所当然的自由和平等的笃定和信念. 这种坦然和坚定, 在气质美女波特曼的表现下显得神圣不可侵犯, 无比美丽.
而由Hugo Weaving饰演的V, 从某种意义而言是一个恐怖分子.
他先是破坏了伦敦的中央刑事法庭, 最后轰炸了是国会大厦. 这些建筑物是一种象征, 这和17世纪的火药阴谋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人们攻占(其实是炮轰)巴士底狱的意义是一样的. 都是在挑衅那些自欺欺人的领导者和警醒惶惑怯懦的人民. 他杀人如麻, 无情复仇. 但是正如一般电影里饰演女人的角色, Evey就像牡丹亭记的名句一样让V”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让V在冷酷复仇的利刃开出了Mary Carson玫瑰.
Evey Hammond: You're getting back at them for what they did to you.
V: What was done to me was monstrous.
Evey Hammond: Then they created a monster.
V造就了Evey, Evey圆融了V. 百度词条很猥琐地称Evey为V的革命伴侣, 这很搞笑也很贴切. 然而这份爱已经不是儿女情长的私情, 却是卡萨布兰卡式的成全.
片子一开头, V和Evey初次相见, V做了一段非常幽默深刻的作秀似的自我介绍.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a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i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在你眼帘中的, 是一个低贱的杂耍老手. 他在命运的浮沉中随波逐流, 扮演者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双重角色. 这副面孔, 不仅仅是虚华的外表. 还是业已不再属于人民呼声的残响. 不过, 不惮于重提昔日烦忧的他依然活力充沛, 决心铲除那些腐化堕落的毒虫, 他们是作恶的先锋. 他们代表了对自由意志肆无忌惮的恶意破坏. 对他们的裁决, 只有复仇. 这象征着希望的血海深仇是不会徒然的. 因为他的价值和正确性. 总有一天会证明那些高尚者和警醒者是正确的. 毫无疑问, 我这啰嗦的拉拉杂杂变得冗长无比, 所以, 容我简单补充一下, 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你可以叫我V. )
这个段落用了无数个V开头的单词, Weaving读的抑扬顿挫慷慨激昂, 当然也诡谲扭曲, 配合那个面具, 甚至有点变态的感觉. 难怪Evey问他是不是个疯子.
V作为符号, 在电影里出现了很多次, V是罗马字母的5, 也难怪V一度说:”Remember, remember, November 5th.” 同样, 作为单词也出现了很多次, V可以是villain, vengeance, vendetta, vow, vexation, violation…可以是victory, 也可以是vain.
要么胜利, 要么徒然. 或者你可以沉默.
第二次的轰炸是在国会大厦,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再度响起, 那种自由胜利的感觉充盈了观众的感官. 然而不知为何同时感到了些许失落, 烟花璀璨, 人潮汹涌, 时代在呼唤英雄, 然而英雄人在何方, 几分虚妄, 几分无奈, 我终究不知如何表述.
就像这篇早上乍然醒来, 无法再度入睡时写下的东西一样.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