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银行上市悬疑里添加...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4 23:03 浏览 N 次在这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银行上市悬疑里添加日志标题
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银行上市悬疑
刘冬 李红兵 “金万利停产已经2年了,除了总经理在内的10来个人有时会过来看一看,这儿的工人早就不来上班了。”12月12日下午,金万利一位保安指着一片空旷的厂房说,“不过,粮食局还能给我们每月发500元的工资。”
北京金万利油脂有限公司(简称“金万利)地处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路23号,东距北京南苑机场不到2公里。偶尔几只飞鸟和几个孩子玩球的嬉戏声,使万余平方米的厂房更显空寂。
如果不是前任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的涉嫌受贿案,这家地处一隅的公司,也许丝毫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金万利”之败
金万利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北京南苑植物油厂,从事生产炼制花生油、色拉油和棕榈油,是北京市油脂公司下属的一家传统国企。鼎盛时期,其员工多达1000多人。
1994年4月,通过北京市政府牵桥引线,香港万利控股有限公司进入,与北京南苑植物油厂达成合资意向,香港万利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南苑植物油厂分别以55%和45%的股权,投资设立北京金万利油脂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650万美元,其中香港万利以现金入股,南苑植物油厂以其全部车间和车队等固定资产入股。
1995年1月合资公司成立后,由北京市油脂公司总经理田成欣出任董事长,总经理则由香港万利控股有限公司聘请的马来西亚人冯锦云出任。同时,与冯一起到任的还有出任高级经理的马来西亚人李翘民及出任财务 总监的马来西亚人陈氏。
金万利一位担任过制油车间主任的员工回忆说,合资公司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采购和厂房扩建,许多本来可以继续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被宣布报废,改从马来西亚全套进口;另外,投资巨款兴建的50吨级油 炉每天要耗掉的燃料费用即达5万,员工工资也由合资前不足500元提升到千元以上。
该人士透露,合资公司成立后,董事长田成欣和外方管理人员一直不和,至1997年前后,冯锦云、李翘民、以及财务总监陈氏全部辞职。在此后不到3年时间内,总经理人选历经数次更换,严汉彬(马来西亚籍)、廖海君(中国籍)、孙建国(中国籍)相继担任总经理一职。董事长一职则一直都由田成欣担任。
“始作俑者”现身
1998年后,作为大股东的香港万利已萌生去意。此时,北京万泽信息咨询责任公司董事蔡燕军开始进入香港万利视野。据有关人士透露,北京万泽是一家从事期货买卖的咨询公司。经蔡燕军与马来西亚方面协商,香港万利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向蔡所在的北京万泽转让其持有的北京金万利油脂有限公司20%的股份。
香港万利让出大股东地位后,蔡指派了一位段姓副手到北京金万利公司担任督查,金万利也由2方合资变为三方合资。
据相关办案机关的知情人介绍,为支付这笔股权受让金,蔡燕军四处活动。他首先找到了北京华夏银行紫竹桥支行的副行长高杰,请求高向其提供3亿元的贷款。因蔡的贷款金额明显超出了支行的授信额度,在高的引见下,蔡后来又结识了华夏银行北京管理总部的总经理汤伯平,又由汤的引见得以认识总行行长段晓兴。
最后,蔡在北京市粮食局副局长贾明振及北京市油脂公司总经理兼金万利油脂公司董事长田成欣的鼎力帮助下,以北京东北郊粮库和金万利油脂公司为抵押,获得了这笔巨额贷款,期限为,一年。只是这笔贷款的最终数额是1.5亿元。
时至今日,香港万利和北京金万利公司究竟从蔡燕军手中拿到了多少钱仍然不得而知。但据金万利公司的车间主任透露,当时,蔡燕军许诺以金万利公司的销售收入还贷,但蔡在拿到这笔巨额贷款后,却伙同田成欣及田的儿子一道将这笔钱拿去炒期货,结果,1年还贷期满后,这笔钱早已无影无踪。
蔡燕军出事后,金万利随即陷入绝境。包括各车间主任在内的全公司300多名工人早在2000年就以一次性买断工龄的方式被迫集体下岗。当时,公司开出的价码是:10年以上工龄的每人5万,10年以下工龄的每人每年2000。
金万利的这名前车间主任透露,这些支付给工人的下岗补贴全是北京市油脂公司向外借的,金万利本身早就没钱了。
华夏银行的三级银行行长高杰、汤伯平、段晓兴及北京市粮食局副局长贾明振、北京市油脂公司总经理田成欣,也由此被拖于马下。
段晓兴悬案
2000年8月,蔡燕军以涉嫌贷款欺诈被起诉,后高杰、贾明振、田成欣、汤伯平相继被捕。
2001年7月9日,该案件中最显赫的人物――段晓兴登场。段曾经历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之职,1998年5月,就任华夏银行行长。2001年5月,段晓兴已经从华夏银行行长的位置上三年合同期满离职,抽调到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筹备组任副组长。
据接近段的有关人士透露,2001年7月9日,段晓兴接到华夏银行董事长陆宇澄秘书的电话,让其回华夏银行,有客人要接待。他如约前往,到后便被等在那里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工作人员羁押,当日其妻王为荣也在广安门外恒昌小区家中被检察院带走,以伪证罪名义羁留了10天。不久;段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正式立案调查。
2002年2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经过对段晓兴半年的调查,正式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讼,指控段在1998年12月利用担任华夏银行行长负责审批北京金万利油脂有限公司贷款申请业务的职务便利,接受该公司贷款申请人蔡燕军的请托,同意发放贷款共计1.5亿元。为此,段于1999年2月至4月间,先后两次收受蔡燕军给予的贿赂款人民币5万元、美元3000元。案发后,该笔贷款尚有1.444亿元不能收回。
经过2002年3月和5月的两次开庭审理后,2002年5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检察院 指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以受贿罪判处段晓兴有期徒刑7年,没收个人财产8万元。
一审判决后,段不服,随即于5月24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段的两任辩护律师先后于5月31日和6月23日分别组织丁由国内顶级法学专家组成的“段晓兴涉嫌受贿罪案专家论证会”,对一审判决提出了异议。
段的辩护律师及法学专家们认为:“检查院提供的卷宗材料并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段晓兴主观上具有非法收受蔡燕军5万人民币的故意和占有该5万元的事实。因此,认定段晓兴收受该5万元证据不足;一审过程中存在违法取证、程序违法问题。”
据段晓兴的代理律师马舒宁介绍,在审判过程中,案件的另一关键人物蔡燕军的证词多次出现前后矛盾,也使得在段晓兴是否犯有受贿罪的问题上疑点重重。
控辨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辨方认为,段所收的5万人民币已经退回给了蔡燕军,而3000美元段原先也已安排退回,只是最后其妻王为荣未能落实,因此段本人并无主观受贿之故意,不能构成受贿罪;而控方则认为,段在收受5万人民币和3000美金后,并未按规定登记上交,而是作了私自处理,构成了受贿罪。
此外,检察院还认定,1998年6、7月间,蔡燕军在北京奇然大酒店宴请段晓兴时,;蔡提出了向华夏银行申请贷款的要求,段当即表示只有以金万利这样的大公司的名义才能得到贷款。
由于段晓兴二审的代理律师田文昌及参与段案论证会的法学专家均为国内一流的刑法专家,因此专家的不同意见,可能使段案的最终判决变得不可预期:根据1996年公布的《刑法》修正案规定,二审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最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而段案早已于2002年6月3日被北京市高院正式受理。同时,记者还从该院的相关人士获悉,有关部门曾对该院下达严格要求:在段案没有审结前,不得向外透露有关该案进展的任何消息。
另据段的代理律师透露,人行的相关领导在得知段晓兴的案情后,表示十分关注。
外界担忧的是,由于段本人的特殊身份,段案一天不审结,有关华夏银行上市的种种猜测也一天不能明了。
华夏上市悬疑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华夏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2)391号]批准,于1992年10月10日由首钢总公司独资组建。1996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同意华夏银行变更注册资本并核准(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批复》[银复(1996)109号]批准华夏银行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商业银行,总股本为25亿元。至今,华夏银行的股东已由首钢一家发展到包括山东电力集团、云南玉溪红塔集团等国内实力企业在内的33家股东,在全国大中城市设有分(支)行。
1998年5月,段接替李锡奎任行长后,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此期间,华夏银行的营业网点得以大幅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得到提高。“段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行长,有学者风度,他的办公室也很简朴,跟一般员工差不多。”段出事后,华夏银行总部的一位员工曾经这样评价段。
根据华夏银行2000、2001年年报,从1999到2001年,华夏银行利润总额分别为512.12,755.24,922.10百万元,分别逐年递增47.47%和22.09%;净利润348.17,478.37,531.32百万元,分别逐年递增37.40%和11.07%。
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段在行内的口碑亦颇佳。原华夏银行一高层人士认为,金万利贷款一事,从程序上完全符合银行管理制度。1998年12月25日,根据《华夏银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包括段晓兴在内的行长、副行长、稽核、纪检等部门的负责人全部参加了对北京金万利油脂公司贷款授信1.5亿元的审批活动,在该项贷款获通过后,段晓兴特别强调“北京管理部要加强贷后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
但结果却是1.5亿元的贷款被公然挪用,至今尚有1.444亿元无法收回。据悉,此类事件在华夏银行内部并不鲜见。有知情人士透露,在2000年底前后一笔涉及印尼金光集团的巨额贷款中,华夏银行共授出15亿的信贷额度出,最后有1个多亿的贷款未能收回。
华夏银行2001年年报显示:截至2001年度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已达8.22%,已达到证监会上市要求。在段出事后,行长助理李运霄对外仍然表示要加快上市步伐,并力争在今年年内上市。
华夏银行的上市,已确定由中银国际和南方证券担任主承销商,然而,上市日期却一拖再拖。近日,有中银国际高管人员接受本报驻香港记者咨询时表示:华夏银行的上市进程“并未停止”。但华夏银行总部一位管理人员表示,华夏银行何日上市至今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年12月18日
(责任编辑:陈云)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