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谁做主 评《成长教育》
luyued 发布于 2010-12-30 18:15 浏览 N 次
青春的迷茫
许多影评把珍妮的选择解读成了自己的奋斗和享乐之间的选择,因此有人说这是英国版的蜗居,然而对于珍妮来说真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一方面是一成不变,单调而压抑的学习;一方面是内心涌动的对新鲜和浪漫的渴望。这时候大卫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珍妮的缺失,让她模糊的需求成了现实;其实在慢慢陷入的过程中,她也有过犹豫(在牛津看房知道大卫和丹尼生意的真相之后),但最终因为经验的缺乏和分辨能力不足,她并没有脱身,而这又是每个年轻的人都容易犯的错误。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部影片解读成在青年时期自我意识迸发但涉世又不深的状况下特有的迷茫以及对价值的寻求。珍妮的独立意识很强烈,她敢于和传统决裂,而且在真相没有揭示之前,她似乎快成功了;但事情的真实发展逻辑,让我们发现盲目的反叛和盲目的顺从是一样的不成熟。
而在珍妮的抉择的时候,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没有做好他们应该做的参谋:父亲的功利和短视对珍妮最后的订婚简直是推波助澜了,而学校的校长只是一如既往的以权威者的人士在说教和警告,而完全不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从这点我们可以认为珍妮的反叛是因为环境而起的,又因为环境而越走越远。教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缺位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中可能都会有珍妮这样的经历:因为我们的出生牛犊不怕虎而向父母所推崇的生活方式说不,但又因为我们的不成熟而磕磕碰碰,如果足够坚强我们又会再一次回归。这才是青春的色彩,其实每个人都在这一次次的历险中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教育的困境
从珍妮父亲开始要她上牛津到欣然同意珍妮嫁人就可以看到家长们完全都是功利的看待教育;而学校的校长对珍妮的警告也只是想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珍妮,而没有站在珍妮的角度看问题,最后拒绝珍妮的求助更说明了这一点。教育(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从一开始就完全是大人们想要控制孩子的工具,而现在的我们所看到不也差不多吗?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珍妮的语文老师斯塔布斯女士。她一直关注着珍妮的行为,也试图让她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找校长试图阻止她去巴黎,拒绝珍妮的香水又试图劝她。然而这在珍妮看来却缺乏说服力的:呈现在珍妮面前的这位剑桥毕业生带着黑框眼睛,整天在批着“那些空洞的文章”,过着看似非常无聊的生活,如此看来上好的大学有意义吗?然而最后当珍妮看到了她所迷恋的生活的真相之后,重新求助于斯塔布斯老师,走进她的房间才看到了老师的世界:温馨的房间里摆满了她的书和画,还有珍妮喜欢的伯恩琼斯的作品。在珍妮看来相对无聊的外在生活之下老师并没有沦落为一个虚无和市侩的人,她的生活可以依旧精彩,她的房间的布置说明了这一点。这不救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吗?
电影告诉我们不要妄想公共教育能够真正给孩子怎么样的生活理想,然而也提示我们不用为此而绝望,理想中的生活靠自己的理性就可以寻找得到,更何况身边其实并不缺乏教我们如何生活的人。
- 07-01· 北凉国的那些事(组诗)
- 07-01· 《乱世佛音》 第七章 巨变
- 07-01· 南匈奴始末(3)
- 06-30· 流浪在波希米尼亚
- 06-30· 希尼亚从大洋西岸放飞新
- 06-28· 瑪利亞之城 - 家庭日 "光
- 06-28· 至青年营弟兄姐妹的一封
- 06-26· 《三国群英大富翁》追忆
- 06-24· 东莞血汗工厂实录(281:沙田
- 06-22· 第一次看戏
- 06-22· 经典复刻,独一无二:试
- 06-22· 蓝旗营教学中心9月份盛大
- 06-22· 品牌折扣女装嫣然品牌折
- 06-21· IQVopdnkvdz 1100
- 06-21· kriyoylto8fyds'p;tyijyfuifiogoi
- 06-21· 巴黎春天缤纷圣诞 喜迎新
- 06-21· 晒JS宝宝贝贝些 咯
- 06-21· 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转载]司马氏的谥法和葬仪
- 06-21· 闲来蓟县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