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瓯绣鲁绣汉绣

瓯绣鲁绣汉绣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7 22:06   浏览 N 次  

瓯绣的介绍

瓯绣,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中国六大名绣(宁绣、湘绣、苏绣、京绣、粤绣、蜀绣)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温州地处瓯江之滨,故名,亦名“温绣”。又称画帘.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

[编辑本段]瓯绣的特点

构图精练,纹理分明,针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光亮适目,色泽鲜泡调和,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都能绣得精巧传神。它的风格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练,绣理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地方风格.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和彩线在上面制成作品.针法类型有断针,滚针,乱针等20多种,品种有锦肚,围涎等1000多种。

[编辑本段]瓯绣的工艺

毛竹抽丝编织制成,用彩线在上面绘出花鸟、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称作“画帘”。 瓯绣制品针法繁多,做工精细,以刺绣人物为绝招,具有色彩鲜艳夺目、绣面光亮生动、绣画巧妙结合、针法匀称灵活、针脚齐平、构图简练、主题突出等特点。

[编辑本段]瓯绣的历史

瓯绣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锦衣。兴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多用于庙宇中的刺绣花纹。

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开始设有专业绣铺。多以绣官袍、龙袍、寿屏及庙宇应用的绣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以后品种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

1917年并有大量绣品出口,最盛时有艺人五百余人。

1922年,温州刺绣艺人林森友改进瓯绣生产,此后瓯绣成为供欣赏的艺术品。

1957年,名画家苏昧朔先生开始为瓯绣设计人物绣像。

1960年,温州承接国家级礼品任务,专制精品,瓯绣成为高层次的艺术品。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瓯绣开始日趋衰落。

[编辑本段]瓯绣的发展

瓯绣因产于瓯江流域,故称瓯绣。瓯绣开始于唐宋时代,800多年以前,温州地区已运用刺绣美化服饰,绣品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瓯绣是浙南一带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与湘绣、苏绣、粤绣和蜀绣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名绣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温州设有专业绣铺。绣工人数曾达到600至800人。据说瓯绣最早产生于民间善于刺绣的妇女之手,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和兴盛。瓯绣为温州历代民间妇女的家庭传统副业,那时的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围涎、锦肚、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只有花鸟鱼虫之类。作为一项曾经辉煌的传统工艺,政府有义务加以扶植和引导,并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

制约瓯绣发展的是手工刺绣花费时间长,而工资利润又较低,绣工每天要绣十几个小时,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报酬。而且女绣工们是完全靠对传统工艺的喜爱和作为家庭手艺的继承才坚持下来的。

早在宋、元年间,瓯越民间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这便是瓯绣。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它的色彩越来越艳,花色品种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在工艺上独树一帜的绣种。瓯绣的特点是主题明了、构图简洁、针法多变、色彩绚丽、绣面光亮、针脚平齐、神韵生动。瓯绣产品分欣赏品与日用品两大类,以欣赏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走兽、山水、风景等,尤以人物见长。一般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题材,如“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瓯绣寓大雅于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传神、针法灵活多变而极富观赏、装饰和收藏价值,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侨胞中尤其受欢迎。光绪年间,匝绣销往欧美与南洋各地。民国5年(1916)温州设立刺绣局,温州城区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均设有刺绣社。早期工艺美术家蔡墨笑、金静芝的刺绣作品,曾在巴拿马、加拿大和美国展出。20世纪60年代,瓯绣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在华侨聚集地、东南亚诸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新中国成立至今,瓯绣曾有多幅作品引起极大轰动。1979年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丝绸服装绣品展销会上展出的《红楼十二金钗》,引得港人争睹。在这幅长2米、宽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时开放,“十二金钗”集于一图,画面上十六个人物的脸型、发髻、首饰、神态各不雷同。绣面绚丽多彩、光彩夺目。1998年一幅长3.5米、宽1.4米的巨型瓯绣精品《鹤鹿同春》,再次轰动海内外。这幅作品汇集了瓯绣所有的传统技法,采用了100多种绣线颜色,是历史上第一件汇集人物、花鸟、山水、走兽为一体的瓯绣作品。

这些瓯绣精品无不取材于古而适之于今,集传统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创新,充分显示了瓯绣的包容性、创新性,说明瓯绣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工艺品种。

鲁绣概述

鲁绣——山东生产的刺绣品,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山东省简称为“鲁”,故名。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 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鲁绣风格较他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籽、滚针、擞和针、镇绣(辫子股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内容,莲花罕为题材。

[编辑本段]工艺特色

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是中华民族悠久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绣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彩淡雅、构图优美、虚实适宜、形象逼真。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予了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绣品,宛如历史的画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鲁绣春秋时期的齐鲁已兴,史称“齐纨”或是“鲁缟”,至秦而盛,至汉已相当普及。《史记·货殖列传》上对此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专门为绣业而设置的“服官”,据《汉书》记载,“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当时绣业的昌盛和重要可见一斑。

鲁绣从古代帝王公卿的章服走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邹县1350年李裕庵墓葬中沉睡的绣裙、袖边、鞋面采用的山东传统“衣线绣”,所表现出图案苍劲粗犷、质的(地)坚实牢固;还是存于故宫博物院中的明代作品《文昌出行图》、《芙蓉双鸭图》所表现出的用色鲜明、针法豪放、朴实健美,都向世人展示出鲁绣绣饰鲜明而不脱离实用的民间艺术风格。

[编辑本段]民间鲁绣

文登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世外桃源。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东巡到此,召集文人一起登山吟诗作赋,带来了文登一地学风昌盛,也推动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促使了绣花技艺在民间的广为流传。1973年,在文登境内出土的秦代衡器标准物件之称的“秦权”,说明在秦代文登的商贸业已经相当繁荣。公元568年,设立文登县,至今1400多年的建置史中,文登三度为州府所在地,平稳的社会形态和繁荣的商贸经济,为鲁绣在文登民间的流传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文登民间,绣花作为女人必学的“功夫”,被称为“女工”,农家大多有一种叫做“撑子”的绣花架子,鲁绣工艺随着这种特殊的工具在母女间代代相传。农闲时节,女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撑子”上飞针走线。她们用不同的技法在衣裙、手帕、被褥、肚兜、轿衣等各种布料上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丽吉祥的绣品伴着女人们朗朗的笑声,跃然布面。

当稚子蹒跚学步时,鞋子上绣的是虎头、猪脸、鲤鱼等动物图案,寓含有“健壮如虎”、“肥猪进宝”、“连年有余”等吉祥之意.....

她们把人间的美景,天上的彩虹,皆绣进了手中。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夏雨冬雪,无论林中自由自在的鸟,还是池中无忧无虑的鱼,只要蓬勃如朝日,只要灿烂似晚霞,她们都要将它绣出来。那是她们对生活的喜悦、对生命的热爱,美丽的绣品后面正是她们美丽的心灵。汉代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齐郡刺绣,恒女无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一晃,她们已经绣了两千多年,变的是手下的布料、针上的技法,不变的是对亲朋最美好的祝愿和对生活最真挚的歌颂。在针线穿梭之间,鲁绣的工艺水平随着这些美好的祝愿和动人的故事得到不断提高。

[编辑本段]中西合璧的鲁绣

清朝末年,西方文化随着他们的坚船利炮一同进入国门,一些西方商人看中了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精湛的绣花技艺,在中国沿海农村制作欧式绣品,回国销售。一种名为“抽纱”的工艺,由此传入我国。

抽纱,就是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在布料上抽去一定的经、纬纱,形成网格状,然后,再通过编、勒、雕、绣等工艺手段,形成图案。这是我国传统绣花所不具有的工艺。

1894年英国传教士,北爱尔兰人詹姆士·马茂兰(James·Mamullan),在烟台设立了教会手工学校,自此,一种被称为“爱尔兰花边”的西方抽纱工艺在鲁绣之乡流传开来。

20世纪30年代,各类抽纱商行在山东半岛的大量出现。据资料记载,到1936年,烟台周边各县,专门 从事抽纱绣花的商号、工厂有150多家,其产品占烟台出口总数的50%以上。

兴旺的产业促进了国外抽纱花样和技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后经过胶东一带民间传统鲁绣艺人演绎整理,一种通过“抽、绣、编、锁、勒、挑、补、雕”等技法在白色亚麻或棉麻混纺布上,制作各种装饰纹样的“抽绣”艺术诞生了,赋予了文登刺绣花纹粗犷雄健,色彩富有变化的浓郁的地方特色。

20世纪50年代,文登绣花厂成立,文登鲁绣不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产业。设厂的第一年,就从文登数万绣工的巧手下,诞生出20000多套雕平绣等手绣工艺品,使鲁绣在文登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雕平绣在民间技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创一格,以图案美观,色调素雅,创造出独特的地方风格,倾倒了无数国内外的友人。

[编辑本段]鲁绣传人

时间进入60年代,让我们循着文登最早的刺绣设计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太的脚步,一起经历、感受鲁绣在文登的一次次提升、攀跃,直至巅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王殿太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文登鲁绣在以后近40年的发展。

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的王殿太,至今还对母亲在布料上描描画画、穿针引线继而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图案的景象,记忆犹新。这也许是鲁绣艺术对他最早的启蒙。 1966年,王殿太凭着扎实的艺术功底,考取了文登绣花厂的图样设计员。在被派往烟台工艺美术社深造的时日,面对大量旧时教会遗留下来的西方花边图稿和数位身怀高艺的老师傅,王殿太如久旱逢雨,一头沉浸在刺绣艺术海洋里。回厂后,他创作的“小扣锁”工艺使他一举成名。从此,汲取、积累、创新,成为王殿太创作道路上不变的轨迹。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大师的一句名言。齐老在中国水墨画艺术上所取得的造诣也许正是缘于他的这种精神。而王殿太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座右铭,所不同的是,他的中国画是画在布料上,他的画笔是钢针,他的颜料是五彩线。他用崭新的方式以全新的概念诠释了鲁绣这一悠久的中国刺绣文化的深刻内涵。他吸取传统的手织花边图案风格的精华,与当时社会上主要刺绣品种“雕平绣”中的抽丝、扒丝、锁、钩、勒工艺相结合,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假花边”,极大提高了鲁绣的艺术欣赏价值。如果说“雕平绣”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假花边”就是大家闺秀了。

在“假花边”的基础上,他又创造出“连珠绣”新工艺,“连珠绣”改过去纯用棉线为棉线与毛线结合使用,毛线通过棉线作用,全部放在布面上部,把绣花设计中 “绣线显在布平面上越多,显工面积就越大,作品就越成功”的主旨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工艺绣出的绣品,花纹错落、层次分明,使浮雕的立体感和毛线的质感得到完美体现,在全省的工艺品比赛上获奖。之后,“天福边”、“插绒绣”以及后来闻名世界“云龙绣”的同胞姐妹“地龙绣”,相继出世,使文登鲁绣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更高的艺术感染力。

1982年1月,中国机绣史上和中国刺绣行业的第一个发明专利--“巧联目”机绣新工艺,在王殿太的潜心研究和技术人员的多次试制中诞生了。这项工艺成功地将电热技术原理运用到机绣工艺上,首次将手绣工艺中的“直丝梯凳”针法运用到机绣上,实现了灵活自如、线条流畅的弯曲和运转。那些传统的鲁绣艺人,终于可以放下手中的钢针,揉一揉发酸的手指,眯着眼睛,看机针在布料上飞舞,看机针用更准确的针法,更迅捷地绣出了他们心中多年的梦。

孔雀开屏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图案源自加拿大友人浮兰女士提供的一幅图案模糊钩针实用照片,王殿太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对工种和图案进行了演绎变化,把传统的雕、抽丝、勒花及大面积的手工扒丝工艺与机绣新工艺有机结合。展开织物,那只雍容华贵象征“吉祥如意”的孔雀惟妙惟肖,仿佛从历史的薄雾中走来,要向你诉说这一路的旖旎和这一身的骄傲,片片彩羽如纷飞的诗句,华丽典雅扑面而来。

“有人能增加些美到世界上去,这人就是天之骄子。” 王殿太的创造总是与美有关。那些沉静的创造,令绣品更加优雅、生动。由以“巧联目”为基础的“凿目显花”,发展到“凿目组花和衬花”,王殿太在创新中扬洒着才智,继而又把手绣工艺中的“抽丝”、“勒花”等主要工种与“巧联目”工艺相结合,历时11个月,终于在1984年底,成功研制出以“巧联目”为主题,运用“云龙针”、“回跳针”等多种机绣新针法,适应多种面料的“云龙绣”机绣新产品,成功地实现了手绣抽纱工艺在机绣产品上的重大突破,完成了鲁绣发展史上传统手绣到机绣的历史性跨越。

《如意连环》是一幅被众多业内专家、学者称为“艺苑奇葩,绣品一绝”的云龙绣代表作,其结构严谨,花纹生动活泼。以吉祥如意为图案主题,花纹节奏明显,韵律有致,既注意了局部花纹造型的美感和相互穿联的巧妙,也顾及了整体图案的构图效果,其图案造型和工艺品结构酷似手结花边,但又更显灵活多变、生动形象。在工艺上,主花玫瑰采用光泽较大的丝线掺针绣制,使其既有厚度又有高度,颇有上浮之感;“巧联目”新工艺是它的主体工艺,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在图案中,使其晶莹剔透、富有立体感;在适当的位置点缀以透明度较大的扣锁工艺,更增强了图案的层次效果。在色彩上,该作品被赋以古铜和赭石色主调,显现出一个古朴典雅、明朗和谐的色彩世界。那种恍惚从唐诗宋词的清丽婉转、富丽堂皇中飘散出来,观之为之震撼,竟似有暗香传来,不知身在何处。

“云龙绣”的推出,在工艺美术界引起了轰动。在1985年7月中国机绣产品评奖大会上,王殿太设计的“云龙绣”以其细腻的技法、浪漫夸张的表现手段,剔透典型的艺术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一些行家看了那逼真的手法风格,怀疑它是手织品,当王殿太把样品翻转过来让人们目睹那清晰的机绣线格时,在场的人们叹服了、会场轰动了。在首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云龙绣”从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第一,荣获国家最高质量金杯奖。并获得中国抽纱行业第一个发明专利。

作为云龙绣的代表作品,《如意连环》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馆收藏,并被列为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交往活动中赠送友人的艺术珍品。

20世纪90年代,在王殿太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雕玉龙、回龙锁、飞龙纱”等机绣新产品被相继开发出来。“雕玉龙”产品融合扣锁、百带丽和回龙锁等多种工艺的精华,在面料、辅料和工艺针法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使产品锁梗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绣面浑厚挺直,空灵剔透,具独特的布质浮雕感。作为工艺品的 “雕玉龙”,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一举夺冠,为云龙绣品集团赢得了第二个国家最高质量金质奖杯;作为商品的“雕玉龙”,在投放国际市场的当年,即成交2000多万元。

1993年7月,作为在美国长期经销“云龙绣”的代理商,也是美国最大的床上用品经销商之一的信泰公司总经理黄彼得先生,也许是出于对文登鲁绣的偏爱,也许是出于文登鲁绣产品为他带来丰厚利润的感激,特意远涉重洋,把一块写有“工艺精湛、不断创新”的金牌送给了王殿太先生所在的文登云龙集团。

[编辑本段]新世纪的鲁绣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鲁绣工艺不断创新,机绣也逐渐由单头缝纫机发展到万能机(电动缝纫机)、电脑绣花机,工效成倍增加。

现代电脑技术的参与,使传统鲁绣这棵千年古树长出粗壮的新枝。进入新的世纪,一种只由2-3人操作、可以同时替代1048名传统绣工的飞梭电脑绣花机,由艺达集团引入到文登后,再次使鲁绣在工艺上产生质的飞跃。一批批鲁绣之乡成长起来的年轻后生,接过“王殿太们”传过的衣钵,电脑设计、飞梭机制作、应用新材料,让老师傅们“脑子中想什么样子就能做出什么产品”的梦想变为现实。

名为“水溶绣”作品,就是现代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的产物,乍看起来是一幅传统花边制品,细观可见其花形细腻、立体饱满、针法严谨。这幅作品,通过在目前最先进的飞梭机上实现花形日变幻及针法的表现,令传统鲁绣艺人叹为观止。

在这幅绣片上,通过精确的数字技术控制,在飞梭机上把万能绣花机实现不了的回形图案和传统手绣达不到的针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雅脱俗的绣品,美轮美奂,一不留神,就带出了敦皇飞天的轻灵和玉环曼舞的娇媚,带给你莫名的情绪,似赞叹、似感伤、更似沉醉。

为了褒奖文登在鲁绣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2004年1月,文登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工艺家纺名城”。

为了使鲁绣在文登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文登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激励社会力量进行创新与发展。

如今,继承传统手绣工艺全部针法的鲁绣,在文登已经成为一项支柱产业,2006年末,全市家纺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家,从业人员达13万。文登家纺跻身山东十大(工业)产业。

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太先生和邹立友先生带领下,文登近千人的专业设计人员,传承创新,一批国内首创新产品、新工艺、新针法被不断开发出来,先后申请专利200多件,170多件被授予专利权,产品覆盖床上用品、抽纱、服饰三大门类4000多种,产品外销美、英、法、德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9月,以经营家纺原辅材料、博览展示为主要功能、胶东半岛规模最大的家纺专业市场-中国工艺家纺城,在2006中韩(文登)工艺家纺博览会开幕的礼炮声中,开门营业。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鲁绣是美丽的,鲁绣的历史是悠久的。两千年的过往浮尘,所存无多,或沉寂或湮灭,只有鲁绣美丽如昔,两千多年前是如此,两千多年后更是如此。

汉绣的介绍

汉绣主要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了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受到好评。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编辑本段]汉绣的特点

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编辑本段]汉绣的工艺

与苏绣、湘绣、蜀绣相比,汉绣工艺有自己的绝活,尤以铺、压、织、锁、扣、盘、套这七种针法的变化运用而著称。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编辑本段]汉绣的发展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见其刺绣业之发达。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我国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辞·招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种需求对刺绣品的生产、发展的刺激是不难想见的。同时,楚文化氛围下民间戏曲的发达、巫风巫术的盛行又为刺绣走向民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汉绣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清末,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州、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当时的汉绣产品主要分三类:作为生活用品的有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头巾、围裙、荷包等,多用于闺阁陪嫁。其中,汉口的绣花戏衣颇具名气。二是装饰品。有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堂彩、龙衣、狮皮、戏装、道具等。三是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烧毁,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汉绣才重放光华。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2003年,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在汉成立了汉绣工作室,大力发扬汉绣技艺。

江陵马山一号墓发掘出的战国中期绣品,进一步证实了汉绣的历史承载量。绣线颜色以红、黄、绿、兰等亮色为主,绣品以密集的满绣填充块面,或虚出绣纹轮廓内的局部块面,绣出的珍禽异兽、奇花佳卉富于立体感和虚实感,色彩鲜艳、花纹瑰丽,典雅而富丽,对汉绣艺人“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观念的形成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

汉绣的价值

汉绣绣品中不乏精品。宣统元年(1909),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的绣画、美粹学社的绣字,曾获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一等奖;湘记绣局、王荣兴的绣品获四等奖。第二年,彩霞公司、美粹学社又获得南洋绣品赛会的一等金奖。1928年湖北省第一次国货展览会上,武昌的彩霞绣品公司和汉口广华绣铺的绣屏,一并获得特别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末,汉绣大型挂壁“三棒鼓舞”、“闹莲湘”,被选送北京,挂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编辑本段]汉绣的意义

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着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技巧的界限———民俗文化才是让它如此瑰丽珍贵的灵魂意义。

[编辑本段]洪湖汉绣

洪湖汉绣,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刺绣,到了清朝中叶,以汉口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遂以鼎盛之势与苏绣、湘绣平分秋色。那时候,朝廷在汉口设织绣局,征集贡品,可见其一时之盛。

清朝咸丰年间,因国内政局动荡,大批汉绣艺人纷纷逃离汉口,汉绣遂以衰亡。汉绣名艺吴文琇转来到洪湖,仍以刺绣为业,因其绣品秀美,工艺精良,于是声望大盛,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80年)由其子吴家福在新堤开设吴炳昌绣铺。

吴炳昌绣铺的绣品以日用品为主,后来逐渐增加戏袍、佛像及绘画题材的作品。宣统三年(1911年),吴家兄妹绣的《观世音菩萨》和《荷花仙子》,曾在武昌西湖劝业场内工商品陈列厅展出,被当时的《时报》誉以“汉绣复活,重放异彩”。

洪湖汉绣以吴氏家传技艺为基础,到解放后成为汉绣承传的大宗,其代表作《文房四宝》、《和平之春》和双面绣《群猫图》、《雏鹰展翅》等,被国内同行公认是我国刺绣艺术的尖端之作,名扬遐迩。

四大名绣之综述

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编辑本段]四大名绣之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苏绣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品涉及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

[编辑本段]四大名绣之粤绣

粤绣 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在艺术上,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粤绣的特色形成于明中后期。其主要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誉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台帷、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编辑本段]四大名绣之蜀绣

蜀绣

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蜀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为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编辑本段]四大名绣之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湘绣绣品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原先,长沙城里的商人们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太平军而发迹的新贵,开设了“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湘绣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 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