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引用 苗族风俗习惯

引用 苗族风俗习惯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7 22:06   浏览 N 次  

引用

zhangzhifa-2008 的 苗族风俗习惯

服 饰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有人统计,贵州境内的苗族服饰有100多种。由于款式不同,一般互不通婚,以致其他习俗各自发展变化,出现许多差异。

一、妇女服饰

贵州苗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款式,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大领或大襟衣,著百褶裙;一为大襟衣配长裤。现按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划分的五个类型服饰为依据,将贵州境内的苗族服饰分述如下:

黔东型:黔东型包括省内操苗语黔东方言的全部苗族。妇女除改装外,著传统衣裙的都是藏青色,大领衣(少数为大襟衣),不分截的百褶裙,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巾。

1.台江式 分布在台江、凯里、雷山、剑河、镇远等县市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妇女服装是大领左衽或右衽,两袖及领围至前两襟的边缘都绣花,部分的衣背、两肩也满绣花纹,都著不分截的百褶长裙。上衣绣花的,都以彩色织锦为前裙围。著盛装时,多数地区都佩戴大量银饰,台江县属施洞等地有多达近万克的银饰,只高寒地区的银饰不多。雷山县的西江和凯里市的挂丁一带,于民国8年(公元1919年)开始改装为大襟短衣,外束与衣等长的绣花围腰,著大管长裤,数年内,同样服饰的年轻妇女都照样改装,但仍挽椎髻,同时保留绣花大领衣和百褶裙为盛装。两种服装并存迄今。台江县的施洞、革东和城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易裙为裤,其余依旧,著盛装时仍穿长裙,直到现在。

2.黄平式 分布在黄平、施秉、凯里、台江、福泉及安顺和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大领右衽,领、肩、两袖和前襟边缘,都满挑花纹。著百褶长裙,裙脚满布花纹,前后裙围无花。衣背如用缎子或丝线织锦的,可不挑花。盘发包头巾或戴帽。帽挑满花纹,平顶,原是未成年姑娘佩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0年代起,逐渐演变为未婚姑娘的标志,但不作严格规定,少数已成年而未婚的姑娘,也不戴帽而改包头

巾,这是盛装的制作。本世纪30年代,阴丹士林布大量流入苗疆,当地年轻妇女买缝大领右衽的便装上衣不绣花,风行至今。

3.舟溪式 分布于凯里、麻江、丹寨、雷山四县市接壤地区及剑河县部分地区,以凯里市舟溪一带最为集中。大领对襟短衣,著齐膝裙挽椎髻,双袖大部分和前围满缀花饰,裙围比裙略长,缠长绑腿。雷山大塘至丹寨排调接壤一带的盛装是:两袖、前襟和前裙围,均满饰花纹,裙不掩膝,后裙围长迄小腿肚,前裙围略短,包绑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轻妇女改为内穿紧身布长裤以代绑腿。剑河的盛装是领围至前襟边缘、双肩、两袖及前裙围都有花饰,裙长至膝,无后裙围,缠绑腿。春装时佩戴银饰。以舟溪一带的数量较大,解放前最多的达5~6千克。三者服装款式近似,互不通婚。

4.雷公山式 分布在台江、剑河、榕江三县接壤的雷公山东面和南面。女装是大襟式无小领,前襟短而后襟长,一部分的衣裙无花饰,束织锦宽腰带。另一部分的前裙围有花饰。都挽椎髻,有小量银饰。

5.黎从榕式 分布在榕江、从江、黎平、锦屏等县的部分地区,著对襟半长衣,有领无扣,系百褶裙。黎平、从江一带衣服呈对襟,内拴菱形绣花胸罩,呈左衽。领围及襟缘缀以彩织花边,裙长掩膝。平时易裙穿裤,笼脸套。榕江部分地区的衣式为大襟,但领以套色蜡染做成。

6.丹都式 分布于丹寨、三都、都匀三县市接壤一带,盛装衣领开口呈梯形,左衽,盘肩及两袖均饰套色蜡染,著百褶长裙。盛装衽用缎子或花布条接镶而成。挽髻,佩戴较多银饰。便装为大襟短衣,环肩、襟边、袖口均镶花边,着长裤。挽髻,覆以方巾如尖帽,外系花带。

7.丹寨式 分布在丹寨县中部,婚前著青色大襟半长衣和长与衣齐的宽裤管,挽髻于顶。婚后改穿枇杷襟短衣,长不掩腹,襟边镶栏杆,裤长与婚前同,裤外的前后各拴一张裙腰围,束花带或银链,扎绑腿。发髻松,下坠。平时包黑头巾,后插一只银蝶;节日改戴银花,另佩多种银饰。

黔中南型:黔中南型属苗语川黔滇方言,妇女服装多为大领对襟,少数为左、右衽,著大襟衣的占少数。百褶中裙,长裙较少。衣裙多数以挑花、刺绣蜡染为饰,少数无花。

1.罗泊河式 分布于龙里、贵定及福泉和开阳等县。姑娘和少妇的盛装为大领对襟短夹衣,两胸襟对衬的内缘,各镶一异色布条,穿后外翻。襟、背、袖均以挑花为饰,衣背整块纹样呈“凹”形,后领缀一挑花布条。著麻布蜡染百褶中裙,束围裙,缠绑腿。婚前戴花帽,婚后改包蜡染头巾,外系白带。婚前婚后都戴小量银饰。老年妇女尚青色,无花饰。

2.花溪式 分布于贵阳市属各区及修文等县,袖、背均精挑花饰,宽领往后披,百褶中裙,系花围裙。贵阳以中曹司为界,迤南的花溪区境内,盛装袖短,内著长袖,两肩斜披挑花披带交叉于胸前,前系挑花围裙。挽髻,头包挑花长巾,髻插十来棵前高后低的长银簪。挑花五彩缤纷。中曹司迤北及修文部分地区,以蓝色为主。云岩区黔灵乡盛装为多层挑花衣背,前围裙为“回’’字形印染黑白花纹,便装已改同汉装。乌当区新添寨衣摆精挑花饰,披带背上为一挑花整幅,前为两条交叉于胸前。

3.惠水式 分布在惠水、花溪区高坡、龙里、贵定、平塘、罗甸、长顺等县的部分地区,以惠水的摆金、摆榜和花溪的高坡较为集中。上装为大领对襟或左、右衽,花饰少,外衣袖短,内穿长袖。著中长百褶裙,缠头巾。惠水盛装的袖口、背、胸有少量挑绣结合饰件,部分裙为玄青色,另一部分裙的裙腰和裤脚套白色横条,平塘、惠水以银和海巴为头饰。贵定一带衣式如上,一部分裤子为黑、白方块交叉制成,外系围裙;缠白带的帽子,另一部分衣为对襟式,黑围裙,束白腰带,头缠长巾,两耳上挽结如大花朵。高坡、龙里等地妇女衣式如上,但花饰很少,包大头巾,呈橄榄状。原穿裙,解放前已易裙为裤,其余照旧。

4.安清式 分布于安顺、清镇、平坝、长顺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女装为大领对祷衣,衣身青色,袖、背、摆均饰传统花纹。盛装的前后襟,均缀多层挑花纹的假摆,有如夕f短内长多件衣。著百褶中长裙,饰红色布边,裙子、围裙、绑腿、鞋,各绣花纹。包数张头巾呈尖角状,或戴帽。佩戴少量银饰。

5.宁安式 分布于镇宁、安顺、紫云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女装为高领右斜大襟氟衣,窄腰宽摆,襟呈扇形,窄袖,襟、摆边缘均饰花边,肘部为多节彩布镶成。著百褶蜡鲸长裙,前束黑色无花饰围裙。有的地区的围裙为深色,其左右边缘、上端及束带,均绣利饰,下端缀红缨。发式一般挽髻包帕,但青年妇女是在额上将发编为独辫,纡作拱形,乒以树皮纡作拱形的发架覆于辫上,往后披呈拱形,以约一尺长的银簪穿发辫与发架匿定,额上露出银簪10余厘米,包绣花头巾,发拱外露。目前妇女的便装是大襟短衣,描胸兜,着长裤。

6.安贞式 分布于安龙、贞丰等地,妇女衣裙头巾都喜用青色。盛装一般著两仁匕衣,领口一向左开,一向右开,两件衣领边缘各镶一条白布。领特宽,穿后将领外翻全掩两肩两条白布交叉于胸、背,如肩披两面旗帜,或称为“旗帜服”。前束围裙,与裙鲁长。束腰带,挽结后两端垂及踝,其上挑绣几小块花饰,下缀缨须;围裙脚镶一条花布。

川黔滇型:川黔滇型服饰,分布在苗语川黔滇方言的滇、黔、川、桂四省。妇女服装的基本款式为对襟或大襟短衣,部分附有后披领,著百褶多截中长裙,前系围裙,后垂飘带。部分外罩花披肩。

1.威宁式 分布于威宁、赫章、织金、水城等地,上装为白麻布无领对襟短衣,外披毛、麻交织彩花披肩,著中长百褶裙。姑娘梳辫盘头,婚后挽椎髻于头顶,由头后插木梳。目前姑娘已多剪短头发,平时不戴头饰。

2.毕节式 分布于毕节、大方等县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部分地区。女衣为披肩式对襟,长度有二,一为前长后短,两幅前襟交叉挽于腰间,后摆插于裙内;二为前后襟等长,前襟交叉插于裙腰,后摆外露。衣袖钉于披肩内近领围,穿后披肩与领不见相连。披肩及两袖均以挑花为饰,著蜡染百褶短裙,裙中横镶多条黄布条纹。也有着白麻布或多截色布百褶裙的均无围裙。挽髻于头顶,插一长达50厘米而呈牛角形的大木梳,再缠以羊毛线或假发,露两尖角于外。穿盛装时,都系几条褶裙,而织金等地逢节日踩“花坡”时,穿裙以多为美,有的多达30余条,共重25~30公斤,上山需人挽扶。

3.赫纳式 分布在赫章、纳雍和水城、毕节等地。上装为大襟短衣,外加披肩;著多截百褶中长裙,前系围裙。掺黑毛线盘发。大襟右缘、环肩、披肩的两肩至后背,均挑花为饰,围裙上截挑花并镶多色布条呈“凹”字形,裙带以挑花宽布做成,外端缀有缨须。生育前以毛线缠头,生育后挽髻于头顶。

4.安盘式 分布在安龙、盘县等地。上为大领左衽或对襟式,前长后短,挽发如缠巾,束宽腰带。著多截百褶中长裙。衣的领、袖、前襟、后背,都挑满花纹前襟自腰以下为两幅蜡染长布,穿时分向左右挽于腰问,再束满挑花纹的宽腰带。前系无花饰的大围裙。

5.普枝式 主要分布在普定、六枝、织金等县特区。女装为大领对襟,前短后长;著百褶裙。头戴长60余厘米的大木梳,再以重约1 500克的假发缠于梳上呈V形,长超两肩。最后用白带子缠绕于头上。衣的双肩、两袖和后背为彩色蜡染花纹,前襟半截为蜡染,后领至前襟边缘及后摆,精挑彩色花饰。

6.织金式 分布于织金、普定、大方、纳雍、黔西、清镇、平坝、镇宁、安龙、晴隆、关岭等县市的部分地区。女装为大领对襟或右衽,前后摆多为双层。着长裙,裙褶在两侧,或在两侧及前面或一侧。挽髻或盘发。大方、纳雍、安龙等地的裙褶在两侧;织金、黔西等地的裙褶在前面;普定的裙褶则在右侧,裙长及踝,为多截式,一般在腰间至大腿部,以蜡染或挑绣花纹和小布条横向为饰,前系围裙。围裙带挽结于后背为飘带。短衣窄袖,衣身和两袖多缀花饰。挽偏髻于一侧或挽椎髻于顶上。

7.安普式 分布于安顺、普定和平坝等县市,上装为大领左衽短衣,两腋肥大,盛装、便装款式相同。盛装常用红色,衣的大领至襟缘、肩、袖、摆,都挑花为饰。便装多以深蓝为衣身,以小幅挑花或蜡染为饰。著百褶长裙,系围裙,束腰带。头饰,先插月牙形大木梳于头上右后侧,掺少量假发绕于梳,再挽髻于顶上,以小银链缠头10余圈,脑后系数枚银铃。

8·江龙式 分布于镇宁、紫云、安顺三县(市)交界一带,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较为集中。女装为大领右衽窄袖衣,外加无扣短坎肩,著无褶多截长披裙,头右扎长梳,发挽悬于梳上,前系百褶围,束腰带。盛装多用红缎,领、肩、袖、臂多挑花为饰,裙为黑白间道横向,第二道为挑花饰件。系裙后,腰束宽带,挽结于前,两端下垂为飘带。

9·望安式 分布在望谟、安龙等地,上装为对襟短衣,左襟外翻,有后披领多截蜡染挑花百褶长裙,前系挑花围裙。腰缠10余米长的小花带。头饰,平时拧发为一股,盘于顶,缠青头巾;盛装时在头巾上钉银泡、银链、串珠、海巴,耳戴银坠。

10·仁怀式 分布于仁怀、金沙等地。妇女服装为对襟或大襟式,对襟无扣,内束梯形胸围,外束腰带。著多截蜡染、挑花结合的中长百褶裙,包头巾,缠绑腿。

11·普定式 分布于普定、镇宁、安龙和遵义等县,上装为大襟窄袖短衣,百褶多截中长裙,前拴围裙后系飘带,缠头巾。盛装的衣领、领围、前襟右缘和两袖,裙下截、前裙围的四缘和中心、后飘带等,都精工挑绣花饰。头巾较长,折成约6厘米宽,层包为圆盘,外围一条缀有缨须的花带,缨须下垂。

黔东北型:黔东北型为湘西方言,妇女服装为大襟短衣,长裤,大多数缠头巾。缠头巾的青年在著盛装时,多数佩戴多件精制银饰。分布在铜仁地区和遵义地区东部,黔东南和黔西南两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

1·松桃式 分布于松桃、思南、印江、道真、务川等县,女装在清代是大襟宽袖镶栏杆短衣,全红或红黑相间的绣花百褶中长裙,缠头巾,盛装时佩戴多件银饰。清代后期易裙为裤,衣式照旧,惟袖稍窄,衣身略长,缠头巾,裙、裤并存。到民国初年才不再制裙,但祭祀时仍穿。改装后,领围、襟缘、袖口、裤脚都镶栏杆,姑娘发编独辫垂于背上,结婚时起,改挽巴髻于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松桃服装款式不变,惟头巾逐渐加长达10米左右,发辫和发髻是婚否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后,青年妇女衣式,衣身较前略短,裤管也相应改小。衣、裤都不镶栏杆,只中年以上的不变。青年妇女著盛装时,从头、项、手至衣身,都佩戴多件精制银饰,多者重达2【)00~2 500克。思南、印江女装款式基本同松桃,但多数地区的头巾不加大,偏僻村寨的衣、裤仍镶阑杆。着盛装时,也佩戴多件精制银饰。道真、务川女装款式与松桃基本相同,著盛装时戴多件银饰。道真缠白长头巾,民国年间个别人家还保存百褶裙。务川的头巾都用青色长布。两县的便装都不镶阑干,但务川一般要外加坎肩,并拴绣花围腰。

2·晴隆式 分布于晴隆、普安、水城等县。妇女服装是内穿长袖衣,外著大襟宽短袖的半长衣,松束大腰带呈左高右低,衣袖及襟缘都镶阑干,着长裤,穿有鼻梁的绣花布鞋。姑娘梳单辫,包白长头巾,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巾外;婚后挽髻于顶,呈圆锥形,高约3寸,上罩青帕,帕的两端垂于颈后。

二、男人服饰

苗族男人的服装,没有妇女的复杂。目前除少数地区平时穿着,另一些地区节日穿戴仍保留一定的传统装饰外,广大地区的穿着,已同当地汉族的穿着无显著区别。

清代以前,男人满头蓄发,挽椎髻于顶上,著大领左衽或右衽衣,部分的衣着为“横布一幅,中空而贯其首”的俗称“贯首衣”的衣式,有的穿百褶长裙。清初,人都将头周长发剃去,只留顶发,挽椎髻于顶上或梳辫盘头。民国以后,年轻的都剃光头,包头巾,只老年人留顶发。衣服也改为大襟式,方便劳动。贵州省东部地区苗族男子的服饰为穿襟短衣,有的不上小领。富裕之家也穿大襟长衫,外套“大袖衣”。青年多穿对襟布扣短衣。台江、剑河两县南部、从江县的加鸠、宰便和榕江县的八开等地,由于交通不便,少与外界接触,服装、头饰仍保持19世纪的模式。目前,中老年人的发髻、服式不变。清水江、湃阳河两岸及今铜仁地区民国时期每遇节日、喜庆,一般都穿大襟长衣,包长头巾。青年蓄发的,头巾不用了。目前中青年都穿干部服,个别穿西装。

中部、西部地区的苗族男子服饰,目前每遇节日有娱乐活动时,服饰仍保留一些古装遗迹。贵阳市花溪区的朝阳、湖潮等地的男青年,节日参加芦笙舞时,都穿大襟长衫,前束一幅满挑花纹的围腰,包长头巾。安顺地区部分苗族青年,除著大襟长衫,束腰带,缠头巾外,还戴银项圈。威宁部分苗族男服装为麻布长衫,外披毛、麻交织为几何图案的大披肩;另一部分男子衣式为对襟无扣白麻布长衫,披肩及领均精挑花纹为饰,缠白头巾。盘县特区的滑石板等地,节日时,男青年仍穿盛装。赫章、水城、纳雍接壤一带,每逢节日,男青年除穿挑花披肩外,头巾周围还满插锦鸡尾羽。其余各地青年,每逢节日举行娱乐时,有穿干部服的,有穿大襟长衫而包头巾的,遵义一带在长衫之外,有外加坎肩的。老年人穿大襟长衫,包头巾。

饮 食

苗族人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辅以包谷、小米、小麦、红薯、洋芋等杂粮。副食为豆类、瓜类、蔬菜,都为自己栽耘。野菜是从坡上采集而得。日常调味品有辣子、葱、蒜、芜荽、木姜子、木姜花、花椒等。肉食除猪、牛、羊,是自养或在市场上购买外,鸡、鸭、鱼、鸟、禽蛋全是自养或捕获。很少杀牛,以屠猪为普遍,屠猪主要是在至亲往来,节日丧葬,以及祭祀时才吃上。杀鸡鸭也主要是在这些情况下所为,平时是很难吃到的。过去经常食油的人家户极少,只有中等以上人家才能用油炒菜。建国以后,不用油的人家已经不存在了,年终杀猪过年的人家已经不少,赶场天和平常买肉吃的户数比过去多,生活大有改善。

苗族的饮食特点有四:一是重糯食;二是嗜酒;三是喜酸;四是善腌。糯食是苗族主食之一,也是苗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主食,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尤以新媳妇初见翁姑,女婿拜见岳丈。糯米制作的上述礼品是必备的礼物。因此,糯米的用量比例是很大的。是苗族人民的主食烹饪,对粘米普遍采用木甑蒸和鼎罐煮闷熟。多是按米放水,不滤米汤,群众称为“按汤饭”,苗语称“告翁贺”(ghed eb hot),食之既不淡味,又有营养。糯米是先用冷水泡发胀后,过滤放于木甑上蒸熟,再陈放于木盆内而食。粘稻或糯稻,多是舂一次吃一天,常年如此。认为现舂现煮,吃了养人,放久了的米是陈米,吃了不养人。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碓、水碾两种,是很早就使用的工具,每户必备。水碾(有称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几百年历史,据传是外族传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数架水碾,也只有在农忙季节才使用,干旱主要还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笼烘干或日晒干的稻谷放入石臼内,用脚踏碓杆后端,使舂杆起落,利用落下的力来舂米,舂好即筛去糠而得净米。

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汤菜,家家户户都有酸菜、酸汤和酸辣子。苗族的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将收割下来的青菜、白菜、韭菜、萝卜等洗净晒干,切细,调糯米粉、糯米饭或米汤、辣面、盐水等与菜拌匀腌于坛内即成。生食可作劳作午餐的下饭菜,冰雪封冻时节可开汤就食。平时煮新鲜蔬菜或瓜豆,掺与酸菜或酸汤,食后既可健胃生津,又可清火祛热。暑天将酸菜开成清汤或将生酸菜泡以凉井水,是十分可口的解渴饮料。

“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烹饪简便,四季可制。将酸汤兑清水,放入适量食盐,煮沸后将活鲤鱼割取苦胆,放入锅里,煮至鱼鳞翘起为佳(切忌酸汤未煮沸就把鱼放入锅里,这样会产生鱼腥味)即成,食用时肉嫩汤鲜,清香可口。

腌鱼,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 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煮“冻鱼”,在过“苗年”,冻鱼是必不可少的佳肴年菜,祭祖也很重要。烹调不像平时用油煎,而是在锅里先放酸汤煮得滚沸,而后将活鱼剖取苦胆,放进酸汤里煮;有的加入豆腐或黄豆放盐煮。快舀时,放大蒜、葱、辣子面等佐料,熟后,即舀入钵里冷却,便成“冻鱼”,吃来清凉可口,送饭。

腌肉,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酒。苗族人民因而形成了饮酒嗜好之一。大部分农户都能自制酒米曲,自酿甜酒、泡酒和烧酒,但以烧酒最普遍。苗族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苗乡酒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做出独特的贡献。

酒礼酒俗宛如灿烂的山花令人目不暇接。在苗族社会中,酒的用量是很大的,如建新房、过年过节、婚、丧、祭神、敬祖宗等,都要用酒,特别是做重活,放工时餐餐离不开酒。一般成年人饮酒居多,妇女平时虽不饮或少饮,但遇有宾客来到,或者喜庆之日,家中主妇也以酒相敬,客不饮或饮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客人不醉不罢休的心愿。因此,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酿一缸储存待客。从种种用酒活动中,可窥见苗岭山区、苗疆腹地的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禁忌信仰等风土民情。酒礼酒俗生动活泼地反映苗疆腹地古往今来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历史、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酿制的酒中,质量最高要数“重阳酒”为传统的窖酒。其制作很讲究,系用上好的糯米蒸熟作母子发酵成甜酒,另酿制度数最高的头道酒掺入甜酒中去泡,便成酒性纯正,酒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若窖在地里,时间越长,酒性更为纯正,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待亲朋的佳品和桥梁。每逢客至,常用自酿村醪,以飨宾朋。他们感到无酒不成礼仪,菜肴即使丰盛,无酒主人则感到怠慢了客,不成敬意。俗语说:“酒吃人情肉吃味”,重酒不重菜,只要有酒即使只有酸汤菜或一碟辣椒水都行。客人喝口寡酒下肚也是满意而归。酒席间,主人殷勤劝酒,当客人接过酒碗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时,主人便喜笑颜开,热情地跟你攀谈,若客人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豁然不快,总之,来客必有酒待为贵,因而苗族人民创造发明了牛角酒、栏路酒、双脚走路酒、团圆酒、祝颂酒、交怀酒、送别酒等等独特的饮酒礼节。每逢客至主人以米酒和苗歌拦路迎接,为客人唱起敬酒歌,劝客人畅饮拦路酒,以“阻拦”客人进寨的特殊方式隆重迎接客人。拦路酒少则三五道,多则十二道,最后一道设在家门口。门桁架着一张长条木桌一对牛角酒杯悬于左右的枋上,身着盛装的主人双手捧着牛角酒,一一向来客敬酒。客人往往事先被告知,不要用手接牛角,否则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就全部归接杯者了。往往长辈、客人先饮是通常的礼节,交怀对饮,换盏添兴是一般规矩,劝酒时,常引吭高歌助兴,抒发彼此间的感情,或叙述族源、史实、歌唱丰收等等,有呼有应,有领有合,唱一首,对一曲,谁唱输谁就喝上一碗,彻夜不眠,通霄达旦。添兴是一般规矩。劝酒时,常引吭高歌助兴,抒发彼此间的感情,或叙述族源、史实、歌唱丰收等等,有呼有应,有领有合,唱一首,对一曲,谁唱输谁就喝一碗,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别有一番情趣。

主食:苗族的主食有稻谷、包谷、麦、小米、高粱、荞、小豆、薯类等。各地都根据自然条件种植,多数地区以食大米为主,部分地区多食旱粮,少数地区食马铃薯和其他旱粮,很难食到大米。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种植水稻为主,旱粮种植不多;粮食都以稻米为主,极少有单食旱粮的。

黔南、黔西南两自治州和安顺地区,苗族的主食有大米、包谷、麦、荞、小米、甘薯、马铃薯等。

黔北平均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因而这一带苗族的主食,可分为三种情况:

1·住地海拔较低而有水源的,多以大米为主食,兼食包谷、大小麦等。一般都以旱粮掺大米一起蒸食,有的人家还掺甘薯,单食一种粮食的人家不多。

2·海拔较高地区的平地、山谷也种水稻,但面积不大,成熟晚,主要是种包谷、麦、燕麦、荞等,多以包谷为主食,兼食麦、荞、大米,专吃包谷的时间较长。包谷食法是磨如小米粘,簸净,放入木甑蒸片刻,倒于大盆中,洒清水拌匀蒸片刻成块状,倾出捣碎,洒水再蒸。两法在蒸熟时,清香胜过大米饭。荞、麦食法,一般是磨粉蒸作块粑,也有洒上少量清水拌成“疙瘩”而后蒸熟的。

3·海拔在1 700~1 800米以上的地带,不适种水稻,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苗族,终年惟食包谷、荞、燕麦和马铃薯。

黔东北海拔低,土肥水富,苗族多种水稻,也种小量旱粮,多数人家以食大米为主,兼食旱粮。小部分地区因受自然条件限制,以种旱粮为主,也种水稻。

副食:苗族的副食品,分为菜蔬、荤食两类。

菜蔬有瓜、豆、菜、佐料几类。

瓜有南瓜、冬瓜、黄瓜、苦瓜、捧瓜、葫芦瓜、蕉瓜等。

豆有豇豆、扁豆、四季豆、豌豆、棒豆、黄豆、小豆、绿豆等。

菜有白菜、青菜、瓢耳菜、萝卜、胡萝卜、莴笋、莴苣、苤蓝、菜花、油菜、苋菜、天心米、韭菜、水韭菜、芹菜、黄花、魔芋、“广菜”、竹笋等。

佐料有辣椒、火葱、香葱、大蒜、生姜、花椒、芫荽等。

野生食用菜蔬有蕨菜、蘑菇、野笋、木耳、折耳根、野葱(又名苦蒜)、野黄花、水芹菜、椿菜、木姜子。台江、剑河两县南部等高寒地区,苗族采食的野菜多达20余种。

蔬菜除鲜煮食用外,还有加工储藏。综合各地计有酸辣、糟辣、面辣、酸菜、盐酸、酸笋、灰水蕨菜等。这是综合各地的加工方法,不是每处都有原料加工。

酸汤是苗族地区最有特色的,其制法是以淘米水盛于陶缸中,掺进老酸汤的沉淀物为酵母,数日后即成。以之素煮鲜嫩瓜、豆、蔬菜,味鲜可口;如煮鲜鱼另配佐料,味更鲜美。近年有人引进各地开办酸汤鱼餐馆,颇受顾客青睐。

腌菜:历代皆有人做,志乘亦有记载。乾隆《贵州通志》记作“连毛秽一起人饔”,出书稍后的《镇远府志》予以更正说:“通志以为连毛秽俱人饔中则非是。,,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有的人家还做腌菜,但不普遍,分荤、素两种。

黄显加工为豆腐、豆豉、豆芽、血豆腐,魔芋块根加工为魔芋豆腐等,都很普遍。

夏季三伏天时,豇豆、嫩南瓜等切成薄片分别晒干,作冬季料食。还有萝卜、笋、菌等,也晒干作蔬菜淡季食用。

荤食有猪、牛、羊、狗、兔、鸡、鸭、鹅、鱼等。家禽平时可以自宰自食,猪、羊除过年、婚、丧等可杀食外,平时一般都不屠宰自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喜作腌鱼。腌鱼是苗族的特产,制作时将鲤鱼剖腹,去内脏并洗净,渍盐,以甜酒糟置于鱼腹而复合,盛于盘坛中。以后取出蒸食,其味咸、甜略酸,视为珍品。腌鱼,以鲤如上剖腹洗净、渍盐炕干,以后蒸熟而食。

饮料:苗族多数嗜酒,所以每家都会酿制,酒曲亦多自制。自酿有烧酒、甜酒、刺藜滔、泡酒等。

炒面:炒面是海拔较高地区的主食之一,同时也是走亲串戚必不可少的礼物。其制作是将燕麦炒熟透、干、脆,然后舂去麦壳,用石磨磨成粉米,再用细筛筛过即成。

居住环境与建筑形式

苗族历来喜于山川秀丽的河滨或平坝傍水地带为寨,聚族而居。因此一个村寨基本上是一个宗族,但较大的村寨亦有几个宗族聚居的,也有的一个宗族分居几个村寨的。寨子有的十几户,有的几百户,单家独户少见。县境中部、西南部、北部、西北部苗族,多居住在较开阔低平、易垦田畴地带。东南部雷公山麓苗族,多建寨于半山腰,山梁险地,形成立体分布。这是历史上依险反抗民族压迫所造成的遗迹。因为受历代统治者的压迫,迫使迁往高山密林。再是由于苗族迁到内地较晚,坝区已为内地土著民族或先迁来的民族所居,因而不得不在高山上落户。

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美化村寨环境的优良传统,村落周围绿树环绕,形成天然木栅,数人合抱的枫树、青松古柏、四季常青,婷婷如盖。这些不能随便砍伐的“保寨树”,保留着远古的遗风。每个村寨常在寨子的出入要道或寨旁名胜之地,设置一对对造型古朴的长条木凳或石凳,供过往行人小憩或供青年男女游方。有些村寨用条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巷道,使寨子格外整洁朴实。有的在跨溪处,搭长廊式“风雨桥”,桥沿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形同游廊,供人们休憩。接待宾朋常以“风雨桥”为迎送客人的“酒卡”。农家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村寨新近几年盖起新颖的小楼房,增添现代化气息。

农舍建筑艺术是独具匠心的,村民背山面水落寨,依山就势建房,全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而成。民居建筑的形制有平房、曲栏回廊或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清水江畔村寨的房屋,多为“吞口”式平房,常见三间。正中间为堂屋,面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左右间分作前后两半,装修住人或作卧室。但在正中间堂屋隔成前后间时,前半间面壁中开一窗,装几何图形木质窗棱以通光线。堂屋前半间为一家人饮食起居、取暖、待客的活动中心。与汉民族“交错而居”的农户,以此间中心仿照汉俗安灵设位祀祖之场所。有的在此正堂存放历届祭鼓节留作供奉的水牛角;全竹制作的“长命树”坚于正堂屋左中柱边。正堂屋中设火塘,供煮菜烧饭用。火塘的火种终年不许断。堂屋后半间只能住老人,不能住已婚男子和刚生育的媳妇,以免得罪祖先。有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还在住宅两侧建厢房,猪牛圈与厕所。

东南部雷公山麓的苗族住房,多为曲栏回廊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辟为上下两级屋基,下级坚长柱,上级坚短柱,使前半部楼板与后半部地基平行相接,形成吊脚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数是三间正房带一顺屋面而稍低于正屋的吞口偏厦。吊脚楼吊脚的一面,置连接两吊脚柱宽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根弯月形木条连接坐枋,形成靠背式坐椅曲栏杆,称“嘎息”。是一家人小憩或手工劳动朝起暮归或于闲暇在靠椅栏杆上设坐或依着栏杆远眺朝霞暮色,看风雨飘洒山间峡谷,极为惬意场所。走廊多从上层基处起直通堂屋,用细木条镶成齐腰高网状或直条栏杆通廊。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多为三层,一般上层为仓廒,两边或安置纺织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家禽,安碓杵,中层住人。

苗族住宅装修,都是竖装板壁。平房明间大门和曲栏回廊式的吊脚楼、吊脚半边楼的中层大门均为两扇门,次间为一扇门。堂屋大厅的连楹,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认为水牛神通广大,有其守门安然无恙。窗为直灵几何图形木质方格窗。也有靠里安一带槽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梭板;白天将梭板放下或左右拉开,以增空内光线,晚上再关闭。

谷仓多建于离住宅几十米处,均为高脚仓。种摘糯及小米的村寨,多在寨边向阳地带竖两柱,上盖杉树皮,连两柱横架十数层木条的晾禾架,晾糯谷或小米。为防止不慎失火,粮食不致被烧毁,谷仓和禾架立于离寨边较远的安全地方。

建房用工多是互相帮忙,全村协作,只供酒饭,不付酬,这是自古就形成的民风。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