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黛与钗孰美与人生三境

黛与钗孰美与人生三境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3 09:42   浏览 N 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孤独与迷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执着与坚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无论做事,求学还是做人,大抵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记得刚开始打乒乓球时,尽学些花拳绣腿的招式。当时有一长发男生的绝杀真是迷倒众生。他扣过去的球鲜有人能接到,每次扣完球都潇洒的转身甩头发,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耳濡目染,我在每次扣完球后也不自觉的甩头发,可每次都没等我直起身子,那个乒乓球就鬼使神差的反击回来,弄得我狼狈不堪。

当时是一位师姐让我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鼓动我去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比赛。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来当我的拉拉队,谁知上了场,我的手竟不听使唤起来,反应好像也变慢了,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真是太没面子了。沮丧之余我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从此我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乒乓球馆里,争取每一个和“高手”过招的机会,有些球打得特别棒的同学会不太情愿和弱者对阵,故意把球扣得很远,让你不停得去捡球。渐渐地,他们的伎俩不容易施展了,我的球技也有了很大提高,原先不屑和我过招的人都愿意和我打球了。

通过这一件小事,也体现了开始的孤独,坚持的痛苦和最后的快乐。

道者说三境,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里包含着智者的感悟。

初读红楼,最喜黛玉。年岁渐长,也学了些人情世故。常有一些文章,说宝钗美丽贤惠,娶媳妇当然选宝钗而非体弱多病尖酸刻薄的林黛玉了。便颇认同这种说法,认为宝钗比黛玉好。如今读来读去,也算历经沧桑,终究还是喜欢黛玉。黛玉的美在红楼诸女子里无出其右者。

十二金钗,常常会有一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论美丽,当属秦可卿。兼具黛钗之姿。

论才学,当属妙玉。在她眼中,黛钗不过是俗人罢了。

论能力,当属探春。身处闺阁之中却胸怀青云之志。

那么为什么宝黛二人始终傲立群芳,成为历代读者争论的话题。说到底,宝钗代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取向,顾大局,识大体,贤惠温婉。黛玉则占据了以宝玉为代表的所有追求真善美的人们的内心世界。香菱为什么向黛玉学习作诗?这不是舍近求远吗?诗以明志,黛玉和宝钗的作诗的观点是不同的,做人的出发点也是有区别的。宝钗是实用主义者,而黛玉是真正学问家。黛玉的诗发于肺腑,动人心魄。宝钗的诗却是淑女的装饰品,才女的招牌。柳絮词刻意的翻古人的意思博得头筹。宝钗对黛玉说,“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宝钗虚伪,而黛玉真诚;宝钗心冷意狠,而黛玉古道热肠;宝钗惯于做表面文章,黛玉确始终心口合一。宝钗对于金川的死亡冷漠得让人心寒;黛玉却可以和宝玉一起诔祭晴雯。宝钗看起来大方得体,暗地里却心思缜密,比如滴翠厅嫁祸黛玉一节,而人们心目中尖酸刻薄的黛玉却和丫鬟紫鹃建立起姐妹一样的情谊。黛玉对宝玉的爱情是纯洁真挚,来自心底的声音。宝钗的感情则完全服从于政治和平衡的需要。

一个人的青春时代往往最值得怀念,是因为那时的单纯与干净。纷纭尘世,总向往高处的风景,变得世故圆滑虚伪,身心俱疲,也许得到了什么,也许失去了什么。总要发出高处不胜寒的感慨。人至迟暮,勘破红尘,才终于了悟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健康和快乐。于是有了心灵的回归与升华。

人生就是从小孩到成人再到老小孩的过程,也是从单纯到复杂再到单纯的过程。

还有一个佛家的故事,《红楼梦》里还引用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当时充役火头僧惠能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于是继承了五祖的衣钵。可见他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最干净的是心灵的干净,纵世间充满阴霾,心灵的澄澈仍能享受灿烂的阳光。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