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歌舞伎中的变化物

歌舞伎中的变化物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1 10:55   浏览 N 次  

紫阳花在我们这叫做绣球花,一般为粉红或淡紫色,基本没见过蓝色的。据说它还有名字叫“七变化”,看到这名俺想到别处去了------

歌舞伎中有一种舞蹈剧就被称为“七变化”,属于变化物。“变化物指由几个小品舞蹈组成,由一个演员先后扮演几个人物或精灵动物的剧目。现在所保留的舞蹈剧目之中大多数剧目属于这个范畴,比如《保名》、《藤娘》、《鸟羽绘》、《三社祭》、《鹭娘》等。”

关于变化物,我曾找到以下的文字:

元禄十年(1697)十一月,水木辰之助在京都都万太夫座作为从江户带来的礼物表演了《七化狂诗》,曾受到人们好评。据说佐渡岛长五郎于宝永六年(1709)也演过另外的七化舞蹈剧。

据传江户最初是正德元年(1711)十一月在森田座的《红梅百夜车》中榊山助五郎从墙壁的大津绘中突然现身表演七变化,但这个传说是否属实尚不清楚。

其后,从文献记载上看,二世濑川菊之丞、初世中村富十郎、四世岩井半四郎、中村野盐、九世市村羽左卫门、三世濑川菊之丞等人都表演过五变化、七变化等舞蹈。

如前所述,由于男角演员也打入属“女方”演员专利的舞蹈领域,因此舞蹈剧随着音曲的发展也变得十分兴隆。“变化”舞蹈进入宽政时代后尤其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从文化、文政到天保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也呈现出一种世纪末现象。

“变化”舞蹈最初具有表现冤魂的特征,后来这一特征逐渐削弱,舞蹈本身便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同时又增添了快速变装等引人入胜的内容,所以演变成为轻歌舞和舞台表演。舞蹈人数一至数人不等,作为舞剧,其结构也日趋复杂。由于这种舞蹈过去注重枝节上的技巧,导致艺术水平逐渐下降,无不令人感到十分遗憾,但这也是不得已的现象。

文化五年(1808)十一月,三世坂东三津五郎在森田座表演题为《倭假名色七文字》的七变化舞蹈,同年三月向来到江户的三世中村歌右卫门挑战,这种竞演活动结果为化身剧的兴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一大批当时著名的舞蹈名家如五世岩井半四郎、四世中村歌右卫门、七世市川团十郎、三世坂东彦三郎、二世关三十郎等开始对化身戏产生浓厚的兴趣,终于在歌舞伎舞蹈中建立了“变化戏”(化身戏)这一艺术类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变化越发讲究,次数也逐渐增多,不仅有三、五、六、七、九变,甚至还出现了十二变。大南北的快速变装狂言《阿染的七个角色》等作品恐怕就是将“变化舞蹈”应用于“生世话狂言”的典范。

活跃于“变化戏”中的演员,前期以“女方”演员居多,出现了初世中村富十郎、初世中村粂太郎、四世岩井半四郎、初世濑川菊之丞、二世中村野盐、初世中山富三郎等人。后期则以男角演员为多,出现了三世坂东三津五郎、九世市村羽左卫门、三世市川八百藏、二世关三十郎、七世市川团十郎、二世市川九藏(六世团藏)、四世市川小团次以及三世、四世中村歌右卫门和三世中村芝玩等人。

“变化戏”中登场的不仅有人,还有动物、神佛等,以描写当时的街头风俗为其特色。主要作品有《倭假名色七文字》、《七枚续花姿绘》、《四季咏寄三大学》、《月雪花名残文台》、《复新三组盏》、《迟樱手尔叶七字》、《其九绘彩四季樱》、《御名残押绘交张》、《拙笔力七以吕波》、《六歌仙容彩》、《闰兹姿八景》、《深山樱及兼枝振》等。在统一于这些大标题下演出的舞蹈中的每个舞蹈又都相对独立,甚至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比如长歌中的《水仙丹前》、《鹭娘》、《官女》、《汐汲》、《倾城》、《羽根之少女》等作品就很古老,此外还有《越后狮子》、《相模蜒》、《藤娘》、《关三奴》、《浅妻船》、《供奴》、《助六》、《晒女》、《愿人和尚》、《丁稚》、《浦岛》、《业平》、《木贼刈》、《田舍神子》、《若菜摘》、《手习子》等作品。常磐津中的《源太》、《年增》、《驾屋》、《夕月船头》、《卖水》,富本中的《稽古娘》、《乙姬》,清元中的《保名》、《喜撰》、《文屋》、《傀儡师》、《鸟羽绘》、《座头》、《山归》、《玉兔》等均属这类作品。

参考:

1、《歌舞伎入门》

2、http://www.3320.net/blib/c/read/16/7935/7505.htm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