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至“茶语轩”

至“茶语轩”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0 23:49   浏览 N 次  
至“茶语轩”

刚写青海湖时,我很谢谢“茶语轩wandao”替我评论,我不是河北保定人,他删我是正常的,因我说他评别人的文章不公正,作为诗词,不押韵也就算了,但最起码不能前后矛盾....茶道即人道,我 还是要说明我的观点。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不管我国茶业界专家如何定论,我推崇4个音同字不同的静(静、净、境、径)。静为本。茶须静品,心境和缓,宁静安逸,修身养性,“静”为品茶前提。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味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洗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茶道也以静为美。静山之美,静水之美,静夜之美,在静中才能真正感悟流之韵,体会动之美。净为先。泡茶要洁净之水,干净器具,品茶要有洁净环境,更需人有洁净心灵,达到内外融合化一。清茶不完全表示茶之淡,也明示人际的浓淡适中,保持良好情谊。境为美。境为情境、心境。沏茶的过程很有讲究,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套路和悠然神态,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先人们将茶人的身心享受归纳为“怡”,我却叫其境,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所以进入的境界不一。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心田和肺腑的每个角落时,心灵便显得空明,精神得到净化。径为归。归什么?归真,归理。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讲究的是真茶,真水,真人,真理。不仅包括茶的真香、真味,器具的真竹、真木、真陶、真瓷,每一个茶事环节的认真和求真,还包含了对人的真心,敬客的真情,说话的真诚,闲逸的真静。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追求道之真,即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茶道可雅俗共赏,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贵族讲“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之韵”,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间性成佛。道家讲“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受人生。每到各地旅游,参观茶场、品饮购买,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周游各地,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大街小巷都会林立很多极具东方特色的茶楼雅室,茶道已经从文化及传统中走出来,变成一种经济媒介,相信,在文化与经济的共触中,中国茶文化一定会在时空的流转中散发永恒的魅力。 [

-----------------------------------------------------------------------------------------------

“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道由心悟” ,必须用心灵去悟茶道。

这是五月份的一篇日志,因网名“茶语轩”在评论他的同乡的诗大加赞扬,我虽然不懂古诗词,但我知道诗词不能全后矛盾,因他的河北派写了“看破红尘隐山岭,欲盼昔日旧情人”,我就说那篇诗前后矛盾,看破红尘的人,就不应该有五情六欲,因他自称wendao,要我不要那么说别人,我说诗词平仄韵律,不相矛盾才可以,结果他就把我拉黑了。当时我想不通,他都四十好几了,比我爸爸年龄还大,空间互踩,人气那么重要吗?名气那么重要吗?当时不能释怀,就写了这篇文章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