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转载自金门面顾问】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商业分析

【转载自金门面顾问】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商业分析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0 19:26   浏览 N 次  

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市场扫描(2010-03-25 13:23:44)

转载标签:

服装市场

银基

服装批发市场

服装广场

市场扫描

郑州

房产

当郑州这座城市还在睡梦中时,火车站地区的服装市场已经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了,从全省各地以及周边省市拥进这里进货的商户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最早的问候。

服装市场为中原经济增添活力


清晨7点,银基商贸城里就出现一片繁忙景象:所有楼层的过道里都挤满了进货的客商,从高处往下看过道里黑压压一片,有的忙着搬运服装,有的正在给货物打包,在上上下下的电梯里,也挤满了客商和大包小包的货物。银基商贸城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银基每天的人流量在10万人以上,赶上节假日要超过20万人。

服装市场巨大的人流、物流带动了银行、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粗略估计,火车站周围扎堆30多家酒店,几百家餐饮单位,十多家银行,每天几十万人在此采购、仓储、运输、销售、住宿、吃饭。不言而喻,火车站服装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原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介绍,整个火车站地区服装批发市场每天人流量超过20万人。郑州服装商会会长介绍,全市服装业从业人员有30万人,其中,从事批发零售的人员近20万,火车站周围大小有11家服装批发市场,商户1万多户,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服装达5亿件,年成交额超过100亿,可以说郑州服装市场是全国服装市场的晴雨表之一,这里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全国服装市场的价格。

2004年,火车站服装商圈风起云涌,先是银基、世贸、天荣服装城不断升级换代,紧接着恒泰、金城服装广场次第粉墨登场。伴随着服装市场的急剧膨胀,原有的市场格局是否也将发生变化?批发商场及服装经营者又是如何看待面临的竞争?

诱人“钱景”推动市场激情扩张

火车站寸土寸金,无法复制的地理优势让服装市场的商铺热得烫手,当银基商铺每平方米的租金从几十元飙升到几百元还租不到时,那些一直在背后关注的开发商们终于坐立不安了。原有的批发市场争先恐后升级换代,相继推出二期、三期,以往未能分羹的商家更是紧锣密鼓地圈地盖楼,在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中期望赚得盆满钵满。

据了解,世贸商城在去年成功推出一、二期商铺之后,今年又马不停蹄地开发三期工程,时下,三期工程已经封顶,商铺正在招商中;天荣时装城的二期也于8月开始投入使用;近期,锦荣商贸城也拿到60亩土地的使用权,明年锦荣二期工程也将上马。特别是恒泰和金城的服装广场在今年上半年横空出世后,又掀起了新一轮抢夺商铺的热潮。记者咨询了两家售楼部的人后,均被告之只有少量位置相对较偏的商铺,好的商铺在开盘不久便销售一空。

竞争激烈各市场寻找定位

撇开服装市场一片繁荣不说,重新聚焦目前的服装市场现状,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摆在人们的面前:一些规模较小的批发市场并未对河南之外的城市市场形成宽广的辐射力;在经营定位上,市场之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商户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一些商户明显感到竞争的压力大,生意日渐难做。

不仅服装市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市场的发展,来自外界的竞争对手也给服装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潜在威胁。锦荣商贸城总经理王建勋说出了众多同行的忧虑,周口的荷花市场、洛阳的关林市场、安阳的柏庄服装市场、新乡长安温州服装城等省内的区域服装市场纷纷崛起,蚕食了许多原来到郑州进货的县级商户;省外的部分省会城市也逐渐兴起的服装市场,又和郑州争夺了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的部分商户,在这些内忧外患的冲击下,郑州各个市场必须寻找自己的经营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毫不夸张地说,是“钱景”诱人的收益加速了服装商圈的扩张步伐。一些服装市场商铺的出售价格,每平方米已热卖到7万元到8万元之间,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商铺就要上百万元,而商铺出租的价格也涨到了每平方米200元到1000元的天价水平。这么高的房价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呢?恒泰服装广场销售部苏占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位置较好的商铺每平方米的出租价格一般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一间10平方米的商铺一年的租金收益在7万到12万之间,七八年的时间就能收回投资,而余下30年的租金收益则更加诱人。

寻求准确的经营定位,已经成为各个市场经营者的共识。据了解,经过长期市场经营,一些市场已逐步向特色服装经营方向发展,敦睦路服装市场王红军主任说,敦睦路服装经过十年的市场积淀,已经形成了低档服装的批发优势,市场辐射到省内外的县级市场;钱塘衣城总经理丘海泉介绍,钱塘衣城的市场定位基本上以中低档服装批发为主,和天荣、锦荣、乔家门等服装市场定位档次相同,不过在同样的定位中,服装经营的种类又不尽相同,像钱塘衣城就以广州、上海的毛织品以及中档男装批发为主;金城、恒泰服装市场的定位和银基类似,都以中高档服饰为主。

郑州服装批发市场需要抛开关于饱和与否的争论,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发展市场投入更多的关注

几个月前,位于郑州乔家门路与西三马路交会处的郑州世贸商城M区一层产权商铺首批铺源公开,90余间铺位在3个小时之内即告售罄。据说当时300余名投资者彻夜排队抢购商铺,开发商准备的3万余份各种资料也被索要一空。

做为中部地区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郑州世贸商城已经汇集了数千个服装品牌,并有为数众多的省级代理商。M区是世贸商城的4期工程,主体8层,总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在商城的规划中,该区将被划分为童装、休闲装、女装、内衣家居服、羽绒服等多个品类的经营区域,并成为服装交易中心。

商铺的销售火爆似乎又向人们再一次证明了中部地区服装市场的良好趋势,商业地产和批发模式的流通渠道也成了一条使中部地区更快介入全国服装产业和市场链的捷径。不过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对于郑州服装批发市场是否存在饱和隐患的看法和争论,已经甚嚣尘上。

争论

以郑州火站地区为例。

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十几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正在营业的市场建筑面积加起来将近100万平方米,这使得火车站商圈的市场饱和论不断流传。

尤其是一些已经在此间经营多年的老商户,更是对“即将饱和”的市场表示担忧。一位在银基商贸城的服装代理商认为,如此狭小的面积内汇集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服装批发市场,而正在建造的市场也不断涌现,不但几个新市场都承诺以优惠的租金请他去开个门面,而且他自己在银基商贸城的生意也有被分流的趋势,“火车站地区服装批发市场饱和了”。

而一位在市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则表示,随着在建市场的正式运营,供大于求的问题将逐步凸显。他认为批发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商铺开发过热,商铺面积的增长和商户资源的增长、市场空间的增长严重不匹配。

不过另一些观点却与这些声音截然相反。

事实上,由于郑州服装市场起步较早,并且出现了包括银基在内的成规模的市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大。由此,很多人对郑州服装批发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认为它还并没有发展到顶峰。

据说曾有精于投资的浙江人士对火车站商圈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好地段几乎没有闲置铺位,每间旺铺的转让费高达几万元,创下郑州租金和转让费之最。而另一个被认为足以证明郑州服装批发市场远未饱和的佐证,是新落成市场销售的火爆。在郑州平均房价还没有突破3000元关口的时候,火车站服装批发市场的商铺价格已飚升到每平方米数万元以上。两年前,银基商贸城曾推出400间产权40年的商铺,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而如上文提及的世贸商城M区,据了解在此前的规划期中,表示购买意向的商户就已经达到80%以上。

还有些市场经营者利用一些历史悠久的市场来印证郑州服装批发市场不饱和的论点。比如义乌。“义乌是一个县级市,批发市场面积有260万平方米,比郑州所有批发精矿的市场面积总和还要大,定论郑州服装批发市场饱和还时尚早。”银基商贸城一位管理层人士说。

其实也许用义乌这样一个涵盖品类众多的批发市场,来用以证明郑州单一的服装批发市场,还欠缺一定的说服力。不过一位河南行业协会的人士则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全省有服装企业4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生产反哺市场,有生产企业做后盾,市场潜力必然巨大。

借鉴

其实在近段时间以来,中部服装产业欠发达地区对于“市场”似乎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而以建设大型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工程,则是这些地区实施以市场带动产业的基础之一。

几个月前,与河南一界之隔的安徽在合肥举行了首届“安徽服饰第一街纺织服装品牌对接会”,会上,安徽省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梁向与会者描绘了一个具有强大吞吐能力的大型服装市场集群——安徽服饰第一街的远景。

这是一个由合肥市站前路上包括2个在建市场在内的7个服装批发市场所组成的市场集群,“到2008年底,安徽服饰第一街营业总面积将达到38万平方米,经营品牌3500个,到2010力争交易额超过100亿,容纳品牌4000个,达到全省市场25%以上的份额。”叶梁说。

与河南和郑州一样,这个市场集群也存在于各种争论当中,其中重要的一点,即在一条马路的范围内拥有多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是否饱和。

不过也许在安徽看来,让这个市场集群可以充满活力的最关键因素不在于是否饱和,因为与中部地区横向比较,安徽市场的发展还是滞后的,“在中部六省,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市场建设都领先于安徽”;而是在于如何能让这些近在咫尺的批发市场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特点,从而免于同质竞争。

安徽服饰第一街中的安徽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就表示,市场需要另辟径,进行特色经营的模式,“新一代市场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这样的市场不是大而全,而是追求精致化、细分化”。

安徽白马服装城选择进行品牌经营模式,市场一期已经入驻了1000多个品牌和省级代理商;而正在筹建中的浙江商贸城宝业·家纺场和老资格的安徽大市场等,也在依据自身特点进行特色经营,比如安徽大市场做专业的男装、运动服装和鞋;中绿主要经营大众化服装和童装针织类等。

这样看来,也许无论是否真的已经饱和,高调造市并积极转型的安徽都可以为市场基础原就比较雄厚的河南及郑州,提供一些借鉴。

前景

事实上,与安徽大力发展市场的目的相似,由于河南及郑州的服装产业、尤其是品牌发展也相对落后,市场就成为了其提升产业、孵化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了解,郑州有服装企业和加工户数千家,所生产的男裤、女裤等产品大多通过批发市场、特别是火车站商圈输出到全国,每年的交易量近亿条。这使火车站商圈服装批发市场成为了“豫派服装输出平台”。在银基商贸城中,很多郑州女裤品牌都设有配货中心,而另一家大型市场锦荣商贸城则可以说是本地服装品牌的主要集散地。

而郑州看到了服装批发市场背后的产业链,利用市场林立的商贸优势,正在着手建设占地600亩的服装工业园区,进一步打造“郑州女裤之都”。

可以说郑州服装批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地服装品牌名气大增。

肩负着这样的使命,使郑州服装批发市场需要抛开关于饱和与否的争论,而对于如何更好的发展市场投入更多的关注。

其实在郑州的商业规划中,火车站地区被明确规划为“银基服装交易园区”。这个南起陇海路,沿乔家门、敦睦路,北至正兴街的区域,被计划重点发展服装及小商品市场。不过这个制定于2003年的商业规划如今看来不但过于笼统,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十余家市场产权分散、重复建设、定位雷同等若干已经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火车站服装商圈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关键看能否细分市场。”在郑州火车站商圈市场做管理工作多年的郅晓凯说。在他看来,如果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引入面辅料、纽扣接连等相关市场,那么现有的服装批发市场规模就应该不算过大了。

不过随着郑州服装商贸和服装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望得到政策上的帮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在题为《郑州化纤女裤全国销量第一“豫派服装”惊艳中国》的报道上批示:“应趋势而上,打响郑州服装业的品牌”,这无疑为河南服装商贸和品牌提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转型

事实上,一些郑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对于如何在高密度的市场结构中保持生存和发展,已经有所意识。

首先寻找准确的经营定位,已经成为各个市场经营者的共识。经过长期市场经营运作实践,一些市场已逐步向特色服装经营方向发展。银基商贸城以经营中高档服饰为主;敦睦路服装批发市场形成低档服装的批发优势,市场辐射到省内外的县级市场;钱塘衣城以广州、上海的毛织品以及中档男装批发为主;而金城服饰广场和恒泰服饰广场两家的定位与银基类似,金城服饰广场定位以品牌服装批发经营为主;恒泰服饰广场的定位则是大型童装批发市场。

而在此之后,郑州的批发市场正处于向商城式市场转化的过渡阶段,越来越多的批发市场进行了改造,当市场的商务化意识被唤醒后,一场以商务转型为主题的升级战正在打响。

服装市场升级改造被认为是其保持商业活力的根本手段,世贸商城M区就是市场升级的产品。准备向商务化经营模式转型的世贸商城将这个30层、100米高的商务型市场定位为服装经营“大户”,其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商务平台,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经营、展示、洽谈、办公、会议于一体,成为郑州火车站地区的地标式建筑之一。

金城服饰广场也把原来十几平方米的店铺升级为70多平方米,吸引了一批大商户进入,成为郑州火车站地区较大的羊毛衫和西服批发基地。参与市场开发的公司表示,批发市场升级就是不断提高软硬件功能,想方设法吸引服装批发市场中的大户。

此外,天隆服装城和锦荣商贸城等市场,也已经把升级改造提上日程。

“随着服装市场不断地改造升级,市场功能逐渐齐全,产业链日益延伸,火车站服装商圈由最初单一的服装批发发展成现在包括品牌推广、信息发布、新产品展示和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全国知名的综合性服装集散地。”在平价郑州服装批发市场的升级时,郑州市工商联服装商会常务副会长李付伟说。

其实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市场商圈已经成为中部重要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而向商务化升级迈出的步伐,或将成为可能已经趋近饱和的郑州服装批发市场再次发展的契机。

目前,火车站地区已有大大小小的服装批发市场13家。

超速扩容,是福是祸?

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在岁末年初之际,又成业界瞩目焦点——2005年12月中旬,锦荣商贸城的开发商河南豫发置业有限公司以超出评估价500多万元的高价竞得郑州十五中13亩土地。当月28日,该公司打着商铺“只租不售”的大旗,推出200多间尚是“画饼”的商铺,两个小时内就被抢租一空,成为该商圈“招商难”大环境中的一个奇迹。

2005年12月30日,银基商贸城向外扩张走出实质性一步——银基商贸城商丘店正式开门纳客。从事服装批发业的银基商贸城玩起了百货零售。

这只是最近的两个例子。其实2005年以来,该商圈的“扩容运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一是新商场加入。4万多平方米的恒泰服饰广场、3万多平方米的金城服饰广场去年五一开业。二是老商场上马新工程。世贸商城三期、天荣时装城二期已经投放市场,天隆服装城正在升级改造。锦荣商贸城除了竞得郑州十五中的土地外,还收购了与自己相邻的另一占地20多亩的服装批发市场,总占地面积已超过115亩,一跃成为目前郑州占地面积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世贸商城手中还握有一个占地30多亩的项目,正准备择机开建。截至目前,火车站地区已有大大小小的服装批发市场13家。

该商圈2005年新投放和2006年拟投放的商铺总面积已经超过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银基商贸城。

每个商圈最宝贵的财富是商户。2005年以来,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商铺数量几乎成倍增长,商户数量却只是一直缓慢爬升。

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如此超速扩容,究竟是福是祸?该商圈到底有多大能量?服装行业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的分食者?一时成为业界议论的热点。

总量饱和,谁将挨饿?

“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商铺总量已经饱和。”采访中,不断有业内人士下这样的论断。

郑州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再加上天赐的地理位置,最终成就了其“全国四大服装集散地”之一的地位。

看到银基商贸城日进斗金,各路资本大鳄便选择此处作为逐利的竞技舞台,短短几年间,共有13家服装批发市场在此驻扎。看到做服装批发赚钱,外地的、本地的、其他行业的人纷纷来做服装批发。持续高涨的租金反过来又诱惑新的资本搏击该市场。

锦荣商贸城总经理徐国珠在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已摸爬滚打了10多年。依他的经验,该商圈每年新进入的商户在10%~15%,同时该商圈每年会自然淘汰掉10%左右实力不济的商户,两者相抵,该商圈每年商户的实际新增量仅为5%左右。

这新增的5%左右的商户,如何能填满二三十万平方米待租的新增商铺?

实际上,这个商圈有不少商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商难”现象。有些商场很多铺位都贴着“招租”二字。据业内人士测算,该商圈有的商场里商铺空置率高达20%甚至更高。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商圈某商场曾经年收租金2亿多元,现在却降到1亿多元。因为竞争激烈,商户流动加剧,商铺租金明涨暗降。

“每年新增商户有限,但商铺却放量供应,商铺数量的饱和,对每个商场都是考验,大部分商场都有不同程度存在‘饿肚子’的风险。”徐国珠称。但这种“饱和”有它特有的相对性,在竞争残酷的今天,定位是否准确、操作是否得当、理念是否超前并切合实际,也在考验市场经营者的“功力”。

“这个商圈不应该停留在量的扩充上,而应该着力促进质变——细分市场并牢牢占有市场,合力扩大整个商圈的辐射半径。”银基商贸城宣传总监刘宗瑞称。

“新兴市场无法在中高端服装领域同银基商贸城抗衡,只有争当中低端市场的领军人物。”刘宗瑞称。

也许是洞察了这些危机,银基商贸城在继续强化自身在该商圈的影响力之外,迈出了向省内其他城市扩张以寻找新奶酪的步伐——2005年12月30日,银基商贸城携500个品牌,在商丘开出一家1万多平方米的零售商场。

“一旦经营模式确定,扩张会很快提速。”省内知名经济学者史璞称。但批发商冒险涉足零售、总代理介入终端销售这种模式当中显而易见的弊病,也让银基商贸城的扩张之路充满变数。

资本蜂拥,信心哪来?

虽然都在感叹生意难做,但各路资本仍然不断地拥向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究竟是谁给了他们信心?

按业内人士分析,有三大利好因素——首先是迎合政府的产业政策。《郑州市重点工业行业2004至2008年发展规划纲要》中称,纺织服装业被列为今后五年郑州市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将南起陇海路,北至正兴街的火车站区域规划为服装交易园区。这意味着从政府层面而言,会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支持该产业发展。

其次,豫派服装产业迅速崛起。虽然豫派服装目前在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商圈仍然只是“配角”,但其前景不可估量。以梦舒雅、娅丽达为代表的郑州女裤,已占领全国化纤女裤行业的半壁江山,以渡森等为代表的男裤、以超达等为代表的女装,均在迅速崛起。

豫派服装伴随着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商圈的成长而成长,反过来,它还将反哺该商圈。同时,豫派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必然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集产品展示、商品贸易、信息交流、品牌孵化、物流配送、渠道营销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平台。再者,郑州商贸物流业商机无限。

目前的郑州火车站服装商圈无论规模还是年交易额都在全国位居前列,辐射北至沈阳、南至武汉、西至乌鲁木齐、东至江苏大部的大半个中国。

服装批发市场作为服装销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凭借自身强大的辐射能力,将会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利好因素,会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该商圈诸多批发商场“饿肚子”的风险?也许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行业观察:郑州银基商贸城发展历程

(2010-03-25 13:20:53)转载标签:

郑州银基商贸城

服装专业市场

王文超

房产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场如火如荼的“中原商战”,拉开了郑州建设现代化商贸城的序幕。

1993年12月31日,应原河南省委书记、现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之邀,香港盛鸿投资有限公司挺进中原,决定斥资兴建一座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服装专业市场----郑州银基商贸城,助推郑州商贸城建设。

从理论上来看,郑州并不具备建设大型服装专业市场的先天条件。因为河南乃至周边地区服装加工业十分薄弱,没有相应的服装加工基地作支撑。因此,不少经济专家当时断言:郑州银基商贸城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死无疑!

也许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束缚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手脚。但银基人看到的却是一个绝佳的诱人商机:“衣食住行” 衣为先,中西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单单一个河南,人口已近一亿,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已从最原始的基本需求上升为一种审美需求。这一消费需求的巨变,更进一步加强了中西部服装消费对东部服装“进口”的依赖性。作为全国三大经济带中部的支撑点和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郑州具有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既可大大缩短服装的产销距差,免除顾客打货的长途奔波之劳,又能有效地缩短服装的产销时差,适应市场多变、快变的需求。

32万平方米的大商场,规模之大,投资之大,前所未有,怎样才能做到迅速启动市场并规避市场风险呢?银基人制定了“边开发、边巩固、边培育、边发展,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稳定发展一块”的滚动开发战略。在如日中天的中原商战大背景下,银基为什么没有选择被社会各界一致看好的零售商业,而是制定出了“以服装批发为主,带动零售”的经营战略呢?

“大郑州,大市场,大流通。”透过“商战” 的弥漫硝烟,银基决策者敏锐洞悉到:郑州人口有限,消费能力有限,郑州零售商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郑州的商业一定要从“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上大做文章,一定要构建一种“大进大出” 的新商业模式。郑州要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仅仅是拥有零售市场,而没有自己的有影响力、辐射力的经济区是不会成立的!

敢为天下先 搭建生金台

“银基” 的店名兴许多了几分功利的含义——用银子搭建一个会生金子的平台。司马迁在《史记o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商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利”,如果失去了利,“商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双赢与多赢是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必须遵循的经营法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业成功的基本保障。
1994年6月8日,在“全心全意为商户,让商户赚取更多金钱” 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导下,郑州银基商贸城项目正式启动。
1994年9月18日,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郑州银基临建一期市场开业。1995

年9月18日,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郑州银基临建二期市场开业。一间12平方米的商铺,转租价竟高出原始租金的数倍,转让价格更是惊人:一间商铺三年使用权的转让价高达30多万元。

临建市场的运作,不仅使银基人更加坚信“走专业化经营之路,才能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也创造了炙手可热的市场先机,为郑州银基商贸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把郑州银基商贸城建设成“全国一级服装专业市场”,银基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不惜斥巨资打造“楼宇式批发” 新模式。1995年5月1日,在世人的一片质疑声中,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郑州银基一期商场破土动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原地区的服装市场不仅经营场所简陋,并且主要是从沿海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零星进货,在服装流通流域中扮演着“二传手”甚至是“三传手”的角色。如果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郑州银基商贸城无疑只能是其它批发市场的附属物,其结果只能是服装价格高居不下,肯定会严重制约郑州银基商贸城的良性发展。

为了彻底扭转中原服装市场的被动局面,银基迈出了中原招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步:董事会成员亲率招商团远赴温州,“走出去,请进来,引厂进店”。面对“楼宇式批发” 这一新生事物,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温州服装厂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短短的半个月时间,200多家服装厂家与银基签订了进店经营的协议。1995年12月18日,200多名温州服装巨子在温州服装商会副会长王鸣卡的带领下,包专机飞抵郑州,位于郑州银基一期商场正、负一楼的温州服装大世界也于当日开始试营业。在温州厂商集体入驻郑州银基一期商场“羊群效应”的带动下,1996年10月8日,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一期商场刚刚落成,短短一周之内就被来自武汉、石狮、常熟、广州等地蜂拥而至的厂商抢租一空,迅即开业迎宾。诸多商家因迟来一步,只能望之兴叹。一期商场商铺空前紧张,排队等待求租的商家达到300多家。

如果说一期商场的开发拉开了郑州银基商贸城建设全国一级服装专业市场的序幕,那么二期商场的开发,就是郑州银基“大市场、大批发、大流通”市场格局的形成史。

商业倒闭年 一帆独前行

1998年,对于郑州来说,无疑是噩耗频传的一年。“亚细亚”日落西山, “郑百文”股市折戟……在“商战” 的背影中,郑州显得是那样的尴尬。偌大的地球,在数字时代已经被叫做“地球村”的时候,大连在主打城市品牌,以“海尔、青啤、双星” 等五朵金花为名片的青岛更注重企业品牌,给自己命名叫做“商城”的郑州,为什么却打造不出自己的“商业品牌”?

在一声声质疑与哀痛声中,郑州这座曾以“商城”自居和“商战”自豪的城市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重心。自此,“郑州商贸城建设”这个口号,很少有人再提及。

在饱受亚洲经济危机冲击、整个零售商业一片萧条的大背景下,香港中银集团考察后毅然决定向银基放贷4000万美金,用于郑州银基二期商场的开发,以满足广大商家早日入驻郑州银基商贸城经营的夙愿。1998年2月28日,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的郑州银基二期商场破土动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处在火车站闹市区近7万平方米的二期商场,从建设到招商再到开业,只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1998年11月18日,郑州银基二期商场全面开业,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开业,当年收益。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就是财富。在二期商场的开发中,银基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银基特色的战略方针----“对内改良,对外嫁接”:逐步淘汰市场内的经营能力不强、经营观念落后的商户以及不适合在中西部地区销售的服装产品,采取种种得力措施把服装厂商、总经销、总代理等以及适销对路的产品请进市场,进一步提高郑州银基商贸城的综合竞争力。

自1998年以来,银基无数次带领商户南来北往出现在武汉、虎门、杭州、宁波、深圳、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开展商户与厂家之间的“嫁接”工作。超前服务的意识,真诚干事的作风,郑州银基商贸城变成了服装厂家抢占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短短的两年时间,郑州银基商贸城内80%的商户都成为了众多服装品牌的区域总经销、总代理等;郑州银基商贸城已占到中原服装批发量的70%以上,中原服装零售量的80%以上。

在商户与厂家之间开展“嫁接”的同时,银基还成立了市场拓展部积极开展二、三级市场的“嫁接”工作,也就是在总经销、总代理与二、三级分销商之间开展“嫁接”工作。正因为此,入驻郑州银基商贸城的品牌服装在中原大地上才落地生了根、遍地开了花。也正因为此,诸多服装厂家不约而同打出了“非在郑州银基商贸城拥有店铺者免谈区域代理权”的“霸王”条款。

紧紧围绕“人口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做文章,大力构建和推广“沿海服装中西部地区销售”的运作模式,银基彻底改变了处于市场劣势的被动局面,并把市场劣势转化成了市场的最大优势。

品牌新时代 物流方为王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面对消费者更加注重服装品牌、注重购物环境的消费变化,2001年2月23日,银基不惜拆掉生意异常火爆的临建市场,投资6亿元开发三期商场。短短的6个多月,2001年9月18日,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的郑州银基三期商场隆重开业。又是一个当年开发,当年开业,当年受益。银基速度,再次令世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新世纪,新银基。郑州银基商贸城的新形象不仅表现在三期商场卖场环境的装修档次之高档、规划布局之合理、配套设施之完备上,更表现在银基在选择商户、经营管理上与国际的接轨,一切按照国际化的游戏规则来运作市场:银基将三期商场三楼以下仍定位于中低档服装为主,四楼以上定位于高档服装专营区,以填补银基商贸城高档服装的“空白”。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品牌制胜的时代,也是一个网络制胜的时代,更将是一个物流制胜的时代。为了指导商户紧紧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在三期商场开发之初,银基就郑重其事地把“以批发为主,带动零售”的经营战略调整为“以网络营销为龙头,以批发为主导,带动零售”,以实现市场平稳过渡到“以物流配送为主,以批发为辅,带动零售” 的经营战略上去。

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理念,必然会吸引一大批名优服装企业的瞩目。2001年10月中旬,作为温州市政府特别邀请的全国30家嘉宾之一,银基董事会成员率领300多名商户精英组成庞大的团队参加第五届温州商品交易会,在温州乃至整个浙江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本次温交会上,法派、百先得、皮特o丹顿、功针等一大批温州知名品牌男装与银基签订了“强强联合,携手双赢”的合作协议,集体进驻郑州银基三期四楼精品男装广场。2001年11月中旬,受上海品牌女装企业巨子之邀,银基董事会又亲率大军南下上海进行“对外嫁接”工作,迪贝丝、紫澜门、罗德斯兰、紫谷等一大批上海知名品牌女装与银基达成“豫沪合作,共谋中原”的合作协议,集体进驻郑州银基三期五楼精品女装广场。

自1993年底问鼎中原,经过临建市场、一期商场、二期商场、三期商场的良性滚动发展,截止到2003年,短短的10年时间,郑州银基商贸城一跃而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精英约6000家,安排就业人数多达3万多人,与全国数万个服装厂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内汇聚的各类服装品牌多达上万个,市场辐射20多个省区,日均客流量20万人次以上,年上缴税费超亿元,年成交量超百亿元。

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的商户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怀揣相同的理想,带着从他们祖先那里秉承的文化基因和自身所固有的商业特点,汇聚在“银基”这座商业大舞台上,同唱一首歌,既为银基的终极目标“垄断中原,辐射大西北,影响全中国”进行着兢兢业业的经营实践,也悠然享受着银基独有的魅力回赠与无尽滋养:自郑州银基商贸城诞生以来,在这座“生金大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商业新名片 光耀大中原

2003年,不仅对于银基,而且对于郑州乃至整个河南商界来说,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

2003年伊始,受广东省惠东县四大班子再三盛意邀请,河南银基挺进广东以帮助该县早日实现“商贸强县” 的夙愿。

惠东是惠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的后方制造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服装、鞋业加工业基地。惠东境内有服装生产加工企业2000多家,鞋革生产加工企业3000多家,服装年产量约30亿元人民币,鞋业年产量约6亿双、120亿元人民币。然而惠东缺乏一个像郑州银基商贸城这样的物流大平台,当地的服装、鞋业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当地政府迫切希望能引入银基商业模式,以此拉动地方经济的腾飞。

这对于素来常以别人为榜样的河南来说,无疑又是一件破天荒的盛事。河南的主流媒体之所以津津乐道银基的这次创举,是因为河南的企业终于也可以给别人做榜样了,并且榜样的居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经历了“商战”洗礼和启迪的中原人,在长久的茫然中突然惊奇地发现:郑州银基商贸城,这个当年在“商战”末期诞生的不起眼的幼苗,悄然间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正以自己独显的个性魅力,为“商城”的名讳增添着缕缕光辉。

令人更没有想到的是,郑州银基商贸城的崛起,不仅彻底改变了郑州火车站这一窗口地区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催化了中国三大服装集散地之一的诞生,进一步提升并巩固了郑州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形象和地位,并且带动了河南服装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河南的服装加工企业现已突破5000家,郑州女裤现已成为中国女裤的霸主,占据着中国女裤业的半壁河山,郑州男裤也已跻身全国六大生产基地之一。

在积极研讨“银基现象”的过程中,郑州商业的出路在世人的脑海中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大郑州,大市场,大流通,郑州的商业,也许正如郑州人的观念一样,走出历史樊笼,走出这座古老的“商城”,前面定是一片艳阳天。不做盲目的自大,除却无谓的躁动,立足于郑州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培植独特的商业个性,树立信义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到与商家患难与共,银基之路,正是郑州商业的未来之路。

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在颁布《郑州市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的现代物流发展思路。这正是对银基提出的“大市场、大批发、大流通”发展思路的一种认可与升华。也正因为此,郑州银基商贸城所在的区域被郑州市政府命名为银基服装交易园区,这是 2020年以前郑州市重点发展和扶持的15家商品交易园区中唯一的“以企业字号”命名的交易园区。

“商贸流通业带动服装加工业迅猛发展”这一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河南省及郑州市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2005年5月,河南省委书记徐书记做出了重要批示:“趋势而上,打响郑州服装业的品牌”。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等领导均作出过重要批示。

2006年,郑州市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了要“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的奋斗目标。

2007年12月,中新社河南分社内参刊发了《河南建设商贸大省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以“银基”为龙头推动河南商贸大省的建设》的文章,郑州市市委书记王文超欣然作了重要批示:“建议很好。可请专人策划一下,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论证后实施,为打造现代化商贸城奠定基础。”

1993--2008,在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十五年内,银基人用自己的睿智和汗水,为社会、为人民递交了一份足可令自己深感欣慰的答卷,而社会和人民也向银基回馈了他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