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永远的回忆

永远的回忆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0 10:22   浏览 N 次  

永远的回忆

每当到城隍庙(上海人对豫园商城的习惯称呼)时,我总要想起一个人,她就是市六女中的邵仪华。

1968年春季,我到上海市革委会政宣组办事(那是我在1967年至1968年期间经常去的地方),那位中年女干部告诉我,全市要组织一批毕业生到太仓洪泾大队办学习班,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

我的同龄人都知道,太仓县沙溪公社洪泾大队有个顾阿桃老妈妈,原来是个普通的农民,后来不但可以背诵很多条毛主席语录,而且能够运用到生产、生活、文革运动的各个方面,一瞬间就成为受人崇拜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的榜样。

能够到顾阿桃那里参加学习班,是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种荣誉。于是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到洪泾大队参加学习班。

就在这个学习班上我认识了邵仪华和她的同学及朋友们,还有上海师大的大学生徐峰。学习班的主要内容是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听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要到上海招收兵团战士。

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地方,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几乎人人都表示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那时的口号是“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哪里艰苦哪安家。”就在那里我们都表示要带头上山下乡,一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

学习班结束时,大家相互留下了通讯地址,以便回上海后继续保持联系。邵仪华等几位同学在我的通讯薄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电话号码。这页通讯录保留至今,依然非常清晰,上面写有“市六中学邵仪华283059方浜中路六十三弄六号28035(学)”等内容,当然还有师大徐峰、光明中学顾忠浩、鲁迅中学王干年的通讯内容(见扫描件)。

(邵仪华等人的通讯录扫描件)

回上海后,大家在光明中学进行过一次聚会,拍了一张合影,从服装看应该是夏天(见照片1)

(照片1 1968年夏与邵仪华等在光明中学合影)

照片中前排左一者是邵仪华,中排中间的是顾忠浩,笔者站在后排右角。其余的名字都记不清了。

没过多长时间,上山下乡运动正式启动,首先动员的去向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尽管“一颗红心”可以有“两种准备”,我在交大附中报名要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没有食言,是我选择到黑龙江去的原因之一。

她们也在各自学校报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了。照片上面的同学是否全部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了,就不清楚了。那时不同的区(县)不同的学校分配到不同的农场。我随虹口区到了虎林地区的八五四农场,她们随黄浦区到了讷河地区的查哈阳(?)农场。两者虽在同一个省,铁路线却相隔1000多公里。

许多学生穿上了兵团的服装后都觉得非常兴奋非常自豪,纷纷拍照留念。邵仪华也拍过这样的照片并送给我一张(见照片2)。

(照片2 邵仪华穿着新的兵团战士服装拍的照片)

顾忠浩以及另一位同学也送过照片,和邵仪华的照片有所不同。顾忠浩照片是北方的冬装,一股豪气。不过兵团战士并没有发过羊皮大衣,估计是别人送的或借的(见照片3)。

(照片3 顾忠浩穿着兵团战士冬装拍的照片)

另一位同学(照片1中排左二者)的照片是1969年在天安门广场拍的(见照片4)。 (照片4 另一位同学1969年4月在天安门广场拍的照片)

1968年我们就各奔东西了,1969年拍的照片,怎么给我的呢?

约于1973年4月初,我到呼玛去了一次,中途到他们的农场看望了邵仪华和她的同学、朋友们,估计是那时赠送照片作为留念的。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1979年返城后的最初的10多年里,大家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家庭、生活,知青之间交往较少。每当我去城隍庙时,知道她家就在附近,但想不起确切的地址。

今年初,我静心在家整理各种老资料、老照片,发现了1968年的通讯录,才知道确切的地址。3月的一天下午,我按地址找到了方浜中路,这条“上海老街”东西两端都建有牌楼,街名是汪道涵先生的手迹(见照片5)。 (照片5 方浜中路东端“上海老街”的门楼)

她家的弄堂靠近东端(见照片6)(照片6 这就是“方浜中路六十三弄”)

那天弄堂里正在施工,堆了很多水泥黄沙,进出要走旁边“名医堂”药房的门(见照片7)。 (照片7 弄堂毗邻“名医堂”)

弄堂深约4、50米,有好几个门号(见照片8)。

(照片8 左边这扇门就是

上一篇:11.30 下一篇:泣红颜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