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一名经济学家的自白

一名经济学家的自白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0 06:05   浏览 N 次  

周年纪念日往往是反思的时刻,随着信贷危机三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我一直在反思: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哪些地方做错了?当然,我自己犯下的错误,只有我本人会特别感兴趣。不过,我的这些错误,恐怕在经济学家中颇具代表性。

为了减轻对自己的打击,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哪些地方没出错。我依然认为,政府干涉往往都很拙劣;我依然认为,市场通常能够为经济问题提供出色的解决办法;我也依然认为,面对激励措施,人们往往会做出理性反应。或许我的这些想法都不对,但这并不是因为银行危机证明了它们是错误的。

银行体系几近崩溃的事实,证明政府是不可或缺的——不过,是不可或缺的傻瓜。各种干预措施都是东拼西凑的产物,成本高得离谱,对于防范未来危机而言为时太晚,也不太适合。但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所有政府干预措施,都是由对实际状况了解有限的人设计的,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也难免要在公众利益、信息不充分的选民条件反射式的偏见、和一些强大的游说者之间做出妥协。政府做了一些事情,而不是无所作为,这仍让我深怀感激。

至于市场的有效性,当然还没有遭受严重质疑。英国政府曾经拥有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英国石油(BP)的大部分股权、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整个电力行业、天然气行业以及劳斯莱斯(Rolls-Royce)。此次危机中没有任何情况表明,必须尽快将这些企业重新收归国有。但就连刚入门的经济学学生也会告诉你,市场原则的反例是存在的,而过去5年间金融体系的状况,就为这张清单添加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对于理性的笃信,或许看上去最不切实际,但触发危机众多要素的并不是非理性行为,而是对不正当激励因素的理性反应。有太多人能够这样下注:“正面,赢的是我。反面,输的是整个金融体系。”

行为经济学提供了与之相抵的观点,这是一种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有那么个年轻人,14岁时觉得父亲就是个白痴,后来惊奇地发现老家伙在仅仅几年的时间里长进迅速。和这个年轻人一样,我现在看待行为经济学的态度要比以往更为严肃。但这倒不是因为此次危机有力地证明了这门学科的合理性。于危机之初发表、近来受到追捧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说的是心理怪癖使得人们容易落入掠夺性放贷行为的陷阱,却没有涉及类似债务抵押债券的债务抵押债券(CDOs of CDOs)这种过度杠杆化、十分危险的金融产品。

不错,这场危机让行为经济学家罗伯特o希勒(Robert Shiller)又多了一项成就。希勒教授准确指出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几年之后又觉察到了房地产泡沫。这是令人惊叹的成就,在这两次事件中,许多经济学家对他的言论都十分重视。但真正的谜题,并不在于这两个泡沫存在与否,而是为何第一个泡沫破灭时影响甚微,而第二个泡沫破灭时金融业血流成河。

这场危机同样证明了拉古拉姆o瑞占(Raghuram Rajan)的眼光。这位学识出众、但绝对正统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2005年便提醒人们注意高涨的房价和投资基金公司的不正当激励因素,并警告称,风险管理工具或许会导致大灾难爆发的机率上升。这里不存在讨巧的心理学手段:瑞占教授不过是仔细观察了最基本的激励因素都有哪些,它们又将指向何处。

同样,我的同事吉莲o邰蒂(Gillian Tett)也有所作为,因为她提出了一些简单却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衍生品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它们本该实现什么目标?它们究竟是如何运转的?想要发现预警信号,需要的不是什么有关理性行为之可能性或市场优点的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而是探究细节的好奇心,想知道在金融体系的外衣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以为细节不那么重要。原则上讲,衍生品听起来挺靠谱,而我只须了解这些就足矣。对于银行,我几乎没发表过什么幼稚的评论,但这只是因为我本来就很少对银行发表评论。我对这个问题不够关注。

这是经济学家们容易犯的错误。最早一本、也最受欢迎的通俗经济读物《买房子还是买股票》(The Armchair Economist)是这样打广告的:这本小册子里的文章,告诉你坐在扶手椅中的经济学家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分析深刻。我们这些经济学家就喜欢思考诸如“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卖那么贵”之类的问题,在这种话题上,我们有很多既正确、又有违直觉的东西可说。但坐在扶手椅中显然排除了一种调查角度:那就是去询问电影院的经营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批评经济学的人常常犯下同样的错误。最近我与心理学家、社会评论员奥利弗o詹姆斯(Oliver James)进行了一场辩论。他宣称,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精神中一些值得赞许的特质,使他们免遭银行业危机的冲击。怎么说呢,或许可以这么解释;但另一种可能性是:瑞典人已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尽管他们具有值得赞许的心理特质),对那种场面记忆犹新。(换一个例子来说,你的同事小口地喝水,并不是因为他有着苦修者的特质,而是因为宿醉未醒。)

不过,或许这么说不公平。毕竟,研究银行业危机史不是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而应该是经济学家的事情。相信人们会对激励因素做出反应没什么不对,但经济学家们还应该问一问:这都是些什么样的激励因素?

因此,我会努力听取自己的建议。有时我开玩笑说,虽然在信贷危机开始时我对银行业一无所知,但话说回来,银行的管理者们同样对此一无所知。人们总是会被这个笑话逗乐。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那么可笑。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蒂姆o哈福德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