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与火山爆发
luyued 发布于 2011-06-20 05:14 浏览 N 次概述
火山
在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而喷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冷却后就形成了火山。火山活动常常伴随有地震活动。
火山是一个地质概念,是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的丘或山。火山喷出口是一条由地球上地幔或岩石圈到地表的管道,大部分物质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有些被大气携带到高处而扩散到几百或几千公里外的地方。 现代火山喷发,一方面可造福于人类,为人类提供沃土、空气、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另一方面,又常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熔岩流、火山碎屑流以及与火山喷发相伴生的火山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均可造成巨大的灾害,甚至带来长期的灾害后果,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导致大区域性的灾荒。
火山并非是喷出“火”的山,它喷出的是一种高温粘稠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岩浆。火山爆发时景象异常壮观。平时,死死被地包在地壳里岩浆,由于其温度极高,又承受着地壳的巨大压力,所以一遇地壳较薄的地方或有裂隙,岩浆就猛烈地冲出地面。
当火山爆发时,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石块飞腾翻滚,炽热无比的岩浆像条条凶残无比的火龙,从地下喷涌而出,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霎时间,方圆几十里都被笼罩在一片浓烟迷雾之中。有时候,由于火山爆发,还能使平地顷刻间矗立起一座高高的大山,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和科托帕克希山就是这样形成的;有时候,又能在瞬间吞掉整个村庄和城镇。
火山的形成是地表下面,越深的地方,温度就越高,大约在20英里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时,就会膨胀而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这种被高温熔化的物质便会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当熔岩槽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便向外爆发而形成一座火山。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分为若干个大板块,各板块间存在相对运动:一是扩张,一是隐没。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岩浆老是想逃出去。平时,地底下的岩浆被地壳紧紧包住,遇到地壳结合得比较脆弱的地方,岩浆就冲出地面,造成火山喷发。火山活动多发生在板块交接的地方或其附近。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地球上有以下几个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分布着300多座活火山,约占全球总数的60%;亚欧大陆南部火山带,有10余座活火山;东非裂谷带等。各大洋还有海底火山。
中国火山分布
中国火山分布
中国的火山地质景观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区、内蒙古高原、华北山地、长江下游、闽浙沿海、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滇西等地。全国现有火山1060座。仅东北地区就有火山45处,800多座。其中绝大部分为死火山,只有少数近期有活动,活火山只有7处。火山分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
(1)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火山
东北地区濒临环太平洋火山带,第三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岩浆活动。区内火山数量之多,熔岩规模之大,火山景观之典型,均居全国首位。它们主要出现于东北平原的外围,其中有的是近200多年前才喷发形成,火山及熔岩地貌保存极佳,被称为“火山博物馆”。东北地区火山共有5个新生代火山带,11个火山群。5个火山带是:①密山—敦化火山带,包括东宁—长白火山带、依兰—舒兰火山带;②兴安火山带:包括大兴安岭火山带、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火山带;③小兴安岭火山带。
吉林省火山主要有三个群体:长白山火山群,辉南县东南的龙岗火山群和伊通火山群。由于喷发时代不同,形成的景观类型也有差异。长白山火山群中的白云峰,海拔2691m,是一座雄伟而优美的火山锥体。龙岗火山群是中国火山口密度最大、最典型的地区。火山数量超过200多座,在火山体之间,镶嵌着8个璀璨的火山湖。
伊通火山群是位于松辽平原东部,在新第三纪形成的基性火山熔岩锥,它们多呈平地拔起、雄伟壮丽的火山造型。
黑龙江近代火山保存完好,许多火山具有旅游观赏价值。著名的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典型熔岩地貌。镜泊湖是因火山熔岩堵塞牡丹江而形成的堰塞湖。附近熔岩流动留下了6个熔岩洞穴。五大连池由14座火山锥组成,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是中国最新、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地貌景观。老黑山由熔岩和火山砂组成,中间火口呈漏斗状,深140m。火烧山属爆炸型喷发。山下保存了大面积最珍贵的喷气锥和熔岩流动形成的不同规模台地。台地上有多种造型的原始熔岩流动构造,有的熔岩破碎后形成大面积石海,有的熔岩在沟谷流淌时形成多叉的熔洞,甚为奇特壮观。如仙女宫和白龙洞,最长可达365m。
大兴安岭火山群,是中国火山分布最多的火山群,其中阿巴嘎旗火山群最集中,有204个锥体。大秃葫芦是本区最新的一座火山,形成火口湖。阿尔山火山群在在兴安岭腹地,有火山44座,大片熔岩台地,8个火口湖和6个熔岩堰塞湖,保存着原始火山和森林自然景观。
大兴安岭西部的辉河火山群、绰尔火山群、阿尔盖宝力格火山、达里火山群已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东北地区重点火山旅游区有:五大连池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科洛火山群、牡丹峰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龙岗火山群、伊通火山群、诺敏河—毕拉河火山群、绰尔河火山群、哈拉哈河火山群、宽甸火山群。
(2)台湾及东南沿海地区火山
台湾是中国火山活动最集中、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台湾东北的赤尾屿、黄尾屿、钓鱼岛,经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到南部海洋中的火烧岛、兰屿一带,共有火山70余座,组成两列火山岛链。台湾北部的火山,形成两大著名的火山群,即大屯火山群和基隆火山群。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源源冒出地热与硫磺。台南、高雄、屏东等地还分布有17座泥火山。
福建省福州地区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喷发带西缘地段,有许多火山口遗迹,有的多年积水,已形成“天池”,如福州峨眉、罗源西山等地的天池,均很著名。特别是福建风迹等地的火山口,规模巨大,火口直径2.5~3公里,喷发和波及范围40平方km以上。
广东省西樵山、雷州半岛、湛江市湖光岩都有火山熔岩、火山湖之类景观。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约有100座火山,其中以马鞍山、笔架山和湖光岩为代表。湛江市湖光岩为我国三大火口湖之一,湖面积约2.4平方km,并有许多古迹和胜景。硇洲岛位于湛江市东南,属地质史上的火山地形区,面积56平方km。
闽、粤二省是中国东部火山遗迹最多的地区之一。剧烈的地质活动也形成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如著名的福州温泉即是一例。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县西北马鞍岭,为一火山口,周围有火山群。马鞍岭有72条熔岩道,其中卧龙洞长达3km,高7m,宽10m,景色奇丽。
此外,在雷州半岛西北不远处的广西自治区涠州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极好的教学、科研基地。
东南沿海一带著名的火山及熔岩还有浙江桃渚火山、天台县塞岩和明岩、莫干山、雁荡山、南雁荡山等。雁荡山、南雁荡山、莫干山属于中生代流纹岩地质景观,以雁荡山最为典型。
在垂直节理发育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些造型奇特的石峰、石柱和洞穴。浙江东部三门湾和台州湾之间的桃渚风景区,是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有罕见的火山构造遗迹、熔岩峰林、石林和洞林景观。
(3)云南腾冲地区火山
位于云南西部高黎贡山西坡的腾冲火山区,是著名的火山分布地区之一。约有40余座火山、80余处温泉分布于县城周围。打鹰山是其中火山锥最完整的一座新火山,为中国罕见的高大火山。火口直径300~500m,深94m。此外还有马鞍山、太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等。腾冲地热田是中国大陆上唯一与火山活动相关的高温地热田,全区共有62个水热活动区,最著名的有热海热田、瑞滇热田等。水热活动密度大,纯度高。
(4)大同火山群
山西大同也是我国火山集中区之一,有火山30余座,著名的有阁老山、黑山、老虎山、牌楼山及胎火山分布区等。火山锥体完整,是专业考察的重点地区之一。
(5)新疆和田县火山群
新疆和田县卡达西尔火山群,位于昆仑山北坡东苏巴什以南,克里雅河附近。据调查,至少有11座形态完整的火山和几十座子火山,熔岩面积达250平方km。整个火山群处于海拔4600m以上,是世界最高的火山群之一。火山熔岩形成的微地貌千姿百态,奇丽非凡。熔岩堵塞河流,形成两个堰塞湖。1951年5月27日,阿马帕下火山突然喷发,持续数日,使锥体高达145m,这是中国大陆最新喷发的火山之一。
除上述火山之外,中国还有许多火山遗迹,如淮河流域嘉山女山湖附近有9座古火山口,安徽庐江火山岩、浮山火山岩景观,江西鹰潭火山岩盆地景观以及江苏南京六合子山、广东佛山王借岗、福建澄海牛首山、四川峨眉山金顶等地的玄武岩石柱等火山岩地貌景观也各具特色。
名称由来
火山(Volcano)的名词来自意大利的“Vulcano”,原是意大利地中海内利巴里群岛(Lipari Islands)一个火山的名称,后来成为火山代名词。 而Vulcan在古罗马文字中指『火神』。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堆积而成的高地。
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主张板块的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圈的热对流造成的。而当板块互相推挤,密度较大的一边会下降到另一边下方,称作隐没,而发生隐没的带状地区称为隐没带或聚合性板块交界。地底的高温会将隐没的板块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借由浮力缓缓上升,最后聚集成为岩浆库,就是火山底部储存岩浆的场所。而当岩浆中的气体压力累积到一个程度,火山就爆发了。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火山,大多为此种火山。 有些火山分布在板块的张裂性交界上,也就是两个板块分离的带状地区。在这种地区,高温的地函物质会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脉,称作中洋脊。
热点的移动形成火山岛链还有一些火山并不位于板块的交接处,例如美国黄石复式破火山口及夏威夷群岛。火山学家称这些火山是坐落于“热点”上。目前热点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科学家普遍认同热点是由地函底部上升的“热柱”造成。当板块在热点上做水平移动时,便有一连串的火山生成。这样作用连续发生后,会造成一系列的火山岛群,而离热点越远的火山其生成年代越老。
分布
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带,系环绕太平洋的边缘分布,号称「火环」(Ring of Fire),计自南美洲安地斯山脉的智利起,向北经秘鲁、中美洲墨西哥、美国西部卡斯凯德山脉(Cascade range)、西北行至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西里伯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新喀里多尼(New Caledonia)、及纽西兰等。这一条火环大致和环太平洋的地震带相一致,可称为地壳活动带(Mobile Belt of Earth Crust)。除这一条主要火山地带外,尚有其它六区:
太平洋岛屿区︰包括夏威夷群岛、及南美外海的加拉巴哥斯群岛(Galapagos Is.属厄瓜多尔)、侏恩费南迪诸小岛(Juan Fernandez Isles,属智利)。
南洋赤道区︰包括帝文、爪哇、巴里及苏门达腊诸岛。
印度西侧︰阿拉伯地区、马达加斯加岛及东非洲裂谷火山群。
地中海带︰由土耳其极东的阿拉雷特峰(Mt.Ararat)起,向西经意大利至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坎奈群岛(Canary Is.)等。
西印度群岛火山群。
冰岛及法罗群岛等零星地区。
喷发形式
火山的喷发类型是帮火山分类的其中一种方式,这会影响火山的形状。1908年,阿尔弗莱德·拉克鲁瓦(Alfred Lacroix)将火山的喷发分为四种类型:夏威夷式(Hawaiian)、史冲包连式(Strombolian)、伏尔坎宁式(Vulcanian)及培雷式(Peléan)。而后学者又增加两类:冰岛式(Icelandic,或称苏特塞式)及普林尼式(Plinian)。以上六种喷发形式为现今之分类方式,这些分类皆以其代表火山命名。但这仍不是最完善的分类方式,实际调查显示,一座火山即使以某一种类型为主,并不代表它不会出现其他种类的喷发。
夏威夷式(Hawaiian phase)
此火山的喷发物为大量基性熔岩流,爆裂活动较少,熔岩自火山口流出,沿火山裂缝的斜坡向下慢流,形成火山岩烬。1942年夏威夷的末纳洛亚(Mauna Loa)火山的爆发为此种火山范例。据麦克唐纳(GA Macdonald)的描述,该火山的喷发,分三阶段:
炽热熔岩喷出期:第一阶段,共持续数小时,熔岩流堆积形成薄层的熔岩流或低丘。
熔岩漫流期:本期火山口中仍陆续有熔岩流出,使熔岩层及低丘继续加厚。
喷气期:本期火山已成强弩之末,只有气体出现,数量亦锐减。
史冲包连式(Strombolian phase) 意大利西西里岛以北有黎八里群岛,史冲包力火(Strombo-li)为该岛群火山之一;本式火山的喷发自有史以来一直未停,所喷出的基性熔岩流体较少,酸性碎片物质较多,在空中形成黑烟状云,因经常有炽热火焰喷出,故此火山有海上灯塔之称。
伏尔坎宁式(Vulcanian phase) 伏尔坎诺亦为黎巴里群岛火山之一,但它喷发的方式又和史冲包力火山不同,所喷发的物质富含黏性,一旦接触空气,易凝结成固体,故在两次喷发之间,喷出的岩浆已凝结成硬壳,俟第二次喷发时又将凝成熔岩外壳冲裂成碎片,大量火山灰同大量气体向上冲出,在空中形成黑色花椰菜状云,这种乌云在黑夜易甚黑暗,表示云中物质并未白热化,故缺乏亮光。
培雷式(Peléan)。 培雷式喷发的范本是西印度群岛马丁尼克岛的培雷火山,在1902年的喷发。培雷式喷发的岩浆黏度很高,爆炸特别强烈。明显的特征为炽热的火山碎屑流,一种温度非常高的气体,夹杂大量的碎屑及岩石,沿着山坡向下移动,产生类似台风的破坏。在培雷式喷发中,欲向上逸散的气体经常被火山口中的熔岩堵住,使压力逐渐增大,最后产生爆炸。熔岩被火山灰含量很高的气体推动而向外流出,但除了从火口中流出粘稠的熔岩外,其他地方没有熔岩流出的现象。
普林尼式 普林尼式喷发是目前已知最猛烈的喷发型态。尽管与培雷式喷发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不同的。普林尼式喷发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非常强烈的气体喷发(产生数十公里高的烟柱),二是喷发会伴随大量浮石的生成。普林尼式喷发的岩浆黏度非常高,火山碎屑物通常占总喷出物的90%以上。喷出物以浮石、火山灰为主,分布区域广大。喷发烟柱因重力牵引下降时形成大规模的火山碎屑流。仅喷出极少量的熔岩。由于爆发强烈及物质大量抛出,常形成锥顶崩塌的破火山口。“普林尼式喷发”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古罗马的老普林尼。此种喷发的范本是西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这次爆发使庞贝被埋在平均7米厚的浮石层之下。1980年5月18日美国圣海伦火山的爆发也是普林尼式。冰岛式 冰岛式喷发的火山通常是位于浅海中的火山。其玄武岩岩浆与海水接触,产生水蒸气爆炸,散布大量火山灰。冰岛式喷发可归类为水火山式喷发的一种。
其他喷发型式
玄武岩泛流喷发(洪水玄武岩):岩浆沿一个巨大的裂隙或裂隙群上升,喷出地表。岩浆以玄武岩为主,通常形成熔岩高原。因为玄武岩岩浆之流动性大,且熔岩喷出量大,少有爆发的情况。此种喷发在地形平坦处看似洪水泛滥,到处流溢、分布面积广,因而得名。参见玄武岩泛流喷发。
超级火山(Supervolcano):巨型火山几乎无岩浆的爆炸性喷发,火山碎屑占总喷出物的75%至100%。通常形成巨大的破火山口。此种喷发产生的大量碎屑物质可能影响全球的气候变迁,会造成大量财物损失及伤亡。例如:黄石国家公园的破火山口即是一例。
气体喷发(或称湖泊喷发,Limnic eruption):喷出物只有气体,完全不含其他物质。目前已知会进行气体喷发的只有非洲的三个湖泊,1986年喀麦隆尼欧斯湖的喷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类型
1、盾状火山(Shield Volcanoes):盾状火山是具有宽阔顶面和缓坡度侧翼(盾状)的大型火山。由于火山挤出的产物主要为低粘滞性的玄武岩岩浆。夏威夷岛(大岛)是典型的盾状火山。大岛是由5个连续年龄的火山连接而成。其中的 Mauna Loa火山是最大的,从海底到山顶有9090米。
2、火山渣锥 Cinder cones (scoria cones):火山渣锥是玄武岩碎片堆积而成的山丘,喷出气体携带熔岩滴进入大气,然后在火山口附近降落,而形成火山锥。熔岩滴通常在飞行中间,降落地面之前已经是固态的或部分固态的,称之为火山弹。如果气体压力下降,最后阶段的可能是熔岩流冲出渣锥的底部,如果熔融岩浆中具有充裕的水,它们的相互作用将形成玛珥湖(低平火山口)而不是火山渣锥。 喷发时间越长,火山锥越高。一些火山锥只有几米高,而一些如墨西哥的Paricutin火山,从1943年到1952年连续喷发,火山锥高达610米,随着火山碎屑活动,熔岩流从其底部流出,摧毁了Paricutin村. 火山渣锥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成小的或大的群,或火山场。
3、复合型火山(层状火山) Composite Volcanoes(Stratovolcanoes):复合型火山为多次喷发所建造,其复发周期可以是几十万年,也可以是几百年。形成复合型火山的最经常的是安山岩,但也有例外。虽然安山岩复合型火山锥主要由火山碎屑组成, 有些岩浆侵入使锥体内部破裂而形成岩墙或岩床。这样多次侵入形成的岩墙或岩床将碎石编织成巨大堆积。这样的构造可以比单独由碎屑物构成的火山锥高 。由于其太高,有可能使其太陡、不稳定而在重力作用下垮塌。地球上一万年来已知1,511 火山喷发,其中699座为层状火山。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为层状火山——智利的Nevado Ojos del Salado火山高 6,887 m.历史上喷发过的最高的火山为高6,739 m 的Llullaillaco火山, 二者都在北智利安第斯山脉。 圣海仑斯火山为Cascades最年轻的层状火山,同时也最活动,地质学家识别出过去3500年35层喷发的火山灰。 Shasta火山是Cascades最大的层状火山。
4、熔岩穹丘(Domes):熔岩穹丘是高粘滞性、富硅岩浆缓慢挤出而形成的,大部分熔岩穹丘比较小,但可能超过25立方公里。穹丘挤出可以相当缓慢的熔岩运动而终结,也可能开始爆炸,扩展成为火山碎屑所覆盖的坑。
5、破火山口(Calderas):一种在火山顶部的较大的圆形拗陷,其直径往往大于1英里。通常是岩浆回撤、火山自身塌陷时形成,或浅部岩浆囊喷发而形成的。大量岩浆的撤退可能是由于其构造支撑的丧失而造成的。在西班牙语中Caldera 意为罐或大锅,在Canary岛原来指锅底状的拗陷,而不管其成因。 破火山口直径可达8-16公里,而火山口直径通常不超过1-1.6公里,主要是在火山喷发期间由于爆炸而挖掘出来的。
6、低平火山口(玛珥湖 Maar):玛珥的英文“maar”来源于拉丁文“mare”,即海的意思,使德国莱茵地区的人们对湖泊、沼泽的称呼。1921年德国科学家Steininger把maar定义为一种火山类型。玛珥是由岩浆水汽相互作用发生爆炸而形成的。在地表下形成了深切到围岩的圆形火山口,并被一个低矮的碎屑环包围。玛珥是一个由环形壁、火山口沉积物、火山筒和馈浆通道组成的系统。
7、 泥火山(Mud volcano):泥火山是泥漿与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其外型多为锥狀小丘或者是盆穴狀,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並由此间断地噴出泥漿与气体。
喷发过程
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差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动。
火山喷发的过程
火山喷出地表前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岩浆囊阶段和离开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1.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
岩浆的产生必须有两个过程:部分熔融和熔融体与母岩分离。实际上这两种过程不大可能互相独立,熔融体与母岩的分离可能在熔融开始产生时就有了。部分熔融是液体(即岩浆)和固体(结晶)的共存态,温度升高、压力降低和固相线降低均可产生部分熔融。当部分熔融物质随地幔流上升时,在流动中也会产生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液体的移动乃至聚集,称之为熔离。
2. 岩浆囊阶段
岩浆囊是火山底下充填着岩浆的区域,是地壳或上地幔岩石介质中岩浆相对富集的地方。一般视为与油藏类似的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高温流体,通常认为在地幔柱内,岩浆只占总体积的5%-30%。从局部看,可以视为内部相对流通的液态集合。岩浆是由岩浆熔融体、挥发物、以及结晶体组成的混合物。
3. 从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岩浆从岩浆源区一直到近地表的通路的上升,与岩浆囊的过剩压力、通道的形成与贯通、以及岩浆上升中的结晶、脱气过程有关。当地壳中引张或引张-剪切应力大于当地岩石破裂强度时,便可能形成张性或张-剪性破裂,如若这些裂隙互相连通,就可以作为岩浆喷发的通道。
喷发条件
一个地方能否形成火山主要在于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1.部分熔融体的形成,必须有较高的地热(自身积累的或外边界条件产生的),或隆起减压过程,或脱水而减低固相线;
2.岩浆在地壳中的富集,或岩浆囊形成的位置与中性浮力面的深度有关,而中性浮力面的深度又与地壳流变学间断面有关;
3.岩浆囊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结晶体、挥发物与流体的分额与相互作用,岩浆喷发起着促使、或抑制作用。地壳岩浆囊的存在起着拦截、改造地幔升上的岩浆的作用。它也是形成爆炸式火山喷发的重要条件。
4.岩浆囊的存在对岩浆通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构造活动产生的引张应力场是形成岩浆通道的主要原因。
5.岩浆离开岩浆囊后的上升受到压力梯度与浮力的双重驱动。
火山碎屑
火山碎屑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凝碎屑以及火山通道内和四壁岩石碎屑。
火山碎屑按大小分为大于鸡蛋的火山块,小于鸡蛋的火山砾,小于黄豆的火山砂和颗粒极细小的火山灰;
按形状分为:纺锤形、条带形或扭动形状的火山弹,扁平的熔岩饼,丝状的火山毛;
按内部结构分为:内部多孔、颜色较浅的浮石,泡沫,内部多孔、颜色黑、褐的火山碴。
被喷射到空中的火山碎屑,粗重的落在火山口附近,轻而小的或被风吹到几百千米以外沉降,或上升到平流层随大气环流。火山喷发时灼热的火山灰流与水(火山区暴雨、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混合则形成密度较大的火山泥流。火山灰流和泥流都带有灾害性。
火山锥的类型
火山锥的基本类型有3种。全部或基本上是多层基性熔岩构成的是熔岩锥,它形状扁平、坡度缓(2°~10°),顶部有碗状火山口。其中规模巨大的叫盾形火山。全部由火山碎屑组成的是碎屑锥。其平面近似圆形,坡度约30°,顶部有一个漏斗状火山口。由熔岩和碎屑互层构成的叫复合锥,也叫层状火山锥。其坡度大多超过30°,形状比较对称,上部多熔岩,下部和边缘主要是火山碎屑。火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有些火山锥坡上还有小型火山锥,其通道与主火山锥的通道相连,无独立的岩浆源。这种小型火山锥称寄生锥。
活跃程度
火山的活跃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活火山(地底岩浆库存在且正在活动)、休火山(地底岩浆库存在但暂不活动,也称睡火山)及死火山(地底岩浆库已不存在,已无任何活动)。火山学家目前对如何界定以上三种火山尚无结论。因为火山的活跃周期非常不固定,短至数天,长至数百万年。而且有些火山只有非爆发性的活动,例如地震、气体溢散等。
后火山作用
火山活动终止之后,地底下仍然有残留的热能。这些余热加热地底下残留的气体,使地底下累积之蒸气压力增大。最后在某些特定地点,如火山口或断层附近爆破地面而出,造成爆裂口。例如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小油坑即是一个爆裂口。在爆裂口内常有喷气孔、硫气孔和温泉的存在。气体及受热地下水也有可能沿着断层裂隙冲出地表,直接形成喷气孔或温泉。这些现象称为后火山作用。
喷发伴生现象
火山熔岩
火山喷发,许多炙热的碎片性物质随之向外抛出,依其大小的不同,计有活山块(Blocks)、火山弹(Bombs)、火山岩烬(Scoriae)、火山砾(Lapilli)、火山灰(Volcanic ash)火山尘(Volcanic dust)等,这些炙热的碎片性物质并不是皆由硬岩碎裂所形成的,其中有许多是由熔化?荦痔巧馍腔痕踬薽嵝陶t凝固所成,炙热的碎片物沉淀于地表后,具有渗透性质易于透水,故其前缘可有泉水露出。
火山灰阵
由伏尔坎宁氏及皮连氏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有大量的火山灰,称为灰阵(Ash showers),灰阵体积较小,可以降落于距火山口较远的区域。 1886年纽西兰的塔拉维拉(Tarawera)火山灰阵在火山口方圆三十哩内所降落者为浮石火山粒(Pumiceous lapilli)。火山灰阵于降落地面之后,将原来的地面掩盖,但原来起伏甚大的地形仍隐约可见;火山一般喷发物的凝结层多孔隙,易于透水,故不易在其上发育河流,不过火山灰阵物质细小,不易透水,在地表上可以形成纤细的水系,经常其冲刷可成恶地形。
火山泥流
火山喷发时常有泥流(Mud flow)伴生。火山泥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火山喷发时火山灰降落在冰雪地面之上,促使冰雪溶化,其上的火山灰,伴同融水形成泥流。
在皮连云的沉积物上发生大雨,冲刷可成泥流。
河水和皮连云的沉积物相溷合,形成泥流。
火口湖乾涸,底部有火山灰沉积,经水冲刷成泥流。
火山泥流中的物质有漂石及细土,溷杂沉积,毫无层次,表面多隆起小丘,有类山崩堆积,泥流顺山坡流动可达数十公里,且可淹没村庄及小农田。
栓塞穹隆
火山喷发时若其中有许多安山岩质的酸性熔岩,具有什大黏性,则当它向外喷发时不易外流,而在火山口做环状堆积,或使表层岩石隆起成穹隆,这种拱起地形叫做栓塞穹隆,或称火山栓(Plug domes)。 若隆起的穹窿顶部有类菌状,称为积状穹窿(Cumulo-domes or tholoids)。若隆起的穹窿顶部有类菌状,称为积状穹窿(Cumulo-domes or tholoids)。栓塞穹窿和火山颈(Volcanic neck)不同,因为前者是由岩浆冲入火山口或是冲至火山口以上堆积凝结而成,故当它生成之初即成隆起,而火山颈是先在火山暗隙中垂直凝结而成,经过长期风化侵蚀之后,始行露出地表。
火山口的种类
在野外观察岩浆喷发的出口,可以大致分为「火山口」、「火山臼」与「沉陷火山口」三种形貌。
火山口(Crater)
这是最典型的火山口,为岩浆与其他火山物质喷发至地表的通道,火山口通常小于一公里,深度小于300公尺。
火山臼(Caldera)
又称为破火山口、陷落火山口,平均直径3000公尺至20公里,深度大于数百公尺。当岩浆大量的喷出或缩回地底时,火山口下方的岩浆量会明显减少,这样的减量将导致下方支撑力剧减,使得火山口崩陷,形成较原有火山口更大的凹陷,而后的侵蚀作用将使缺口凹陷更为明显。若含气量高的岩浆在地底下遇到大量地下水或海水,所造成的高热蒸气也能够以爆破方式形成破火口。
沉陷火山口(Crater)
喷发的同时或之前在该地已有地壳下陷(可能是地壳沉陷入岩浆库中)的现 象,常半生环状岩脉(Ring dyke)。
重要火山
现在的科学发现表明,在许多行星和卫星上都有火山。在太阳系中现在有确实证据证明仍有火山活动的是地球和木星的卫星埃欧(木卫一)。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平均每年大约有50多次。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海底和人迹罕至的群山中,因此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火山活动感觉上很少。
地球上16个被选为“火山十年”观测计划的主要火山是: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亚娃钦斯基-科里亚斯基火山群 (Avachinsk-Koryaksky)
墨西哥的科利马火山
意大利的埃特纳山
哥伦比亚的加勒拉斯火山
美国夏威夷州的冒纳罗亚火山
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尼拉贡戈火山
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
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
危地马拉的圣塔马利亚火山/圣地亚古多火山 (Santamaria/Santiaguito)
希腊的圣多里尼火山
菲律宾的塔尔火山 (Taal)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泰德峰 (Teide Peak)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乌拉旺火山 (Ulawun)
日本的云仙火山
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
太阳系中其他的火山
月球没有火山活动,但仍具有许多曾有火山活动的特征,诸如月海、月谷及拱丘等。金星的表面有90%是玄武岩,地表地形有80%为火山地形,表示在金星表面形成的过程中,火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金星可能在5亿年前有过
全星球的表面再造运动,科学家发现的证据包括表面陨石坑的密度等。熔岩流在金星可说是非常普遍,而且各种不在地球上出现的火山作用也在金星上出现。金星大气层组成的变化及闪电的发生,被认为是因进行中的火山喷发而造成。但目前没有任何的确切证据能说明金星的火山是否仍然活跃。
火山
埃欧上的熔岩流观测发现,火星上有一些死火山,包括四座巨大的盾状火山,比地球上任何一座山都来的巨大。这些山包括了:阿尔西亚山、艾斯克雷尔斯山、赫克提斯山、奥林帕斯火山及帕弗尼斯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及意大利太空总署(Italian Space Agency)合作发射了火星探测太空船,‘火星快车号’。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要寻找地下水源和合适登陆的地点,并研究火星的大气层、行星结构和地质构造。这个计划发现了一些证据,显示奥林帕斯火山可能尚未完全熄灭。这可能推翻“这些火山早在数百万年前就已成为死火山”的说法。
木星的卫星埃欧是太阳系中火山活动最剧烈的星体,原因是来自它与木星、木卫二及木卫三的潮汐力作用,这个力量使木卫一扭动、弯曲,幅度约100米,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能量。埃欧的火山会喷出硫磺、二氧化硫及硅酸盐岩石,使得整个卫星的地貌完全改变。埃欧的表面有大量的破火山口、硫湖、连绵不绝的火山山脉。
埃欧的火山所喷出的岩浆是目前已知最热的,温度约为1800 K (1500°C)。木卫一火山的喷发物可以射至极高处,离表面可达300公里以上,在喷发出的一刻,其速度可达每秒一公里。在2001年2月,太阳系中有史以来最大的火山活动在埃欧发生。来自圣路易大学及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木卫一上的火山喷发进行电脑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木卫一的火山所喷出的熔岩能将其表面的钠、钾、硅及铁等物质及化合物熔化、蒸发到大气中。这些气态物质与火山喷出的气体(含亚硫化物及氯化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