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两则(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章 轻与重》)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8 07:37 浏览 N 次一、
第一章第3节末,托马斯的自言自语“einmal ist keinmal”(“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昆德拉这句话不就是讲人生放置于虚无么?
从托马斯对自己之接受特蕾莎的发问,到这一最后的虚无之归结,昆德拉已经给了一个关于托马斯清晰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的描写(或根据),是尼采的“永恒轮回”,“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便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分量,未灭先亡,记事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第1节)于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反思与想象便开始了。托马斯对他与特蕾莎的相遇的必要性进行了不可取消的反思,“是和她在一起,还是自己一个人好?”这样一个简单的自问让托马斯陷入了苦恼。苦恼一部分来源于特蕾莎对于他现在的生活来说是一种“异常”的“闯入”,而一部分则是因为这种接受不能重来,不可实验,更不可修改,因为人生便是一张永远都无法完成的草图。
二、同-感
昆德拉把托马斯引入了“绝境”。
“Es muss sein!”在特蕾莎从国外独自返回苏黎世之后,托马斯马上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来的远处向他飘来的温馨的生命之轻”,但是,这种“轻”是短暂的,因为一种“Es muss sein?”之自问,因为同情。
昆德拉将同情病视为生命之轻的背反。同情,让托马斯“为了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分享他人的任何情感,而“痛苦会随着想象而加剧,在千百次的回荡反射中越来越深重。”在昆德拉看来,同情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想象力。同情建立在想象之基础上,痛苦则由想象者自身去承受,但是,自身已经被他人所僭越,成为“类他人”情境中的置身。
因为“这一魔鬼之禀赋”托马斯无法走出特蕾莎的影子。但是,在后来他却发现,他与特蕾莎的相遇(或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出现)原来只是几个“偶然”之重叠的结果,特蕾莎是个绝对偶然的化身!是“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还是那种化身为特蕾莎而在他生命中出现的绝对偶然?在这样一个荒谬而矛盾的情境之下,托马斯陷入了困境。
而昆德拉也以此种不可取消的情境结束了第一章,《轻与重》。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