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转载]风动、旗动、心动

[转载]风动、旗动、心动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3 14:17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风动、旗动、心动作者:扶摇九万里

慧能经过若干年(一说十五年,一说五年)埋名隐姓的流浪生活,终于在曹溪重开东山法门,其弘扬禅宗的伟业是以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至高宗朝,到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旗动,一僧云旗动,一僧云风动。慧能云:“非旗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竦然。”

一般禅史记载都是慧能于唐高宗仪凤元年(一说乾封二年)正月到广州法性寺见印宗而削发受戒,至于“风旗之议”故事则是慧能死后六十余年方见诸文字记录的。但不管怎样,很多人就依此故事而判定慧能,从而禅宗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说与其佛教宗派相比,慧能和禅宗的特色就在于拈出一个“心”字,把主观唯心主义贯彻到底而已。

宗教与哲学是有区别的,宗教包含着哲学,却不归结为哲学,如果抹煞两者的区别,光看字面,硬说慧能之话意在概括现象界的原理,那应“非旗动、风动,人心自动”确与贝克莱所谓看见石头、石头就存在,不看见石头,石头就不存在无甚区别;就与王阳明所谓的心明灭然后花明灭没有差异。但慧能之旨并不在此,他藉以表达的乃是禅宗所特有的一种宗教观念。谓予不信,请说旁证——

在禅书中,“风旗之议”还有另一种记录:

时印宗问众人:“汝总见风吹旗于上头,旗动否?”众言见动,或言见风动,或言见旗动;不是旗动,是见动。如是问难不定。慧能于座下立答:“法师!自是众人妄想动与不动,非见旗动;法本无有动与不动。”法师闻说惊愕茫然。

另外还有一个托名于西天第十八祖师伽耶舍多的故事,完全是“风旗之议”的翻版:

他时闻风吹殿铃响,祖(十七祖僧伽难提)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

很清楚,对慧能所言“人心自动”的正解应是“俱寂静故”,是“法本无有动与不动”。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无论是物质界还是精神界,都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则灭,大至宇宙河汉,小至寸草微尘,都是内因与外缘的聚集。就此而言,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故曰“自性本空”——色即是空,四大(地水火风)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但佛法所谓“空”,并非空无一物之空,乃是宇宙和人生的实相真谛。所以空超越有无、超越运动和静止、超越现象本质、超越时间和空间……所谓成佛,就是进入了、把握了空的境界,也就是跳出轮回、超越生死、跃出三界。

然而,对于如何进入和把握空的境界,也就是成佛的途径问题,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回答——有自力成佛,有他力成佛;有来世成佛,有立地成佛……禅宗的立场则是充分发挥精神的力量,向内体验人人都有的佛性,达到了这一境界,就是顿悟成佛,舍此而外,别无他路。

当世人纷纷争辩风动、旗动,风鸣、铃鸣时,禅宗慧能之口说道:何来风旗动摇,何来风铃鸣叫,一切全是虚幻不实之假象,这些全非佛所关心之事。因为“法本无有动与不支”。既然如此,为什么能说“人心自动”呢?禅宗强调的要进入和把握空的境界,这就不是靠一一解析和会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所能奏效的,唯一的正途,就是向内体验内在于自心的佛性、真谛。所以禅宗特地为“人心”加了一个注——“俱寂静故”,一切的一切本来都是刹那生灭的,唯有那“空”(寂静)是永恒的。向外看去,风吹旗动、风过铃鸣,实际是苦海茫茫,无有际涯,永远也达不到解脱的彼岸。唯有向内体验,由人心而佛心,才真正是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就此而言,因“风旗之议”而说慧能和禅宗是彻底、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不有说是风马牛不相及,那也是强人所难、言不及义,一句空话而已。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