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说银饰(胡建君)

说银饰(胡建君)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2 15:01   浏览 N 次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魏晋时期繁钦的《定情诗》,将缱绻浓情寄于金银璀璨的定情信物之上,令人满目生姿。金银饰品,特别是银饰,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但中国银饰的最大藏家居然是瑞典皇帝。欧洲对老银饰物收藏的重视程度,不得不令国内同行汗颜。
一、银饰往事
关于“老银”的年代界定,古玩行里一直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1949年中国解放为界;一种则以文革为界。目前老银存世量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以前原材料少,历代利用前代银饰品熔铸加工成新品,损毁不少旧物。清末民国的革新,女子剪短头发,改变了妆容与服饰,一些头饰、配饰渐渐失去用武之地,相应的工艺随之失传。解放以后,散布在民间的金银饰品被收归国有,大量手工艺人改行。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工艺精巧的金银饰品由外贸部门收购,组织出口换取外汇,使得大量精美的老银饰物流失海外。
文革时期的破坏力更是空前。曾听老凤祥银楼的师傅回忆说,文革时抄家所得的老银饰物,用白皮铅桶一桶桶运来,集中熔炼制成银砖。因为银饰有边边角角,戴着手套都会刺手,师傅们便先用火枪喷烧使边角熔缩,再统一熔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风行将银饰拿到金店换取黄金首饰的潮流,也将不少老银饰品送进了熔炉。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乡村传统习俗被改变,机械化代替了手工业,更将银饰进一步推上绝路。所以现在对老银饰物的收藏,不啻为一种传统文化与工艺的抢救,老银饰品的价值应该被重新发现和肯定。
自古以来中国人即以黄金白银作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目前老银饰品收藏门槛较低,大量明清时期工艺考究、图案精美的老银饰价格偏低,与其他藏品相比,严重超跌。况且老银饰物现在还处于明显的价格反差时期。这种反差首先是新旧反差,有些旧货价格甚至低于新货。新银器基本上8元左右1克,而旧银器有些只有2元左右1克。在古玩城花两三百元能买到工艺还算不错的银镯,同类商品若是新制,价格起码翻两三倍;另一反差是国内外价格反差,我国是银器大国,但银饰价格一直徘徊不前,与世界同类银饰价格相差甚至达到几十倍,令人扼腕;还有地域反差,在一些边远城市,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相当超值的银器。这些反差都为我们的银饰收藏提供了良好机遇。
银饰有专门品种,如扁方、步摇、双尖、银锁、抓周、手镯、戒指等;还可细分收集专门题材,如双旗题材、八宝题材、神话题材、花草题材、动物题材、人物题材等;另外可从工艺角度分类典藏:如模压、錾花、镂刻、浮雕、花丝、镶嵌、鎏金、点翠、烧蓝、烤蓝等。这些具体的分类可以让普通藏家有自己的收藏方向,还可以接触其背后蕴涵的特殊典故与历史文化,使收藏变得更有意义。

二、我所遇见的银饰
因为喜欢,我陆续遇见了一些心仪的藏品,虽然世间万物不过云烟过眼,但能经眼甚至经手,自然分外珍惜。现举几例,从工艺、品种、题材、纹饰典故等角度说说自己的感觉。
(一)、模压、錾花、浮雕
模压錾花的双兔大银锁(图一)俗称“长命锁”。

这种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小孩出生后为了消灾避邪,父母或舅舅出资打制银锁给其佩戴,意在“锁”住生命、长命百岁。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纹样上錾出细部,其装饰纹样大多有吉祥八宝、莲花蝙蝠、祥云瑞兽及相关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等。这件银锁的一面是月中白兔,本人属兔,一见即分外亲切。曾为松江云间第一桥填过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有兔爰爰,跨塘乘月,月生沧浪痕微。看万籁踪迹,风起云堆。浩荡浮生怎许,浑漫与、笔底芳菲。无人会,一声鹤唳,天地清辉。峰回。看潮走马,千万遍阳关,谁与同杯。问平生幽恨,有雪无梅。流尽江湖秋水,秋水外、莺燕双飞。因何去,云间一樽,更向何归?”写完第二天得到这块大锁,“有兔爰爰,跨塘乘月”一朝到了眼前。可见人与物、人与人的缘分都一样,冥冥中自有安排。

另一件模压錾刻工艺的老银香囊(图二)简洁古雅。其纹饰图案大概是“渔樵耕读”一类,有汉画像砖的稚拙与古朴。一侧可以打开,放置香料,四边有镂空的几何纹。古时香囊多为银制或银鎏金。传说收复西京之后,唐玄宗日夜思念一荒土中的杨贵妃,悄悄派人将她尸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早已化为荧荧白骨,唯胸前香囊还在,便取回复命。玄宗垂垂老矣,对此旧物、情何以堪?“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想起当年在逸夫舞台听蔡正仁的《闻铃》,可谓台上泣血,台下肠断。百年之后,诗人张祜写下《太真香囊子》:“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圆形厚胎高浮雕银挂件(图三)本是福建地区压襟饰品的配件,下有耳挖、镊子、牙签等饰物。因实在喜欢这个圆物配件,不惜暴殄天物将一个全品拆了。两面的主体图案是立体高浮雕的,底子是模压规整的鱼子底。一面是《西厢记》“莺莺操琴”的典故,“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碧莲香,有那莺莺小姐唤红娘……”蒋调弹词依约在耳。另一面是“刘海戏金蟾”,其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中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只见一少年连钱为绳、戏钓金蟾。金蟾乃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湖广通志》云:“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事燕王刘守光为相。一旦有道人谒,索鸡子十枚,金钱十枚置几上,累卵如钱,如浮图。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人居荣乐之场,其危有甚如此者。’尽掷之而去。海蟾子由是大悟,易服从道人游历名山。”刘海十六岁登科,五十岁至相位,出家后已满头白发,但图饰中的刘海返老还童了,成了天真少年。周边山石树木的描绘亦生动有致,构图巧妙,当是高手所制

(二)、花丝、烧蓝、烤蓝
2008年所得的龙头簪(图四)是垒丝工艺的,又称“花丝工艺”,为中国首饰一大流派,源自北方。唐宋期间,花丝工艺已应用于妇女发饰。元代期间,更有专门工匠专事生产。这种工艺是将金银加工成丝,再经盘曲、掐花、填丝、堆垒等手段精制而成。此件龙头簪造型质朴大气,手感厚实,富有想象力与设计感,既古典又现代,簪身的弧度亦十分漂亮。李渔《闲情偶寄》有言:“簪之为色,宜浅不宜深,欲形其发之黑也……簪头取象于物,如龙头、凤头、如意头、兰花头之类是也。”所言极是。另一鎏金双层掐丝边蝴蝶小簪(图五),立体而灵动,拿在手上轻盈震颤、呼之欲出。翅羽上应贴有过翠毛,年久脱落了。李渔说:“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则不可不求精善。”他认为饰发之物“与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鬓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真可谓风月中人。

烤蓝烧蓝工艺的莲步摇簪(图六)得自河北。簪头的花束很有特色,有莲花、莲叶、莲蓬,莲蓬上的青蛙、莲蕾、鱼儿、蝴蝶俱全,寄托“连生胖娃”、“连年有余”等吉祥寓意。玻璃感莲叶绿彩,有着荷塘夏日般的清凉爽气。古代相爱的男女常以簪定情:“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南朝梁范靖的妻子沈满愿更有一首《咏步摇花》的诗:“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曼妙女子起身微步,可以想见绝代风华。

(三)、虬橛、风藤与老银
和老银配伍的除了珠翠玛瑙外,还有其他稀罕物事。此虬橛耳环(图七)便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虽然镶嵌的老银蝴蝶头一为掐丝、一为烤蓝,并不配对,但自己喜欢便好。“虬橛”,京津一代行内人也有称作“秋橛”,是一种染成翡翠色的海象牙,以墨绿为上、黄绿次之。此种工艺为清宫造办处独有,制作的器物一般只供皇亲国戚、朝廷大员专用。清亡后,该工艺流入民间,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据说民国初期的上海,拥有一件虬橛烟嘴或印章之类的小物,便成为身份的象征。民国中期,该手艺传人相继离世,这种染色工艺也就失传了,至今无人能为。《妆匣遗珍》封面民国女子的照片,即同种形制的耳环,干净、典雅。

海藤、风藤与老银相配,也相当雅致美观,多见于手镯。手镯在中国起源很早,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有发现。《唐诗纪事》中记载,唐文宗某天考问群臣,古诗里“轻衫衬跳脱”的“跳脱”为何物,无人能答。文宗解释道:“跳脱即今之腕钏也。”也即手镯。藤镶银或编银的手镯在清代极为常见。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十八回:“无心中将应袍袖一展,却露出一支风藤镯”。手头的编银丝风藤镯(图八)乃民国旧物,整体简洁干净、素朴大方。因内圈较大,我用来做压袖之物,佩于袖口外面。举手投足之间,便平添了几分旧日情怀。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对老银饰的收藏已成为放不下的“癖好”,如缘定三生,一往情深。

再说银饰
(胡建君)银器最早出现于公元前四千年的两河流域,对于东方来说,它位于西部,而相对于西方,又属于东部,因此,最初银器被西方称为“来自东方的银器”。英文“Silver”意指“白色光辉”,与黛安娜女神相联系,这种含蕴内敛的光辉指向苍凉的历史,又预示悠远的未知。
银的神秘气质是有其原因的。白银多和其他矿体混合,不便分离提纯,不像采掘独立的金属矿体和沙里淘金那么容易。对于古代先民来说,白银甚至比黄金更加珍贵,历史上关于一磅白银兑换两磅黄金的记载绝非杜撰。
中国历史上,战国以前也多见黄金制品而罕有白银。秦始皇为统一中国进行朝政体制改革,《史记·平淮书》写道:“乃至秦……而珠、鱼、龟、贝、锡、银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白银的货币地位被废除,银饰品才开始一定规模的出现。
由于银可塑性强、品质珍贵且性能优良,给匠人们留下了极佳的表现空间。中国银器在历史上出现的品类之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但是,经过岁月风霜,明清之前的老银饰传世甚少,且损毁较大。而清代、民国的三百余年间是中国银饰传承发展最为稳定、迅速的时期,银饰品种齐全、工艺精湛、传世量多,且距今较近,老银原本的历史风貌多完好无损。因此,清代、民国的银饰日益成为玩家和藏家的追捧对象。
一、专题系列
由于银饰工艺复杂、品类浩繁,对于初入行的爱好者来说,难免眼花缭乱,由此,找寻一个收藏的方向或专题可以有的放矢。仅举题材为例,就有双旗、八宝、葫芦、神仙、喜庆、花草、动物、人物等题材可选择,有些重复兼容,但凭兴趣和缘分边走边看,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便以我收藏的部分“葫芦”为例,说说有关的工艺和典故吧。
葫芦,谐音“福禄”。在神话故事中,始终与神仙英雄为伴,如寿星南极翁、铁拐李、济公等都身背或腰悬葫芦,用来驱魔辟邪、救济众生。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北斗七星正前方六星统称文昌宫,末一位即主管官禄的禄星。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兴起让禄星走红。在明代,禄星被赋予全新角色———送子神仙。明朝初年的戏剧唱本中,有“禄星抱子下凡尘”的唱词,禄星被称为送子张仙。北宋笔记中记载了相关的应验故事:苏洵在《张仙赞》中说到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就是张仙托梦送来的,两兄弟同年双双高中进士,一时轰动朝野。
葫芦还是医卜星相的象征,所谓“葫芦山现,术数医流”,指山形如葫芦的地方,主出术数或医术高明的奇士。自古以来,从事医生、占卜、风水等职业的都喜欢在家悬挂葫芦,《鲁班寸白簿》诗云:“墙头梁上画葫芦,九流三教用工夫,凡住人家皆异术,医卜星相往来多。”
抛开这些附会的典故传说不论,葫芦本身饱满对称的模样,便让人爱不释手。我的第一个清代老银葫芦(图1上右一)来自河北,镂空錾刻工艺,刀工简洁肯定、层次分明。上部是文房清供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下部乃书画、琴棋等博古纹。“博古”即古代器物,由《宣和博古图》一书得名,此书著录当时宣和殿所藏青铜古器八百余件。后来,其义被引申,凡鼎彝、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用作装饰题材时,均称博古,寓意高洁清雅。葫芦底部有回环的团寿纹(图1下中),寓意生命绵延不断,并称“福禄寿”。


人物纹饰扁形葫芦(图2)来自山西,为清代丹药瓶。

正面有高浮雕仙鹤与松下对弈图,人物动态古朴、开脸生动。鹤,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的出世之物,得道之士骑鹤往返,寄托高情远志。松,用来祝寿考、喻长生,道教神话中,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更有王质松下观棋故事,棋罢不知人换世。背面有颜体俗字“灵宝 如意丹”(图1上左二)。传说“如意丹”由川乌、槟榔、吴茱萸、白茯苓、黄连、紫菀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光这些药名就有缤纷的历史,服之益寿延年。底部边沿打有“利兴”款记。一般来说,出自正规银楼的老银有字号款,其质量和工艺得到一定保证。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个体艺人,挑着工具走村串户,所制银饰虽无款识,工艺还是相当不错,甚至有些比正规银楼的还要精致。

二、做旧造假
对于款识的追求历来争论不一,但无可否认,识款是鉴别真伪的方法之一。
唐代银器上常见墨笔书写的文字,包括制作者、重量、用途等内容。宋以后银器有了款识,多见“纹银”、“足纹”、“足银”等字样。直到清才有明确的朝代款,如有“乾隆造办处”等款识的称为“官器”。另外,还有银楼、银匠等名款。比如(图3)晚清老银包金镯,有款“北门内天津振兴和纹银平包金”,说明它是由位于天津北门内“振兴和”银楼所制,“平”大概是银匠名款。名楼款识可通过史料查证、对比,而有些新仿款字没有出处、软弱无力,甚至是电脑刻字,真伪立辨。


但也有仿古银匠故意在饰品上錾上自己的新名号,如山西“依晓”款(图4)。其手工錾刻古朴精细、烧蓝亦饶有古意,若不是醒目的款识暴露底细,想必吃药的大有人在。据说“依晓”是该银匠妻子之名。从某种程度上,这个银匠还是令人敬佩的,那种自信的气度、精湛的手艺和对妻子的情感皆注于手中器物,或许还能打出自己的品牌来。


老银饰仿造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传统手工制作,如上述“依晓”银饰。一种是找样本脱蜡铸造,还有半手工半翻模的。但只要仿造就有盲点。具体来说,新仿银胎多厚厚粗粗,在放大镜下甚至能看到沙眼。其边缘多棱角,有刮手感,或者人为打磨、磨损不自然。纹饰大多模造而非手工捶揲錾刻,线条僵硬软弱,背面平而模糊,无凹凸手工痕迹。鱼子纹底多铸模而成,粗糙呆板。包浆多人为做旧,各处同色而单调、缺乏层次、凹处无垢,甚至黑锈易脱落。也有不少老银收来时经洗白或佩带,没有了黑锈,但还是有磨损度。仿旧银饰表面几乎没有磨痕,或者有人为、规整、方向一致的磨痕。也有老银饰到首饰店清洗时,被铜刷刷伤,也会出现方向相同的磨痕,仔细鉴别还是能见差异。
当然上述方法只用于一般鉴别,因为和山西“依晓”水平相当的民间银匠大有人在。如九朝古都洛阳乡间还有早期银器制作技艺传人,秉承唐代旧法,工艺了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他们新仿的银饰流入市场,若非银质和古锈有别,其纹图、刀法、线条、珠点等工艺表现,与唐代遗物基本相似。
除“依晓”款外,山西新仿还有“平遥”、“兴盛昌”等款字,如“双寿芙蓉花浮雕老银镯”、“福寿暗刻八仙镏金镯”等等。另有“河南开封”等字样仿古银镯,其题材多为松鼠葡萄。有些银镯采用老模新压,加上高超的錾刻和做旧方法,从外形到磨损度、字号无不古韵盎然,非仔细甄别不能辨识。

三、古饰新妆
日常把玩,可动手DIY一些“古饰新妆”娱己悦人,这与仿旧造假不可同日而语。我收藏老银多为自娱,所以经常动手组装些简单的耳环、挂件、手链、指环等,大多所想即所得,其乐无穷。
在古物修复上,特别是建筑行业,一直有两种争议。一种主张“修旧如旧”,重视岁月痕迹,认为修复本身是破坏历史,对待任何古物都不可添增或去除任何部件。另外一种主张“修旧如故”,如法国修复专家Violet-le-Duc致力于将旧物复原到心中认为的样子。在饰物这样的小件上,我倾向于后者的态度。
如耳环,个人喜欢简单风格。鱼化龙耳环(图5右下)时隔一年配齐,左边那个鳞片略磨损的来自江西,也是我到手的第一件老银。右边那个立体感强的鱼化龙是上海朋友送的,两件年代、大小、形制相似,又如一雌一雄,我用打弯钳将银丝折成耳钩配上,凑成一副古雅的耳环。茄瓜型耳环(图5右上)为古琴老师所赠,我只加了简单的银钩,婉约雅致。两个镂空银球(图5左下)来自大理,我配上清代湖水蓝琉璃,整体通透灵动。

银蝙蝠戒指(图6)从美银处得来,这个小蝙蝠大概是古人帽饰上的配件,用蜡绳串编戒圈,成为一枚小巧可爱的尾戒。蝙蝠头向下佩戴于小指,谐音便是“福到了”。

凤凰麒麟银饰(图7)来自“天喜之藏”,为福建掐丝烧蓝工艺帽饰。

仅五厘米的长度上,只见凤凰眉目纤秀、若往若还,麒麟神态舒缓、闲庭信步。环绕有五彩云纹、太阳、仙草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可能为宫廷遗物。该帽饰本身华美非常,我便略点缀一颗清代光面小银珠,编上蜡绳做成挂件。老银玛瑙手链(图8)亦为天喜所赠,我后加和合二仙铃铛,与桃形、小圆铃铛及红润的老玛瑙构成回环往复的琳琅之美。

小银兔(图9)来自丽江,大头圆身牛毛纹的兔子稚气可掬,令人想到民间剪纸。

配上檀木珠、清代水红琉璃和中国结,成为随身挂饰。她傍地迷离的样子,合我去年填的《满庭芳》:“茕兔迷离,人生如寄,客居海上十霜。相逢长醉,脉脉水云凉。咫尺番成千里,谁共我,检点词章。飘零久,冰弦夜雨,此曲累千觞。冥冥,今日意,一襟风月,寸寸柔肠。恐嫩莺啼破,一梦黄粱。惯看人间长物,悲还喜,烟散云扬。扁舟去,青山绿水,含笑对檀郎。”如意挂饰(图10)亦来自丽江,原为明代银鎏金嵌宝簪头,蓝红二色碧玺在淡金底子上显得华贵典雅。因簪身断了,便改编成挂件,配上清代水蓝琉璃、辣椒红珊瑚及银鎏金隔珠,用细小的青金石与绿松石米珠串编挂绳,色彩协调呼应,各种材质亦相得益彰。


现在提倡不要一成不变的仿古,如苏州一代建筑的“苏而新”风格,“苏”体现于古物风貌与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体现在创意与用材上。在老银小物的改制上,我也赞许这样的做法,因为这类小物本身是首饰,不是供奉的神祗,少了些实用与美观,也就少了她们本身的意义。正如李渔所说:“晨起簪花,听其自择,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载,自然合宜,所谓两相欢也。”随心所欲,便皆大欢喜。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