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转载]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上)

[转载]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上)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2 05:55   浏览 N 次  
原文地址: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上)作者:pingancapital.co

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上)

方文灏

第一部分 - 概述和地图

“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像是凉亭柱上篆刻的对联,很好地概括了陆埠镇的风景特点和历史变迁。陆埠境内的山区,旧称南山乡,一路炊烟一路朝晚霞,山民们沿着缘溪的三十里路来来回回地走了一代又一代,可称烟霞三十里南山路;陆埠在解放前又属慈溪县,有慈南的别称,有着千年历史的四明山脚下的江南古镇,如梦一般渐渐散发出浓浓诗意,可叫四明一千年慈南梦。唐宋两代那么多的文人墨客赞美四明山,光是全唐诗就可以找出近百首有关四明的诗篇,是名副其实的唐诗之路,那么,我们也模仿着古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诠释“烟霞三十里南山路,四明一千年慈南梦”。



从地理位置来讲,陆埠地处四明山北麓,姚江南岸,东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与大隐镇、河姆渡镇接壤,西至城区梨洲街道为界,南与鹿亭乡和宁波鄞洲区相接,北濒姚江与丈亭镇相望。陆埠起先不叫陆埠,而叫蓝溪,按志书载:“蓝溪,自发源于江际,夹岸藤萝,色深可染,因以名之。”陆埠历来是四明山东南部与平原交汇的门户,是浙东的贸易要地,宋、元两代已形成集市,到了明代聚成集镇,至清已是“三里邮亭路,烟留午时尘”的街市,旧街道经过整修以后,还保留着平坦整齐的原貌。

那么蓝溪又是如何改成陆埠的呢?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宋元之交,由于蓝溪集市贸易兴旺,遂称之为蓝溪市。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即吴元年,朱元璋招降方国珍,改庆元府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改明州府为宁波府,隶浙江布政使司,蓝溪市所属不变。由此时始,陆姓氏族聚居于蓝溪市,沿溪设肆,商贸兴盛。为市集便利,陆氏于蓝溪两岸修筑堤塘埠头,以便商舟停泊,称之为陆家埠。埠在今大树下西侧河边,埠之下游称洋溪,埠之上游称蓝溪。并由此遂将蓝溪市改称为陆家埠市,简称为陆埠。

第二部分 - 一路风景一路玩

算了一下,烟霞三十里南山路途径20站,谷歌地图测算为32里。从陆埠老街的下街出发,沿着青石板路,看着老街道两边的明清老房子走过中街和上街,来到蓝溪边照照身影洗洗脸,离开陆埠镇我们大踏步向前走了。若老街是第一站,我们就给老街命个名,叫CP1,要是参加过玉泉到之江毅行的朋友都知道,CP是检查点CHECKPOINT的简称,队伍每经过一个检查点就要检录一次,到了终点核实检录记录,凭证有效就发给队伍一张毅行证书,内容有队伍名、成员组成和开始结束时间。回想起2002年开始组织的春秋各一次的毅行大军,不可谓规模不宏大,每次参加人数都在万人以上,队伍有一两千个,考虑到男女搭配和队伍规模,一般都要求每对的队伍不超过8人,每对女同志人数不少于2人,这是我的粗略记忆,可能有稍有出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起点玉泉的石碑,领导专门为此项活动而题,不知不觉,该项活动已经举办了9年。

出镇第一山水景色,便是著名的钟山古堰,几十个小石台横向一排,行人走在蓝溪水上面似乎蜻蜓点水一般。早先的时候,叫钟山石堰,谁会在刚造不久就给予一个古的字义,自然是后人追加的,现在毫无疑问是古堰了,已被余姚市文化局收为文物保护单位,可在中国文物网站上查到图文介绍,或许宁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才合它的身份。钟山在蓝溪水的东岸,原名撞钟山,山上是革命烈士陵园,是纪念四明山浙东革命烈士的,三五支队的名号在这里几乎无人不知。石堰上游两百米处是横亘西东的钟山渡槽,朝霞晚霞下非常漂亮,水是从上游的陆埠水库引渡过来的。三景合一,统称钟山石堰,堰的面子好大,是不是你也想起了它山堰,要不是宁波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都江堰。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