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转载)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

(转载)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

luyued 发布于 2011-03-23 23:39   浏览 N 次  

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

――给专业阅读实验者的第四封信

亲爱的朋友们:

新教育专业阅读项目起步至今已经快半年了,陆续有近百实验者报名参加,而且这个队伍一直都在扩大。通过教育在线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专业阅读小学QQ群(群号为:57294115,仅接纳正式递交报名表的实验者,下同)、专业阅读中学群(群号为59629315),一大批实验者不但在坚持阅读并记录,而且彼此之间还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种相互取暖,对于有着共同肤色共同爱好的我们都非常重要。项目组也在这半年中不断成长,开发了新教育专业阅读地图(小学语数版)并确立了基本书目。

但是随阅读的深入,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许多实验者并不能够真正地深入透彻地阅读一本书,仍然有意无意地滑向了感性阅读,结果导致了阅读的低效化和泡沫化。

何谓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所谓感性阅读,是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及信息并与书籍反复对话,以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需要说明的是,感性阅读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泛读,知性阅读也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精读。无论感性阅读还是知性阅读,都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在泛读浏览中,也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以及框架并开展对话反思,没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即使在精读一本书并大量做笔记,也把握不住书籍的核心精髓,更不用说内在结构。因此感性阅读侧重于一种单方向的片面的接受过程,而知性阅读则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一般而言,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他的反思能力。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和一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相比,前者更倾向于感性阅读而后者则倾向于知性阅读。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会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好恶去接收过滤信息,会不自觉地受到浅层愉悦感的控制,选择那些“阿谀读者”的书籍。而对于另外一些对自己构成挑战的书籍,则往往会感觉到有些硬梆梆,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感。他们阅读或许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但骨子里,他们其实一直是在回避问题,拒绝真正地真实地面对问题本身。即使决定去精读一本书,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阅读感性化,并在骨子里自我辩护。举一个例子,《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有些阅读者的批注大意是,自己的班级是大班化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等小班化以后再说。这种阅读,不但严重地误解一苏霍姆林斯基,而且阅读者不是在借书籍反思自身,相反地,却始终在逃避,将“我”的问题转化了“他”(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等)的问题。倾向于感性阅读的阅读者,会更喜欢阅读方法技巧类书籍,为某某法所渲染的前景所鼓舞,而忘记了教育的复杂性,更不理解这些方法技巧背后的原理。最终,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己问题,只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愉快的阅读。

倾向于知性阅读的阅读者,往往是那些无限开放自身,勇于接纳与反思的人。他们知道阅读是对自身原有经验的丰富、优化,甚至是颠覆、重建。如果说感性阅读是在溜冰,轻松愉快,看四周反反复复都是熟悉的景色;那么知性阅读则是在爬山,汗流浃背,但是周围的景物始终在变化,越来越开阔,直至“无限风光在顶峰”。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溜冰,登山更能增强人的“体质”(理解力)。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会缺乏勇气,甚至会迷失路径,但这一切的犹豫,彷徨甚至想要放弃的感觉,正是登山必要的经历。因此经过知性阅读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放弃自我辩护,不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而对话,既包括批判反思,也包括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更新甚至自我否定。特别是经典书籍,我们很容易以感性阅读的方式去面对,就像学生以阅读郭敬明的姿态去读曹雪芹或者鲁迅。当我们指责学生喜欢追逐流行而不愿意亲近经典,品味经典之美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专业经典,要么读不懂,要么以为“不过如此”?对那些精辟透彻,常读常新的经典,当然要花大力气啃,并始终抱有谦卑的态度。

如何训练自己养成知性阅读的习惯呢?

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阅读经典必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甚至可以考虑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划出真正那些有着真知卓见的含量量高的句子――你当然可以写下你的感想,但是对于经典来说,聆听是最重要的。读得尽可能慢,听清楚作者所说的每一个意思。最后,不妨把划出来的部分输入电脑保存,或者上传到专题帖中。当一本书这样读过以后,你在实践中,或者在另外的书中遭遇相似的情境,就可以迅速调出来反复揣摩,久而久之,这些文字就会化为你的血肉。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在此,重温一下艾德勒的两段话也许不无裨益:

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滞。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著 《如何阅读一本书》 商务印书馆 2004年1月第一版 第8页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同上 第11页

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进一步地,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个片断某个观点的理解,也可以表达与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旁涉到你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的教育教学事件,或者与其他的书籍相互印证。

这种对话一开始是艰难的――你甚至怀疑自己压根就缺乏对话的能力,或者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读这本书(当然,有时候确实如此)。但是,经历并承受这种痛苦,你会慢慢地步入一个新的天地,会通过大量的摘录以及理解,慢慢地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更深的痛苦来自于这样的一种质疑: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并未因之而改变?事实上,能够现搬现用的书其实极少,而且我也一直很怀疑效果。更多的时候,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专业的基础以及灵魂。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的游刃有余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觉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并且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才能够最终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这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一切答案都必须隐藏在旅程中,隐藏在实验者们的主题帖中,而我们,也乐意耐心等待,并一同上路,始终相伴。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 铁皮鼓

2008年8月19日

小贴士:

做笔记有各式各样,多彩多姿的方法。以下是几个可以采用的方法: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一。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起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对已经习惯做笔记的人来说,书本前面的空白页通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会保留这几页以盖上藏书印章。但是那不过表示了你在财务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而已。书前的空白页最好是用来记载你的思想。你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你已经在书后的空白页做过这件事了),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这个大纲是在测量你是否了解了全书,这跟藏书印章不同,却能表现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著 《如何阅读一本书》 商务印书馆 2004年1月第一版 第46-47页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