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引人深思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8 13:44 浏览 N 次“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个口号曾形象地概括了互联网最为突出的一
大特点:隐蔽性。网民可以在虚拟空间里畅所欲言。可是,“人肉搜索”的出现,使网
络匿名表达被滥用,网络话语空间随之走向另一个极端。
“人肉搜索”追求的目标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肉(裸露)。其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
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不管你穿没穿“马甲”
,众人通过各种途径对同一个人进行地毯式搜索,你的个人信息很快在网上一览无遗,
然后招致“激愤”的网友们一番口诛笔伐。
应该看到,网络匿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言论的表达空间,使网络民意获得了更为
直接的沟通渠道。而几句过头的话或几张不雅的图片足以激起网民的愤怒和眼泪,证明
我们社会道德与良知的底线仍在,令人欣慰。但随后的声讨甚至谩骂也表明,社会的良
知如果脱离了理性、包容的缰绳,社会的道德如果依赖以恶制恶的方式来维系,其危险
正如伏尔泰所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
在现代法治社会,与对某种有争议言行的道德谴责相比,普通公民的隐私权显然处
于更高的保护地位。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各种网络表达方式,尽管是公民言论和信
息自由的表现,但也要遵守底线,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两年前发生的“铜须事件”曾经引发海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许多海外媒体纷纷质疑
中国网民对铜须的“封杀”做法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当然,“网络暴力”并
非中国的专利。这种以键盘为武器的“暴力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反思,比如韩
国近年来开始采取渐进的方式,以遏制接连不断的“网络恶搞”事件。
此次国内猫扑网等网站对网络表达方式的规范,值得期待。但净化网络环境,仅靠
网站的自觉还不够,通过法律手段,实施严格监管,在信息传播格局产生巨变的“自媒
体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唯此,人们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网络才能成为“文明
园地”。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