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中的唐诗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1 15:16 浏览 N 次笛”中的唐诗
山东淄博第七中学 常爱森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声在李白的诗里吹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声在秦关汉月下吹着。刘长卿《听笛歌》:“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势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好一首悲戚凄苦的七言诗,诗人这种在月夜江边闻笛的独特感受,是伤感情绪的真实流露。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人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诗歌仍然表现出了听笛人因笛声而引起的哀惋惆怅之情。在以笛为题的唐诗中,闻笛生愁似乎已相当的普遍。杜甫的《秋笛》有“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句;杜甫的另一首《吹笛》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句。古人闻笛以及闻胡笳、闻筚篥、闻管子而愁丝缕缕,苦若断肠,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便是诗人们以闻笛后的感受、感慨而作诗。本文重点以唐诗为例,谈谈自己的拙见。
唐代有许多边塞诗是写笛声的,寄托了边疆戍卒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律《从军行》,全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在寂寥的边塞,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吹笛人所抒发的情。同样是思乡情调,但感情基调又有所不同。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就是个例子,“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本诗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那是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符,句中也就含有了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是由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感而不伤,表现的是一种豪情。这和盛唐时代人们乐观、豪迈、奋发向上是分不开的。同样的主题,同样的笛声,在中唐诗人的笔下又是另一种情调。安史之乱后,时代巨变促使诗人’心态向内敛,文学“气骨顿衰”,失落了雄浑又自在的风度。且看李益的《春夜闻笛》:“寒夜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李益的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其实相同,但本诗多怨望而少豪气,情调逊于王诗。
当然在唐诗中笛音还有其他含义,如刘禹锡的《酚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三十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对老朋友悼念而已。用笛声表示对老朋友的悼念不是刘禹锡的首创,这里还有个典故,相传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写了一篇《思旧赋》表达对友人的悼念之情。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在宋诗中,笛子的含义或作用比唐代丰富,当然也有沿袭唐诗中的笛子的用途,如真山民的《泊舟严滩》:“天色微茫入瞑钟,严陵湍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清亮的笛声在静寂的夜空回旋,更添了游子的愁思。
以上的笛音都是沉重的、苦涩的,而宋诗中的笛音大都是欢快的、明朗的、奔放的。陆游诗《度浮桥至南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清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直古今。自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此诗显示作者乐观、自豪的心情,说榕阴吹笛,而又是醉坐以吹,则是对乐观、自豪行动的具体化,体现了诗人雄壮的风格。郑震《荆南剔贾制书东归》一诗的笛音则把诗人的愉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来时秋雨满江楼,归口秋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在月明如水,春风拂面的夜晚,诗人独立船头,吹响短笛,心绪如同出峡的江水一样无拘无束。范成大的《鄂州南楼》写笛的笔法更为高超,笔调飘逸。“谁将王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间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重钓手,武昌鱼好更淹留。”起联“谁将”句点出游南楼在中秋,并闻歌管之声,暗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诗意,写出了吹笛者缓吹闲赏,边吹边赏之态,和游者的心情合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在这里创造的“寂处有音”的艺术手法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示。当时即以“文外独绝”称誉。宋诗中也有用笛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欧阳修的《梦中作》,“夜凉吹笛干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如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这真是“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咏梅诗词多用闻笛故事。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而唐大角中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从此笛子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闻笛故事中多了咏梅情结。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干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这首咏梅词纯是写神,把梅花与词人自己拍合一起,抒发性灵,不粘不脱。作者在词中发挥想像:梅花,仿佛一位超尘脱俗的女郎,在千岩路畔,日暮天寒,悄立盈盈,满怀幽思。古人咏花,多用“解语”故事,词中活用又反用此意,尤觉婉曲动人。末三句转笔换意。“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这也是“无限新愁”的注脚。借咏花而注人人事,可说已达到一种超妙人神的浑融境界。那离索之思,蹉跎之恨,而又写得这样温婉浑厚,含蕴不尽,如同空山中的笛声,余音袅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思索的余地。梦窗《高阳台·落梅》词“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千里关山”,当同此慨。刘克庄《长相思·偕梅》词:“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末句词意又是一转,仍然归结到惜梅。梅花开时韵胜香清,受人爱赏,谢时落花干万片,漫天随风舞如飞雪,使人不胜叹惋,此处再一次突出“惜”字。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