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solo题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7 13:12 浏览 N 次37.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25分)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 几类要求?(6分)(分类)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
37(2)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和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和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和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和 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和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论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一个视角。如“和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和约”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来源:学科网]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答题思路:
第一段材料分析提炼
积极:爱国主义:收回国家主权(材料支撑)
消极:保守观念:朝贡体系、闭关锁国
提炼
“和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
“和 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
“和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
第二段 联系比较所学史实
1时代背景:世界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中国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联系比较:日本明治维新 脱亚入欧 殖产产兴业
第三段 深入抽象提炼
农民阶级分析:
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
又如“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几个问题
1从材料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感情?(爱国、念旧)
2用传统手段(精神物质武器)可以达到爱国的目的吗?
3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如何?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如何?
4农民阶级的可以完成爱国反帝的任务吗?
5最终你的结论是什么?
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
阶级局限性(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
为什么既反西方又学西方?矛盾心理
基本思路:
1紧扣材料——是什么?从材料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感情?(爱国、念旧)
2联系所学——为什么?
为什么反帝爱国?马关条约、资本输出、瓜分狂潮
为什么念旧保守?生产方式、文化视野、阶级局限
3联系所学——还有什么?
用传统手段(精神物质武器)可以达到爱国的目的吗?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如何?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如何? 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认识启示
用什么手段来达到爱国的目的
农民阶级的可以完成爱国反帝的任务吗?
推动社会进步,完成爱国宏愿
补充观点
近代爱国主义与向西方学习的关系
19世纪的中国
西方列强既是侵略者,又是先进者;
清王朝既是挨打者,又是落后者。
落后的中国要捍卫国家的独立,振兴中华,
必须既反对自己的对手,
又要向自己的对手学习,
这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
近代爱国主义
不是愚昧落后、闭关自守的排外主义;
也不是头脑僵化、夜郎自大的国粹主义,
更不是崇洋媚外、卑躬屈膝的奴隶主义。
只有那些坚决抵抗外国侵略,
同时又善于学习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
并用它来拯救和富强祖国的有识之士,
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所以,能把爱国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
这种对外开放的爱国精神,
才是科学的符合理性的爱国主义,
因为这样做不仅能维护国家的独立与稳定,
更能促进国家走向世界、参与竞争、
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通史教程》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