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Arto/南萧亭等:对Ernst Boerschmann的讨论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5 09:29 浏览 N 次
我对20世纪初德国汉学家Ernst Boerschmann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很久了,在Arto兄的豆瓣小组“建筑乌托邦”中发过一个帖子,发现城市笔记人老师和Arto、醒了诸兄对Boerschmann都有兴趣,但限于材料较少,讨论的深入性受到限制,猜测较多。
12月2日德国的Boerschmann研究专家I.E.Koegel到同济大学做了关于Boerschmann的讲座之后,我们几位在这个帖子后面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讨论尚未结束,把现在的进展略加整理,贴在下面:
2009-12-02 20:30:35 醒了 (且听鹿鸣……)
OK,大家听了讲座以后,有何感想?
2009-12-02 22:38:15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会后我(由于英文会话能力太差,烦劳DYP同学帮了不少忙)向Koegel教授请教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对Boerschmann的教育背景感兴趣。Koegel教授回答,在Boerschmann接受建筑教育的时代,最风光的教育体系是Beaux-art,但Boerschmann所在学校更多继承的是德国建筑历史研究的传统,与Beaux-art体系不同。但Boerschmann看到中国建筑后,认为其与西方认识的任何建筑体系都不同,所以并没有把中国建筑纳入任何当时西方已知的体系框架。他更多是一个记录者的身份,把更深入研究的工作留给了后面的人。
我还问了关于Boerschmann在两卷本《中国建筑》中对中国建筑的分类,把无量殿作为中国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是否他把无量殿看成了与木构佛教殿堂不同的建筑类型,而不仅仅是结构类型的区别?Koegel教授认为Boerschmann对中国建筑的分类工作做得不多。后面其他人在聊Boerschmann重视中国的宗教建筑,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他难以进入宫殿。
对30年代Boerschmann重新考察中国建筑的收获,Koegel教授认为他仍然采用类似于中国“述而不作”的研究方式,但那一次与前面的不同是做了飞行航拍。
2009-12-02 22:41:33 ARTO | 凹凸
1 Boerschmann作为研究者,的确很早;但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如果我们把考察的视野放到中亚考古和美术考古,B的研究角度倒是与一般的思路不同。比如,他对于佛教名山和五岳的考察,以及佛塔建筑。这些在欧日学者由中亚考古一路走来对石窟的兴趣完全异趣,反而可以成为特别的视角。比如与伯希和、沙婉、常盘大定、关野贞等人比较的话,的确稍微另类了些,之所以不受重视,可能也正在于此。因为,大家当时并不怎么关注这些事情。因此,研究相对而言,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 2 对于营造学社而言,朱选择B作为特别社员,是否真的基于其对于中国建筑相关研究的成果,很难判断;但无疑梁作为营造学社重要的负责人,对B的研究是清楚的,这一点,个人认为,沈弘说的无甚大不妥,但问题是,是否真的就可依凭图的相似性而下一个结论?这种资料的获得经由了什么路径,大可仔细思量。相反,其作为工程师和随军专家的身份,倒是非同寻常。尤其是1933-1935年的考察,有其政治的原因,这同关野贞等人同期的调查似乎可有相似性,但不好论断。 3 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B和Hsia CS之间的关系,毕竟他们在一个团队中考察了很多地方,比如苏州。但,可惜没有进一步的线索和材料可以证明这些考察有梁|刘的参与。而且国内对于这些考察大都语焉不详,无法确知。但这些大规模考察的方法非常重要和必要,实际上,梁|刘亦在那样的条件下做,真的是非常困难的。那比得了B这样以官方身份动辄可以动用飞机航拍的手段获得资料,看了之后,有点伤感。 4 如果还有感兴趣的内容,我最关心的是:是否在20年代,梁真的在B的书里面,或者资料里面,见到过佛光寺?!这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而言,简直是不言而喻的重要。这是否可理解为大家对很多事情保持缄默的理由?不可知,不可想。 5 对B的研究,个人认为,的确需要更深入。不光是B,还包括O.Siren等人,但,国内相关的研究,太困难了,几乎无法完成,因此,留一念想,或期将来吧。
2009-12-02 22:58:19 ARTO | 凹凸
南兄的几个问题,我以为,不可进入是一个重要的关于研究类型界定的常识。在那样的环境下,佛寺显然是最容易进行的。紫禁城是没有进入条件的。 另外,就是关于B的研究路线,应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述而不作”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相比现在大家动辄编“图集”、“画册”的“专著”而言,B的研究要严肃太多。而作为记录者,又显然比关野贞等人专业许多,可参看徐苏斌老师关于“关野贞”中国调查的相关研究。
2009-12-03 00:11:13 醒了 (且听鹿鸣……)
关于arto的问题4,讲座的时候好像说到,Boerschmann在五台山只拍了一些明清建筑吧。
关于Boerschmann研究中国建筑的方法,除了忠实记录和严格测绘之外,从宗教入手是一个特点,这让我想到Joseph Edkins,当然两者估计没什么关系。 Boerschmann对史也不太感兴趣,同时讲座中提到的对《营造法式》之中多有翻刻失真而不予采信的看法,似乎他感兴趣的研究主要是科学测绘。不知道这是否是考察他研究范式的一个机会和线索。 我很好奇Boerschmann在欧洲学术传统中的地位,当时的人是怎么看他的。就像今天的有些汉学家,如果你的学术领域地位很边缘,可能人家不会和你计较你的研究是否“予流”。
2009-12-03 00:13:44 醒了 (且听鹿鸣……)
大家怎么看待讲座中提到的Boerschmann和“空间”以及有机建筑之间关系的说法?Boerschmann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作用?我有点怀疑这个地方。
2009-12-03 07:34:14 城市笔记人 (笔记城市)
to arto and 南博、醒博:羡慕死了,居然Koegel来讲柏斯曼——我准备去看夏昌世展览了,华工也有人在关注柏斯曼。。。
2009-12-03 11:20:21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我个人认为,Boerschmann后来对空间的看法肯定受到当时风行的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那一段内容我错过了,不过如果Boerschmann是1941年以后说的话,我甚至怀疑是从李承宽那里间接受到了汉斯·夏隆影响的结果。(李承宽做了四年夏隆助手之后去Boerschmann那里,在Boerschmann去世后又回到了夏隆那里。)Boerschmann通过李承宽影响了汉斯·夏隆的说法,我以前看过(在这个帖子里也简单提过),出自现在汉斯·夏隆的研究权威Peter Blundell Jones的文章The Lure of the Orient:Scharoun and Haring's East-West connections。文章中提到夏隆的事务所研讨活动常常让李承宽主讲中国建筑,而且夏隆的很多设计作品确实受到了中国建筑的影响。所以说夏隆的有机建筑里有Boerschmann乃至中国建筑的影响,应是准确的。
2009-12-03 11:35:55 ARTO | 凹凸
李承宽,个人了解甚少,不便多言,但是作品是非常棒的。 to 笔记人老师:夏昌世的展览真的很想去,有什么消息,等待老师的报道啦!^^
to 醒了:关于营造法式,当然会是国内学界比较重视的,毕竟是一个研究的起点和重要文献,情感不同。而至于海外学界如何看待这种研究,很难说。但B直接从考察名山大川来理解宗教建筑的选址,尤其是30年代以后,其研究开始招致批评之后,他又来到中国调查,其取向上还是可信的:的确是他的个人理解,而且认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核心问题,这个,我还是很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他的研究。
这让我想起对园冶的研究,其实何尝不是这样的境况,大家都说好,真正的研究有多少呢?再看营造法式,补得了了已经,光看完即有的研究,就得花些时日的。
2009-12-03 12:26:39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回到最早的一些话题,我怀疑他对建筑和自然关系的重视是否与picturesque有关?当然,这么追问意义似乎不大。
2009-12-03 13:24:02 ARTO | 凹凸
picturesque对于德国的影响,似乎有些难于判断,了解太少。案头放了John Dixon Hunt大部头却无力翻阅了,实在要抓紧论文了,呵呵 如若从大背景去找线索,我觉得找到一个接触的线索,并不能真的证明就有影响的存在吧?
2009-12-03 17:24:03 醒了 (且听鹿鸣……)
关于Picturesque的问题,我想不管是德国还是英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知识,即使对设计影响不大也会成为历史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所以我想Boerschmann肯定非常了解这些东西。
不过我猜测这里面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国建筑和picturesque的连接。如果没记错的话,picturesque运动的兴起和东方园林有很大的关系,那Boerschmann在理解中国建筑的时候,似乎从这个角度入手就比较自然了。因为可能在他的知识系统中,这两件事本来就是关系比较大的。 南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2009-12-03 17:27:43 醒了 (且听鹿鸣……)
讲座中提到,之所以Boerschmann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中国建筑,是因为他看到中国人经常去寺庙,所以认为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民族。 这当然是一个误解,不过也许可以猜测,Boerschmann本人潜意识中对宗教的重视。
2009-12-04 11:25:33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梁思成在研究中国建筑之前知道Boerschmann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肯定的。费慰梅写的传记《梁和林》中提到,梁亲口对其说过,在读书时通过Boerschmann和Siren的书来了解中国建筑,但对他们的研究水准并不满意。相比之下,梁更喜欢Siren。
我想,Siren在汉学界的影响力比Boerschmann大得多,其对中国艺术的研究至今对西方汉学界的影响都不能忽视,高居翰最初就是Siren的助手。但Siren的教育背景是艺术史,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建筑,与梁在宾大所受教育契合,对中国艺术感知方式的了解也较多。
而Boerschmann从中国宗教切入建筑,我想甚至可能让梁反感。因为中国的宗教在当时西方的主流观点和像梁那样的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眼里,几近于愚昧和野蛮的同义词,正是如梁启超先生那样的中国知识分子想要改变的东西。从这里切入建筑,在梁看来,无异于揭中国人的疮疤。即便是真心赞赏,看到西方人把中国(在梁看来)落后的东西当作精华来歌颂,也没多少可取之处。梁这一代人急于用西方主流价值观向西方证明,即使用你们的标准我们也是辉煌的,所以梁刻意回避的宗教话题被Boerschmann赖以切入中国建筑研究,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从民族情绪上,梁不喜欢Boerschmann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我反对沈弘所推测的,梁基于自身学术地位的私心而压制Boerschmann的说法。梁对Boerschmann研究的较低评价来自于当时西方汉学和中国“整理国故”运动根本目的的不相容。
12月2日德国的Boerschmann研究专家I.E.Koegel到同济大学做了关于Boerschmann的讲座之后,我们几位在这个帖子后面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讨论尚未结束,把现在的进展略加整理,贴在下面:
2009-12-02 20:30:35 醒了 (且听鹿鸣……)
OK,大家听了讲座以后,有何感想?
2009-12-02 22:38:15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会后我(由于英文会话能力太差,烦劳DYP同学帮了不少忙)向Koegel教授请教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对Boerschmann的教育背景感兴趣。Koegel教授回答,在Boerschmann接受建筑教育的时代,最风光的教育体系是Beaux-art,但Boerschmann所在学校更多继承的是德国建筑历史研究的传统,与Beaux-art体系不同。但Boerschmann看到中国建筑后,认为其与西方认识的任何建筑体系都不同,所以并没有把中国建筑纳入任何当时西方已知的体系框架。他更多是一个记录者的身份,把更深入研究的工作留给了后面的人。
我还问了关于Boerschmann在两卷本《中国建筑》中对中国建筑的分类,把无量殿作为中国建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是否他把无量殿看成了与木构佛教殿堂不同的建筑类型,而不仅仅是结构类型的区别?Koegel教授认为Boerschmann对中国建筑的分类工作做得不多。后面其他人在聊Boerschmann重视中国的宗教建筑,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他难以进入宫殿。
对30年代Boerschmann重新考察中国建筑的收获,Koegel教授认为他仍然采用类似于中国“述而不作”的研究方式,但那一次与前面的不同是做了飞行航拍。
2009-12-02 22:41:33 ARTO | 凹凸
1 Boerschmann作为研究者,的确很早;但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如果我们把考察的视野放到中亚考古和美术考古,B的研究角度倒是与一般的思路不同。比如,他对于佛教名山和五岳的考察,以及佛塔建筑。这些在欧日学者由中亚考古一路走来对石窟的兴趣完全异趣,反而可以成为特别的视角。比如与伯希和、沙婉、常盘大定、关野贞等人比较的话,的确稍微另类了些,之所以不受重视,可能也正在于此。因为,大家当时并不怎么关注这些事情。因此,研究相对而言,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 2 对于营造学社而言,朱选择B作为特别社员,是否真的基于其对于中国建筑相关研究的成果,很难判断;但无疑梁作为营造学社重要的负责人,对B的研究是清楚的,这一点,个人认为,沈弘说的无甚大不妥,但问题是,是否真的就可依凭图的相似性而下一个结论?这种资料的获得经由了什么路径,大可仔细思量。相反,其作为工程师和随军专家的身份,倒是非同寻常。尤其是1933-1935年的考察,有其政治的原因,这同关野贞等人同期的调查似乎可有相似性,但不好论断。 3 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B和Hsia CS之间的关系,毕竟他们在一个团队中考察了很多地方,比如苏州。但,可惜没有进一步的线索和材料可以证明这些考察有梁|刘的参与。而且国内对于这些考察大都语焉不详,无法确知。但这些大规模考察的方法非常重要和必要,实际上,梁|刘亦在那样的条件下做,真的是非常困难的。那比得了B这样以官方身份动辄可以动用飞机航拍的手段获得资料,看了之后,有点伤感。 4 如果还有感兴趣的内容,我最关心的是:是否在20年代,梁真的在B的书里面,或者资料里面,见到过佛光寺?!这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而言,简直是不言而喻的重要。这是否可理解为大家对很多事情保持缄默的理由?不可知,不可想。 5 对B的研究,个人认为,的确需要更深入。不光是B,还包括O.Siren等人,但,国内相关的研究,太困难了,几乎无法完成,因此,留一念想,或期将来吧。
2009-12-02 22:58:19 ARTO | 凹凸
南兄的几个问题,我以为,不可进入是一个重要的关于研究类型界定的常识。在那样的环境下,佛寺显然是最容易进行的。紫禁城是没有进入条件的。 另外,就是关于B的研究路线,应该说,这是非常有趣的。“述而不作”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相比现在大家动辄编“图集”、“画册”的“专著”而言,B的研究要严肃太多。而作为记录者,又显然比关野贞等人专业许多,可参看徐苏斌老师关于“关野贞”中国调查的相关研究。
2009-12-03 00:11:13 醒了 (且听鹿鸣……)
关于arto的问题4,讲座的时候好像说到,Boerschmann在五台山只拍了一些明清建筑吧。
关于Boerschmann研究中国建筑的方法,除了忠实记录和严格测绘之外,从宗教入手是一个特点,这让我想到Joseph Edkins,当然两者估计没什么关系。 Boerschmann对史也不太感兴趣,同时讲座中提到的对《营造法式》之中多有翻刻失真而不予采信的看法,似乎他感兴趣的研究主要是科学测绘。不知道这是否是考察他研究范式的一个机会和线索。 我很好奇Boerschmann在欧洲学术传统中的地位,当时的人是怎么看他的。就像今天的有些汉学家,如果你的学术领域地位很边缘,可能人家不会和你计较你的研究是否“予流”。
2009-12-03 00:13:44 醒了 (且听鹿鸣……)
大家怎么看待讲座中提到的Boerschmann和“空间”以及有机建筑之间关系的说法?Boerschmann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作用?我有点怀疑这个地方。
2009-12-03 07:34:14 城市笔记人 (笔记城市)
to arto and 南博、醒博:羡慕死了,居然Koegel来讲柏斯曼——我准备去看夏昌世展览了,华工也有人在关注柏斯曼。。。
2009-12-03 11:20:21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我个人认为,Boerschmann后来对空间的看法肯定受到当时风行的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那一段内容我错过了,不过如果Boerschmann是1941年以后说的话,我甚至怀疑是从李承宽那里间接受到了汉斯·夏隆影响的结果。(李承宽做了四年夏隆助手之后去Boerschmann那里,在Boerschmann去世后又回到了夏隆那里。)Boerschmann通过李承宽影响了汉斯·夏隆的说法,我以前看过(在这个帖子里也简单提过),出自现在汉斯·夏隆的研究权威Peter Blundell Jones的文章The Lure of the Orient:Scharoun and Haring's East-West connections。文章中提到夏隆的事务所研讨活动常常让李承宽主讲中国建筑,而且夏隆的很多设计作品确实受到了中国建筑的影响。所以说夏隆的有机建筑里有Boerschmann乃至中国建筑的影响,应是准确的。
2009-12-03 11:35:55 ARTO | 凹凸
李承宽,个人了解甚少,不便多言,但是作品是非常棒的。 to 笔记人老师:夏昌世的展览真的很想去,有什么消息,等待老师的报道啦!^^
to 醒了:关于营造法式,当然会是国内学界比较重视的,毕竟是一个研究的起点和重要文献,情感不同。而至于海外学界如何看待这种研究,很难说。但B直接从考察名山大川来理解宗教建筑的选址,尤其是30年代以后,其研究开始招致批评之后,他又来到中国调查,其取向上还是可信的:的确是他的个人理解,而且认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核心问题,这个,我还是很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他的研究。
这让我想起对园冶的研究,其实何尝不是这样的境况,大家都说好,真正的研究有多少呢?再看营造法式,补得了了已经,光看完即有的研究,就得花些时日的。
2009-12-03 12:26:39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回到最早的一些话题,我怀疑他对建筑和自然关系的重视是否与picturesque有关?当然,这么追问意义似乎不大。
2009-12-03 13:24:02 ARTO | 凹凸
picturesque对于德国的影响,似乎有些难于判断,了解太少。案头放了John Dixon Hunt大部头却无力翻阅了,实在要抓紧论文了,呵呵 如若从大背景去找线索,我觉得找到一个接触的线索,并不能真的证明就有影响的存在吧?
2009-12-03 17:24:03 醒了 (且听鹿鸣……)
关于Picturesque的问题,我想不管是德国还是英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知识,即使对设计影响不大也会成为历史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所以我想Boerschmann肯定非常了解这些东西。
不过我猜测这里面的主要问题在于中国建筑和picturesque的连接。如果没记错的话,picturesque运动的兴起和东方园林有很大的关系,那Boerschmann在理解中国建筑的时候,似乎从这个角度入手就比较自然了。因为可能在他的知识系统中,这两件事本来就是关系比较大的。 南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2009-12-03 17:27:43 醒了 (且听鹿鸣……)
讲座中提到,之所以Boerschmann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中国建筑,是因为他看到中国人经常去寺庙,所以认为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民族。 这当然是一个误解,不过也许可以猜测,Boerschmann本人潜意识中对宗教的重视。
2009-12-04 11:25:33 南萧亭 (砂子的柔细是被粉碎的巨石的柔细)
梁思成在研究中国建筑之前知道Boerschmann的研究成果是可以肯定的。费慰梅写的传记《梁和林》中提到,梁亲口对其说过,在读书时通过Boerschmann和Siren的书来了解中国建筑,但对他们的研究水准并不满意。相比之下,梁更喜欢Siren。
我想,Siren在汉学界的影响力比Boerschmann大得多,其对中国艺术的研究至今对西方汉学界的影响都不能忽视,高居翰最初就是Siren的助手。但Siren的教育背景是艺术史,从艺术的角度切入建筑,与梁在宾大所受教育契合,对中国艺术感知方式的了解也较多。
而Boerschmann从中国宗教切入建筑,我想甚至可能让梁反感。因为中国的宗教在当时西方的主流观点和像梁那样的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眼里,几近于愚昧和野蛮的同义词,正是如梁启超先生那样的中国知识分子想要改变的东西。从这里切入建筑,在梁看来,无异于揭中国人的疮疤。即便是真心赞赏,看到西方人把中国(在梁看来)落后的东西当作精华来歌颂,也没多少可取之处。梁这一代人急于用西方主流价值观向西方证明,即使用你们的标准我们也是辉煌的,所以梁刻意回避的宗教话题被Boerschmann赖以切入中国建筑研究,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从民族情绪上,梁不喜欢Boerschmann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我反对沈弘所推测的,梁基于自身学术地位的私心而压制Boerschmann的说法。梁对Boerschmann研究的较低评价来自于当时西方汉学和中国“整理国故”运动根本目的的不相容。
相关资讯
- 07-01· 禁教唐诗算术能还幼儿快
- 07-01· 2011年06月17日
- 07-01· 唐诗宋词英译:李商隐 筹
- 07-01· 仿评《唐诗1000首》第186首
- 07-01· 没事干的时候背背唐诗吧
- 07-01· [转载]唐诗中“斜”字该读
- 07-01· 湖南醴陵瓷业转型升级
- 07-01· 奇瑞风云2两厢黑色|2010款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摩根士丹
- 07-01· 摩根士丹利华鑫近期优选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7-01· 中金投行部大摩出售中金
- 07-01· 摩根士丹利招聘6月2日【实
- 07-01· 营养防病圣典
- 07-01· 《博伽梵歌原意》之第十
- 07-01· [不错]斑斓圣典---减肥中常
- 07-01· 武乐圣典《太极武当》:武
- 07-01· 铁血英雄-现阶段战功牌兑
- 07-01· 2011年06月10日【原创】南歌
- 07-01· 【淘宝网信息】- 2010年的
- 07-01· 深圳品牌女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