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女装 > 东山

东山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3 18:02   浏览 N 次  

原文: 译文:

我徂东山, (我到东山去打仗,)

慆慆不归。(1) (许多年不能回家乡。)

我来自东, (我一味向着东方,)

零雨其濛。(2) (细雨蒙蒙好凄凉。)

我东曰归,(3) (身在东山欲回乡,)

我心西悲。 (记挂着西方心悲伤。)

制彼裳衣, (做一身合体的新衣裳,)

勿士行枚。(4) (不用再将裹腿绑。)

蜎蜎者蠋,(5) (桑虫蠕动若蚕样,)

烝在桑野。(6) (蜷缩在野地的桑树上。)

敦彼独宿,(7) (那团团独睡的人儿,)

亦在车下。 (在兵车下一个摸样。)

我徂东山, (我到东山去打仗,)

慆慆不归。 (许多年不能回家乡。)

我来自东, (我一味向着东方,)

零雨其濛。 (细雨蒙蒙好凄凉。)

果裸之实,(8) (那栝楼结的果实,)

亦施于宇。 (屋檐下挂得满满当当。)

伊威在室,(9) (土鳖虫在屋里行走,)

蟏蛸在户。(10) (门头上结满蜘蛛网。)

町疃鹿场,(11) (山洼里鹿儿来来往往,)

熠熠宵行。(12) (黑夜里萤火虫闪光。)

不可畏也,(13) (这屋子破败又荒凉,)

伊可怀也。 (教我如何不怀念故乡。)

我徂东山, (我到东山去打仗,)

慆慆不归。 (许多年不能回家乡。)

我来自东, (我一味向着东方,)

零雨其濛。 (细雨蒙蒙好凄凉。)

鹳鸣于垤,(14) (鹳雀在蚁冢上鸣唱,)

妇叹于室。 (老妻在家里忧伤。)

洒扫穹室,(15) (塞住孔洞扫干净房,)

我征聿至。(16) (想我应该已在归途上。)

有敦瓜苦,(17) (我俩就像一对苦瓜,)

烝在栗薪。(18) (分开在柴堆的两旁。)

自我不见, (自从分开没见过面,)

于今三年。 (已经整三年的时光。)

我徂东山, (我到东山去打仗,)

慆慆不归。 (许多年不能回家乡。)

我来自东, (我一味向着东方,)

零雨其濛。 (细雨蒙蒙好凄凉。)

仓庚于飞, (黄鹂来回穿梭忙,)

熠耀其羽。(19) (羽毛鲜明好漂亮。)

之子于归, (老妻出嫁的时光,)

皇驳其马。(20) (马匹有红又有黄。)

亲结其缡,(21) (母亲给她穿衣裳,)

九十其仪。(22) (各种礼节一遍遍讲。)

其新孔嘉,(23) (新婚时节多幸福,)

其旧如之何? (老伴重逢该是啥样?)

(1)毛亨:“慆慆,言久也。”

郑玄:“我往之东山,既久劳矣。”

(2)毛亨:“濛,雨貌。”

陈奂:“濛,微雨。”

(3)余冠英:“聿、曰都有将意。......我东曰归也是说将归。”

(4)毛亨:“士,事。”

闻一多《风诗类钞》:“行,月行(合为一字)。枚,徽。后世谓之行縢,行缠,今之裹腿。”

(5)朱熹:“蜎蜎,动貌。蠋,桑虫如蚕者也。”

(6)马瑞辰:“‘烝’与‘曾’同音,为叠韵。‘烝’当为‘曾’之借字。曾,乃也。”

(7)吴闿生:“敦敦然独宿貌。”

(8)吴闿生:“果裸,栝楼也,状如王瓜。”

(9)陈奂:“伊威,......似今之鳖虫。”

(10)朱熹:“蟏蛸,小蜘蛛也。”

(11)王先谦:“町疃,鹿迹所在也。《楚辞 九思》:‘鹿蹊兮......’其义正同。谓鹿所步处也。《说文》町下云:‘田践处曰町’;疃下云:‘禽兽所践处也。’”

(12)毛亨:“熠熠,磷也。磷,萤火也。”

(13)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不’,语词。‘伊’亦语词,言室中久无人,荒秽如此可畏,亦可怀也。”

(14)吴闿生:“垤,蚁冢也。鹳,鹳雀。”

(15)陈奂:“穹,穷。窒,塞也。廷内则洒扫之,门户则穷塞之。”

(16)严粲:“我征夫将至矣,望我之辞也。聿者,将遂之辞,实未至也。”

(17)吴闿生:“敦,犹团也。”

余冠英:“瓜苦,即瓜瓠,也就是瓠瓜,葫芦类。古人结婚行合 之礼,就是以一瓠分作两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这诗瓜苦,似指合 的瓠。”

(18)陈奂:“《释文》引《韩诗》作蓼薪,云聚薪也。”

(19)郑玄:“熠熠其羽,羽鲜明也。”

(20)吴闿生:“黄白曰皇。”

(21)吴闿生:“缡,妇人之禕,即帨巾也。”

(22)毛亨:“九十其仪,言多仪也。”

(23)严粲:“其新昏者甚美矣,其旧昏相见之欢,当如何哉?”

慆(TAO)滔 蜎(YUAN)冤 蠋(ZHU)烛 烝(ZHENG)征

裸(LUO)倮 施(YI)异 蟏(XIAO)消 蛸(SHAO)梢

町(TING)挺 疃(TUAN)团 熠(YI)意 鹳(GUAN)灌

垤(DIE)迭 缡(LI)离

诗出《诗经》《国风》之《豳风》。人说:春秋无义战,在《诗经》记录的那个年代,老百姓比咱这时候可是要苦了太多。一个成年人,一生中除了要喂饱自己的肚子,还要考虑家中的老小,这些都没什么,只要你有一双勤劳的手,对生活的追求也不是太高,糊弄个日子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除此之外,这个成年人还有国家与君王赋予的许多义务,赋税要交吧,劳役要干吧,兵役更是一个成年男人谁都避免不了的负担。《东山》就是写这样一个去服兵役的人,三年的征战途中,征人肯定不止一次的想起过自己的家,想起过自己的父母与孩子,同样的道理,他也一定不止一次的想起自己的妻子。然而,究竟是谁?究竟是为了什么?命运要让他们天各一方。

《毛诗正义》对这首诗有这样的解读:“《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RU)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YUE)也,说以使民,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意思是说:《东山》这首诗,是写周公东征的事情。周公东征,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得以回国。犒劳大军归来的那些士大夫为了歌颂这件事,所以做了这首诗。第一章说的是东征结束,第二章说的是将士们当时的所思所想,第三章说的是他们的家人对他们的盼望,第四章是说胜利归来后,男女匹配而及时行乐。君王与士大夫对于他们的子民,能够照顾到他们的情感,怜悯他们的辛劳,就可以让他们喜悦了,能够让老百姓快乐的被役使,人民自然会舍生忘死的为你服务,难道说会只有东山征战的这一次吗?

这些统治者真会骗人。整篇诗作的背后,我看到的都是出征将士们的血泪,以及一点点不敢过于直白的控诉,毛公他老人家还要愚弄后来者,好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去为统治者送死。诗的前四句一遍又一遍的咏叹,“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表面上来看,是在写东征途中的辛酸苦辣,言外之意难道说是在歌颂?将士们难道就喜欢像那桑虫一样蜷缩在战车之下?就喜欢住在那荒凉破败的屋子里?难道就不希望阖家团圆,难道就喜欢让自己的妻子独守空房?

都说《诗经》——《国风》更多的是民歌,我也这样认为。所以我更喜欢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来解读,我相信,无论古今的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来说是不喜欢战争的。他们的出征,一般来说,除了一部分心存侥幸、有野心、希望以战争来换取功名的人以外,大多应该都是被逼无奈;而战争的实质,其实就是用那些无辜老百姓的血与肉,来实现个别野心家的野心,染红个别人的顶戴花翎;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咱老百姓实在是应该掂掇一下,跟在这些人的后面,接受这些人的蛊惑,真的就会像他们许诺的那样功成名就吗?如果不大可能,咱还是趁早打消这样幼稚的念头,去过好自己的日子好了。

然而,有多少人能经得起功名利禄的诱惑呢?这是人性的弱点,常常被统治者巧妙的利用,常常让许多生灵,被看得见的战火、以及看不见的战火所荼毒;几千年下来,仍然有许多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奋不顾身,前赴后继。

战争就是战争,非正义的战争会死人,正义之战难道就不会死人吗?正义之战死的就会是那些肉食者吗?因战争死亡的那些人,有几个又是恶贯满盈呢?恶贯满盈的那些人,一个比一个活的旺,你信吗?

2010.01.19. 于酒泉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