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内衣 > 营销秘籍(3)

营销秘籍(3)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8 07:46   浏览 N 次  

  我们卖的是水,顾客买的是广告。

  ──可口可乐公司

  这个东西有用没用,在于人们信不信。这就是诀窍。

  ──史玉柱(巨人投资公司董事长兼CEO)

  有时候你的产品是什么不重要,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才重要。

  ──李光斗(“中国十大策划人代表人物”、北京华盛智业公司首席策划)

  一样东西值多少钱,取决于人们为它所支付的钱;而人们所支付的钱,又取决于人们认为它值多少钱。

  ──路长全

  品牌是获得认知的较量,而不是产品好或者不好的较量。

  ──路长全

  第二堂课一开始,投影幕布上就打出一个硕大的标题──

  如何把顾客的钱变成你的钱?

  赵老师走进教室,咳嗽了一声,算是给大家提个醒:“通过上一堂课的讨论,我们的目标明确了;喝了特制的东北酸辣汤,我们的精神更足了。现在我们继续进行‘脑震荡’,继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争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赵老师扬了扬手中的消费券,接着说:“上面的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要回答,回答得好的有奖。”

  “我看方法很简单,就是抢嘛!”范总经理没好气地说。经过一节课的适应,他慢慢地恢复了斗志。

  “你还别说,这真是一种方法。强买强卖,独此一家,让你掏多少钱,你就得掏多少钱。”哈尔滨黑土地商贸公司总经理黑大春接过话。

  “这个方法好是好,只是一般的企业没有这个条件。强买强卖,那是开黑店,官家都轻易不敢做这样的事;独此一家,只有像水、电、油、气、铁路和电信这样的垄断企业才行。但我们不属于这一行啊。有的企业沾点边,比如说物业管理公司,大多数有开发商或者房管局撑腰,手下又有一帮打手,当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过,要让我动手打客户,还真有点下不了手。”杭州千秋基业营销策划公司策略总监孙午回应说。

  广东卓越电器公司副总经理王强当即打断:“这样的企业,只要收银员就行了,要我们营销人做甚?你别看他们也经常做广告,那是烧钱,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温同喜笑了起来:“抢不着就偷呗。偷偷摸摸,我注册一个皮包公司,开一路边店,得了钱我就闪,让你根本找不着人;找着了你也嫌麻烦,懒得扯皮;想扯皮,从我身上刮不出二两油来!”

  “去,别起哄!你这是江湖骗子,哪里是我们营销人干的事?赵老师说了,我们要做的是大事业,开的是百年老店,你这小摊小贩的做法,怎么能叫营销呢?”说这话的是毕业于北京成功大学的MBA、南京方圆电脑公司的企划部部长张立。

  温同喜:“我当然不会做这样的事,也就这么一说。但这确实是一条赚钱的途径。不少搞邮购、电视购物的,还有一些搞网络购物的,就是这么赚钱的,有的赚的还不是小钱,公司也是有名的大公司。”

  乔西尔:“中国太大,只要让每个人上当一次,就有赚不完的钱。我看现在有的旅行社也是这样。赚多赚少,就看你的心够不够狠,刀够不够快。”

  张立:“这种事扯皮多,名声也不好,我们还是要立足长期的生意、有面子的生意。”

  重庆山城商业集团总经理助理陈秋萍:“我看过几本美国人写的关于推销员的书,货要卖出去,推销的作用很大。一家企业只要有几个优秀的推销员,销售就不用愁了。只是这样的人才太难得,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采取人海战术,销售员是生产技术人员的好几倍。这么多销售员放出去,在商店里、商场里、顾客的家门口,甚至在大街上把人挡住,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多少要买点吧?我看这一招还是有用。”

  “舒蕾洗发液上市时,就用过这一招,我们叫‘终端拦截’。很多啤酒和白酒厂家,也经常招一批促销小姐,在酒店里挨个向客人推销。效果是有的,只是成本太高,只有那些高价格、高利润的产品,像人寿保险、直销产品之类的才承受得起。”北京舒尔爽日化用品厂市场部经理唐若水说。

  “推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些推销员的书,大都是美国人几十年前写的。现在有的学者认为,推销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所以要讲营销。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营销的目的,就是让推销成为多余’。”Tom?李又搬出了新菩萨。

  “是的,”刘三接过话说,“营销嘛,不是抢,不是偷,也不是硬推,根本的方法就是哄,也就是赵老师说的忽悠,让顾客自愿地、高高兴兴地把钱给我们,而且是高价钱。如果是3%,5%之类的所谓平均利润,太辛苦不说,动不动就亏进去了,要我们营销人做甚?!”

  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忽悠术,赵老师的脸上泛出红光。他发给了刘三一张消费券:“刘三说到点子上了。什么抢啊、偷啊,道理可以借鉴,但说法都不好听。我们都是台面上的人,往高里说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哪能做这样的事?不能偷,不能抢,只能哄,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舒舒服服地把钱送到我们手里。”

  赵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公式──

  赵氏魔鬼营销秘籍

  赵氏营销进化论

  1.抢(强迫)──2.偷(耍赖)──3.逼(硬推)──4.哄(忽悠)

  (原始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级) (高级阶段)

  赵老师深情地望着面前的学员,循循诱导:“到底是抢还是偷,是逼还是哄,其实不是营销人的道德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环境逼出来的;环境变了,营销的手段也不能不变。这好比猴子变成人,人再分成白人、黑人、黄种人,都是自然条件造成的。哄,是我们做营销的高级阶段。为什么呢?因为它讲文明、讲礼貌,靠的是你情我愿,还让人高兴。”

  投影幕布上又打出一个新问题──

  顾客为什么自愿把钱交给我们?

  “诸位,顾客为什么情愿把钱交到我们手里,这是我们的根本问题。难道他们是活菩萨吗?”赵老师大声地问。

  “不是!”学员们齐声抢答。

  等同学们停下来了,陈秋萍首先回答:“因为我们手里有一个产品,对顾客有用呗!”

  “说,接着说!”赵老师热情地鼓励。

  孙午激动地站了起来:“关键还是要产品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营销的4个P,第一个P就是Product,产品啊!只要有好产品,就不愁顾客不把钱掏出来,营销也好做了。”

  听到这里,Tom?李兴奋地接过话:“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科特勒前两年到北京演讲,我专门跑去听了。他说许多人并不了解市场营销,认为营销就是努力推销已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实际上,市场营销的新观念却是生产那些能够卖得出去的产品。我们首先应该开发出对顾客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有创新,性价比高,对顾客有吸引力,后面的销售就水到渠成,省事多了。”

  《营销圣经》杂志社总策划刘本仁又开口了:“现在不是流行蓝海理论吗?我们努力找到一个没有竞争的蓝海,就不用想那些忽悠顾客的主意了。”

  “打住!”赵老师紧急地对学员们的自由发言叫停,“越说越偏了。你们要是这样到企业里去,哪个老板都不愿要你。有了这么好的产品,要你搞营销的做什么?营销的大环境,就是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用你们那个科教授的话,就是‘同质化严重’。要搞个真正的创新,投入大不说,还要看你家祖坟埋的位置好不好。”

  赵老师摁了一下电脑鼠标,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个页面──

  营销人必须实话实说的7个“为什么”

  1.市场上的商品成千上万,有多少是对消费者真正有用的?有多少是无用的?

  2.如果没有这个产品,消费者的生活是否会有丝毫改变?消费者的幸福是少了还是多了?

  3.这一种产品与同类型的其他产品,除了打的牌子不同之外,到底有多少实质差别?

  4.在企业千军万马齐奔腾的时代,找到一个蓝海有多难?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公司,数以亿万计的产品,哪来这么多蓝海?

  5.成千上万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是不是都应该关门?

  6.作为一个消费者,你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创新”和“个性化”吗?

  7.消费者无穷的消费欲望,到底是自发的,还是被企业挑动起来的?

  这么多问题摆出来,让刚才发言的几位脑袋有点发蒙。仔细想想,每一个问题似乎都难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在做营销的同行面前,不能睁眼说瞎话啊,说了也没人信。特别是,有的问题涉及企业要不要停产关门的大事,这样的责任,谁承受得起?自己的饭碗也在里边,谁要砸自己的饭碗、减自己的工资,自己也要跟他急。

  ……

  赵老师让学员们把讲义翻到第17页──

  可口可乐的挑战者

  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顿曾经很不能理解大众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忠诚。于是,他花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元在美国发起了一场营销运动:数万人参加测试,蒙着眼睛品尝三种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沃尔玛生产的“山姆的选择”(Sam’s Choice),结论是根本无法区分这三种东西。有了这个结论,山姆信心十足地在沃尔玛所有商店最好的地段同时推出了新可乐──“山姆的选择”,而且价格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一半。但结果是,“山姆的选择”可乐的销量从未达到可口可乐的10%。挑战以失败而告终。

  不服气的还有中国人。1998年,汾湟可乐宣布要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也组织了数万名消费者进行盲测。测试表明,汾湟可乐比可口可乐更适合亚洲人的口感,大比分胜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了证明这一点,汾湟可乐搬来了众多的权威机构来证明,并为此专门请来影星成龙拍摄了一条广告片:农民劳动之后品尝汾湟可乐。当年,汾煌可乐仅电视广告就花费了亿元,超过可口可乐近6%。但短暂的辉煌之后,汾湟可乐在市场上迅速衰退。事后有人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是西部的一家乡镇企业的产品,产品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汾湟可乐消失之后,新的挑战者非常可乐接着向两乐发起了冲击。娃哈哈集团投资上亿元,聘请国际专家做了数千次试验,解决了产品的配方和品质问题。据称,其引进的德国、意大利生产线,比可口可乐的设备更先进。非常可乐上市前,在全球进行了几十万次口感测试。老板宗庆后飞到美国,将两乐和非常可乐的商标撕去,请专家和消费者品尝,几乎没有人能够分辨出不同。在清华大学进行的国内盲测中,非常可乐的口感优势甚至大于对手。宗庆后信心大增,利用原娃哈哈的渠道大力进行市场推广。但几年下来,非常可乐的市场仍局限在国内地县以下城市和乡镇。

  看完这个案例,Tom?李充满信心地说:“这是品牌的魅力!说明消费者对大品牌有很高的忠诚度。”

  赵老师:“但品牌是什么呢?”

  Tom?李犹豫了一下,若有所思地回答:“嗯,似乎就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一种产品的感觉。”

  “对头!就是一种感觉!”赵老师说,“消费者要是感觉你的产品好,那你的就是好;消费者要是感觉不到,或是感觉到了也不相信、不承认,你再好也是白搭。”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温同喜念起了一句前些年流行的顺口溜。

  唐若水:“这样说起来,顾客的权力蛮大的,快赶上以前的皇帝了。”

  温同喜:“顾客就是上帝嘛!”

  听到学员们说到这里,赵老师压低了声音:“别怕!权力大表面上对顾客有利,但实际上,对企业、对我们营销人更有利。”

  “这……这就不好懂了?!”范总经理紧皱着眉头问。

  赵老师:“脑筋还没有学会急转弯,不理解是情有可原的。你想啊,顾客既然有这么大的权力,‘说你行,你就行’,那好办了──我们的重点,就由生产‘好的产品’,转变为销售‘顾客认为好的产品’。这样,我们做营销的难度是不是会大大降低呢?这正是我们的强项啊!这实际上为企业指明了一个方向:一切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让顾客‘认为产品好’!特别是让那些‘不那么好’、‘本来一般’的产品,如何被顾客认为‘不行也行’。这一点,营销大师们已经形成了充分的共识。”

  赵老师让学员们把讲义翻到第19页,上面是一则关于牛奶的案例──

  “高钙奶”诞生记

  去年我们在为东北一家乳制品公司新产品提炼核心概念时,我们建议多增加一个品种──高钙奶,实际上也是就比一般的牛奶多加一点儿易于吸收的钙粉,结果遭到在场技术人员的一致反对:“牛奶本身就是自然界中最好的钙源,一个人一天喝一杯牛奶就足够补充人体所需的钙了,还搞什么‘高钙’?画蛇添足,这不是让同行笑掉大牙吗!”

  我解释说:“同行笑话不要紧,只要消费者不笑话、能接受就行,因为普通消费者对牛奶实际含钙量并不清晰,我们推出‘高钙’品种是为了加大对消费者的冲击和说教。我们是要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又不是同行。”

  结果企业老总还是听从了我们的建议,同时推出了“纯牛奶”和“高钙奶”两个品种,后者的零售价格还比前者高出1毛/袋。结果一年下来,“高钙奶”的销量比“纯牛奶”整整高出两倍。

  唐若水:“想不到,“高钙奶”居然是这么来了!”

  赵老师趋热打铁,继续对学员们施行“脑震荡”:“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供给。顾客认为牛奶是高钙的好,我就打出‘高钙奶’的口号;顾客认为婴儿的营养应该均衡,我卖的牛奶就是‘营养均衡’;顾客觉得均衡还不够,我就提出一个更进一步的概念,比如,‘不多不少就是好’。看到这样的广告语,做妈妈的能不喜欢吗?做营销的,首先就得把顾客的心思琢磨透。”

  ……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