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内衣 > 龙门石窟:慢慢走,慢慢看--09初冬河南行(五)

龙门石窟:慢慢走,慢慢看--09初冬河南行(五)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3 17:16   浏览 N 次  

龙门石窟:慢慢走,慢慢看

——09初冬河南行(五)

涓涓语流

手机所摄。

此为龙门石窟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是唐代石窟,洞中佛像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是在水席之后奔龙门的,有水席打底,导游由着我们慢慢走,慢慢看,从不催促我们,于是这里成了我走得最闲散、最自在的一处。有此得必有彼失,在龙门,我的相机中途出故障了,所以有相当的多的画面只能靠手机来储存。

龙门大桥,横卧在伊水之上。

阳光射过龙门,投在我的身上。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我去过敦煌,希望有机会能把它们一网打尽。麦积山我已经想了很久了,不仅因为石窟,还因为那里的远离人群的冷风与灰沙。
记得莫高窟是没有山与水的,而且大多数洞窟都保护得很严,无法靠近,所有的洞窟都不对镜头开放,所以除了凝视和仰望,除了用心去携带,没有其他方式。但龙门石窟是开放的,整个龙门山就那么敞开着,随便你怎么走进,甚至抚摸,在这个山水相依的峭壁间,你会恍然有重回魏晋,重返唐朝的错觉。

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以北魏和唐代最久,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在导游的解说下,我能分辨出北魏或唐代了,——其实很简单,北魏骨感清瘦,唐朝丰腴饱满。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龙门石窟堪称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以下除极个别几张,均为手机所拍。

我从龙门山走到香山,从无限地贴近石窟,再到与之慢慢拉远,隔着伊水遥望它,想象那些雕刻了它的历史,孕育了它的时代,想象那些环肥燕瘦的岁月起伏;再想象关于它们的明天,和我们的明天。

我们可以跟着历史走,跟着美走,但历史与美不会跟着我们走。

我不是石像,我是尘埃。

从龙门石窟往香山寺的路上,也即由龙门山往香山。黄昏已近,伊水如墨,浓稠了两岸的山,流淌着足以呼应石窟与寺园的悠悠古韵。

背靠着龙门与伊水,让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同时从我身体里穿越。

手机对光没有任何处理的能力,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原始的记录。喜欢光与影的感觉,当我举着手机,看到三个太阳的时候,我已由兴奋转为幸福。

我很感谢上天这样的恩赐,也感谢自己的眼睛。这个时候,同行者都已经过桥了,只有我止步在这里,贪婪地攫取着。这个时候,才倍觉得尼康D90对于我的紧迫性。先生总以“你背不动”,以及“你只是行者,非摄影者”为由,延缓我的获得。

欧阳中石题写的香山寺。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是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在龙门时遥望对岸的香山寺。悬居山腰,有种飘然欲飞的感觉。

站在香山寺,看龙门大桥。

虽多为新修、翻修,但因为游人不多,香山寺还是透着一股出尘的宁静与悠远。

只是发生了一件小事,破坏了这种超凡拔俗之气。当时有一个本寺的解说员,以不一般的热忱与积极给大家介绍佛事与寺事,起初我就有点起疑。最后此人把大家引到最后一个大雄宝殿里,让几个和尚模样的人摸一下头,问几句话,再接着就是带到某个角落去按399、699、999等不同的价位去捐钱。

有一个台湾人是学佛的,对此很有想法。因为在杭州等地也遭受过这样带有引诱性的陷阱,这次在被摸头之前就退出了,我也随之退出了。关于宗教,关于捐资,我们聊了很久,对现在这些借佛的幌子敛自己钱财的人与事,一致表示了愤慨。

有个殿门前挂着“归天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思忖之,觉得很有味道。

就是在这个殿里遭遇骗局的。横匾书:大雄宝殿;竖匾为:佛光普照。

残雪与夕阳。

“漫扫白云寻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这似乎不是这个寺里的人能做到的。长廊里坐着的女孩是某台湾人的女友,沈阳人,她的身份就很耐人寻味。她跟着出行,却似乎对任何景点都没有兴趣,每到一处,除了这样找个地方坐着,就是去购物处。

明月白云,不是谁都能随便享受的。

从这个门离开。进白园。

启功题写:白园

白园长廊里的残雪点点。

出白园留影。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白乐天晚年居住洛阳18年,老先生其实一生清贫的,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据说白家的后人均不做官,有很多现居日本、新加坡等,所以园内有日本书法廊等。

白园虽是墓园,但不阴森,反倒恬淡幽静,文人气息很浓,很适合在此吟诗做对。白老夫子是不是在这向刘十九发出邀请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上一篇: 下一篇:自爱始,自爱终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