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内衣 > 颐和园的铜牛

颐和园的铜牛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2 19:35   浏览 N 次  

   颐和园铜牛

   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

  

  《金牛铭》

    颐和园的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铸造精良、形象逼真,牛背上刻有乾隆手书《金牛铭》 。《金牛铭》上写道:“金写神牛,用镇悠永。……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相关传说

  

  七孔桥头说铜牛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返,合影留念。是牛的力大无比,勤劳朴实,温顺善良,平和自如,使游人陶醉;另一层意思,是镀金铜牛的故事,多少年来,吸引了千千万万游人。

  

  禹治水铸铁牛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人人皆知的故事。大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夏朝的创始者。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鲧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接受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立足于疏导,终于治平水患。据传说,大禹每治好一处水患,便铸造一条铁牛沉入河底,认为牛识水性,可防河水泛滥。

  乾隆皇帝铸铜牛

    到了唐代,经过长期沿袭,人们不再把铁牛投入河中,而是把牛放置在河岸边。清代高宗皇帝弘历,好大喜功,仿盛唐而自比尧舜禹,袭古人而又标新立异,于乾隆二十年(1755),沿用大禹治水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命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为了表示大清王朝的繁荣强盛,铜牛全身镀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牛铭》,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 (音驮,一种爬行动物)鼋(音元,俗儿鼋)。(音湾)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但毕竟是一代较有作为的君主。铸造镀金铜牛,放置在昆明湖岸边,还能起到考查昆明湖水水位的作用。据科学考证,昆明湖的东堤,比故宫的地基高约10米。以前,遇到大雨之年,昆明湖一带便成水患之地,为了防止昆明湖东堤决口,殃及紫禁城受害,在此设置铜牛,观察湖水水位线,随时知道水位比皇宫的城墙高多少,以便加强防护,免使皇宫遭受洪水之灾。

  

  天上人间话铜牛

  铜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玉皇大帝,把昆明湖比作为天河。在天河两侧必有牛郎和织女。昆明湖东堤岸边设置了“牛郎”,那么织女又在何方?据有关史料记载,昆明湖西侧有“织耕图”,以此象征“织女”。据民间传说,在昆明湖西墙外某一菜园里,曾发现了“织耕图”的踪迹。有一汉白玉石碑,上刻有三个字“织耕图”和乾隆御笔的方印,这织女如何在西墙外?据分析,在1860和1900年,因为晚清府腐败无能,颐和园遭帝国主义列强两次劫难,很多珍贵文物遭受破坏,被偷盗哄抢很多,有一些流失园外,也就不足为奇了。乾隆把自己比作玉皇大帝,晚清贪图享乐的慈禧太后,则把自己比作天上国母王母娘娘。在扩建颐和园时,她曾传下御旨,要将颐和园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宫天河,当然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为此,她见昆明湖东堤已经安置了铜牛,能够象征牛郎,所以又在石舫的旁边,建起了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好冲着织女亭所在方向,以昆明湖(天河)为界,便暗合了牛郎和织女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铜牛遭难民相救

    1860年,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城,侵占了颐和园。侵略者贪婪无度,掠夺成性,破坏园林,抢夺文物。镀金铜牛身上的金箔,也成为他们抢的目标。这伙儿魔鬼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块一块剥金箔。铜牛在哭泣,湖水在落泪,手无寸铁的当地居民一个个义愤填膺,怒气冲天。后来又听说,金箔剥完之后,这伙魔鬼还打算将铜牛运出颐和园化铜卖钱,合伙分赃。民众们经过商议,决定挑选十个身强体壮的大汉,趁天黑夜静之时,带上工具,潜入颐和园,将铜牛沉入了昆明湖底。这一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昆明湖东堤留下一点痕迹。第二天,附近居民纷纷传说,铜牛被大风刮跑了,洋鬼子寻不到破绽,真以为是上帝的安排,也就没有再寻找。由于人民的保护,时至今日,铜牛才得以在昆明湖东堤岸边,向广大游人展示。

  

  铸造艺术

  颐和园铜牛,是我国古代用拨蜡法铸造的代表作。我国古代雕刻,是以写意见长,这只铜牛,却用了写实的手法,它不仅造形生动,而且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置于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好似回首惊顾,若有所闻。炯炯目光注视着昆明湖的西北方向。它神态自若,造型逼真、反映了我国当时的铸造艺术水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也是颐和园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历经沧桑

  中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就连下令铸造它的乾隆皇帝,也这么叫它。

    没想到“金牛”的称呼延续下来,差点给了铜牛惹来了杀身之祸……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大肆烧杀抢掠,皇家园林、王宫府第无一幸免。

    在进入颐和园之初,就已经有侵略者听说这里的昆明湖东岸有只金牛。一想到足足有一头牛般大小的金子,他们立刻红了眼睛。十几个士兵坐在一起商量,一定要将金牛弄到手!

    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八国联军手持刀枪破门而入,北京颐和园顿时火光漫天。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地图,那一队觊觎铜牛的士兵,毫不费力地来到了铜牛的面前。黑夜中,他们举起手中的火把,金光灿灿的铜牛更被照得通体发亮。

    贪婪的侵略者顿时欢呼雀跃,立刻盘算起怎么运走这只金牛。可是,拖动一只真牛也要两三个人费尽力气,更何况这只铜牛!十几个士兵费尽力气,还是没能抬起铜牛,便想到了割掉牛头带走。

    一个士兵举起刺刀,猛地向铜牛砍去,只听“当啷”一声,铜牛背上砍出了一个口子。士兵凑近想看看口子有多深,却发现了一点异样。原来,铜牛本就不是金子所铸,划开一个口子就显露出了铜的质地。

    看到铜牛不是金子的,十几个士兵都傻了眼,唾骂着离开了昆明湖岸,就这样,铜牛躲过了大劫,幸存了下来。

    被砍了一刀的铜牛,历经枪林弹雨的沧桑岁月,仍然看守在昆明湖畔,注视着时代变迁,讲述着那段叫人无法忘怀的历史。

    虽然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铜牛依然如新铸造的一般,特别是铜牛背部的金牛铭篆书文字,没有一个笔画缺损残坏。今天,人们把铜牛看成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和铜亭、铜麒麟、铜狮子一样有名,成为来颐和园游览的人必看的独特景物。

上一篇:铜牛退步原来是向前 下一篇:红/白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