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英雄
luyued 发布于 2011-03-17 19:34 浏览 N 次看着大批的主教、贵族和律师用尽手段往学会里挤,39岁的巴贝奇感到非常不满。
剑桥大学的这位卢卡斯讲座教授,在15年前已是皇家学会会员。他有时严谨得令人咋舌。“每分钟有一个人死去,每分钟有一个人出生。”这是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著名诗句。但讲究精确的巴贝奇读后,表达了异议——“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显然世界上的人口将没有变化。”在给诗人的信里,巴贝奇建议诗集再版时改成“每分钟有一个人死去,每分钟有一又十六分之一个人出生”。
不过,在对皇家学会和诗人表达异议的同时,巴贝奇也正饱受非议。因为他的工作屡遭挫折,未能取得预期进展。1822年,巴贝奇研制出了第一台差分机。这台“会制表的机器”,既了结了他多年的夙愿,也激发了他的“野心”。
“我准备造一台比这台大得多的差分机,它可以处理20位数。”在给皇家学会会长的信里,巴贝奇描述着自己的宏伟蓝图。
在年轻人的设想里,新差分机还附设有印刷装置,可以直接将结果制成表格,可以用来更好地编制天文和航海表。当年,正是由于发现英国编制的航海表有一系列错误,小伙子才决心要研制一个“会制表的机器”。
只是眼前的这台差分机,运算精确度达6位小数,在巴贝奇看来还远远不够。但在英国政府看来,这个新鲜玩意儿已经“颇有意义”。在与财政大臣会晤后,巴贝奇获得了17000英镑的资助。
他可以放开手脚去实现梦想了。出乎巴贝奇意料的是,他原计划用2~3年完成的工作,10年下来,仍不见结果。
据说这台差分机大约有25000个零件,主要零件的误差不得超过1‰英寸。工程的进度十分缓慢,这让巴贝奇心急火燎,几乎每天都要从剑桥到工厂往返几个来回。图纸一遍遍修改,零件也一遍遍重做。10年过去了,完成的零件还不足半数。
参加试验的同事纷纷离去。最后只留下他一人,在清晨走进空无一人的车间,眼前一片狼藉。
政府资助的17000英镑已经花完,巴贝奇从银行家父亲那里继承的大笔遗产也即将耗尽。
1834年,巴贝奇向政府申请额外的资金支持,但政府早已失去了耐心。尽管巴贝奇软磨硬泡,依然遭到政府高官们的拒绝。就连时任英国首相的罗伯特·皮尔,也挖苦巴贝奇的差分机“应该用来计算研制它所花费的时间”。
然而,恰在此时,巴贝奇已经构思出第一台可编制程序的计算机器。这一构想在后人看来,“为计算机的诞生扫除了诸多理论上的障碍”,也被视为巴贝奇平生最伟大的构想,但在当时,差不多只是人们的笑料。
只有巴贝奇本人依旧热情不减。1839年,他甚至辞去了卢卡斯讲座教授的职位,专注于实践自己的构思。
可是现在,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差钱的银行家儿子。他四处募集资金,几乎无功而返。不仅如此,政府很快宣布中断对他的一切资助。望着自己画在2000多张图纸上的5万多个零件图,巴贝奇只能兴叹。
最终,半成品的差分机与全部图纸,被送进了伦敦的皇家科学博物馆。“我们至少得到了一个更聪明的玩具。”批评家史博桑克讽刺道。
1871年,这个被同行讥笑为“愚蠢的巴贝奇”的老人,在贫困潦倒中去世。留在他身后的不是赞美,而是《泰晤士报》上的嘲笑:“广大民众对他的研究成果事实上一无所知,有所知的人,也不怎么欣赏。”
博物馆则在120年后,按照巴贝奇最初的设计,制成了他设想中的新差分机,人们惊讶地发现,它运行良好。
“假如巴贝奇晚生70年,我可就得失业了。”发出如此感慨的,是美国的艾肯博士,现代计算机的先驱之一。而在2002年英国举行的“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的全民投票中,巴贝奇获得提名,他与牛顿、法拉第、瓦特以及霍金等人得票数不相上下。
不过,所有的这一切“成功的证据”,巴贝奇在生前都没能等到。而在他留给后人的照片里,他那宽阔的额头之下,锐利的目光虽显坚定却不乏悲愤。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 06-09· 伊神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 06-04· 给我的兰博
- 06-03· 北京雅士林环境仪器有限
- 06-02· 2011年02月14日
- 06-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七
- 06-01· 最好的金刚经解读版本—
- 06-01· 评论 (
- 06-0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06-01· [转载]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下
- 06-01· 经设计编皮革家纺油标志
- 05-30· 世界经典4
- 05-30· 【转】 十大品牌
- 05-30· 从领带之都到真丝之都嵊
- 05-30· 2011-03-25
- 05-29· 2010-11-29
- 05-29· 兰博网络|网站建设|网站推
- 05-29· 曝动作特辑-甄子丹化身“
- 05-29· 第22届中国兰博会正式落户
- 05-29· 第一滴血之兰博5电影名刀
- 05-28· 呵呵!!!!加佳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