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领带 > 美国海军鱼雷发展简史--历史背景32

美国海军鱼雷发展简史--历史背景32

luyued 发布于 2011-01-05 01:25   浏览 N 次  
化学动力鱼雷Mk.16和Mk.17的发展
虽然化学动力鱼雷在二战中才实现,最初的基础研究早在大约1915年由威斯丁豪斯电气和制造公司在A·T·凯利指导下开始了。早期试验获得了两项专利(发明人为凯利),由海军军械局所有,覆盖了使用液体、固体和气体燃料持续热反应推进鱼雷。早期实验的费用由威斯丁豪斯电气和制造公司承担,后期(大约从1920年开始)签订了一项合同,持续到1926年末。
此后,项目被转到华盛顿海军研究实验室。1927年8月,威斯丁豪斯电气和制造公司一项接近放弃的方案推荐给海军研究实验室,发展“氧气”鱼雷(用氧气代替空气作为氧化剂)提高鱼雷动力输出。1929年,批准开发氧气鱼雷。1931年,完成水池试验。接下来在海军鱼雷基地的航程试验中,遭遇控制和推进问题。如果采用氧气鱼雷,必须注意向舰只供氧,这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最初的激动过后,海军部丧失了对氧气鱼雷的兴趣,但保持了开发化学动力鱼雷的兴趣,因为它能输出蒸汽鱼雷三倍的能量,在均衡航程、速度和战雷头大小时更具备弹性。
1929年,海军研究实验室为鱼雷研究了几种化学能源。1934年,“海军氧化剂”(浓缩过氧化氢H2O2)被选中。1937年,Mk.10鱼雷作为海军氧化剂动力平台开始试验。1937年9月,送到纽波特鱼雷基地进行水池和航程试验。使用海军氧化剂后航程比标准的Mk.10增加到275%(从3500码增加到接近9500码)。这一结果让军械局认真考虑在鱼雷中使用海军氧化剂。
海军研究实验室接着对Mk.14作同样改进。在大量成功的水池试验后,鱼雷在航程试验中以航速46节跑了16500码(标准的Mk.14在同样航速下只能跑4500码)。这时(大约1940年),纽波特鱼雷基地开始生产6条这种鱼雷。
1940年7月,一名海军研究实验室代表调到纽波特全职工作,鱼雷基地被批准开发一种驱逐舰发射的战雷头重600磅,航速50节时航程16000码的鱼雷。项目最终生产了50条编号分配为Mk.17的鱼雷。珍珠港事件后,生产舰队急需的Mk.13和Mk.14鱼雷的巨大压力迫使军械局延缓了生产Mk.17的计划,尽管其可以作为新建驱逐舰的武器。项目停止到1943年,这时发现如果投产海军氧化剂鱼雷将没有足够的海军氧化剂生产能力。经过长时间的拖延后,1944年秋开始在纽约州德累斯顿建设一座海军氧化剂生产工厂。
响应军械局、哥伦比亚大学战争研究处特别学术研讨会要求,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主要项目是增加海军氧化剂分解和燃烧时的反应效率,有效控制海军氧化剂和优化鱼雷动力。实验室从科学研究发展局获得了25万美元经费,从1945年8月开始全面运转。
1943年,军械局下令纽波特海军鱼雷基地开发Mk.16鱼雷。这是一种航速46节时航程7000码的潜射鱼雷,与Mk.14重量和外型相同。1944年,航程规格改为11000码,新鱼雷编号为Mk.16 Mod.1。

Mk.16鱼雷
AIR FLASK WATER COMPARTMENT AND FUEL TANK TANK ASSEMBLY气瓶、水舱和燃料罐
NAVOL TANK AND VALVE COMPARTMENT海军燃料罐和阀门舱
ENGINE, GEAR TRAIN, GYRO, STEERING ENGINES发动机、传动机构、陀螺仪、舵机
WARHEAD MK 16 MOD 7雷头(MK.16 Mod.7) ENERGY SECTION能源段 AFTERBODY AND TAIL SECTION艉段
1944年,重开Mk.17的生产。Mk.16和Mk.17这时都没有全速发展,军械局认识到生产这两种鱼雷将广泛影响其他军工生产。战争结束前总共生产了520条Mk.16和450条Mk.17,两种型号都没有用于战斗。
Mk.17在二战结束后小批量服役,大约在1950年退役。它的早夭因为增加了驱逐舰上层重量和驱逐舰改变角色充当反潜作战平台。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