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内衣 > 回答--读北岛的《回答》 高一(12)班 胡彩婷

回答--读北岛的《回答》 高一(12)班 胡彩婷

luyued 发布于 2011-06-14 05:23   浏览 N 次  

回答——读北岛的《回答》

高一(12)班 胡彩婷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

这是北岛的代表作,当看到题目时,我们不禁会想:这是谁回答谁呢?恰巧,答案是在很多人意料之外,作者回答了这个世界。我们又要疑问了:什么?难道世界会说话吗?确实,在北岛心中,世界一直在说话,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北岛的世界,去寻找回答的踪迹。

首先看前面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就又引发读者深思了——卑鄙为何是通行证,高尚又为何是墓志铭呢?从结构上看第一句,卑鄙是通行证。作者确定卑鄙就是通行证,那么可以看出只要使用了“卑鄙”那么这人(卑鄙者)就可以在这世界上畅通无阻的通行。而什么是“卑鄙”呢?那就是用不正当或不道德的行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再从结构上看第二句,高尚是墓志铭,作者也很确定高尚就是墓志铭,那么我们又可以看出只要使用了“高尚”,那么这人(高尚者)就要消失在这世界上,被埋在黑乎乎的土地里。“墓志铭”是死者生前好友对死者的评价,而且在墓碑上刻下事迹以纪念逝者。这首诗写于1976年天安门“四五运动”期间,刘小枫将北岛这一代人划为“四五一代”,并说“四五一代”从真诚地相信走向真诚地不信,为拒斥意义话语的物件性失误提供了条件,也给出了新的危险。是恰巧还是生活背景的原因,这两句与食指(原名郭路生)写于1976年的《命运》:“好的名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开的枷锁。”句式十分相似,也可以从中看到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黑暗的社会下,他们没有愚昧,没有放弃,他们向世界愤慨,用尖锐的眼睛来刺杀世界的一切,这就是北岛他们。

我们再看后两句,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天空中竟会飘满倒影。“天空中”前面的修饰词是“镀金的”,一天中只有黄昏时候天空才是镀金的,而黄昏是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这又好像隐喻着这世界没有完全被黑暗包围,还流露出了对这世界的一丝期望,绝决并不是绝望。在天空中漂浮的本应是纯洁的白云,但这里却是死者弯曲的倒影,既然是倒影,那就是说土地上满是死者的躯体,死者的倒影把纯洁的白云给扼杀了,占领了不属于它的天空,留下了黑暗浑浊的天空,这就是文革的天空,长达十年的天空都是如此,人们已经许久没有看到洁净的天空,没有看到灿烂的太阳了,北岛《回答》的出现,就是预示着太阳快要出现了。北岛不愿抬头看那黑暗浑浊的天空,他更愿相信他笔下的一切就是太阳。

在第二段,“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说明了最艰难最寒冷的时期已过去,却还有冰凌的存在。孕育着梦想的好望角已被发现,却还在死海里千帆相竞。成立新中国最艰难的一道坎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应是努力发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当时却在批斗,知青下乡,可以看出他当时谴责那个时代,我想,那上面的“他们”就是还在梦中沉睡的人们了吧!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什么只带者这三样东西呢?“纸”应是指代写作,作者也曾说过写作是他的生命,它浮出地表或枯竭,都是难以预料的。他是通过写作来寻找方向的,这是一种对不相信的一种信念。他好像有了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独特而光明的精神王国,不需要物质,只要有纸、绳索和身影就来到了这个或虚或实得世界里了。

而全诗的中心落到了下一段,“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后四字是本诗的中心句,从结构上来讲,每个字与字间都有破折号,把音拉长了,使得北岛的呐喊声响便了世界每一个角落,让每个在梦中沉睡的人们被震惊醒了,他们也开始怀疑这世界,也开始怀疑自己,自己做对了吗?在文革噩梦中惊醒的北岛也说过,整个信仰的动摇就是从1971年的林彪事件开始的,以前总觉得是可以修补的,但那一刻就好像天崩地塌,这个东西不能再自圆其说了,而你相信的一切,突然前面就没有路了。北岛也曾读过俄国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看太阳,和蔚蓝的田野。”或许北岛就是读到了他的诗,把在迷惘中的他一个指引道路的方向,他的使命是来这世界唤醒人类内心的真情。那他不相信世界什么呢?不相信天是蓝的,不相信雷的回声,不相信梦是假的,不相信死无报应。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他们那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所以他只能选择相信今天,其它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虚假的。就如《仅仅一瞬间》里的:仅仅一瞬间/一切都在变。又如《蓝墙》里的: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作证,充满了对世界的怀疑。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如他的《日子》重新开始了,可以“用抽屉锁住自己的秘密/在喜欢的书上留有印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即使天空给乌云挡住了,我们也能打散乌云,让没有遮拦的天空露出纯洁的一面,这就是他的相信。

一个坚定、冷酷面对世界的诗人有着沉着冷静的思辨能力,即使在对文革的中国否定下,也不乏留有一丝曙光,我们沿着曙光的方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资料:

1.《结局或开始》

2. 网址《今天》杂志

3. 百度百科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