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内衣 > 03 化学元素详解

03 化学元素详解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1 06:43   浏览 N 次  

元素序号:42

元素符号:Mo

元素名称:钼

元素原子量:95.94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埃尔姆 发现年代:1782年

发现过程:
1782年,瑞典的埃尔姆,用亚麻子油调过的木炭和钼酸混合物密闭灼烧,而得到钼。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硬而坚韧。密度10.2克/厘米3。熔点2610℃。沸点5560℃。化合价+2、+4和+6,稳定价为+6。第一电离能7.099电子伏特。在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跟盐酸或氢氟酸不起反应。

元素来源:
主要矿物是辉钼矿(MoS2)。将辉钼矿煅烧成三氧化钼,再用氢或铝热法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村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极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元素辅助资料:
天然辉钼矿MoS是一种软的黑色矿物,外型和石墨相似。18世纪末以前,欧洲市场上两者都以molybadenite名称出售。1779年,舍勒指出石墨与molybadenite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他发现硝酸对石墨没有影响,而与molybadenite反应,获得一种白垩状的白色粉末,将它与碱溶液共同煮沸,结晶析出一种盐。他认为这种白色粉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用木炭混合后强热,没有获得金属,但与硫共热后却得到原来的molybadenite。1782年,瑞典一家矿场主埃尔摩从molybadenite中分离出金属,命名为molybdenum,元素符号定为Mo。我们译成钼。它得到贝齐里乌斯等人的承认


元素序号:43

元素符号:Tc

元素名称:锝

元素原子量:[98]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佩里厄、塞格瑞 发现年代:1937年

发现过程:
1937年,美国的佩里厄和塞格瑞,在劳伦斯加速器里,用氘核轰击98Mo,而得到锝。

元素描述:
密度11.50克/厘米3(算出)。熔点2200℃,是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制得的元素,银灰色。它的同位素都有放射性,以质量数为97的最稳定,半衰期为2.6×106年。电离能7.28电子伏特。化学性质与铼、锰相象。金属锝在高温时与氧反应,生成挥发性的氧化物Tc2O7,它与Re2O7相似。

元素来源:
是核反应堆的主要裂变产物之一,或采用中子作用于98Mo制得。在温度为1000-1100℃时用氢还原硫化物时能制备出金属锝。

元素用途:
因为同位素99Tc具有2×105年的长半衰期,故用于化学研究。

元素辅助资料:

锝是第一个人工制得的元素。它的拉丁名称 technetium(Tc)正是从希腊文technetos(人造)一词而来。

门捷列夫在建立元素周期系的时候,曾经预言它的存在,命名它为eka-manganese(类锰)。莫斯莱确定了它的原子序数为43。其实,有关这个元素发现的报告早在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以前就开始了。在1846年,俄罗斯盖尔曼声称,从黑色钛铁矿(ilmenite)中发现了这个元素,就以这个矿石的名称命名它为ilmenium,并且测定了它的原子量约104.6,叙述了它的一些性质与锰相似。接着,1877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化学工程师克恩发表发现了一种占据钼和钌之间的新元素报告,其原子量经测定等于100。但它却被另一些化学家证明是铱、铑和铁的混合物。亚洲的化学家们也不甘落后,在1908年,日本化学家小川声称从方钍石中发现这一元素并命名为nipponium;到1924年,又有化学家报告,利用X射线光谱分析从锰矿中发现了这一元素,命名为moseleyum。迟至1925年,德国科学家也宣布,在铌铁矿中发现了这一元素。但这些发现都没有被证实和承认。

于是43号元素被认为是“失踪了”的元素。

后来,物理学家们的“同位素统计规则”解释了它“失踪”的缘由。这个规则是1924年前苏联学者苏卡列夫提出来的,在1934年被德国物理学家马陶赫确定。根据这个规则,不能有核电核仅仅相差一个单位的稳定同量素存在。同量素是指质量数相同而原子序数不同的原子,如4018Ar、4019K、4020Ca都有相同的质量40。由于它们的原子序数不同,所以它们处在元素周期表不同的位置上,因而又称异位素。锝前后的两个元素钼42、钌44分别有一连串质量数94~102之间稳定同位素存在,所以再也不能有锝的稳定同位素存在,因为锝的质量数应当是在这些质量数之间。

在1936-1937年首先实现了人工方法制取它。1936年底意大利年轻的物理学家谢格尔到美国伯克利(Berkeley)进修。他利用那里一台先进的回旋加速器,用氘核照射钼,以期得到锝。但是要把产生的锝从钼中分离出来是艰巨的工作,于是他把照射过的钼带回意大利帕勒莫(Palerma)大学。他在化学教授彼利埃协助下,经历近半年时间,分离出10-10克的99Tc同位素,并且确定新元素的性质与铼非常相似,而与锰的相似程度较差。

已知锝有4种同位素,都是放射性的,它们中半衰期最长的是98Tc,4.2×106年。现在锝已经达到成吨级的产量,是从核燃料的裂变产物中提取的。金属锝呈银白色,但通常得到的是灰色粉末,它抗氧化,在酸中溶解度不大,因此可用作原子能工业设备的防腐材料。


元素序号:44

元素符号:Ru

元素名称:钌

元素原子量:101.1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克劳斯 发现年代:1844年

发现过程:
1844年,俄国的克劳斯,从乌拉尔铂矿渣里制得氯钌化铵,并经煅烧,制得钌。

元素描述:
硬质的白色金属,密度12.30克/厘米3。熔点2310℃,沸点2900℃。化合价2、3、4和8。第一电离能7.37电子伏特。化学性质很稳定。在温度达100℃时,对普通的酸包括王水在内均有抗御力,对氢氟酸和磷酸也有抗御力。在室温时,氯水、溴水和醇中的碘能轻微地腐蚀钌。对很多熔融金属包括铅、锂、钾、钠、铜、银和金有抗御力。与熔融的碱性氢氧化物、碳酸盐和氰化物起作用。

元素来源:
由铂金属的自然合金中提取。

元素用途:
钌是极好的催化剂,用于氢化、异构化、氧化和重整反应中。纯金属钌用途很少。它是铂和钯的有效硬化剂。用它制造电接触合金,以及硬磨硬质合金等。

元素辅助资料:

钌是铂系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少的一个,也是铂系元素中最后被发现的一个。它在铂被发现100多年后,比其余铂系元素晚40年才被发现。

不过,它的名字早在1828年就被提出来了。当时俄国人在乌拉尔发现了铂的矿藏,塔尔图大学化学教授奥桑首先研究了它,认为其中除了铂外,还有三个新元素。奥桑把他分离出的新元素样品寄给了贝齐里乌斯,贝齐里乌斯认为其中只有pluranium一个是新金属元素,其余的分别是硅石和钛、锆以及铱的氧化物的混合物。

1844年,喀山大学化学教授克劳斯重新研究了奥桑的分析工作,肯定了铂矿在残渣中确实有一种新金属存在,就用奥桑为纪念他的祖国俄罗斯而命名的ruthenium命名它,元素符号定为Ru。我们译成钌。

克劳斯取得新金属钌后,也将样品寄给贝齐里乌斯,请求指教。贝齐里乌斯认为它是不纯的铱。可是克劳斯和奥桑不同,没有理睬贝齐里乌斯的意见,敢于向权威挑战,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并且将每次制得的样品连同详细的说明逐一寄给贝齐里乌斯。最后事实迫使贝齐里乌斯在1845年发表文章,承认钌是一个新元素。在俄罗斯,由科学院的几位院士们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审查克劳斯得到的结果,确认了他的发现。


元素序号:45

元素符号:Rh

元素名称:铑

元素原子量:102.9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武拉斯顿 发现年代:1803~1804年

发现过程:
1803~1804年,英国的武拉斯顿,在提炼钯铂的废渣的玫瑰色盐里发现有铑的存在。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质极硬,耐磨,也有相当的延展性。密度12.4克/厘米3。熔点1966±3℃,沸点3727±100℃。化合价2、4和6。第一电离能7.46电子伏特。在中等的温度下,它也能抵抗大多数普通酸(包括王水在内)。在200~600℃可与热浓硫酸、热氢溴酸、次氯酸钠和游离卤素起化学反应。不与许多熔融金属,如金、银、钠和钾以及熔融的碱起反应。

元素来源:
存在于铂矿中,在精炼过程中可以集取而制得。

元素用途:
可用来制造加氢催化剂、热电偶、铂铑合金等。也常镀在探照灯和反射镜上。还用来作为宝石的加光抛光剂和电的接触部件。

元素辅助资料:

铑属铂系元素。铂系元素几乎完全成单质状态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种矿石中,例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磁铁矿等。铂系元素几乎无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铂系元素矿石中,通常以铂为主要成分,而其余铂系元素则因含量较小,必须经过化学分析才能被发现。由于锇、铱、钯、铑和钌都与铂共同组成矿石,因此它们都是从铂矿提取铂后的残渣中发现的。

它们中除铂和钯外,不但不溶于普通的酸,而且不溶于王水。铂很易溶于王水,钯还溶于热硝酸中。所有铂系元素都有强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倾向。

1803到1804年,在武拉斯顿发现钯不久,他将天然铂矿溶解在王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过剩的酸,再加入氯化铵(NH4Cl),使铂沉淀为铂氯化铵((NH4)2[PtCl4]),再加入氰化汞,使钯沉淀为氰化钯,滤去沉淀后,往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氰化汞,并把溶液蒸发至干,出现一种暗红色沉淀,分析证明是由一种新金属和钠的氯化物形成的盐Na3RhCl6·18H2O。因这种新金属的具有玫瑰的艳红色,就以希腊文中玫瑰rhodon命名它为rhodium(铑),元素符号定为Rh


元素序号:46

元素符号:Pd

元素名称:钯

元素原子量:106.4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武拉斯顿 发现年代:1803年

发现过程:
1803年,英国的武拉斯顿,在王水中溶解粗铂,蒸去多余的酸后,并加氯化亚汞,得黄色沉淀,灼烧后得钯。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柔软,具有延性。密度12.02克/厘米3。熔点1552℃。沸点3140℃。化合价+2和+4。第一电离能8.34电子伏特。休学性质不活泼,但可溶于硝酸和王水中,以及熔融的碱;能吸附氢、氧等气体,于室温和一大气压下所吸附的氢可达钯本身体积的八百余倍。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特别是氢化或脱氢催化剂。还可制作电阻线、钟表用合金等。钯的化合物主要有:二氯化钯(PdCl2)、四氯钯酸钠(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钯。

元素来源:
可由铂金属的自然合金分出。

元素用途:
氯化钯可用于电镀;氯化钯及其有关的氯化物用于循环精炼并作为热分解法制造纯海绵钯的来源。一氧化钯(PdO)和氢氧化钯[Pd(OH)2]可作钯催化剂的来源。四硝基钯酸钠[Na2Pd(NO3)4]和其它络盐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

元素辅助资料:

钯属铂系元素。铂系元素几乎完全成单质状态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种矿石中,例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磁铁矿等。铂系元素几乎无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铂系元素矿石中,通常以铂为主要成分,而其余铂系元素则因含量较小,必须经过化学分析才能被发现。由于锇、铱、钯、铑和钌都与铂共同组成矿石,因此它们都是从铂矿提取铂后的残渣中发现的。

它们中除铂和钯外,不但不溶于普通的酸,而且不溶于王水。铂很易溶于王水,钯还溶于热硝酸中。所有铂系元素都有强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倾向。

1803年,英国化学家武拉斯顿从铂矿中又发现了一个新元素。他将天然铂矿溶解在王水中,除去酸后,滴加氰化汞(Hg(CN)2)溶液,获得黄色沉淀。将硫磺、硼砂和这个沉淀物共同加热,得到光亮的金属颗粒。他称它为palladium(钯),元素符号定为Pd。这一词来自当时发现的小行星Pallas,源自希腊神话中司智慧的女神巴拉斯Pallas。

武拉斯顿发现钯重要的一步是选用氰化汞。尽管氰化汞溶液中几乎不含有氰离子(CN-),但是当钯的离子(Pd+)与它相遇时,却立即生成淡黄色的氰化钯(Pd(CN)2)沉淀,而其他铂系元素是不会形成这种氰化物沉淀的。


元素序号:47

元素符号:Ag

元素名称:银

元素原子量:107.9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 发现年代:

发现过程: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密度:10.5克/厘米3。熔点:961.93℃,沸点2213℃。化合价+1。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第一电离能7.576电子伏。化学性质稳定,对水与大气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热的浓硫酸和盐酸、熔融的氢氧化碱。

元素来源:
银矿主要有辉银矿,其次是角矿,也有自然银。由银矿与食盐和水共热,再与汞结合为银汞齐,蒸去汞而得银。或由银矿以氰化碱类浸出后加铅或锌使银沉淀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

元素辅助资料:

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一般认为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中也谈到自然银,曾经发现的最大银块重13.5吨。
天然银多半是和金、贡、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最初由于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在大约公元前1780-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规定,银的价值是金的两倍。甚至到17世纪,在日本银和金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而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比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
到13-14世纪,我国和欧洲都发展起灰吹法检验金、银。这也是一种分离金、银中杂质的方法,又称烤钵冶金法。这种方法是将待检验的金、银试样或采得的金、银放置在用动物骨灰制成的钵中加热,铅和其他杂质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风吹去,部分渗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银。这样可以计算出试样或矿金中含金、银的量和纯度。这种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学中。
银在我国古代称为白金。西方古代人们用月亮的符号来表示银,拉丁文中, “银”是argentum,来自希腊文argyros(明亮)。因此,银的化学元素符号是Ag。


元素序号:48

元素符号:Cd

元素名称:镉

元素原子量:112.4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斯特罗迈厄 发现年代:1817年

发现过程:
1817年,德国的斯特罗迈厄,从不纯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使它与木炭共热,制得镉。

元素描述:
银白色或铅灰色有光泽的软质金属,具延展性,密度:8.642克/厘米3。熔点:320.9℃。沸点765℃。化合价为+2。电离能8.993电子伏特。有八种天然的稳定同位素,还有十一种不稳定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于空气中迅速失去光泽,并覆上一层氧化物薄膜,可防止进一步氧化。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酸中。镉在所有的稳定化合物中都呈+2价,其离子无色。镉可形成络离子Cd(NH3)42+、Cd(CN)42-和CdI42-。

元素来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所以也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

元素用途:
用于电底、制造合金等;并可做成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吸收棒。

元素辅助资料:

镉与它的同族元素汞和锌相比,被发现的晚的多。它在地壳中含量比汞还多一些,但是汞一经出现就以强烈的金属光泽、较大的比重、特殊的流动性和能够溶解多种金属的姿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镉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锌少得多,常常以少量包含于锌矿中,很少单独成矿。金属镉比锌更易挥发,因此在用高温炼锌时,它比锌更早逸出,逃避了人们的觉察。这就注定了镉不可能先于锌而被人们发现。

首先发现镉的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尔。他兼任政府委托的药商视察专员。正是他在视察药商的过程中,观察到含锌药物中出现的问题,促使他在1817年发现了镉。由于发现的新金属存在于锌中,就以含锌的矿石菱锌矿的名称Calamine命名它为Cadmium,元素符号定为Cd。


元素序号:49

元素符号:In

元素名称:铟

元素原子量:114.8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赖希、李希特 发现年代:1863年

发现过程:
1863年,德国的赖希和李希特,用光谱法研究闪锌矿,发现有新元素,即铟。

元素描述:
稀散元素之一,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比铝软。密度:7.30克/厘米3。熔点:156.61℃,沸点:2080℃。化合价+3。电离能5.786电子伏特,易溶于酸或碱;不能分解水;在空气中很稳定;燃烧时会发生鲜紫色的火焰。主要以微量存在于锡石和闪锌矿中。

元素来源:
用化学法或电解法由闪锌矿制得。

元素用途:
可用来作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

元素辅助资料:

铊被发现和取得后,德国弗赖贝格(Freiberg)矿业学院物理学教授赖希由于对铊的一些性质感兴趣,希望得到足够的金属进行实验研究。他在1863年开始在夫赖堡希曼尔斯夫斯特(Himmelsfüst)出产的锌矿中寻找这种金属。这种矿石所含主要成分是含砷的黄铁矿、闪锌矿、辉铅矿、硅土、锰、铜和少量的锡、镉等。赖希认为其中还可能含有铊。虽然实验花费了很多时间,他却没有获得期望的元素。但是他得到了一种不知成分的草黄色沉淀物。他认为是一种新元素的硫化物。

只有利用光谱进行分析来证明这一假设。可是赖希是色盲,只得请求他的助手李希特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李希特在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他在分光镜中发现一条靛蓝色的明线,位置和铯的两条蓝色明亮线不相吻合,就从希腊文中“靛蓝”(indikon)一词命名它为indium(铟)(In)。两位科学家共同署名发现铟的报告。分离出金属铟的还是他们两人共同完成的。他们首先分离出铟的氯化物和氢氧化物,利用吹管在木炭上还原成金属铟,于1867年4月在法国科学院展出。

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又很分散。它的富矿还没有发现过,只是在锌和其他一些金属矿中作为杂质存在,因此它被列入稀有金属。


元素序号:50

元素符号:Sn

元素名称:锡

元素原子量:118.7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 发现年代:

发现过程:
在古代,锡是人类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最早的金属之一,是青铜合金的主要组成。

元素描述:
有白锡和灰锡、脆锡三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是白锡。呈银白色。富有展性,在温度低于0℃时,可转变为粉末状的灰锡。密度:白锡7.28克/厘米3。灰锡5.75克/厘米3,脆锡6.52~6.56克/厘米3。熔点:灰锡231.9861℃,白锡231.88℃,脆锡231.89℃。沸点:灰锡2270℃,白锡2260℃,脆锡2260℃。化合价是+2和+4。电离能7.344电子伏特。锡与强酸和强碱都可发生反应。在空气中可形成一层二氧化锡的保护层。热的和浓的卤素酸均可侵蚀它。热硫酸,尤其是在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使锡溶解。在高温下,浓硝酸对锡的侵蚀作用大。不与氢氧化铵和碳酸钠的稀溶液发生作用。

元素来源:
主要矿物是锡石,将杂质除去,放于反射炉内,用碳还原可得粗制品,再经加热重熔净化或用电解精制。

元素用途:
最重要的用途是贮存食品的镀锡钢制容器。也用来底铁和铜。镀锡的铁片,叫做马口铁。锡的化学品和化合物,不论是无机的还是有机的均广泛用于电镀、陶瓷和塑料工业中。二价锡的化合物,如二氧化锡可作还原剂。

元素辅助资料:

锡的熔点比铜低。在自然界多以锡石SnO2的矿物形式存在,古代人们在矿石中取得铜差不多时期就取得了锡。

可是,锡比铜还软,而且不结实,是不宜制作物件的。只有把锡掺在铜里,使它们成为合金——青铜,才变的坚硬起来。假如把锡的硬度定为5,那么铜的硬度就是30,而青铜的硬度则是100-150。(有关青铜的详细资料参见铜的辅助材料。)

锡的拉丁名STANNUM和元素符号Sn,一说来自梵文STHAS,是坚硬的意思。另一说来自STANNINE(黄锡矿)。


元素序号:51

元素符号:Sb

元素名称:锑

元素原子量:121.8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 发现年代:

发现过程:
在古代,就已被发现和使用。

元素描述:
具有黄锑、灰锑、黑锑三种同素异形体。普通锑呈银白色,性脆,有冷胀性。无定形锑呈灰色,可由卤化锑电解制得。密度6.684克/厘米3,熔点630.74℃。沸点1750℃。化合价+3和+5。电离能8.641电子伏特。质坚而脆,容易粉碎,无延性和展性,但有冷胀性。金属锑不是一种活泼性很强的元素,它仅在赤热时分解水,在室温中不会被空气氧化,但能与氟、氯、溴化合;加热时才能与碘和其他百金属化合。易溶于热硝酸,形成水合的氧化锑。能与热硫反应,生成硫酸锑。

元素来源:
主要以辉锑矿(Sb2S3)形式存在。其中有用途广的锑白、硫化锑及各种医用的锑等。可将辉锑矿与铁屑混合共热而取代出锑或煅烧成氧化物后再与碳共热而使氧化物还原成锑。

元素用途:
超纯锑的金属化合物是重要的半导体及红外探测器材料。

元素辅助资料:

锑在地壳中含量是比较少的,但它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状态存在。1777年,德国采矿官员包恩在西班包根(siebenbürgen)发现天然锑。含锑的主要矿物是辉锑矿Sb2S3,据说古代妇女曾用它描眉。把这种矿石焙烧后,变成氧化物,再用碳还原,就可获得金属锑:

2Sb2S3 + 9O2 → 2Sb2O3 + 6SO2↑

Sb2O3 + 3C → 2Sb + 3CO↑

由于锑性脆而硬,缺乏延展性,因而古代人们得到它后,没有找到它的应用,只是把它留在合金中。

锑的拉丁名称stibium和元素符号Sb来自辉锑矿stibnite。


元素序号:52

元素符号:Te

元素名称:碲

元素原子量:127.6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缪勒 发现年代:1782年

发现过程:
1782年,德国的缪勒,从一种呈白而略带蓝的金矿里提出白色金属样物质,即碲。

元素描述:
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种同素异形体。电离能9.009电子伏特。结晶碲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外观,密度6.25克/厘米3,熔点452℃,沸点1390℃,硬度是2.5(莫氏硬度)。不溶于同它不发生反应的所有溶剂,在室温时它的分子量至今还不清楚。无定形碲(褐色),密度6.00克/厘米3,熔点449.5±0.3℃,沸点989.8±3.8℃。碲在空气中燃烧带有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碲;可与卤素反应,但不与硫、硒反应。溶于硫酸、硝酸、氢氧化钾和氰化钾溶液。易传热和导电。

元素来源:
从电解铜的阳极泥和炼锌的烟尘等中回收制取。

元素用途:
主要用来添加到钢材中以增加延性,电镀液中的光亮剂、石油裂化的催化剂、玻璃着色材料,以及添加到铅中增加它的强度和耐蚀性。碲和它的化合物又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元素辅助资料:

碲与它的同族元素硫相比,在地壳中的含量少得多。碲成单质存在的矿是极难找到的。

碲在一般状况下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一种是晶体的碲,具有金属光泽,银白色,性脆,是与锑相似的;另一种是无定形粉末状,呈暗灰色。

碲在自然界有一种同金在一起的合金。1782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家矿场监督牟勒从这种矿石中提取出碲,最初误认为是锑,后来发现它的性质与锑不同,因而确定是一种新金属元素。为了获得其他人的证实,牟勒曾将少许样品寄交瑞典化学家柏格曼,请他鉴定。由于样品数量太少,柏格曼也只能证明它不是锑而已。牟勒的发现被忽略了16年后,1798年1月25日克拉普罗特在柏林科学院宣读一篇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金矿论文时,才重新把这个被人遗忘的元素提出来。他将这种矿石溶解在王水中,用过量碱使溶液部分沉淀,除去金和铁等,在沉淀中发现这一新元素,命名为tellurium(碲),元素符号定为Te。这一词来自拉丁文tellus(地球)。克拉普罗特一再申明,这一新元素是1782年牟勒发现的。


素序号:53

元素符号:I

元素名称:碘

元素原子量:126.9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库特尔 发现年代:1811年

发现过程:
1811年,法国的库特尔,用硫酸处理海草灰母液时,发现了碘的存在。

元素描述:
呈紫黑色晶体,密度4.93 克/厘米3。熔点113.5℃,沸点184.35℃。化合价-1、+1、+5和+7。电离能10.451电子伏特。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可与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但不象其他卤素反应那样剧烈,碘的典型有机反应有: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子置换,形成芳基碘化物;邻近羰基官能团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I2在跨越不饱和烃的多重键上的加成反应。但难溶于水,由于歧化反应的结果,所得棕黄色得溶液显酸性。在水溶液中,需要强的还原剂才能使碘还原(成I-)。遇淀粉会变蓝色。

元素来源:
自然界中的海藻含有碘。智利硝石和石油产区的矿井水中也含有碘,由海藻灰或智利硝石的母液加亚硫酸氢钠经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

元素辅助资料: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硝酸钾制造火药。当时法国第戎(Dijon)的制造硝石商人、药剂师库尔图瓦利用海草或海藻灰的溶液把天然的硝酸钠或其他硝酸盐转变成硝酸钾的方法生产着硝酸钾。1811年,一个时期里他发觉到盛装海草灰溶液的铜制容器很快就遭腐蚀。他认为是海草灰溶液含有一种不明物质在与铜作用,于是他进行了研究。

他将硫酸倒进海草灰溶液中,发现放出一股美丽的紫色气体。这种气体在冷凝后不形成液体,却变成暗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结晶体。这,就是碘。

今天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反应:硫酸遇到海草灰中含有的碱金属碘化物——碘化钾(KI)和碘化钠(NaI),生成了碘化氢(HI)。它再与硫酸作用,就产生了游离的碘:

H2SO4 + 2HI ——→ 2H2O + SO2 + I2 ↑

1813年,库尔图瓦发表了《海草灰中新物质的发现》论文,并把他取得的碘送请当时的法国化学家克莱门、德索梅、盖吕萨克等人进行研究鉴定,得到他们的肯定。

正是盖吕萨克命名它为iode,来自希腊文紫色一词。由此得到碘的拉丁名称iodium和元素符号I。

碘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是不大的,但是一切东西都含有碘,不论坚硬的土块还是岩石,甚至最纯净的透明的水晶,都含有相当多的碘原子。海水里含大量的碘,土壤和流水里含的也不少,动植物和人体里含的更多。


元素序号:54

元素符号:Xe

元素名称:氙

元素原子量:131.3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莱姆塞、特拉威斯 发现年代:1898年

发现过程:
1898年,英国的莱姆塞和特拉威斯,在分馏液态氪时发现了氙。

元素描述:
无色、无嗅、无味。是惰性气体的一种。密度5.887±0.009克/升,3.52克/厘米3(液),2.7克/厘米3(固)。熔点-111.9℃,沸点-107.1±3℃。电离能12.130电子伏特。是非放射性惰性气体中唯一能形成在室温下稳定的化合物的元素,能吸收X射线。在较高温度或光照射下可与氟形成一系列氟化物如XeF2、XeF4及XeF6等。氙也能与水、氢醌和苯酚一类物质形成弱键包合物。

元素来源:
从大型的空气液化分离塔内,在制氧或氮的同时抽出的馏分中分出。

元素用途:
由于它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充填光电管、闪光灯合氙气高压灯。氙气高压灯具有高度的紫外光辐射,可用于医疗技术方面。

元素辅助资料:

莱姆塞在发现氩和氦后,研究了它们的性质,测定了它们的原子量。接着他考虑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因为,氦和氩的性质与已发现的其他元素都不相似,所以他提议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列入一族新的化学元素,暂时让氦和氩作为这一族的成员。他还根据门捷列夫提出的关于元素周期分类的假说,推测出该族还应该有原子量为20、82、129的元素。

1898年,莱姆塞在特拉威斯的协助下先后发现了氪、氖。后来,由于获得新式空气液化设备的帮助,他们制备了大量的氪和氖,反复几次液化、挥发,在同年7月12日从其中又分离出一种惰性气体氙xenon(Xe),来自希腊文xenos(奇异的)。


元素序号:55

元素符号:Cs

元素名称:铯

元素原子量:132.9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本生、基尔霍夫 发现年代:1860年

发现过程:
1860年,德国的本生和基尔霍夫,在对矿泉的提取物进行光谱实验时,发现了铯。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性软而轻,具有延展性。密度1.8785克/厘米3。熔点28.40±0.01℃,沸点678.4℃。化合价+1。电离能3.894电子伏特。在碱金属中它是最活泼的,能和氧发生剧烈反应,生成多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在潮湿空气中,氧化的热量足以使铯熔化并点燃。铯不与氮反应,但在高温下能与氢反应,生成相当稳定的氢化物。铯和水,甚至和温度低到-116℃的冰均可发生猛烈反应。与卤素也可生成稳定的卤化物,这是由于它的离子半径大所带来的特点。铯和有机物也会发生同其他碱金属相类似的反应,但它比较活泼。氯化铯是它的主要化合物。

元素来源:
自然界中铯盐存在于矿物中,也有少量氯化铯存在于光卤石。由氯化铯用钙还原制取。

元素用途:
在光的作用下,铯会放出电子,金属铯主要用于制造光电管、摄谱仪、闪烁计数器、无线电电子管、军用红外信号灯以及各种光学仪器和检测仪器中。它的化合物用于玻璃和陶瓷的生产,用作二氧化碳净化装置中的吸收剂、无线电电子管吸气剂和微量化学中。在医药上铯盐还可用作服用含砷药物后的防休克剂。同位素铯-137可用以治疗癌症。

元素辅助资料:

光谱分析比化学分析灵敏度高,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铯、铷、铊、铟,在逃过了分析化学家们的手之后,就被光谱分析的关卡逮捕住了。

1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创建光谱分析的这一年,他们用分光镜在浓缩的杜克海姆矿泉水中发现有一个新的碱金属存在。他们在一篇报告中叙述着:“蒸发掉40吨矿泉水,把石灰、锶土和苦土沉淀后,用碳酸铵除去锂土,得到的滤液在分光镜中除显示出钠、钾和锂的谱线外,还有两条明亮的蓝线,在锶线附近。现在并无已知的简单物质能在光谱的这一部分显现出这两条蓝线。经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必有一未知的简单物质存在,属于碱金属族。我们建议把这一物质叫做caesium(铯),符号为Cs。命名来自拉丁文caesius,古代人们用它指晴朗天空的蓝色。……”

其实早在1846年,德国弗赖贝格(Freiberg)冶金学教授普拉特勒曾经分析了鳞云母(又称红云母)的矿石时,误将硫酸铯当成了硫酸钠和硫酸钾的混合物了。铯从他手中溜走了。

金属铯一直到1882年才由德国化学家塞特贝格电解氰化铯(CsCN)和氰化钡(Ba(CN)2)的混合物获得。


元素序号:56

元素符号:Ba

元素名称:钡

元素原子量:137.3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戴维 发现年代:1808年

发现过程:
1808年,英国的戴维,用汞作阴极,电解由重晶石制得的电解质,蒸去汞,而制得钡。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略具光泽,有延展性。密度3.51克/厘米3。熔点725℃。沸点1640℃。化合价+2。电离能5.212电子伏特。化学性质相当活泼,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在高温及氧中燃烧会生成过氧化物BaO2。易氧化,能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溶于酸,生成盐,钡盐除硫酸钡外都有毒。

元素来源:
自然界中有重晶石和碳酸钡矿。可由熔融的氯化钡在氯化铵存在下电解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钡盐、合金、焰火等;也是精制炼铜时的优良去氧剂。

元素辅助资料:

钡、锶、钙和镁同是碱土金属,也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不过钡和锶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钙、镁相比,还是较少的。再加上它们的化合物的实际应用不及钙和镁的化合物广泛。因此它们的化合物比钙和镁的化合物晚些被人们认识,只是戴维把钡和锶和钙、镁同时从化合物中电解分离出来。

碱土金属的硫化物具有磷光现象,即它们受到光的照射后在黑暗中会继续发光一段时间。钡的化合物正是因这一特性而开始被人们注意。1602年意大利波罗拉(Bologna)城一位制鞋工人卡西奥劳罗将一种含硫酸钡的重晶石与可燃物质一起焙烧后发现它在黑暗中发光,引起了当时学者们的兴趣。后来这种石头被称为波罗拉石,并引起了欧洲化学家分析研究的兴趣。到1774年,舍勒认为这种石头是一种新土(氧化物)和硫酸结合成的。1776年他加热这一新土的硝酸盐,获得纯净的土(氧化物),称为baryta(重土),来自希腊文barys(重的)。

1808年,戴维电解重晶石,获得金属钡,就命名为barium,元素符号定为Ba,我们称为钡。

人们在接触钡的化合物的过程中,认识到钡的化合物是有毒的,今天碳酸钡被用来作为毒鼠药,而氯化钡对人的毒害与升汞也不相上下。但是硫酸钡是没有毒的,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或碱中,因而它不会产生有毒的钡离子,它还具有阻止射线通过的能力,因此在利用X射线检查肠胃中是否存在病变时,医生让你服用它,吃一顿钡餐。硫酸钡没有任何气味,吃后会自动排出体外。


元素序号:57

元素符号:La

元素名称:镧

元素原子量:138.9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莫桑德尔(C.G.Mosander) 发现年代:1839年

发现过程:
1839年由莫桑德尔(C.G.Mosander)发现的。

元素描述:
银白色的软金属,有延展性。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作用。易溶于稀酸。在空气中易氧化;加热能燃烧,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在氢气中加热生成氢化物。它是稀土元素中第二个最丰富的元素,常与其他稀土元素一起存在于独居石中、氟碳锶镧矿中。它是铀、钍或钚裂变的放射性产物之一。它能赋予玻璃特殊的折光性能,使玻璃具有较高的折射率。

元素来源:
镧的制备一般由水合氯化镧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镧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

元素用途:
因此,常用来制造昂贵的照相机镜头。138La是放射性的,半衰期为1.1×1011年,曾被试用来治疗癌症。

元素辅助资料:

铈和钇被发现后,虽然一些化学家们意识到,它们不是纯净的元素,但是直到它们被发现大约40年后,由于瑞典化学家莫桑德尔等人耐心的分析才把谜解开。

莫桑德尔是贝齐里乌斯的学生和助手,他对发现和研究稀土元素作出较大贡献。1839年他将硝酸铈加热分解,发现只有一部分溶解在硝酸中。他把溶解的氧化物称为镧土(lanthana),元素称为lanthanum(镧),元素符号是La,来自希腊文lanthanō(“隐藏”)。

镧以及接着发现的铒、铽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二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二阶段。他们的发现是继铈和钇两个元素后又找到稀土元素中的三个。


元素序号:58

元素符号:Ce

元素名称:铈

元素原子量:140.1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克拉普罗特(M.H.Klaproth)与贝齐利乌斯(J.J.Bergelius)、息辛格(W.Hisinger) 发现年代:1803年

发现过程:
1803年,克拉普罗特(M.H.Klaproth)与贝齐利乌斯(J.J.Bergelius)、息辛格(W.Hisinger)分别发现。

元素描述:
灰色金属,有延展性。熔点799℃,沸点3426℃。密度:立方晶体6.76克/厘米3,六方晶体6.66克/厘米3。外围电子层排布4f15d16s2。第一电离能5.47电子伏特。化学性质活泼,用刀刮即可在空气中燃烧(纯的铈不易自燃,但稍氧化或与铁生成合金时,极易自燃);加热时,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铈。能与沸水作用,溶于酸,不溶于碱。受低温和高压时,出现一种反磁性体,比普通形式的铈致密18%。铈是稀土元素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有四种同位素:136Ce、138Ce、140Ce、142Ce。142Ce是放射性的α放射体,半衰期为5×1015年。

元素来源:
铈主要存在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也存在于铀、钍、钚的裂变产物中。常由氧化铈用镁粉还原,或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铈而制得。

元素用途:
铈可作催化剂、电弧电极、特种玻璃等。铈的合金耐高热,可以用来制造喷气推进器零件。硝酸铈可用来制造煤气灯上用的白热纱罩。

元素辅助资料:

铈是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指钪、钇和全部镧系元素。由于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稀少,它们的氧化物与氧化钙等土族元素性质相似,因而得名。由于稀土元素分布分散,往往杂乱成矿,再加上它们性质彼此很相似,所以发现、分离以及分析它们都比较困难。

铈和另一稀土元素钇是稀土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较大的两种元素,因而它们在稀土元素中首先被发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挪威和瑞典是稀土元素矿物比较丰富的产地,因而这两种元素在这个地区最先被发现。

铈是从另一块出产在瑞典小城瓦斯特拉斯(Bastn?s)的红色重石中发现的。1803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分析了这种红色重石,确定了有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存在,称为ochra(赭色)土,因为它在灼烧时出现赭色。元素就被命名为ochroium,矿石被称为ochroite。同时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和希辛格在该矿石中也发现了同一元素的氧化物,称为ceria(铈土),元素称为cerium(铈),元素符号定为Ce,矿石称为cerite,以纪念当时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谷神星Ceres。Ochroium和cerium是同一元素,后者被采用了,前者被丢弃了。

钇和铈的氧化物以及其他稀土元素氧化物和土族元素的氧化物一样很难还原。直到1875年希尔布郎德利用电解熔融的铈的氧化物,获得金属铈。这是今天取得稀土元素金属的一种普遍的方法。它们的发现不仅仅是发现了它们的本身,而且带来了其他稀土元素的发现。其他稀土元素的发现是从这两个元素的发现开始的。

钇和铈的发现仅仅是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一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一阶段


元素序号:59

元素符号:Pr

元素名称:镨

元素原子量:140.9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冯·韦尔塞巴赫(C.F.Auer Von Welsbach) 发现年代:1885年

发现过程:
1885年由冯·韦尔塞巴赫(C.F.Auer Von Welsbach)把镨和与镨共同存在的钕互相分开时发现的。

元素描述:
有两种晶体:α六方晶体,熔点为931℃,沸点为3512℃,密度为6.77克/厘米3;β立方晶体,熔点为935℃,沸点为3127℃,密度为6.64克/厘米3。外围电子层排布4f36s2,银灰色的金属。活泼的金属,与水作用放出氢。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因此,常储存在盛有煤油的密闭容器中。

元素来源:
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常由水合氯化镨PrCl3·XH2O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镨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

元素用途:
常用来制造有色玻璃、搪瓷和陶瓷;制造特种合金和用作催化剂。镨钕的混合氧化物,常用来制造遮光眼镜,作为电焊工和玻璃工的防护镜。

元素辅助资料:

自莫桑德尔先后发现镧、铒和铽以后,各国化学家特别注意从已发现的稀土元素去分离新的元素。在发现钐和钆的同一时期里,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韦尔塞巴赫从didymium(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中分离出两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一种被命名为preseodidymium,后来被简化为praseodymium,元素符号Pr。

镨、钆、钐、钕都是从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didymium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的发现,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们的发现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阶段。但这仅是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一半工作。确切的将应该是打开了铈的大门或完成了铈的分离,另一半就将是打开钇的大门或是完成钇的分离。


元素序号:60

元素符号:Nd

元素名称:钕

元素原子量:144.2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冯·韦尔塞巴赫 发现年代:1885年

发现过程:
1885年由冯·韦尔塞巴赫发现的。

元素描述:
银白色金属,较活泼,室温下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与水和酸作用放出氢。有顺磁性。

元素来源:
存在于独居石中,由含水氯化钕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钕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造特种合金、电子仪器和光学玻璃。在制造激光器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元素辅助资料:

自莫桑德尔先后发现镧、铒和铽以后,各国化学家特别注意从已发现的稀土元素去分离新的元素。在发现钐和钆的同一时期里,1885年奥地利化学家韦尔塞巴赫从didymium(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中分离出两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其中一种被命名为neodidymium,后来被简化为neodymium,元素符号Pr。

钕、镨、钆、钐都是从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didymium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的发现,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们的发现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阶段。但这仅是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一半工作。确切的将应该是打开了铈的大门或完成了铈的分离,另一半就将是打开钇的大门或是完成钇的分离。


元素序号:61

元素符号:Pm

元素名称:钷

元素原子量:[145]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马林茨基(J.A.Marinky)、格伦丁宁(L.E.Glendenin)和克里尔(C.Coryell) 发现年代:1945年

发现过程:
1945年马林茨基(J.A.Marinky)、格伦丁宁(L.E.Glendenin)和克里尔(C.Coryell),从裂变产物的残余物中分离制得。

元素描述:
第一电离能5.55电子伏特。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长的为145Pm,18年,147Pm半衰期为2.64年。虽然有较长的半衰期,但是很难大量积累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钕和钌相似。

元素来源:
在自然界中里尚未发现它的存在。它是铀、钍和钚的裂变产物之一,在核反应堆中人工方法制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于示踪的研究。用来制造核能电池;如同笔尖大小的"原子电池",可用于导弹仪器、手表和收音机的电源,是掺入硫化锌的夜光粉原料。

元素辅助资料:

钷是继锝之后,人工制得的第二个化学元素。在天然矿物中寻找61号元素的工作,花费了科学家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最后都无功而返。后来在“同位素统计规则”的指导下,科学家们放弃了从天然矿石中寻找,而走向核反应的产物中。

1945年,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克林顿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马林茨基、格伦丁宁和克里尔在铀裂变产物中发现了61号元素。他们应用了新的离子色层分离法把它分离出来,并研究了它。新元素并命名为promethium,元素符号定为Pm,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偷取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1949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接受了这一名称。

一直到1948年,才制得可以看得见并可称重的氯化钷(PmCl3,黄色)和硝酸钷(Pm(NO3)3)各3毫克。1965年从6000吨铀矿中取得350毫克钷,是铀自动分裂的产物。这样地壳中也找到了它。

钷有多种不稳定同位素,147Pm的寿命是2.6234年,β辐射弱,因而被用来制造像药片一样大小的原子电池。由于这种能源很安全,而且作用的时间长,具有147Pm的电池首先应用在助听器和轻便的无线电接受器中。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