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运动鞋 >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luyued 发布于 2011-07-01 15:51   浏览 N 次  

  随笔《山居笔记》

  文/杨光黎

  一、《峰林峡》

  1

  山中岁月不比山外――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所谓“洞中”者:山中也!

  山中岁月让人真正体验到的,首先是“慢”――淡然、悠然的“慢”;然后是“大”――大自在的“大”、大道的“大”。

  疾驰的生活需要一种减速、有时甚至是一种刹车,以用来回味和体验、用来倒劲和加油。这是继续飞驰的可能性、也是其必要性。所以,城中和山中、疾与缓、外与内……是现代人生活的两个侧面,就如同一张纸的两个侧面一样,有此必有彼,两相照应。有之不觉完整,缺之立显残坏。不管你身在城中或山中,都一样!

  话虽如此,还是真正的到山里小住一番,这种回味和体验才更加实在。

  峰林峡,就是适宜如此小居的地方。

  2

  山里岁月自有自己的法则与智慧,它以独在的方式与现代科学偕立并行:天气预报,只是为城市准备的行动戒条,到了这里就全然不灵验了:预报小雨,到了这里却是小雪,预报十来度,这里却是接近零度。

  抬头看看太阳、云层、星星,俯身看看花草、晨露暮霜,籍此,山里人建立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气象学,这时一种古老的智慧,有祖辈的传承,也有自己的体验参悟,像玄学,也像科学,理性中似乎也包含着大量的非理性。当然,在东方思维中,抽象性往往寓居于具象性之中,二十四节气就是如此,所谓规矩,大体是有的,而运用之“巧”,则是一个人的悟性了。

  三月的桃花雪分外妖娆,远山近岭,陡岩缓坡,黑压压的枝柯上、绒绒的叶芽上、绯红的桃花和鹅黄的连翘花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白,红白相间,青绿交染,层层叠叠,疏疏密密,每一层褶皱都对你说话,又仿佛都在窃窃私语,把个巍巍太行喧嚷得绚烂、轻盈、妙曼。那雪,细薄均匀地落下,在枝杈上盘亘、延展,渐渐地堆成一只只毛绒绒的小白猫,或跃或伏,或嬉或寐,变化之妙,令人目不暇接。稍时,有的雪渐渐融化、又逐次冷凝,形成细细的冰线,在阳光之下闪烁出扑朔迷离的七色光,相互彼此勾连、穿插,每一处、每一点,都朝你眨眼、微笑,而当你转向它,它又倏尔逝去,莫知所之。

  这巨微或宏细之间的奇境妙蕴,能够如此和谐地统一于一体、一时、一念之际,我得说:感谢雪花,感谢天气预报的不准确!

  3

  山里的水要比平原厚重一些,不仅仅是心理的“重”,而是一种实在的“重”。

  从高处看,翡翠湖纵折横绕,前后相依,回环相连,然而,你不能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之类的南方软词细语来形容翡翠湖水。它的边缘轮廓随山就势,方正、硬气,如长刀裁纸,噌碐有声!整个湖形不是由水浸透渗化而成的,而是被山脊削出来、被石锋雕刻出来的,仿佛大将初琢玉,运刀如风,看似曾不稍顾,实则胸有成竹,当去则碎屑纷飞,当留则魂圆魄满――身在,神在;场在,气在!

  湖心荡漾着清晰的山形云影,几乎触手可及;而湖畔墙耸壁立,似无侧身立足之地。

  所以,翡翠湖不适近瞅,只宜远观,如同一个冷美人,远眺怡目怡神,近昵凛然怯然。

  山与水相互作用,不知道山造就了水的骨感,还是水造就了山的妩媚?水刚山柔,相反相成,由此观之,老子讲的“大柔至刚”,曾国藩说的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都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大智慧,清澈空灵的世界观。

  4

  那石壁,经过千百万年的洪水冲刷、敲击、洗漱,留下许多水纹、裂缝、歑隙,像是苍黄的大片石面上的写意绘画,斑斑点点,长长短短,或飞或跃,或静或动, 如远古的洪荒初景,一眼望去,充满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水的柔指,画出了山最隐秘的胎记!”

  这些有着神奇纹身或独特胎记的山岩,与这坚韧的山谷相伴始终,造就了这一方山水的神韵,它是独有的“这一个”,不同于“那一个”,无须命名,却迥然区分于他处,它不是复制时代的印刷术,而是太古的彩绘术,它摒弃了透视学、光学、解剖学等原理,全然凭天而为,从心流出,相互缠绕纠结、撕扯粘连,神貌各异,却又彼此呼应,浑然一体。所谓“浑然天成”――指的就是这个吧?

  残烟薄雾,远岭近树,隐隐然有林下之逸;

  云蒸霞蔚,狼奔虎突,赫赫然呈三军之势!

  峰林峡一带的山川,极具北方山川的特点:既有延绵漫长的岭,又有高拔雄奇的峰,岭不冗赘,起伏有致;峰不纤巧,坚实苍厚。立远渺望,有层澜波涛之势;近身仰瞻,有平地飞腾之气。加之,缓溪急流飞漱其下,茂林苍苔朦胧其上,岭倚峰而柔,峰乘岭而刚,山因水而灵,秀于塞北而雄于江南,结合南北,融合东西,实在是一个宜游、宜居、宜味、宜玩的中原胜景。

  4

  孔子曾这样谈论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引自《说苑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