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休闲装 > 应运而生的美国交响乐

应运而生的美国交响乐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6 15:42   浏览 N 次  

伯恩斯坦指挥哈里斯与威廉·舒曼的《第三交响曲》

罗伊·哈里斯尝言:“我的第三交响曲是应运而生。”(My Third Symphony happened to come along when it was needed.)这个“运”和“需”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美国在罗斯福新政下,国力猛增,像一个发育成熟的半大少年,正渴望在各个领域都施展一下拳脚。纯音乐领域由于有数个世纪的德国中心作用,最高等阶上供的是交响曲。四十年代前,美国人还没有一部交响曲被世界公认为可以拿来,代表这个民族(艾夫斯尚未被充分发掘出来)。三十年代正是爵士和百老汇音乐影响很大的时期,不过,哈里斯以为美国音乐需要更严肃的表达,于是致力于交响音乐创作,美国的交响之声在他看来,其节奏应该“不像欧洲那么方整对称”。他的两个本土老师Henry Schoenfeld和Arthur Farwell都有很深的德国功底,加上哈里斯后来去巴黎,师从纳迪亚·布朗热,更学到一手漂亮的乐队写作技法和精湛简练的手段。《第三交响曲》(1939)只有十八分钟,单乐章,充分运用了各乐器组舒展的旋律,编织成绵密的复调,作曲家自己称之为赋格悲剧。
哈里斯的门生,威廉·舒曼如今已被称为美国的“经典”交响作曲家(共作有十部交响曲),但他接触“经典”音乐很晚,将近二十岁,才被妹妹拉去,听了第一场交响音乐会,此前,他写过两百多首流行歌曲,未受任何正规训练。此后,他投身哈里斯门下,很快崭露头角,科普兰看了他的《第二交响曲》手稿后,大为赞赏,鼎力推荐给美国交响音乐的催生者——谢尔盖·库谢维茨基,库谢维茨基向舒曼委约了《第三交响曲》(1941年,该曲也是题献给他的)。该曲新颖不凡,既有从哈里斯那里传承的下来的德国交响音乐的厚重,又有青年作曲家(时年31岁)恣意奔放之处。
环球有另一个重版版本将这两首作品紧接着巴伯的《弦乐柔板》(1937年),非常有承接感,血脉相通,颇多呼应。这批在三四十年代受德国和法国训练的作曲家都有极强的旋律感,而且气息舒展宽广,复调的功力都很深。就像交响音乐走出狭促的欧洲后,在新大陆痛快地呼了一口气。

上一篇:糟、糟糕 下一篇:盡情喜悅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