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休闲装 > 杂志编辑方针、方向、方案的思考

杂志编辑方针、方向、方案的思考

luyued 发布于 2011-04-06 12:35   浏览 N 次  

关于《企业管理》(或《工厂人》)杂志编辑方针、方向、方案的思考

一、《工厂管理》还是《工厂人》,哪个更好?

《工厂管理》与《工厂人》各项指标主观性分析、比较:

《工厂管理》

《工厂人》

范畴

狭窄;专注、专一于工厂管理

宽泛;可能涉及到工厂人生产(工作)、生活(情绪、思想)、人文(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

性质

纯理性的、管理技术、方法杂志

有感性色彩的、普及性时尚读物

对象

工厂管理者以及有志于参与管理工厂者

在工厂工作、生活和与工厂工作生活有关的人

功能

改造工厂生产现状,使之由生产管理混乱走向高效

变革工厂人整个精神面貌,使工厂业获得新的生机

推广

面向企业管理者

面向工厂所有人

影响

在工厂管理者和专业从业人员内部

影响力扩展及全社会

优势

针对性强,对企业管理者有用,是一个欧博与之沟通的渠道和桥梁

针对性弱,但是,糖衣包裹下的内核管理思想可以扩展及整个工业社会

劣势

单纯,受众不足

宽泛,力度欠强

目的

强化;使企业管理者认同

搅局;把更多的人卷进来

需求

需求者少。

需求者众。

作用

1、可以丰富、完善、保留、阶段性发布教授的管理思想;并阶段性得到反馈信息。

2、能够树立欧博在企业管理咨询业内的领头羊地位、方便推广欧博的系列管理思想、理念、方法;知之者相对不多。

3、发行量少,长期(数年内)只会是一个推广投入,回报在于由此带来的零星(近期)或批量(将来)的咨询订单。

4、只是对欧博公司工厂管理咨询、策划业务的一个广告推广和辅助。

1、可以丰富、完善、保留、阶段性发布教授的管理思想;并阶段性得到反馈信息。

2、能够树立欧博在企业管理咨询业内的领头羊地位、方便推广欧博的系列管理思想、理念、方法;知之者众。

3、发行量大,仅发行费就可望收回工本成本;

如果运作得法,可望有丰厚的广告收入。

4、相当于开拓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它就是欧博所倡导的工厂文化。

结论

如果公司经济宽裕,可以不惜成本、不计代价长期推广,把这作为一种长期推广的人力、财力投入,建议采纳此项。

如果公司虽然目前并不缺钱,但有望将来从刊物本身获得经济回报,由“投入”走向“保本”和盈利,建议采纳此项。

二、杂志编辑的目的是什么、受众是谁?

首先,杂志媒体必须首先明确编辑发行的目的——在目标人群中推广一个或一些理念。

那么,我们的目标受众是谁、在哪里?我们编辑这本期刊的目的是什么?

而要想推广理念,必须先引起目标人群的注意,从而获得认同。如何才能获得最广大的受众支持?阳春白雪未免会曲高和寡。因此,不妨先下里巴人把所有有关、相关人员吸引住。

我们的目的在于“搅局”……通过“搅局”使更多的人发现欧博、发现“三九控制法”、发现“领导管人、流程管事”。

其次,如何把杂志打造成品牌

我们的杂志是为推广欧博核心理念服务的,然而,杂志本身也是一个品牌,杂志编辑过程,也是品牌打造过程。

品牌所推广的产品是分层次的。层次明确、清晰、多样化,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如宝洁。

品牌的力量是自上而下的;然而,品牌的盈利却往往来自于中低端市场。如近几年的手机市场。手机以及影音影像产品,国货长期占据不了市场主流,原因在于站得不够高、品牌战略缺乏。手机山寨化以来,市场上手机琳琅满目,真正赚大钱的还是诺基亚、三星等大品牌。

如果把我们所要编辑的杂志看作是一个产品(实际上它也就正是一个文化产品),作为一个文化产品,许多属性与物质产品,在产品推广和品牌的打造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

杂志的性能、作用、目标消费人群……是颇值得在编前仔细、认真思量的。只有目的明确,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好。仓促、盲目,不做分析,边做边看,很难会有好的结果。

流行的杂志(如《经理人》)之所以畅销,因为它盯紧了目标受众,并且,有一个相伴成熟的经理人群体。

我们编一个《工厂人》,能不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加畅销?答案是:有可能,可能性很大。

我们编一个《工厂管理》,能不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加畅销?答案是:不太可能,可能性不大。

最后第三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畅销?还是仅仅是保留、见证教授的思想、理念?

理念,马克思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曾经搅动了整个西、东方世界;显然如今走入空前的低谷,因为它缺少了实践的平台,一旦拥有适宜的气候,我想它——这个曾经在欧洲随后在全世界徘徊的幽灵,还是会重新获得生机。

因此,灰色的理论之花如果不借助于肥沃的土壤,是不可能有绿色的藤蔓滋养它开花结果的。

杂志的受众是杂志生死攸关的生命线,没有受众的杂志和任何缺少受众的媒体一样,最终只会赔钱赚吆喝;只有受众欢迎的媒体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大白话:办杂志要发财,在于有广告收入;杂志的要想保本,得靠发行量支撑。既没有广告,又没有发行量的话,只有赔钱。要有发行量就得在某种分寸内讨好读者,逐渐把读者队伍培养起来,然后,才会有钱图。

三、我们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还是做一群擂手?

我们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还是做一群擂手?我们要做运动员还是裁判员?这是我们在杂志编辑之前首先必须想清楚的。就好像运动会开幕之前报名做裁判还是做运动员一样。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三九控制法”、“工匠精神”是什么?是管理的理念;是管理思想、方法,是管理技术、方针。它们是欧博独创和倡导的,要大力推广的。然而,不管怎么说,推广这些理念、方法,不是欧博目的;或者说,至少,它不应该成为欧博唯一的目的,它是欧博为达到长久发展、取得成功的手段。

《工厂人》也是为达到这同样的目的的手段。它是一个擂台、一个企业(工厂企业为主)管理方法打擂比武的地方。

《工厂人》可以展示一切工厂工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当然,以教授的“三九控制法”、“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为主,为核心,为最终赢家,为长胜不败将军。

我们办杂志的目的是什么?“搅局”——不就是要有读者和受众么?

退一万步,无论是叫《工厂管理》还是《工厂人》,眼前,我们要搭建的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必须安置于工业企业——工厂人的广大人群之中。

《工厂人》关注工厂管理,同时也关注工厂环境,更关注工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工厂最终产品对用户的影响。

《工厂人》离不开工厂,工厂不能没有《工厂人》。

工厂的工人(蓝领、白领、金领)太需要一个说话的平台了,且看看大家上QQ,上论坛、做博客的热情……但是,却没有一个好的平台规范指引。我们就来做这个规范指引,行不行?我们就开创一个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工厂人言工厂事的平台,行不行?

会不会失控?我们有“三九控制法”!我们有“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的理念!我们还有稽核制度理论——为什么不把它运用在我们自身的杂志编辑方面?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工匠精神”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大发明。然而,如果没有文学和艺术做胶合剂和润滑剂,就会枯燥上火,味同嚼蜡。糖精再甜,也没有人愿意直接去吃,必须掺入到食品中使之味甜适中才会有人愿意去品尝。味精、鸡精、食盐等也是。

现在,我们在教授的领导下,要卖的产品是“厂经(工厂管理理念)”。

我们如何把这“厂经”卖出去?营运、营销、咨询——各有各法。编辑部的方法是什么?

把味精装进塑胶袋或玻璃瓶,贴上标签,是一种卖法。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卖法。

编辑部出售“厂经”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教授的“厂经”兑水,制作出可口适人的各种“可乐饮料”“健身饮料”“美容饮料”以及“香脆甜饼”;而不是包装一下,贴上“厂经”到处叫卖。

四、借助杂志,开拓企业品牌升值咨询业务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在于缺少“工匠”这一大发现,非常有价值。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企业经营不善并非生产体系的管理不到位,也有品牌影响力的因素。或者说,缺少打造品牌形象的“工匠”。

建立或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增加品牌价值,可以使之1、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2、巩固用户的信心、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3、增加内部员工的自信心、凝聚力;归属感、荣誉感的增强也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价值。

强制服从的纪律与自觉遵守的纪律,哪个更有效率?纳粹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源于严明的纪律,二战初期所向披靡,然而,最终败给了散漫的美国军队。原因在于强制纪律可以在特定时间、短期内凑效;时间长了,或在非非常情况下,被动人是战胜不了自觉、主动的人的。日本军队败在中国的游击战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战争的胜负,因素是复杂、多样、全方位的,也不排除偶然因素。

日本企业用管理军队的方式来治理,战后五六十年由于战败的雪耻心理支撑着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最终能否持续,有待观察。

欧博可以做生产管理体系的培训、咨询,为什么不做品牌升值、品牌战略的咨询、培训?两条腿走路,会不会走得更快、更稳?

要解决工厂的效率和盈利问题,内部生产管理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方面,品牌管理、企业形象塑造也是一个方面。《工厂人》可能会涉及更广阔的领域;《工厂管理》则仅限于工厂内部的管理。

征求个别老同事的意见,大致认为还是先按教授的意见办,因为教授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所以,折中的方法是先按教授的意见办几期《工厂管理》,如果效果不好,再改不迟。

为什么不第一次就做好?明明能预见的事情,为什么要花费人力财力去试探?不错,《工厂管理》是教授提出来的,《工厂人》是易水寒先生“冥想”出来的,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教授要的实际上就是一份关于“工厂管理”的杂志,至于,到底是叫什么名字,他并没有要求。恰恰,《工厂人》就正是教授所要的关于“工厂管理”的杂志。

五、《工厂人》杂志是欧博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求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经过仓促的阅读和以往对欧博的了解,加上这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愚以为《工厂人》比《工厂管理》更可取,根据欧博公司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需求,暂时甚至很难找到比这更好、更恰当的刊物名称。

这名字竟然是易水寒先生“冥想”出来的,可见,普通员工,尤其是编辑这样必须有创造性的劳动的员工,有时候,“冥想”也是必要的,并且是由功效的,因为此乃思想的升华。

《工厂人》关注什么?工厂管理的方方面面。

《工厂人》关注工厂的管理,也关注工厂的生活、文化,——关注工厂的方方面面。

普通的管理,重在一个“管”,至于“管”的效果好不好、“管”的方法是否恰当、被“管”的对象理不理解、理不理会则很少涉及,典型的口号是:“领导的意图,不理解也要执行;即使是错的也要先执行再说……”无异于赋予管理者一柄神圣的利剑,可以对被管理者随意挥舞。被管理者被管之苦、之痛、之困、之惑……没人理会。这样的管理,还会有多少创造性?

企业员工的创造性、自觉性,无疑越来越显得重要。

现代企业已经日益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所有不需要创造性和变通的工艺、工序,一切均可以转化为机器控制。工业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人从简单、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相对轻松、舒适、有创造性和进步意义的事情。

在这社会急风暴雨式的生产模式变革之前,社会化大生产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赖于密集的体力劳动之际,曾教授关于“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的论断,犹如工厂管理领域黎明前黑夜中划破天空的曙光,它在迎接太阳的曙光。

这太阳,就是工厂人的自觉劳动。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指出了一个“管”字的作用是何等重要。管理,首先得要“管”,没有“管”则管理完全不成立。

然而,仅仅有“管”,而不关注于“理”的控管,是主管、片面的。

“管”的方法合不合理,员工理不理会;工人被“管”得是否心服、口服;如何创造性地管人、管事;企业、工厂,尤其是高科技、精兵强将的中小企业,小厂、小作坊,如何妥善处理规范化流程和自主性、自觉性的矛盾,以不妨碍规范化,又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这些问题都可以放到《工厂人》中的某些栏目中来充分讨论。

六、关于编辑的方针:

综上所述,《工厂管理》的编辑方针是:

建立一个每月一起的期刊平台,在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充分展示“领导管人,流程管事”这一工厂管理思想的魅力与“三九控制法”的管理技巧,以期向全中国的工厂管理者推行精益管理;并注意反馈、吸纳、收集读者(工厂中的管理者和有志于从事工厂管理的人)在工厂管理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在欧博公司指导下,运用曾教授“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管理理念所取得的经验、收益;从而,为欧博公司的业务推广开拓打通新的渠道。

《工厂人》的编辑方针是:

借助于欧博公司的资金和现有业务平台,在曾教授的领导下,创立一个社会性的以工厂管理为主、辐射工厂生活全貌的综合性杂志,这份杂志的首要任务是,反映目前社会上运用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僵局,推广曾教授“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的管理理念和这一核心管理思想指导下的“三九控制法”,介绍工业企业在欧博指导下实行精益管理的经验;这份杂志同时关注工厂主(工厂所有者、董事会成员),厂长、经理、车间主任(工厂管理者),车间普通员工(传统意义上的工厂“被管理者”)与工厂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他们对工厂的希望和变革要求。

简单说:《工厂人》是为工厂人度身打造的工厂生命平台,可以展示全层次的工厂人与工厂的血肉关系以及工厂人全部的喜怒哀乐。《工厂人》关注工厂管理,同时也关注工厂环境,更关注工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工厂最终产品对用户的影响。《工厂人》离不开工厂,工厂不能没有《工厂人》。

七、关于编辑分工和工作方式:

根据现有编辑力量,刘忆老师负责工厂管理理论和教授管理思想的介绍推广方面的栏目。栏目设置待讨论。文章以知识性为主。初期兼职总校对。

易水寒老师着重负责编辑工厂管理人文研究方面的栏目,尽快熟悉欧博的业务和教授的管理思想。栏目设置待讨论。文章不仅要注意知识性,更要注意趣味性和文学性。初期兼职副总校对。

石立群负责栏目总的设定、编排,每期编辑方案的制定,文章的修改、审核,贯彻、丰富、补充、完善、普及教授的理论思想,注意收集、归纳工厂人对于管理的各种意见和见解。初期兼职杂志美编和通联。

第一期仅用一个月时间,显然有些过于仓促。建议试刊号延期至十二月中旬出刊。

并建议编辑部在岑村办公,以减少每天挤公交车的时间和劳累。如果说每天工作,也是一个循环的流程,建议减少流程中这一不必要的环节。如果今后有条件在公司附近租到房子,把编辑部按排到公司附近,则更有利于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如果方针方向正确,试刊后的正式首期拟将在2010年一月上旬出刊。试刊号反映良好,正式出刊,建议补充专职美工和通联,以及根据栏目需要,聘用或约请专业人员担任专栏编辑和记者、通讯员。

八、编辑工作流程:

1、第一周:召开编前会,听取曾教授及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对于期刊编辑内容的要求,决定栏目设置、稿件要求、出刊时间,以及印刷纸张、规格、数量及质量标准。

2、分头开展组稿。

3、第二周:召开编辑人员会议,检查稿件组织进展。

4、分头继续组稿和改稿。

5、召开编辑人员会议,检查总结稿件组织工作。

6、第三周:稿件按发稿笺,报教授审阅。

7、排版:美工规划好版面。

8、校对:消灭采用文稿中的任何错别字、病句。

9、打印样刊送曾教授审阅。

10、 修改补正审阅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向。

11、 第四周:审阅通过,送印刷厂印刷。

12、 领回印刷好的杂志,通联负责分发、发行。

13、 召开编后会,讨论本期杂志得失,听取兄弟部门和公司领导对于杂志的意见。筹备下期期刊编辑工作。

九、关于栏目设置

如果定名为《工厂人》拟设立五大板块的栏目:

刊首语。

(一)管理理论

1、教授论道

2、管理漫画

3、管理漫谈

(二)管理实战

1、管理经验(重点:欧博项目组工作经验介绍)

2、厂家感言(重点:欧博成功项目企业感谢信)

3、人事管理

4、流水线上(“流程管事”的实例和效益分析)

5、品质管理

6、稽核控制

7、生产运作

8、采购管理

(三)管理之窗

1、管理快讯:欧博管理资讯

2、管理动态:国内外管理资讯

3、管理史话:

4、管理趣闻:

(四)工厂文化

工厂人生活的自我写照。

1、老板、经理人对工厂创业的感悟。

2、车间生活、员工心声

3、员工对工厂生活的文艺讴歌、希望和要求。

4、征文:《我和我的厂》

(五)编读往来

1、读者来信:摘编

2、征稿启事、征订启事

3、欧博新书、光碟介绍

编后语。

如果定名为《工厂管理》不设立第四板块,其它栏目相应有微小改动。

十、关于我个人的入职问题

非常感谢教授和王总有创立这样一个杂志的想法,让我有这样一个工作机会!本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去实施、执行。我也相信教授“领导管人、流程管事”的工厂管理理论一定会在全中国工业企业中遍地开花,“三九控制法”一定会有更多的实例和实用典范。习惯成自然,到大家都习惯了“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习惯了“三九控制法”,习惯了教授的“精益管理”的时候,教授为中国企业、为中国工人、为全中国的老百姓,可真是造就了整整一代人!

要说人文和文学,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然,王总也是。

教授的思想是积极的、激进的,教授的理论是科学的、实用的,教授的讲课和书,充满取之不尽的管理思想光辉,博大而精深。但是,教授的脾气是急躁的,甚至有些纳粹式的。教授引用借鉴很多古今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作为楷模,吸纳了古今思想,熔就为一柄管理之剑……实践中,教授仍在勤力勤为,这一切,无不令我感动。

即使就工厂管理本身而不仅仅是杂志,只有既注意到“领导管人、流程管事”,又注意到人与人的关爱照顾、个性的解放、自由奔放的人文关怀的理性管理,才能使“领导管人”心服口服,才能使“流程管事”充分发挥作用,才会使工人感觉不是在被动地“被管理”和“被”束缚和压迫,才会使工厂人产生一种上下一致、齐心协力的合力,使“1+n”的作用力大于“1+n”。所以,教授还有《企业人心再造》、《既造流程,又造人心》(来不及细看)。

因为想正确理解教授的意图,所以,有这许多想法,可能有一些是多余,但是,多余的想法,是不是比没想要好?

还有,在进入欧博之前,我有一份兼职,为中山某工厂企业专职拍摄产品照片,合同协议是每周工作两三天。实际上,由于公司领导和同事上下照顾,当然也由于本人超努力、超常规地加班加点,每月一般工作才五、六天。这是在欧博之前的,受朋友之托,事情很轻松,我不想放弃,失信于朋友。

欧博的这本杂志,目前工资虽然不很多,真正要编好,劳动强度也蛮大,但是,发展前景很诱人。

鱼与熊掌我都想兼得。

如果,公司一定要坚持每个员工都必须五天半全职到岗,我可能就无法兼顾两头,只能攀教授做个朋友。

如果能够变通,减点工资以平衡其他同事的心理,我也不会有意见,但不希望请假违章被罚扣掉工资。

或者,教授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承包协作。

上一篇:诗一首 下一篇:戶外藝術課:Art Fun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