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我们才能不再迷信洋品牌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9 19:46 浏览 N 次何时我们才能不再迷信洋品牌
秦曦
在不少中国消费者眼中,洋品牌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然而,纵观近年来洋品牌在国内的表现,的确有些让人大失所望。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口产品专项抽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有相当一些进口的婴幼儿服装和内衣,存在着安全及卫生指标不合格的现象。据说,在一些地方上述产品的不合格率竟然高达70%左右。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对抽查发现不合格的洋品牌产品进行了曝光,它们是:从意大利进口的“GAGI”牌内衣和“ARMANI JEANS”圆领T恤,从韩国进口的“普丽蜜儿”牌帽子和“百富”牌男棉针织内衣(红),从葡萄牙进口的“Zara”牌汗衫,从日本进口的“雅格狮丹/Aquascutum”牌黑色汗衣,从埃及进口的“BOSS”牌内裤,日本产“雅格狮丹”黑色汗衣,马来西亚产“可人儿”女内裤,法国产“CATIMINI”连体服,德国产“INBERLIN”男衬衫等。
事实上,在此之前,一些洋品牌的产品质量就屡屡被有关部门曝光:美国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存在危险;日本索尼六款数码相机被全面召回;雀巢婴儿奶粉含碘量超标;肯德基出现“苏丹红”食品;芬达、美年达等含有可产生苯的防腐剂;天津的星巴克月饼被指细菌超标、麦当劳卷入致癌薯条风波、沃尔玛被查出销售铝超标的虾条、高露洁被指含致癌成分……
不可否认,大多数洋品牌凭借其优良的设计、精湛的工艺以及过硬的品质,的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让诸多本土品牌警醒、看到了差距。但多年来,一些“洋品牌”的光环似乎被不断放大,这使得很多人在“洋品牌”与“高档次”“高品位”之间直接划上了等号。这些人不惜重金高价购买洋品牌产品,并且以此为荣。
但近年来,洋品牌的一系列“反常”行为着实减弱了我们对洋品牌的信赖度。从含苏丹红的肯德基到重金属超标的SK-Ⅱ,以及近期在浙江销毁的国外知名品牌皮鞋,被曝光的这些知名的国际品牌似乎正在逐步颠覆我们一贯“崇洋媚外”的品牌意识。
十几年前,当国内的企业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品牌的时候,外国的各种名牌乘虚而入,把中国市场当做了最后的“新大陆”。这些洋品牌来到中国的时候,头顶着各种光环:科技领先、工艺精良、国际知名、时尚生活方式的代表……于是,一些消费者开始了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在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大多数知名的洋品牌还十分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然而,当发现中国消费者的钱是如此好赚,还有大量的市场需要快速圈地的时候,一些洋品牌则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事实上,这是一种仰视“洋品牌”的心理在作祟。在消费领域,一些人盲目崇拜“洋品牌”,不管实际质量如何,就是以穿戴、使用“洋品牌”为荣耀;在招商引资、规划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争相拿出更好的地段、更优惠的政策,吸引“洋厂”“洋店”,并视之为“提升档次”的有效途径。
近期的发生在上海的一件事情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据悉,在上海的淮海路等一些中心商业街升级改造过程中,一些民族品牌因“血统不正”而被挤走,取而代之的则是鱼龙混杂的“洋品牌”,而这些所谓的“洋品牌”,有不知名的,也有挂着“外国身份证”的国货,据说一些国内企业自己注册的“洋名字”,真真假假,打着洋文,扛着国际品牌的旗号,再定一个中高端的价格,就在中国的商业高地名正言顺地蛊惑国内的消费者了。
专家表示,一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对洋品牌常常十分“放心”,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对其质量的检验、监管和处罚力度很多地方不到位,与国际脱轨,再加上跨国公司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运作存在歧视性经营和双重标准等问题,致使洋品牌铤而走险。
另外,洋品牌尤其是一些名牌,往往有强大的广告宣传作支撑,并辅以文化、格调内涵,消费者对其盲目崇拜尚可理解,许多监管部门也以仰视的态度处处给洋品牌“超国民待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市场消费和管理的双重扭曲。
其次,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和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知名品牌的扭曲营销观和危机处理方式。
事实上,“洋品牌”与“优质”并无绝对联系。企业的成败与其品牌理念和诚信经营有关,控制好关键的几点,本土品牌也是绝对的“优质”;反之,国际品牌若只关注眼前利益,而忽略品牌形象管理,也一样是“劣质”的典型。近年来,频频陷入“质量门”事件的洋品牌告诉我们,原来国际品牌也能生产出劣质产品。
客观地说,人们对洋品牌的信任,是人家在我们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一步步打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价值标准和取向皆以西方看齐,西方洋品牌的权威神话逐步确立,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虚幻的憧憬演变为“进口的、国外的都是好的”消费信条,洋品牌的纷至沓来也就不足为奇。
其实,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产品必然存在问题,只是问题多问题少的问题,世界上从来不会存在没有问题的产品。试想一想,在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如果仅靠“自由心证”来把质量关,怎能不出问题?换句话说,在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审视与监督下,产品必然存在的问题又怎能不被发现?
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向来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一方面商家的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又存在消费者花钱购买的商品是否值的矛盾。因此,仅凭“礼遇有加”是不能改善市场生态环境的,更多的是依靠规则与秩序。
质疑洋品牌,频频向洋品牌发难,这是人们消费观念日趋成熟、理性的表现。不管是什么洋货,也不管是由哪个厂商生产,产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无可挑剔。我们更进一步思考,洋货毕竟是洋货,水土不服,或许还真比不上国货。
而对于洋品牌而言,不应该总在“超国民待遇”的保护伞下经营,该换换经营思路了,不要总以洋品牌自居,要以普通企业身份介入市场,包括做广告、做销售等;对于管理部门而言,本着对消费者的利益、健康负责的态度,对于任何企业做到一碗水端平,建立市场公平公正的规则;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洋品牌出现问题,大惊小怪大可不必。因为是产品必然有问题,对待任何一种产品应该有理性的态度,关键是看你花的钱值不值。
难能可贵的是,宝洁公司最近发布声明,公开承认其产品在宣传过程中,有夸大其词、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经过20多年的市场洗礼,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消费者的心理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绝大部分消费者也开始变得成熟理性起来。
今天,面对贵昂的洋货,如果你还执迷不悟,或许下一次受“伤”的就是你,因为市场经济培育的就是更理性的消费者。
- 07-01· 埃古RI&G:中国第三代休闲
- 07-01· 潇洒男士 Perry Ellis闲适生
- 07-01· 全明星阵容点亮CFDA颁奖红
- 07-01· 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
- 07-01· tough jeans挎包 - 淘宝网商城
- 07-01· 钱包英语英文T开头的钱包
- 07-01· Toughjeans-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 07-01· 平湖服装以“外”养“内
- 07-01· 护理液 海昌隐形眼镜护理
- 07-01· 潮流趋势 Red Carter 08春夏迈
- 07-01· 【中国服装面料行业投资
- 07-01· [转载]少年户外-2009中国户
- 07-01· 衡阳4s 衡阳nokia5320 nokia5
- 07-01· 挽春踏青 欢享夏风组图
- 07-01· Linux的硬链接(Hard Link)与
- 07-01· 共享精美边框和代码
- 07-01· Skyscraper Annual 航模比赛_
- 07-01· 小池一夫天涯孤客日文版
- 07-01· 绿竹与青萝
- 07-01· 四川水田惊现2亿年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