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休闲装 > 西式唐装,还是中式西装?

西式唐装,还是中式西装?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9 13:52   浏览 N 次  

西式唐装,还是中式西装?

——谈中式传统建筑语汇的复兴潮流
及建筑师立场与文化取向

关键词:现代 中式 中西 潮流 立场


近两年传统中式式样居住建筑在本土各大城市的复兴,在众多打着“中国情结”、“文化品位”、“精英居住”等旗号的楼盘销售广告的大吹大鼓下,宛如一场文化革命般轰轰烈烈的展开。“九间堂”、“第五园”、“清华坊”等一众“古建”在全国各大城市的热销,为本已热火朝天的商品房市场打入一剂兴奋剂。其高企的售价似乎并没有打击购买者的热情,相反的,如“第五园”,即使位处深圳远郊,两万多一平米的单价,也在施工阶段即已售罄。
如此热火朝天的盛况,似乎给了我们充足的信号与自信:在中国当代建筑市场现实与理论体系被西方价值观冲击得体无完肤的现在,使用中式传统建筑语汇的建筑终于在大众审美价值提升的过程中得到承认与热捧。而且其中尤其值得骄傲的是,这一场场面热烈的运动并非由政府意志或建筑师观念主导,而是发自于大众市场、能够代表较高审美层次民众的高端房地产市场。
面对如此图景,也许已经有人要振臂高呼民族建筑的复兴了。可是且慢,眼见一批又一批的楼盘纷纷穿上“传统中国风”的外套,我们不得不以专业的眼光慎重对其重新审视,这一次声势浩大的换装运动仲,一栋栋别墅、洋房换上的真的是中式传统的精神吗?是西式唐装,抑或只是中式西装?


“骨子里的中国情结”是第五园打出的广告语。可以看到的是,在众多新中式住宅的设计中,设计师都努力在对传统建筑语汇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力图使用现代手法对其进行重构。在较大的范畴,村落、合院、水乡、园林等概念都在规划上有所采纳,其次在更小的范围内,众多建筑细节元素的借用更是数不胜数:天井、挑檐、花窗、连廊、大屋顶、马头墙……这些被提炼出的元素,似乎正是设计师们意图撩起人们“中国情结”的、发自“骨子里”的催情剂。简易的复制固然是没有发展价值的,因此重构这些元素的过程也许才是精髓所在。设计师们在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新描绘,使得建筑在外观形式上向中国传统建筑不断靠拢,行走于其中的巷道,甚至有梦回前世的感觉。
我十分怀疑同时也十分担心,这一类的设计对大众的吸引是否只是来源于单纯的差异性创新,它是否只是昔日曾经辉煌、流行过的欧陆风、北美风的翻版。如果长期居住于这样的建筑中——广义的建筑——我们是否能够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市场的需求或许是它得以大红大紫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一消费倾向同时也显示出民众对于民族传统精神的渴求的一次集体苏醒。
建筑不能被建筑艺术所偷换,建筑生产及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及其职业化的操作方式亦不可被忽视,建筑师中立性的职业精神也应重视。不同于艺术或是工业产品,设计是针对目标问题进行的求解活动(1),建筑设计这个问题既不能完全由精神追求来指导,也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设计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设计眼光利用一切机会宣扬合情(可以预测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且合理(消费者能够并且喜于接受)的建筑设计。人类因为通晓使用工具而成为人类,而设计则是创造工具的伟大过程。设计这一行为既是为满足客观需求的一次应用,也是从客观现实向未来可能的一次富于想像的跨越(2)。
如何利用市场需求带来的机遇,创造富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建筑呢?


深入的去探究传统建筑的精神,在拨去一层层表皮之后,必然要求我们去触及其精神核心。若各种表层的建筑元素称之为“皮”,则其所意图营造的精神氛围和追求的终极价值便是“核”。在众多的案例里,设计师在重构的过程中试图抓住其中的“核”,但又并不想完全放弃“皮”。这一折衷倾向在保持与他者差异性的同时,权衡了设计的超前性与市场的接受程度,无疑也最接近市场发展与当前需求的平衡点。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用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3)凭借着国人特有的实用主义智慧,对于传统手法的借用必将携带着其新的时代精神出现。然而符号化的传统是否等同于“中国式”,传统的符号又如何赋予其时代性以及如何用现代的手法实现,这确是较难理清的问题。贝聿铭在北京香山饭店对传统庭院、合院等民居符号的使用无疑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在这个案例里,对于传统符号的操作都并非简单的复制,从宾馆内部合院空间的围合与渗透,到外立面的民居图案的构成等,皆实现了与现代手法的良好过渡与融合。
我们能够获得的提示是,建筑师可以截取更广泛的传统手法用现代语言来重构,对于现代手法的坚持是必须且合理的。古建与现代建筑无论在结构、材料、空间、逻辑形式、价值取向、功能上都有着众多的矛盾,那么这些矛盾究竟要如何取舍,古,还是今?中,还是西?


在社会化服务的现实条件下,建筑必然要回到中“坚固、适用、愉悦”(4)的三原则以及建筑在近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性”原则中。传统式样在设计中应该始终从属于设计目的,而非成为设计目的本身。换上一身唐装的同时,实在没有必要让穿唐装的人也变成古人。穿衣服的标准,只需能保暖且美观便可。而“保暖和美观”、 “坚固、适用、愉悦”这样的标准,实在是没有必要“全球化”的。就好比南北方温度不同,没人会在下雪的北京穿短袖,也没人会在炎夏烈日的广州穿羽绒;民族不同,对于漂亮衣服的定义也不一样。
有一段关于中医的讨论:
梁启超:中医尽管能治好病,却没有人能够说明白中医之所以能够治好病的道理。
陈独秀:因为中国的医学不知道科学,所以回答不了这个道理。
胡适:假如西医能说得清楚病人得了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虽然能治好病,就是因为说不清楚得了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
在这里,医学的标准似乎已经从它能否治病变成了是否符合西医的科学标准了。建筑学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由于传统文化大环境的丢失,我们的评价体系已经一整套的西化,从收到的专业教育,到设计交流、评论,甚至到社会、民众的眼光,都已经和传统的评价体系相去甚远。
那么,医学上看来万能的科学标准,如果它真是万能,为何它就不能找出中医也能治好病的科学原因?而对于传统建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用现行的标准去评价、衡量它?除了对传统建筑以过往年代以及地区的进行分类,用现有的空间、结构等一套分析方法对古建的分析是否已经足够了呢?


越先进的国家,越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传统;传统保护得越好,对自己越有信心。越落后的国家,传统的流失或支离破碎就越厉害,对自己的定位与前景越是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对于传统建筑的渴求,从一方面也反映出国人急欲唤起那种久已缺失的体验的自主、审美的自信的心情。好比品尝比萨的国人,心底难免不泛起对烙饼的回想。
然而现代生活的内容已经与旧日大不相同,支撑传统生活方式的实质内容已不可扭转的逝去,传统居住空间也不可能完全契合现代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经过严重的西化,或者说,全球化。现实是复杂的,中国在历史上处于现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建筑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责任也是重大的。不过,建筑师既伟大亦渺小,在历史的齿轮中如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则必须抛开理想主义与教条主义,勇于投身到现实的洪流中。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于)一切物质皆生于万物,而“道”——规律、方法——始终也源于自然。海德格尔说:“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所谓大地,也是孕育一方人的自然。建筑作为连接人、社会与自然的桥梁,不应只局限与地区主义与全球性的矛盾。一切有价值、合理的方式都是值得利用的。人生存于世,建筑立于世,必须打破时空的隔阂,从容面对现在与未来。处于加速度越来越大的中国,在不可避免的融入国际环境的现实中,中国当代建筑能否超然而立?中国建筑师能否寻觅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又能否了悟,有一种中国建筑可以屹然自立,淡逸从容?


注释及参考文献资料:

1. 阿尔切《设计者运用的系统方法》
2. 佩奇《给人用的建筑》
3. 欧盟1995年度《创新绿皮书》
4.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美术观察》2006.10 《为市场而创新的设计有何误区》刘时燕
《美术观察》2006.10 《以时代精神考量设计创新》鲍懿喜
《读书》2005.9《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陆广莘 等
《读书》2005.9《世界失魅,中医何为?》杨煦生
《在紫藤庐和Starbucks之间——对“国际化”的思索》龙应台
《建筑创作》2005.4
《职业建筑师的历史与责任:重读“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姜涌
《建筑创作》2005.10
《用白话文写就的传统:万科.第五园》王戈、朱建平
《时代建筑》2006.5
《“中国式住宅”的可能性——王澍和他的研究生们的对话》王澍、陈卓
《时代建筑》2006.5
《焦虑语境中的从容叙事——“运河岸上的院子”的中国性解读》周榕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