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服装鞋帽 > 休闲装 > 城域网中的以太网应用

城域网中的以太网应用

luyued 发布于 2011-01-28 06:34   浏览 N 次  

LAN与WAN中出现了很多技术发展成果,包括带宽、服务质量(QoS)、 组播和可用性。在LAN中,以太网成为了占优势地位的技术;这不仅是由于它很简单、具有成本优势而且普遍存在,而且还由于它能够逐渐提高速度。在过去4年中,整个行业从共享的10 - Mbps发展到了交换100 Mbps和交换1 Gbps,现在则达到 了10 Gbps。因此,LAN网络管理员增加了网络容量,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公司业务操作。在WAN中,服务供应商采用密波分复用(DWDM)等技术来扩展他们的长途网络,因此能够在他们现有的光纤基础设施上承载更多流量。这使服务供应商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利用他们在光纤基础设施中的投资。

但是,相比之下,城域网(MAN)直到现在还很沉寂。城域服务供应商大都依赖他们的同步光网络(SONET)基础设施来提供数据业务。尽管人们很了解SONET而且它也在如期运行,但是它不完全适用于数据业务。随着WAN和LAN对带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有必要使LAN和WAN的容量与MAN中的传输速度相适应。

由于以太网在可用性、成本和速度方面的发展,许多服务供应商都计划向客户提供城域以太网,作为一种连接选项。许多新兴或新近成立的以太网服务供应商(ESP),如Yipes等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以太网连接。其他许多老牌市话运营商(ILEC)们也在考虑使用以太网作为单纯的第2层传输机制,或者用来提供IP虚拟专网(VPN)业务,以补充他们现有的SONET、帧中继或异步传输模式(ATM)业务。无论是哪种实施方式,重要的是要了解可以提供的业务类型,以及以太网技术如何能够为企业提供增强的业务。

城域服务

以太网可用来提供各种城域业务,包括透明LAN业务(TLS)和虚拟共置。在透明LAN业务(TLS)中,客户可以接收到他们的远程站点的LAN连接;而在虚拟共置中,服务器位于地理上分散的多个位置,但是看上去象在同一LAN中。这些类型的网络经常被称为第2层以太网VPN。

以太网VPN试图模拟企业今天使用他们的ATM、专线或帧中继业务的方式。在类似这样的部署中,企业在网络每一端可获得一条"管道"或高带宽网络连接。对于寻求园区间或主园区和许多远程支局间的高速连接的企业来说,这种业务很有吸引力。由于这些网络的内在特性,以太网VPN业务必须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和QoS机制,以满足企业的关键业务需求。

本文的目的是:

介绍服务供应商在部署城域以太网时必须考虑的企业技术和业务要求;
概述能够用来部署城域以太网传输网络的技术。
企业业务要求的演进

在深入研究服务供应商网络的设计和业务规范之前,首先了解企业试图解决的业务问题很重要。今天,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他们的网络——不仅用于电子邮件或Web接入等标准应用,而且还用作他们企业经营的基础。因为服务供应商希望通过提供更高带宽业务和外包解决方案来增加收入,所以关键的是,他共9页。 1 2 3 4 5 6 :
们要从商业角度了解企业客户为什么需要这种服务,并且要从技术角度了解如何提供这些业务。

随着客户机/服务器联网的增长,企业的需要也在不断发展。在销售、支持、客户响应管理、记帐和供应链等业务实践中应用技术解决方案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在新兴技术中,许多技术都支持多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如:企业到客户(B2C)电子商务和企业到企业(B2B)在线交易等。在其它情况下,这些技术能够用来改造现有的商业流程。因为,这些应用对企业成功地增加利润或提高客户满意度变得更加关键;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对可靠性、性能以及部署和管理简便性的需求都极其重要。有望实现的简便性和经济高效性使企业IT部门的主管开始考虑把以太网的范围扩展到城域网和WAN等网络的其它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增长,这些新兴的商业应用和商业流程被称为"互联网商务解决方案"。无论通过全球互联网或企业范围的内联网接入,它们都采用了互联网的基本技术和模式(如: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和基于服务器的处理技术)。在许多情况下,用户都通过全球互联网或浏览器等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接入这些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企业的一个重要需求就是采用本身开放的创新的互联网技术来满足苛刻的商业要求。许多考虑使用这些新兴商业应用的企业都担心,他们网络的带宽和内在功能可能无法在最新的MAN / WAN媒介上使用,如区分话务类型的功能等。

由于企业已经采纳了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和基于Web的计算机模式,所以他们面临着设计和开发切实可行的网络体系结构方面的挑战。在许多情况下,采用同类中最好的(不同厂商提供的高性能设备)或报价最好的(成本最低)逻辑的期望带来了麻烦。尽管标准对建立可顺利运行的网络来说已经足够,但是互联网商务解决方案的要求超出了单纯的连接。标准仍是基本的,但是现在企业要求基于设备和应用的解决方案;这些设备和应用可以在最低通用标准基础上良好地一同运行。服务供应商若能使他们的业务更好地与企业要求相适应,这对双方都有利:服务供应商可以为增强的业务计费,而企业则可以获得他们要求的QoS、高可用性和组播功能。

例如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应用开始共享数据网络,对管理、可靠性和控制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与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等传统分级网络体系结构不同,新兴的网络模式被广泛地分布在各处,这样网络中任何位置的服务器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和处理服务而不受位置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充分满足互联网商务解决方案的需要要求一致的网络业务,以在网络中提供端到端优先级排序、高可用性和性能。如果服务供应商能通过以太网等高带宽媒介为企业提供这些功能,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它的商业需求;服务供应商可以作为高价服务提供这些功能。

企业体系结构和设计要求

今天,企业正在寻求一种可以在单一网络上集成话音、视频和数据业务的网络基础设施。这改变了基本的联网要求和客户希望采用的设计方式。例如: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一条64K的帧中继电路足以提供从分支办事处到企业总部的连接。但是,随着企业部署话音、视频和内容业务,这条64K连接就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了。大多数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网络并不是设计用来解决带宽需要,或使用QoS保证话音呼叫等实时话务的优先级的。由于服务供应商把以太网看作满足新出现的企业要求的解决方案,所以解决话务差分、性能和高可用性的功能就变得非常重要。要了解新的要求,了解企业在今天如何构建他们的网络是很有价值的。

以太网主要是一种LAN技术,所以企业和服务供应商行业的许多人士都认为LAN的原则可以应用到城域中。这可能产生的一个严重误解是,企业要求在MAN网络上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或者从集线路由器到许多分支路由器中继虚拟LAN(VLAN)。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企业客户正在寻求利用以太网以他们今天构建WAN网络的方式构建他们的MAN网络。

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下企业园区体系结构的一些基本原则。第一个重点是首先从拓扑结构的角度了解企业网络设计的基础。今天,人们往往会产生误解,认为企业把VLAN用做一种把他们的用户划分为工作组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会创建"市场营销"VLAN、"工程设计"VLAN和"人力资源"VLAN等等。每个VLAN中的用户都可以在企业的任何位置办公,但要求这些VLAN在整个网络中存在并中继。1995年到1996年间,当交换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时这种设计模式曾被广泛地采用。这种模式的核心是生成树协议--设计用来防环路和合成广播"风暴"的环路检测协议。

但是,随着高性能第3层交换机的问世,如Cisco Catalyst? 6500,"VLAN无处不在"的模式变得过时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实际上,我们根本不建议使用园区范围的VLAN。这是因为生成树协议内在的限制,该协议会消耗大量CPU资源,而且人们怀疑它会导致网络不稳定。(思科公司在过去与客户获得的经验表明,在非常大规模的VLAN/生成树设计中,冗余水平极高,如不删除所有的冗余,网络就永远无法融合。) 第3层交换技术使用户的话务可以基于IP地址等网络层地址进行传输。这样,VLAN就成了一种在第2层区分IP子网的简单机制。例如:192.45.1.0/24子网被映射到VLAN 100 ,192.45.2.0/24子网映射到VLAN 101等等。园区设计的一个关键原则是,用户VLAN在第3层交换机终接,该交换机一般位于数据中心或建筑的地下室里。

在这个第3层分布交换机之外是路由网络。无论使用了什么物理介质(在园区中一般是以太网),这些链路总是点到点的,而且都在自己的子网上。如果采用了VLAN,它只能用来映射到使用的子网,实现点到点链路(他们一般使用/30编址技术)。这些链路从来都不会是802.1 Q帧,交换和路由操作在网络层运行。图1为一个网络范例。

在此时,重要的一点是要指出企业和服务供应商技术要求的差别。由于企业会使用这种技术解决特定业务问题,所以服务供应商需要了解今天可以为企业网络提供的选项和技术。相反,服务供应商通常更加感兴趣的是提供(在某些情况下只能提供)单纯的第2层传输业务,很像他们今天提供的SONET、ATM或帧中继业务。对于这些网络,如果进行了适当的规划和实施,并且能够通过多协议标记交换以太网(EoMPLS)进行扩展加生成树能够提供高可用性服务。因此,尽管企业不再希望或需要大型的第2层网络,服务供应商必须能够构建这种网络并能够扩展。

这是对园区网络的一种扩展;MAN将充当这个角色。企业可以选择使用服务供应商提供的以太网接入来把两个主站点连接在一起,或者把主站点连接到大量分支。在企业分布层(在企业网络中主要是配线室聚合层),VLAN 100和VLAN 101被用作以太网 点到点路由链路。在城域接入网络中出现的路由器可提供到网络其它部分的路由连接。参见图1。其中有两个子网:每个城域接入路由器一个。这就是企业在发生路由器故障或服务供应商的网络发生故障时提供备份的方式。注意:服务供应商网络中没有VLAN。

图 1:企业园区网络到城域接入交换机分布方式

然而,这些城域接入路由器很有可能充当头端路由器,连接多个支局。今天,大多数企业都在头端路由器和远程支局之间采用点到点路由链路。这样可缓解路由对端问题,并可消除广播。但是,在以太网城域业务中,我们可以使所有企业路由器都在同一子网络上通信。根据服务供应商选择实施自己的MAN网络的方式,企业可以有两个主要选择。首先,企业可以向服务供应商提供未加标记(不是802.1 Q)的帧,服务供应 商则把该客户映射到服务供应商网络中的一个VLAN。该VLAN可以在服务供应商网络的任何位置,主要提供点到多点业务(除非利用了EoMPLS,因为EoMPLS目前不支持多点连接)。企业将在同一子网中维持所有的城域"远端节点"。

但是,企业可能更希望通过与他们连接到现有帧中继网络相同的方式连接服务供应商以太网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远端节点"都有自己的IP子网;或者,就服务供应商而言,可以是自己的VLAN。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的"点到多点"连接无非就是一系列点到点链路。这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划分他们的话务,提供更好的IP地址管理,并更有效地处理他们的路由协议。这还使服务供应商可以在大型城域以太网中更好地利用EoMPLS 。

那么,这对服务供应商意味着什么?大多数服务供应商都不知道,或者他们也不关心,企业都在网络上运行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服务供应商都对单纯的第2层以太网服务感兴趣;尽管第3层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这已经使市场对TLS的定义产生了很严重的混乱。因为以太网主要是一种LAN媒介,许多人认为,任何使用以太网的业务都必须看起来象LAN 网络一样。但,这是不正确的,也不是企业客户所希望的。

相反,企业客户在寻求一种具有以太网速度优势的业务;他们能够在上面运行多协议业务,但是仍旧维持他们今天的网络上的结构化编址计划、网络控制、安全性和过滤以及管理。尽管以太网本身不支持QoS,在城域以太网上运行IP还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选择。这意味着,服务供应商必须提供某种类型的IP排队(尽管服务供应商网络主要是第2层网络)或者利用802.1 Q报头中的业务级别比特位。

服务供应商城域业务

目前,在如何构建自己的网络方面,服务供应商有两个主要的选项:单纯的第2层和802.1 Q 封装透明业务以及EoMPLS透明业务。本部分将讨论每种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许多服务供应商对帧中继和ATM等第2层网络技术非常熟悉;因为这些技术已经使用了许多年,而且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很深入。现在,有一种误解日益风行,人们认为第2层上的以太网也同样易于使用和管理。但是,ATM和帧中继在ATM和专用协议中的第2层专网络到网络接口(PNNI)处使用了类似于路由协议的技术,它的核心与帧中继中的PNNI类似;而第2层上的以太网则与这两种技术不同,它没有这种协议。第2层上的交换以太网只遵照简单的规则:如果已知来源和目的地,则转发数据包;如果不知道目的,则使数据包泛滥;如果以前不知道来源,则识别地址并转发数据包。这种机制中没有什么智能化的成分。这种简单的规则可能会带来麻烦:如果网络中存在环路,数据包可能会被转发无数次;这会对网络交换机造成损害,而且认为会造成网络停机。生成树协议(IEEE 802.1d)被用来避免网络中出现环路。生成树协议会消耗大量CPU 资源,重新融合平均需要30到50秒钟。思科公司,以及新的IEEE 802.1w,增强型生成树协议,能够大大缩短这种融合时间。对于习惯了帧中继汇聚的服务供应商来说,这会使他们很满意了;帧中继融合可能需要长达60秒的时间。

但是,这是一种最佳状态方案,它假定确定性的拓扑结构中冗余连接数量有限,而且VLAN尽量少跨越交换机。在这种类型的网络,VLAN有可能不得不跨整个城域,甚至有可能跨两个城域。如果拓扑结构是网状的或者是不确定的,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网络融合将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共9页。 9 1 2 3 4 5 6 7 8 9 :
几个小时)。由于服务供应商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这种故障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但是,如果进行很好的规划,MAN的第2层以太网传输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高带宽业务。单纯的第2层模式假设企业网络向服务供应商网络发送未加标记的数据包(没有802.1 Q报头)。图2给出了企业和SP互动的一个范例。

图 2: 第2层网络拓扑结构和转发路径

在这个范例中,企业把子网切换到服务供应商网络,而后者又被映射到VLAN;在这个例子中,映射到了VLAN-100。该VLAN在整个网络中中继,然后被分出,提供网络连接到目的企业。从企业的角度看,路由器是对等的,就好像是直接连接的,而且数据传输是透明的。这一点很重要:企业没有在服务供应商网络中利用生成树协议。这种模式还可用于星型拓扑环境,与园区范围的VLAN模式类似;在这种模式下,相同的VLAN可以在整个城域网络中存在。利用思科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的工具,服务供应商可以更好地管理VLAN存在的位置和生成树连接的行为。

企业有可能需要在服务供应商城域网络中发送多个VLAN。这可以通过802.1 Q封装或Q -in-Q完成。Q-in-Q是一种解决方案,它把企业客户的VLAN封装到服务供应商的VLAN 中。这种解决方案最重要的优势是,企业VLAN ID和服务供应商的VLAN ID不必相互 匹配。通过它,企业网络还可以在它的MAN/WAN网络中建立生成树。这是非常、非常罕见的;它的故障排除工作非常复杂,所以我们不建议采用这种解决方案。但是,更有可能出现的是,由于使用了局域传输协议(LAT)等不可路由的协议而需要传输VLAN。

许多企业和服务供应商都曾经询问,Q - in - Q是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某些厂商和服务供应商相信,这种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企业的业务透明性问题,使服务供应商可以提供用户期盼的第2层业务。当然,Q-in-Q确实可以解决企业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VLAN匹配问题。但是,实际上,Q-in- Q实施中还是存在上文详细介绍过的所有问题,这使它受到了很大限制。

第2层解决方案相对较简单,建设成本较低,它不需要传输设备的成本。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第2层本质上是不可扩展的,但是,如果认真地进行规划和部署,仍可以使用;要注意生成树和VLAN分布问题。人们假设服务供应商希望利用冗余,而且可能希望独立于SONET或DWDM传输利用冗余。避免网络中出现环路要求生成树。比如说,如果某个客户站点包含一个连接到10个位置的VLAN,则该VLAN将不得不跨越网络中的许多交换机。根据拓扑结构和网络中的冗余情况,这在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使故障排除工作变得非常复杂。思科公司已经开发了许多功能,如动态中继协议(DTP)、VLAN中继协议(VTP),以及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防护装置等生成树增强特性,解决了许多问题。

此外,生成树本身会消耗大量CPU资源;即使是在速度最快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也是如此。VLAN中出现链路故障时,包含该VLAN的每个交换机的交换机处理器都必须接收、传播和处理BPDU。如果多个VLAN受到了影响,处理器可能会过载。这会造成恶性循环,处理太忙,它开始丢弃BPDU,从而可能会使网络变得不稳定甚至会破坏网络。要避免"VLAN无处不在"带来的问题,服务供应商可以向企业提供多个共9页。 9 1 2 3 4 5 6 7 8 9 :
VLAN,每个VLAN连接一个站点。

最后是扩展性问题,这使整个解决方案被限制在了4096个VLAN以内——第2层域802.1 Q标准允许的最大数量。根据城域的大小,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因素。例如 ,某银行希望把它的30个分行连接到总部,这意味着服务供应商需要为企业提供30个VLAN。这不成问题。但是,还是这个解决方案,某个学区希望把它管辖的60所小学、初中和高中连接在一起。到现在为止,已经建立了100个100 VLAN。随着新客户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业务,服务供应商将需要建立新的VLAN。

单纯的第2层和802.1封装网络体系结构提供了适用于中小型城域的解决方案,无疑是技术部署可行的选项。注意第2层网络固有的限制性并仔细地设计网络至关重要。尽管,随着第3层交换技术的出现,企业客户不再建立单纯的第2层网络,但是,对于计划部署以太网解决方案的服务供应商来说,第2层仍具有巨大的价值。

MPLS以太网

由于全世界的服务供应商都计划扩展他们的网络,MPLS作为一种扩展性高、优势明显的技术出现了。许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都已经采用了MPLS技术来扩展他们的网络。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MPLS也可以为希望在第2层为企业客户提供以太网传输业务的以太网LEC和ILEC带来巨大优势,同时他们还能够扩展自己的核心体系结构。当与单纯的第2层网络体系结构协同使用时,EoMPLS解决方案能够突破4096个VLAN的限制,扩展整个网络,从而提供第3层控制层平面固有的扩展性。

Cisco EoMPLS解决方案基于IETF标准草案,是MPLS的一种扩展;它可以很自然地补充第2层体系结构固有的VLAN功能。在最简单的实施中,EoMPLS通过一个支持MPLS的第3层核心网络为第2层话务提供了一种隧道机制。这使服务供应商可以利用两方面的优势:MPLS核心网络的扩展性,而且不必担心生成树问题;还有第2层透明业务。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 3。

图 3:EoMPLS 拓扑结构

服务供应商使用中小规模的交换产品作为接入设备。通常使用路由器作为接入设备的企业将被映射到特定服务供应商VLAN,例如:VLAN- 25。该VLAN将在光纤网络上中继,而且可能会跨越其它第2层交换机,直到到达位于POP点的头端路由器。该路由器是MPLS网络的"边缘"路由器,它提供到MPLS核心网络的连接。头端路由器将把VLAN - 25映射到一条EoMPLS虚电路,例如:Tunnel - 100。EoMPLS中使用两个MPLS 标签;这个标签是第一个。为了接入MPLS核心网络,帧上添加了第二个标签。MPLS网络将使用这个标签把帧交换到适当的出口点。在出口点,第二个标签被剥去,并且检查第一个标签。由这个标签决定目的头端路由器上适当的出口VLAN。在这个点上,数据包能够在第2层交换到目的客户站点。 工程任务组已经详细讨论了EoMPLS上的点到多点实施。当前的IETF标准草案只支持MPLS网络上的点到点隧道。许多人都相信,企业客户或者希望透明地支持服务供应商网络上目的单元之间的多个VLAN,或者在他们的城域园区之间实施共享的以太网区段。许多人认为,缺乏支持功能是这项技术最大的失败;许多厂商,包括Cisco、Riverstone、Terabeam和Juniper都在开展工作,起草点到多点实施方案

但是,重要的是返回到企业努力解决的问题以及目前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为许多服务供应商都希望提供一种代替帧中继的业务,企业客户解决他们的帧中继路由问题就成为了人们的兴趣所在。今天,企业客户将使用头端路由器(一般是Cisco 7200或Cisco 7500),它可以实现物理连接并终接多条帧中继永久虚电路(PVC)。这种路由器经常被称为集线器——中心。每个PVC都被映射到特定的"轮辐"或分支站点;在集线路由器,这是一个子接口。这个子接口是它自己的路由子网,所以连接25个远程站点的集线路由器将为每个轮辐分配一条PVC和一个子网。这使得企业可以划分它的话务,隔离集线器或任何轮辐上可能存在的任何故障域。尽管在同一子网上(在以太网的情况下为VLAN)部署集线器和轮辐确实可以使IP地址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但是会大大增加企业排障和故障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有许多试验,但透明LAN业务并没有在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原因所在。

深入考查企业客户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EoMPLS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让我们看一看,要求从集线站点到多个轮辐的连接的企业客户和他们的服务供应商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企业将把一个802.1 Q中继切换到服务供应商网络,中继上的每个VLAN都指定到一个远程站点。(这类似于企业将带有多个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的帧中继连接切换到服务供应商网络的情况)。服务供应商会在第2层把这些VLAN,传输到EoMPLS头端路由器。服务供应商的路由器将把每个企业VLAN映射到一条专门的EoMPLS隧道,每条隧道都通到每一个远程站点。因此,尽管EoMPLS在本质上无法解决点到多点问题,但它毫无疑问可以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Cisco EoMPLS技术还为计划互连城域网络的服务供应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随着城域范围的扩大以及服务供应商对连接他们的城域业务变得越来越感兴趣,扩展性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虽然,4096 VLAN的限制性可能不会在一个城域网络中达到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域网络被连接在一起,肯定要超出这个限制,甚至可能会超出许多倍;思科公司开发的业界领先的MPLS解决方案可以扩展网络核心、城域间站点和interPOP连接。在城域中,服务供应商能够根据扩展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第2层交换,然后使用EoMPLS连接VLAN世界和MPLS世界。

思科的城域解决方案

许多厂商都试图推出特殊的专用技术,并使服务供应商相信这种技术会解决他们的扩展问题。思科公司是唯一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厂商。在过去的几年中,Cisco一直凭借Cisco Catalyst 4000、5500和6500领导着以太网市场,它首创了许多第2层技术,在尚未制定标准的情况下推动标准和专用实施方法。其中包括用于生成树迅速融合的UplinkFast(早于标准802.1 w许多年)、EtherChannel和Inter - Switch Link (ISL,它的开发 早于802.1 Q标准许多年)。思科公司一直与标准委员会密切合作,不断推动第2层和 第3层交换技术的创新。此外,思科公司发明了标记交换技术,并于1997年首次开发、设计和标准化了MPLS技术。思科公司一直都在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并且与许多服务供应商合作构建了大型MPLS网络,而且还进一步开展了流量工程和MPLS VPN方面 的工作。

思科公司拥有各种类型的平台和服务,并且能够在这种类型的实施中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Cisco Catalyst 3500可堆栈交换机和Cisco Catalyst 4000模块化交换机是优秀的客户端设备(CPE),而且还是一种低成本的服务供应商城域接入交换机;它可以被安装在多住户建筑物的地下室或企业数据中心。Cisco Catalyst 6500和4000是业界领先的交换平台,可以提供高密度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这些平台设计用来充当服务供应商城域网络中的聚合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Cisco Catalyst 6500的转发速率超过了每秒 21000万个数据包(pps)。最后,Cisco 7600和12000 互联网路由器可用来构建可扩展的、强韧的第3层、EoMPLS和MPLS网络。表1介绍了可以在城域以太网业务中部署的思科交换和路由平共9页。 9 2 3 4 5 6 7 8 9 :
台。共9页。 9 2 3 4 5 6 7 8 9 :
共9页。 9 2 3 4 5 6 7 8 9 :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欢迎评论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